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4200000001

第1章 唐诗故事(1)

诗歌是一种美妙的文学形式,唐诗更是其中最美的奇葩。从诗中可以找到知己,可以找到青春,也可以找到人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十分喜欢游山玩水。这一天,他来到安徽境,一个叫桃花潭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一个叫汪伦的人隐居于此,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他很欣赏李白的才华,也很崇拜他。当听说李白来到此地时,他便迫不及待地写了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信打开一看,见署名汪伦,并不认识,但他被这封信的热情豪爽打动了,就跟随送信人,来到了泾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在这里李白受到了汪伦的热情款待。谈笑中,李白问起汪伦信中提到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听后哈哈大笑:“这里的十里桃花就是十里桃花潭水,万家酒店就是一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这才恍然大悟,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李白在桃花潭,汪伦天天陪他一起做诗饮酒,一起观赏美景。不知不觉,几天过去了,虽然他们相处时间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天,李白要走了,汪伦来到江边为他送行,分手的时候,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汪伦用脚踏着节拍,大声唱起了送别的歌谣。李白被汪伦真挚的友情感动了,他当场提笔写下了《赠汪伦》并送给了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朋友元二奉命将要出使安西。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渭城为他饯行。天空中下着小雨,平常飞扬的尘土被细雨沾住,空气新鲜而湿润,一排排的客店也被雨冲刷一新。客店旁边,柳树新生的叶子,在细雨中更显得青翠,惹人喜爱。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一看到眼前的依依杨柳,惜别之情便油然而生。现在正是春天,一派生机勃勃,这时送别友人,只有留恋没有伤感。元二去的是安西,从长安城西出发,跨过陇山,再穿过河西走廊,然后进入安西。

路途遥远,万水千山。在送别的宴席上,诗人自然会想到,只要一分手,彼此就会天各一方,要想见面就很难了,他们已经饮干了无数杯告别的酒。最后王维又斟满了一杯,举到元二跟前:“请再干一杯吧!”元二已有些不胜酒力,就想推辞,这时王维迸出了肺腑之言:“朋友啊,你要知道,走出阳关以后,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要再想这样朋友相聚,开怀畅饮也不可能了,你怎能不一干而尽呢?”元二听后很是感动,一仰脖喝尽了杯中酒。

这时,王维提笔写下了《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公元787年(唐朝贞元三年)早春时节,繁华的京城长安来了一个16岁的读书郎。高大豪华的楼台亭阁,热闹非凡的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都令他眼花缭乱。但他没有心思去浏览这都市的风光,只是左顾右盼,逢人便打听诗人顾况的住处。顾况是当时京都名士,又是朝廷上的着作郎,也是当时诗人们崇拜的偶像。经过多处打听,中午时分,他终于找到了顾况的家。见到了这位白发苍苍、大名鼎鼎的诗人。年轻人走上前去毕恭毕敬地行礼,并把一卷诗稿送上请老诗人指正。顾况打开诗卷,见上面工整地书写着“白居易”三个字,便认真打量这位闯上门来的陌生少年郎,他捋了捋胡须问道:“少年芳龄几何?”白居易忙回答:“16岁”。

老诗人又问:“祖籍哪里?”

“太原。”

老诗人又笑了笑:“这么说,你是从太原而来。”

“不,祖籍太原,寄居江南,我是从江南而来。”

顾况又打量了白居易一番,然后开玩笑说:“长安米价太贵,要长期居住可不太容易。”

这虽然是打趣的话,但确是发自老人内心的诚挚之言。这些年来,到京都长安拜访、求学的人非常多,可是没有几个在长安站住脚的。初到长安的白居易虽然不明白老诗人此话的含意,他站在那里拘束得很,时间一长,便更加心神不安。这时,顾况慢慢地打开了白居易送上的诗文,仔细看了看,突然眼睛一亮,高声朗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好诗!好诗!”顾况高兴地大声惊叹道。

他笑容满面,走到白居易的身旁,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头说:“少年16岁能写出这样的好诗,要在长安住下去也是很容易的事。”

白居易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5岁时学写诗,8岁时已懂得声韵,因此16岁能写出这般好诗一点也不惊异。

