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9900000009

第9章 会搬家的河流

河流还会搬家吗?河流搬家是怎么回事呢?

河流搬家,就是指河流改道。

在地球上有这么一些河流,它们经常改变自己河床的位置,今年在这里流,过不了几年又流到另外的地方去了,成了会搬家的河流。

在整个地球上,最会搬家的河流就数我国的黄河了。

现在,黄河是在山东北部流入渤海。可是,在历史上黄河入海的地方曾经发生过许多次大的变迁。最北,黄河曾经流到天津入渤海。最南,曾经占据今天的淮河河道,流入黄海。两个入海口南北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五六百公里。

清代有位大学者把我国有记载以来黄河搬家的情况做了一番详细的统计,得出的结果是:

两千多年以来,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有一千五百多次,平均每三年就要决口两次。其中决口造成的大范围改道有二十六次,平均每一百年就要改道一次。

黄河改道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河流的改道,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人为的破坏。就拿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来说,一九三八年以前,黄河下游基本上沿着今天的河道,在山东北部流入渤海。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掩护中央军撤退,竟不顾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死活,在河南郑州以东的花园口扒开黄河南大堤,使汹涌的黄河水向南流入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占据了淮河河道,东流进入黄海。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黄河就沿着这条新冲开的河道流了九年,使沿河四十多个县受灾,八九十万无辜人民死于洪水。

解放前,除了黄河以外,河流改道这种现象,在我国华北平原上也相当普遍。永定河、漳河、滹沱河等都是很会搬家的河流。

河流为什么会改道?河流搬家的奥秘在哪里呢?这要从河流是怎样“工作”说起。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我们可以把一条河流分成上、下游两段。上游,一般山高谷深,河水在坡度很大的河床里奔流,对河床产生强大的冲刷力量,我们把它叫作“河流的侵蚀”。

侵蚀作用能够切开坚硬岩石,造成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又被湍急的河水带向下游,这就是“河流的搬运”。

河流的下游,地势一般都比较平坦,水流也开始慢下来。结果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减弱了,同时,河水挟带的泥沙也渐渐沉积下来,堆在河床里,这就是“河流的堆积”。

世界上一切河流都在不停地做着上述三种“工作”,侵蚀和堆积工作性质相反,而连接这两种“工作”的桥梁就是搬运。侵蚀——搬运——堆积,三者相互连接,组成了河流全部“工作”的内容。

当然,在一条具体的河流上,上述三种作用常常是同时发生的。上游虽然以侵蚀为主,但也有轻微的堆积;下游以堆积为主,也有一定程度的侵蚀;就是到了入海口,河流的搬运作用也没有完全消失。只是那里的搬运作用已经很小,挟带的多是十分细小的物质罢了。

河流年复一年地“工作”着。结果,上游河谷不断被侵蚀而逐渐加宽、加深;下游的河床则因不断堆积而抬高。当下游河床抬高到高出河床两侧地面的时候,“水往低处流”,河水冲决河堤,另辟新的河道,河流就要搬家了。

河流改道是世界上一种常见的,也是很难避免的自然现象。只要河流在“工作”,河流就有可能发生改道。如果河流上游土质疏松,侵蚀和搬运作用特别强烈,河流下游堆积作用就会加强,河流改道的问题就比较严重。这一点,黄河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黄河的中、上游流经土质疏松而颗粒细腻的黄土高原,地面上又很少有茂密的森林覆盖,土壤侵蚀十分强烈,洪水季节,一立方米的黄河水中含沙量竟达三百多公斤,就是说十公斤左右的河水中,有三公斤多的泥沙。平均每年黄河带向下游的泥沙总量达十六亿吨之多。河水中的泥沙这样多,到了下游,有一部分就堆积在河床里,河床必然急剧地升高,一遇洪水,黄河也只好搬家了。

为了防止黄河泛滥,我国人民在黄河下游两岸修筑成两条一千三百多公里长的大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河防大军战斗在黄河大堤上。他们不断地加固黄河大堤,在堤上种植树木,把千里长堤建成了一道坚实牢固的“河上长城”。

但是,要想根治黄河,彻底解除黄河对下游两岸人民的洪水威胁,还要在黄河上、中游下功夫。也就是说,在黄土高原上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物覆盖面积,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和黄河的泥沙来源。现在,这项工作在黄土高原地区已经普遍地开展起来。

同类推荐
  •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人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 翻开《可爱的动物王国》一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动物世界。 《可爱的动物王国》由李剑桥主编。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庞大的生物家族:昆虫

    庞大的生物家族:昆虫

    早在四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昆虫。它们的历史比人类要早得多。在险象环生的自然界中,昆虫们一个个崭露头角,各显神通。它们扮演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角色:有翩翩起舞、美丽如仙的花蝴蝶,有辛勤劳作的蜜蜂使者,有与恐龙同时代的蟑螂,还有善于伪装的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的世界真可谓是卧虎藏龙、文武双全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绝佳生存技巧,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流光溢彩、神奇诡异的昆虫世界……本书旨在引领青少年走进昆虫世界,了解昆虫世界的奥妙,把昆虫中最常见、也最有特色的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种类的昆虫介绍给大家。这些昆虫各有特点,本领大,可谓是昆虫王国里的莘莘骄子。
  • 家庭养花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家庭养花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花”与“卉”两个字自古以来各有其含义,花通常是指植物所开的花,在植物学上指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器官,在园艺学上指供人观赏的植物。卉是草的总称。
  • 你一定想知道:发明探索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发明探索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热门推荐
  • 亶甲集

    亶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始剑尊

    太始剑尊

    【热血爽文,百万免费】一把破剑,竟藏着一座沉寂万剑冢,剑出无敌,吾自擎天起。看少年风逸如何败尽各路天骄,斩灭万界神魔,踏九天大道,寻一世风流,做这万古第一尊!
  • 冬季皇冠

    冬季皇冠

    阿悦与一万人来到了刀剑神域的游戏世界。这是他为了恢复男人身,为了回到现实世界,在包含无限流,系统流,变身流的世界里努力变强的故事。(嘛,其实也没多努力。)---------------(无限流,主世界为刀剑神域-艾恩葛朗特。)
  • 等待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等待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等待不是永远,恋人只要许愿。就在一起,我们相遇,以后的你让我永远相依
  • The Diary of a Nobody

    The Diary of a Nobo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hello,龙先森!

    hello,龙先森!

    冯天莉到处跟人说钱私语眼光一天比一天差。上个月是中国财富榜中游的青年才俊,最近这个虽说纨绔了点,好歹是个潇洒富二代。现在……她居然看上个社科院里挖土掘坟的小小科员!私语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把自己男票,会飞,会瞬间转移,会N种封印的金手指以及无原则宠妻的本质暴露出来。这年头,低调是福。
  •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诗歌的批评,也许就存在于对批评的“对立面”确立的过程之中,这是人们对诗歌批评“独特性”的一种常见的理解。孙绍振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对权威和传统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思想解放就是一句奢侈性的空话。在当艺术革新潮流开始的时候,传统、群众和革新者往往有一个互相摩擦、甚至互相折磨的阶段。”
  • 过着语文的日子

    过着语文的日子

    《过着语文的日子》是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汪智星十多年从教经历的精华总结。有成长经历、经验反思、精品课堂,为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发出呐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