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7000000015

第15章 英雄所见略同

鲁迅一步步向左转,最终加入左联,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对马列主义的学说他一知半解,但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崇高情怀打动了他。他一直在黑暗中探索,但是几十年下来,还是一片迷茫。“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模式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胡适则与他完全不同,先是对苏联的模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认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很快他就看到这种政治模式背后的负面,对左翼文人便敬而远之。他与鲁迅一生最大的分歧就在这里:一个希望以科学与民主精神重塑国家,一个要成为劳苦大众的孺子牛。他们的政治主张分别被不同的集团所利用,两个人也分别被不同的政治集团争取,一个是国民党人的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人的毛泽东。

鲁迅与毛泽东其实一生都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惺惺相惜,根本的原因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毛泽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解放全中国,争取一位文化大师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他比鲁迅小十岁,在鲁迅名满天下的时候,他还在长沙读师范。毛泽东在共产党内部也长期不能“显山露水”,一直到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之后,才正式确定其进入常委。夏衍后来回忆说:“中国共产党的几起几落,都与第三国际有关,都与斯大林有关。”夏衍说法是真实的,从中国共产党第一届陈独秀到毛泽东的更换与任用,都与共产国际的指令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就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大家对共产国际都很迷信。

为了与国民党争夺宣传阵地,吸引民众支持共产主义,一九三零年春天,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阳翰笙、夏衍、潘汉年、钱杏邨、冯雪峰、蒋光慈、郁达夫、柔石等五十多位作家参加。鲁迅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也是共产党最早争取的对象。就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坐在客厅里谈谈社会主义,高雅得很,漂亮得很,然而并不想到实行的。这种社会主义者,毫不足靠。并且在现在,不带点广义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作家或艺术家,就是说工农大众应该做奴隶,应该被虐杀,被剥削的这样的作家或艺术家,是差不多没有了,除非墨索里尼,但墨索里尼并没有写过文艺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家,也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如中国的新月派诸文学家,以及所说的墨索里尼所宠爱的邓南遮便是)第二,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

我记得好像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反动派且已经有联合战线了,而我们还没有团结起来!”其实他们也并未有有意的联合战线,只因为他们的目的相同,所以行动就一致,在我们看来就好像联合战线。而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

鲁迅成了左联的精神领袖,在他和毛泽东之间,开始有了联络渠道。担任这个联络工作的,便是左联内部的党团书记冯雪峰,他也是左联的实际领导者。在左联工作三年后,他向毛泽东汇报工作,重点介绍的对象便是鲁迅。他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还说鲁迅看过毛泽东的几首诗词,认为毛泽东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因为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早在上井冈山之前,他在演讲中就表示要做革命的“山大王”。冯雪峰从陕北回到上海后,又向鲁迅介绍工农红军长征及毛泽东的“天才领导和军事上的战略与战术”。鲁迅听得非常认真,几次都是默默地微笑,“然后怡然自得地,又好像忘我地,缓缓平静地说:我想,我做一个小兵是还胜任的,用笔!”

冯雪峰在鲁迅与毛泽东之间,如同一座桥梁。鲁迅与共产党交好,并且越来越融洽,全因为冯雪峰的桥梁作用。毛泽东早在瑞金时期就和冯雪峰说过:“我没有见过鲁迅,五四时期在北平,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见过鲁迅。今晚我们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毛泽东似乎有点遗憾,因为他与鲁迅的许多见解、主张简直如出一辙。或者可以这样说,鲁迅是坐在书房里的毛泽东,而毛泽东,是指挥千军万马的鲁迅。他们一文一武是如此的完美契合,怎么可以到今还没见过面呢?但他们一个在长征,一个在上海,一时很难见到面。但是现在有了冯雪峰的联络,他们很清楚对方的政治主张。后来鲁迅曾委人带火腿赠送给毛泽东,得知红军结束长征后,他还打电报向毛泽东表示祝贺。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图说世界名人: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红颜泪

    穿越之红颜泪

    梦瑶被选为幸运者穿越到异时空汉朝的宁国,参选秀女,巧遇当今皇帝萧墨轩,彼此不和的双方暗生情愫,自尊和骄傲让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对彼此的爱意,双方僵持着,在小人一次次的布下的陷阱中伤害对方。梦瑶绝望地离开,同时也带走了墨轩的心。在分开的时间里,从旁人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跟随对方或喜或忧,辽国太子诸葛芷见梦瑶对墨轩依旧不能忘怀,反而愈加发现用情之深。遂决定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把宁国打败,把墨轩打败,把梦瑶的心抢过来。不想在战役中带着梦瑶逃跑,反而在逃跑过程中促进了墨轩和梦瑶情谊的发展。当时梦瑶已经身中剧毒,绝望的诸葛芷,最终选择死在墨轩的手上、梦瑶的面前,让她记住自己放手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楼d座

    十楼d座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盖世魔头

    盖世魔头

    一次意外,杨云成为修仙界恶名昭彰的魔宗修士,为了存活下去,只能不要脸了……
  •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以格言汇集了爱比克泰德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读者将从中分享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幸福、待人处世的感悟与教诲。
  • 我要月老的红线团

    我要月老的红线团

    一句话简介:女主红娘,给男主牵线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 阴阳诀

    阴阳诀

    爷爷传给孟凡一套叫做阴阳诀的古书。孟凡把此书卖给了一个神秘的美女朱琳琳。没想到自此之后,怪事频发,不仅好友韩胖莫名失踪,自己也收到了一些诡异莫名的照片。为了搞清楚怪事的缘由,孟凡与好友潘潇进入了阴森可怖的医科大学校医院。校医院处于至阴至煞之地,暗藏杀机,凶险异常。在校医院中,孟凡解开了一些谜团,却查到了更多匪夷所思的线索。孟凡逐渐发现,这些事情,竟然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他隐约感到,一个毛骨悚然的巨大阴谋,正在把他拉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废弃多年的校医院,为什么会有闹鬼传闻?恢弘的千年古墓,埋葬着什么秘密?神秘壁画中的鬼脸墓主,究竟又是何人?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重生农门商妃

    重生农门商妃

    "异世重生,她带着心中的遗憾,奉养今世的父母。只愿能减少自己心中的遗憾。极品奶奶,阴险小叔,尖酸婶娘,这些人的嘴脸让她无时无刻都在忆起前世自己所处的境地。前世,自己努力打拼却无法奉养父母姐弟,今生今世,她要用她所学的知识与阅历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回报现在的父母救赎前世的遗憾。"
  • 重生之邬蓝

    重生之邬蓝

    邬蓝重生了,回到了美妙的1990年,那时候,还没有伤害、没有背叛,一切都还来得及。她不贪心,守护好母亲,抓牢手里的小幸福即可。当然,首先就得提防那些家伙别买断了自己家的美食小秘方。这是一个发家致富、家长里短的重生种田故事。
  • 心判

    心判

    从发现自己身边第一个不正常的人,到发现身边一群不正常的人,孟修斯忽然觉得,最正常的自己,才是最不正常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