少年白居易的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可以看出,少年白居易通过歌颂野草,表现了他一种奋斗不息的信念,一种顽强向上的精神。难怪老诗人顾况这样情不自禁地大声称赞了,从此,顾况便经常对人夸奖白居易的诗文,少年白居易也虚心好学,经常向老诗人求教。

之后他不仅在长安立足,而且诗文也非常有名气,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进士,曾任岭南节度使。

他年轻时,到长安应进士试没有考中,就在当地找个旅舍刻苦读书,准备下一次再考。清明节这天,人们纷纷到野外踏青,崔护也趁此休息一下,独自一人信步踱到长安南郊,观赏春天景色。这样东逛西游,时间久了,崔护感到口渴难受。正好前面有个村子,一家小小的庄院就在不远处。他走近看时,院内花木茂盛,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崔护上前敲了好一会门,方才有个姑娘从屋里出来,在院门缝隙里偷偷看着他,细声细气地问:“谁呀?”崔护忙说:“我叫崔护,是到长安来应试的士人,今天独个儿出来踏青寻春,路走得多了,非常口渴,求姑娘给一杯水喝。”那姑娘也不答话,回身从屋里拿一杯水出来放在石桌上,开了院门让崔护进内,又从屋里搬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着喝水。

然后,这姑娘退到一棵盛开的桃树旁,把身子微微斜靠着,脸上现上腼腆的神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魁梧英俊的崔护。崔护看到姑娘秀丽的容貌,在红彤彤的桃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美艳,不觉产生了爱慕之情,便跟她攀谈起来。可她却一句话也不答,只是含着微笑,注意地看了他好久。

崔护见天色将晚,就向姑娘道谢,告辞要回去。姑娘把崔护送到门口,脉脉含情几次想要开口,终于没有说,突然转身急匆匆进屋去了。崔护也频频回头张望,不胜依恋地离开了。以后,崔护心中老是忘不了这位姑娘,但为了下一次能榜上有名,只好专心攻读,一次也没有再上她家小院去。

日月如梭,第二年清明节又到了。崔护蓦然想起了姑娘。这是,长期潜伏在心底的感情再也难以抑制了,崔护立刻到南郊去找她。寻到那里,只见小院门墙依旧,门上却扣着一把铜锁。崔护非常失望,就在姑娘家的院门上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写完了,后面又具上姓名,这才怅怅而归。几天后,崔护又去看望姑娘。他来到门前,听得屋里传出哭声,连忙敲门。有个老人出来,问道:“你就是题诗的崔护吗?你可把我女儿害死了!”

原来,姑娘在崔护走后,非常思念他,前几天与父亲走亲戚回家,看到门上的诗写得情真意切,心里更是难受,不禁生了病,突然昏死过去。

崔护听了,赶紧进屋扶起姑娘的头喊道:“崔护在这里!崔护在这里!”昏过去的姑娘终于苏醒了,崔护悲喜交集。老人见女儿和崔护这样相爱,便让他们结成了夫妻。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出典】

杜甫《洗兵马》。

【原作】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只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驾通宵凤辈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作者简介】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被贬为华州(今陕西渭南县)司功参军。这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使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被视为房琯的同党,已经丧失了政治前途,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几乎要破灭了!这以后的处境反使他更能正视现实,更接近人民,更了解和同情人民的苦难了。

当时,平息“安史之乱”的军事形势有所好转,尽管他仕途很不顺利,但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升黜得失的烦恼之中,而是对国家的中兴寄予无限的希望,同时也敏锐地觉察到朝廷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捷报频传固然应当庆贺,但借回纥兵力助战却留下了严重的后患;肃宗和太上皇都回到长安当然是好事,但应居安思危,不忘天宝末年的历史教训;对有才有用之臣应当重用,但应防止滥施封赏,使小人得势窃取权柄。他主张不要奖励各地争献祥瑞粉饰升平,而应抓紧时机恢复农业生产,鼓励战士们迅速取得伐贼平乱的最后胜利,实现天下太平。诗人杜甫为了表达自己对和平生活的殷切向往,也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于是有感而发,挥笔写了《洗兵马》一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唐玄宗天室十四年(755),安禄山、史思明发起了反叛唐朝的战争,到了乾元二年(759),朝廷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便是本诗的背景。诗人热切地希望,能有壮士拉下天河之水,尽洗天下甲兵,从而永远消灭战争,使百姓安居乐业。诗句想象奇特壮丽,语气浪漫夸张,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即将胜利的极大喜悦和颂扬。

