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6600000004

第4章 D

打开天窗说亮话

指不要掩掩藏藏,直截了当地说。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现在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时候,是死是活都要说个明白。”

打一巴掌揉三揉

比喻先惩罚后安抚。也比喻伤害了别人还伪装友好。

《前后汉故事新编》:“英布去拜谢汉王,汉王对他又恭敬又亲近,洗脚时的那种傲慢劲儿完全没有了。汉王‘打一巴掌揉三揉’的办法对英布完全适用。英布自告奋勇地要求去打霸王。”

打报不平

指为受欺压的人伸张正义。

《红楼梦》四五回:“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给平儿打报不平儿。”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比喻原来的关系亲密,虽然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总割不断情意。

田东照等《龙山游击队》三章三:“老实说,我要收拾你,十个八个也早收拾了,还用等到今天吗?为什么?因为咱们是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哪。”

打核桃捎带了枣

比喻打击某个人,也伤害了别人。

刘江《太行风云》三七:“真是还没有料到这一着。可不能打核桃捎带了枣。”

打幌子

打:举。幌子:旧时店铺门外的市招。比喻假借某种名义做另外的事情。

老舍《鼓书艺人》二三:“他的主子从纳粹那里贩来一套本事,专会打着‘国家至上’的幌子毒化青年。”

打饥荒

指经济困难生活拮据。

《廿载繁华梦》三七回:“日前有自称督署红员姓张的打饥荒,去了五万银子。”

打进十八层地狱

比喻给以最严厉的惩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郭沫若《四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多少年来没有被人提起过,仿佛是已被打进了十八层地狱。”

打埋伏

原为军事用语,指预先隐藏,待机行动。比喻隐藏人力、物资或隐瞒问题。

张行《武陵山下》七九:“他下定决心,要一个人到这里来打埋伏,抓住个把土匪再说。”

打闷棍

指拦路抢劫的强盗将人用棍子打闷后,抢走财物。比喻突然对某人批评或责问,使人不知所措。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七:“(姜锦生)被老赵的一闷棍打晕了过去,却没断气。”

打入冷宫

冷宫:旧时皇宫中失宠的后妃住处。比喻废弃不用或搁置一旁,不予理会。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引言:“使我难过的是,讲了以后得不到反应,打入冷宫,这就叫人不免有点情绪了。”

打头炮

比喻第一个发言或首先行动。

袁静《淮上人家》一八章:“会场照例沉默一会儿。还是金桂嫂打了头炮。”

打头阵

带头冲锋陷阵。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老舍《鼓书艺人》四:“唐四奶奶打头阵,跟脚就是琴珠,唐四爷殿后。”

打牙祭

原指逢月初、月中吃有荤菜的饭,后指偶然吃一次丰盛的饭菜。

《儒林外史》十八回:“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一说古代衙门内朔望日祭祀,第二天差役可吃上祭馀的肉,叫“衙祭肉”。“衙”本作“牙”。艾芜《端阳节》一:“明朝儿子孙子又要请我们打牙祭了!”

打哑谜

比喻说使人不明白,不理解的话。

康濯《东方红》六章五:“直说了吧!别那么拐弯抹角打哑谜啦!”

打预防针

比喻提醒别人警惕某种思想或行为的发生。

冯德英《迎春花》二一章:“再住几个月我要自己写信给你看,你可不准笑话我写得不好,先打个预防针。”

打招牌

比喻假借某种名义做事。

巴金《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既然打着作家的招牌,就必须认真写作,必须重视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迷信观点认为遭遇了大的灾祸而没有死去的人,日后一定会有福享。

赵云升、李政《少帅传奇》:“年已五十七岁的张作霖,曾几次从生死灾难中闯荡过来,他自认为自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人。”

大丈夫能屈能伸

指有志气的男子,境遇不顺时能忍辱负重或委屈求全,得志时则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文明小史》第三十六回:“据小弟的愚见,只好大家忍耐,受些屈辱,也顾不得。所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打包票

料事有绝对的把握;做保证。包票:保单。

周立波《山乡巨变》:“两千斤是二十石,那容易到手了。我打包票。”

打草惊蛇

比喻行事不谨慎,反而引起对方注意,加以戒备。

张恨水《金粉世家》:“佩芳一把将他拖住,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存心去打草惊蛇吗?’”

打圆场

指调解争执,缓和僵局。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苏沛霖在一旁笑脸打圆场:‘老爷好心好意照顾你,你就种吧。种了地自家的生活也有了着落。’”

打折扣

原指商品减价出售。比喻降低预定标准或不完全按规定或已承认的来做。

叶圣陶《倪焕之》:“‘将会也有打折扣的么?’树柏把金丝边眼镜抬了抬,哈了一口酒气,庄严地说。”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大局出发考虑部署,从细部实施。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指呆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

老舍《四世同堂》:“为什么像祁瑞宣那样的人会一声不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呢?”

大意失荆州

原指三国时关羽防守荆州因大意而失败。比喻一时疏忽大意,造成重大损失。

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快吧!不要大意失荆州,我们不靠圩边走,奔南河底去。”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比喻恃强凌弱,层层吞食。

老舍《荷珠配》:“常言说的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要不吃你,怎能合天理!”

