登陆注册
2522100000007

第7章 杜甫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祖辈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是唐初的着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从小受着严格的诗书教育,学习非常刻苦。7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14岁,就已经能够写出很好的诗了。20岁以后,他曾三次出门游历,南到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北到河北、山东都有他的足迹。33岁那年,杜甫在河南洛阳遇见了当时已经是很有名的诗人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这次见面,给杜甫很大的影响。第二年秋天,他们在山东分手,不久,杜甫到了京城长安。

杜甫的家族世代为官,到他这一代就衰落下来了。杜甫很小就有高远的政治理想,他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期望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到长安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想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可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的权相李林甫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他向皇帝报告说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一个称得上是人才的。并大拍皇帝马屁,说“野无遗贤”。不得已,杜甫只好找其他的途径。后来,杜甫又向达官显贵呈送自己的诗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赏识,找到仕进的阶梯,结果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统治阶级越来越奢侈腐化,杜甫虽然到处奔走,仍没有结果,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思想上也更同情劳苦大众。

公元755年,杜甫凭着自己的才学,总算谋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但不幸的是安史之乱马上爆发了。在叛军攻陷长安时,杜甫一度成为了战俘,被关押在长安。不久,杜甫在别人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终于逃了出来。一出来,杜甫马上打听到了皇帝的所在,于是衣衫褴褛地赶到了肃宗殿前。这次肃宗让他做了左拾遗。不久,因为营救已被皇帝罢免的宰相,杜甫惹恼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杜甫极为失望,愤而辞掉了官职,带着家小向西流转到了成都。在浣花溪旁,杜甫盖了一座草房,领着妻儿在里面居住。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在后来的日子里,杜甫除受人举荐做过几年的参军外,一直都是颠簸流离地过着日子,相当凄惨,从着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见一斑。

半生的流离之苦使杜甫对当时的历史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统治阶级的腐朽,劳动人民的困苦,杜甫都有亲身的经历。在大量的诗作中,杜甫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历代传诵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好描写。为剿灭叛军,唐王朝大肆拉夫征兵,使人民群众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连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在逃亡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些,并把这些情况写成《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篇。这些诗篇采用了乐府体,通过对话和独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老妇的控诉,悲惨凄凉,字字是泪,句句如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杜甫的诗,在风格上沉雄浑厚,感情真挚,语言锤炼凝重,达到了诗歌艺术上的一个高峰,尤其是他的七律诗更是成为后来人们做诗的典范,影响极为深远。

杜甫一生只断断续续做过几年小官,政治生涯也颇为短促,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后来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直到他的晚年,也还是不改初衷,“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心情的真实写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在他的诗歌中却有十分真切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才伟大,才被人们称赞为“诗史”,他也被人们称赞为“诗圣”。

杜甫虽然一生潦倒,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却永远为后人所称道。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中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时期、初唐四杰等等,到杜甫时总结并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优秀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接引导了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歌改良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代。这也就难怪韩愈会感叹“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了。

同类推荐
  •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心灵深处的感悟,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读者一路远行。本书精选编朱自清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篇目四十余篇,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热门推荐
  • 捉影

    捉影

    一条神秘龙脉,一座东北小城,一段尘封秘事。雪原荒漠,层层危机交织成迷踪之网;乱世动荡,寒夜风雪也不能熄灭晨曦曙光;时代流光,谁和谁的命运之影最终重叠?神婆,道士,喇嘛;巫术,科学,戏法;煤炭,白雪,金沙。人有影,鬼无行,阴谋与爱情如影随形。
  • 来包药散再修仙

    来包药散再修仙

    如若可以,能否让他活出新的人生文弱书生重生仙侠大陆是该同上一世一般胆怯一生还是强者重生啧,实在是有辱斯文
  • 冷血江湖

    冷血江湖

    主人公肖辉原本只是穹州鹤城一个家族的书童,机缘巧合之下却一脚踏进风雨飘摇的江湖纷争,为了努力活下来不得不去面对残酷江湖的冰霜雪雨。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路遥遥步漫漫

    路遥遥步漫漫

    今生的缘是前世的你我不能忘却的伤换来的,终还是不能在一起
  • 青楼梦

    青楼梦

    小说叙述苏州书生金挹香,认定妓女多情,便到青楼寻觅知己。他先后认识许多妓女,并与之结交,在虎丘集二十四名妓女办“闹红会”。蜂蝶使给他托梦,告他妻姓钮,有四妾……
  • 神武王爷

    神武王爷

    只见他身披铁龙甲,手提双鲨刀,脚踩镇压环,脊背九龙刃,在战场上大开大合,勇猛无敌,在他面前无一合之敌,所有同境界的人到他镇元符阵里,力量被严重的压制起来,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提着刀过去......沙场马蹄疾,乱世高武敌。要做天外人,还需拼命抵。终得皇权柄,醉卧美人膝。戏数天下事,秦朝万世迷!
  • 昨世清秋

    昨世清秋

    阴差阳错,踏入军阀府门;一朝成误,终是爱恨交织。可所谓机缘,却是一场精心谋划,一笔利益交易,一段纠葛岁月。是阴谋,还是误解?只道,一遇卿卿,此生无休。
  • Four Short Plays

    Four Short Pl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秋穀梁传注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