自赞就是自轻。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出典】

骆宾王《咏鹅》。

【原作】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约684),字观光,唐朝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幼年即资质颖悟,聪慧过人。7岁时即景赋《咏鹅》诗,一时传遍乡闾,誉为神童。晚年参加徐敬业扬州起事,并写下了着名的《讨武氏檄文》。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着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为诗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五、七言迭用,铺排辞采,声调婉转,“当时以为绝唱”(《旧唐书》本传)。《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亦初唐长诗中之杰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谓其长诗“缀锦贯珠,滔滔洪远,故是千秋绝艺”。其五言诗亦多佳作,五律《在狱咏蝉》,风骨凝重,工整精练。边塞诗《夕次蒲类津》、《边城落日》、《至分水戍》、《边夜有怀》、《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等,深沉而慷慨,代表初唐边塞诗之成就。又善骈文,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俗称《讨武瞾檄》,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倡为骈文新体,启示了初唐文坛欲除齐、梁以来浮靡绮丽习气之趋势。

【故事】

骆宾王从小聪明伶俐,谦虚好学。他特别爱读书,又喜欢独立思考问题,遇到不懂的事,总是向大人们请教。大人们也乐意把他们知道的东西讲给骆宾王听,还经常出一些题目,考考骆宾王哩。

有一天,7岁的骆宾王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他们尽情地玩呀,闹呀,够高兴的,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了故乡的小河边。这条小河,给骆宾王带来过许多美好的回忆,他和伙伴们常在一起游泳、钓鱼、划船。

嘿,小河中的鹅真多,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叽叽嘎嘎,真漂亮,真好玩。骆宾王看着水中的鹅儿,呆呆地出了神。

这时,邻居老伯走来了,他笑着问骆宾王:“孩子,你在想什么呀?”

“伯伯,你看,这些鹅儿在水中真有意思。”

老伯呵呵笑道:“是吗?”他眼珠一转,说:“好,我今天要出题目考考你了。”

“什么题目?”骆宾王很兴奋,忙问。

这时,村中又来了几位大伯大婶,小伙伴们围着又叫又跳地嚷道:“快说,快说,快说!”

老伯用手指着水中的鹅说:“就以鹅为题做一首诗吧!”

“嗯!好!”骆宾王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用稚嫩的童音吟了《咏鹅》诗。

刚刚吟完诗,周围的大人和小孩都拍起手来了。那老伯抱起骆宾王,连声高兴地称赞:“好孩子,好孩子,这首诗做得好!太好了!”

骆宾王羞红了脸,谦虚地向大伙儿笑着。

同类推荐
  •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本书是一本介乎于游记、纪实文学、回忆录的青春、励志、正能量、饱含成长轨迹的真实故事。文笔自由朴实,情感真挚,轻松自在之余又引人共鸣和思考。全书以徒步川藏线2160公里,90天行走3304800步的故事为主线,写作600天中对人生的思考贯穿其中。一路所遇的狂风暴雨,独行无人区,生死离别,病痛折磨,爱情、友情、亲情,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艰辛,却有着比艰辛多一点的坚持和努力。所有的答案都将在经历中一一揭晓。
  • 我心所依

    我心所依

    家庭经济的拮据并不能阻止一个优秀青年的成长反而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锻炼和考验,这样的历练造就了一批批志向远大的优秀人才,他们学习刻苦,工作努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奋肯干,改变着人生的命运,诠释着奋斗的深层含义。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为四辑,第一辑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收录的主要是游记类散文,抒发作者对古迹的追思;第二辑名为“菩提本无树”,主要是记述游览佛教圣地的见闻和对佛教的感悟;第三辑名为“最后的童话”,主要是山水游记,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乐;第四辑名为“寒山寺钟声”,主要介绍所游览的庙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对黄鹤楼、西湖、蓝田等许多游客和读者们观赏、游历或耳闻过的景致,生发出无尽历史追思,也道出胜地所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热门推荐
  • 我可是神驴啊