大年初一吃饺子,只等下锅

大年初一吃的饺子除夕就包好,初一只等下锅煮熟。比喻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动手干。

柳杞《长城烟尘》五章:“大家一听,问的是这个,于是乱哄哄地争先抢着说:‘咳,早准备好啦,只等上级的命令啦!’‘大年初一吃饺子,只等下锅!’”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龙王:传说中掌管兴云降雨、统领水族的神。指自己不认识自己人,或指自己人之间发生误会。

《儿女英雄传》七回:“那妇人听了,这才裂着大薄片子嘴笑道:‘你瞧,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咧!那么着,请屋里坐。”

戴高帽子

比喻说恭维或吹捧的话。高帽:旧时的一种官帽。

冯志《敌后武工队》:“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却不是这些捧场、喝彩,给他擦俊药戴高帽子的人。”

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比喻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办不成事。

梁斌《红旗谱》:“他又想起来:朱老巩死了,他像失去一条膀臂,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只怕冯家对他不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比喻当事人看问题往往主观、片面,反而不如旁观者看得全面、清楚。

刘鹗《老残游记》:“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挡箭牌

原指盾牌。比喻用以推脱责任、掩饰过错的人或事物。

谢璞《真情的人》:易翠英笑道:“又拿‘客观条件’做挡箭牌了?”

挡路虎

比喻阻挠、干扰事物发展的人或事。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上:“他把自成的书信,仔细地看了一遍,虽然‘抚绥’的‘绥’字是个挡路虎,但意思他是明白的。”

刀子嘴,豆腐心

比喻人虽然说话强硬刻薄,但心地十分善良。多形容女性。

浩然《艳阳天》:“焦二菊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软得受不了。”

倒抽一口冷气

形容突然受到惊吓时紧张心情。

艾芜《雾》:“她说:‘不在这个区上,早不在了,死了多年了。’这使我倒抽一口冷气。”

得理不让人

指有了理就不肯退让容让别人。

冯志《敌后武工队》一九章一:“嘿!看你这个得理不让人的劲,怎么我这小辫子叫你揪住了?”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

比喻长期受人管教,历尽辛苦后,终于改变了地位,可以支使他人。

康濯《灾难的明天》三:“婆婆是好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婆婆接受了她自己婆婆那一套,把虐待儿媳当作了自己的本分。”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比喻总归躲不过,逃不脱。

《儒林外史》五四回:“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处来。”

羝羊触藩,进退两难

公羊碰撞篱笆,羊角被缠绕住。形容事情复杂难办,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易经·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比喻遇到危难或发生变故时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死活。

李建彤《刘志丹》:“事到临头,可知道银子咬手吧?趁早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形容办事认真,一丝不苟。

袁静《淮上人家》:“(小伙子)说起话来,丁是丁,卯是卯的!”

顶呱呱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色。

萧乾《关键在于信念》:“种子顶呱呱,怎奈种的不是时候!”

兜圈子

比喻说话或办事拐弯抹角不直截了当。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我希望大家开诚布公,坦坦白白地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谈清楚,不要兜圈子。”

堵漏洞

指堵塞说话或做事(多指经济活动中的疏漏之处)。

陈云《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汉口市检查了一下,各月一般漏税在百分之三十。应该想办法堵塞这个漏洞。”

度日如年

形容日子难熬。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三回:“哥哥在高唐州界上度日如年。”

同类推荐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 国学大讲堂黄帝内经

    国学大讲堂黄帝内经

    书作者傅维康大夫为这部宝典萃选精华,详细注释,并概括全书要点,精心写出《概述》一文,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给读者以打开大门的钥匙。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热门推荐
  • 平宋录

    平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我社的“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第2版)”是在双色本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的版本。该丛书为满足小学生多层面的学习需求而编写。这套词典品种齐全,编排合理,形式力求活泼新颖,以方便学生使用。第2版请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丛书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采用双色印刷。本词典系该丛书其中一种。收录小学生常见常用歇后语共约4500条。条目丰富,生动形象。释文解释难懂字词,说明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典故的交代出处并作简要说明。立目时以语言常见表现形式为主条。本词典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一句箴言就可以浇灌一个人的心灵,一句箴言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句箴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无论你相信与否,这都是事实。本书收录了百余篇名人小故事,记录了名人成长的脚步。每一个标题都是影响名人一生的经典名言,其内容妙趣黄生,其体例别出心装。无论是烟雾飘渺的早晨,还是阳光灿粒的午后,再或是华灯初上的夜晚,翻开安,都如同驾一叶轻舟,通往世外桃源,渐入佳境……
  • 超神学院之星耀幻神

    超神学院之星耀幻神

    加百列,天使文明的审判级天使长老,号称战神。加百列经历无数次战争,用战刀与热血,捍卫天使文明的每一寸疆土。
  • 那年夏天之我遇见了你

    那年夏天之我遇见了你

    那年夏天,他的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他们经历了重重困难,最后是否在一起呢?
  • 伦敦连环勒杀案

    伦敦连环勒杀案

    我和歇洛克·福尔摩斯承诺不把此案曝光,除非在我们过辈之后,于是乎我把此稿写好,留给后人选择适当的时候发表,最好是百年之后,否则我们有牢狱之灾。案子发生在1888年的晚秋,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犯罪多发季节,因为天气凉爽,黑夜在拉长,正是穿披风的时节,便于蒙住头,但又不像冬天那么寒冷。福尔摩斯斜躺在扶椅里,双脚搁在壁炉架上,充分享受壁炉里飘出的热气。他发挥一贯的懒散风格,躺着收听我朗诵《泰晤士报》的新闻。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在战后的废墟之上,帝国浴火重生,为了无上的荣耀,逐鹿天下,称霸全球。之前那个被封了,新的交流群:30147223
  •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美琳达与比尔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 许言倾夏

    许言倾夏

    高中到大学的青春校园小说。看理科男神怎么撩理科小可爱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