    我可是神驴啊

    我,复姓东方,父母希望我一辈子稳赢不败,所以我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东方一定赢!
  • 异世邪凤:至尊毒妃

    异世邪凤:至尊毒妃

    东皇国四大世家之一的莫侯府二小姐,本是身份高贵,却因为嫡母的刻意纵容,致使其无才无德,性格嚣张跋扈刁蛮无理,是人人惧之厌之的草包女。因为痴迷萧王府世子萧寒逸,在凌王妃寿宴上与人争风吃醋,出尽大丑,从此被世家贵胄所排挤,沦为京城饭后笑点,嫡母乘机设计把她送离京城。却不料中途遇到山贼,魂归于天。再次睁眼,她已不再是她!拜高人为师,勤加练习各类武功。五年的时间,她已成为江湖人人谈之色变的天毒女,雏鹰已为展翅凤凰,看谁还能阻止她高飞!江湖恩怨,朝廷暗涌波涛,在这异世中她锋芒毕露,谈笑间剑影重重取人命。且看医毒两绝的她,如何倾倒异世,笑看天下。本文乃穿越爽文,男强女强,结局一对一,绝对值得看。
  • 极品娘子:夫君貌美如花

    极品娘子:夫君貌美如花

    以后娘子负责打打杀杀,为夫就负责貌美如花。凭什么!“为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你呢?”“……”“为夫腰如柳细,手比羊脂玉。你呢?”“……”“娘子,现在还有何话说?”某女叉腰怒吼,“我沉鱼落乌鸦,闭月羞麻花。”
  • 一恋成瘾:简少宠妻无度

    一恋成瘾:简少宠妻无度

    一步步把她逼回自己身边“苏怀夏,我才是你的命中注定!”折断她的羽翼,囚禁她的身心既然招惹了他简绍衡,那他就拉着她一起下地狱腹黑大总裁X美貌小助理,某女终于忍受不了一次一次被扑倒。月黑风高,愤然反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典型王者竞技

    非典型王者竞技

    电竞文,恋爱为主,游戏为辅 冷漠神秘职业选手x励志倨傲追夫女大学生落魄负债富二代x没心没肺白富美曾芷汐的日常,不外乎看比赛and追男神。只可惜,男神这种生物岂是想追就能追到的?文案:许柯:你是说,你喜欢我六年?小哭包点点头:加上今年,7年了。许柯:我不喜欢你,也不想找女朋友。小哭包擦干眼泪:“不喜欢没关系,我不会放弃,我们来日方长。”来日方长???来日里小哭包:“我不要再喜欢你了。”许柯:“不喜欢我,你还能喜欢谁?”小哭包:“可你一点也不喜欢我。”许柯:“现在两点了。”小哭包:“你说什么?”许柯:“喜欢你多一点。”
  • 严肃也要潇洒

    严肃也要潇洒

    言素重回到校园,情愫里是那片他们一起躺过的草坪那首他们一起唱过的班歌那块他们一起领过奖的舞台……是一纸二名的承诺那时的肖飒是全校的肖飒,而现在的肖飒只是她,言素,左手边那位共携余生的情郎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佞臣惑国

    佞臣惑国

    看似清风明月少女×病娇废太子生为已是逐渐走向没落的诸子百家墨家的少主,湛清一睁眼,便成了病弱无比却偏偏要做个纨绔湛家大小姐。甚至预知不久将来湛家下场凄惨,只会做点机关暗器的湛清无奈扶额,为了能继续做个坐吃等死的纨绔当然是努力活着了!却不小心招惹了某个麻烦的小东西,慢慢缠上来,待发觉,已是将她紧紧包裹,不留一丝缝隙。夜已深,只着里衣,披散着一头乌发的青年尾指勾着少女的发尾,面上一片委屈,然而眼底却一片翻滚的晦暗,但声线委屈:我吃醋你那般对他好,我是长得没他好看还是如何?琥珀眸的少女抬眸,哭笑不得:适可而止啊,你再装我可就揍你了秦时:……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