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800000013

第13章 爸爸妈妈意见分歧了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

情景一:

点点爸很少在家,也很少与点点一起生活,一起玩,掰手指算也就那么几天。不过,他从来不骂点点,不训点点,让人感觉爷俩一般大。晚上,妈妈在训点点,爸爸却在训妈妈,说:“孩子那么小,讲那么重的话做什么。”结果点点是更加厉害的闹。

情景二:

小德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爸爸看见了,批评他说:“你看看你,这么不小心,这个花瓶是妈妈最喜欢的,她一定会很生气。你还不赶快收拾收拾,让你妈妈看见了,她非骂你不可。”

正好妈妈听见了,大声对爸爸说:“你在说什么呀,一个花瓶打碎就打碎了,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收拾,他弄伤了怎么办?”

妈妈对爸爸说完,又对小德说:“你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我对你说过不要乱动桌上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听?”

爸爸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他该不该动花瓶,而是犯了错误就要负责!他虽然还小,但是他是个男子汉,就应该勇敢承担错误的后果!”

妈妈说:“什么男子汉不男子汉,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孩子。我现在教他要懂规矩,不该小孩子碰的东西就不要碰!”

小德站在一边,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又看看妈妈,眼里充满了疑惑。

父母必知

在家庭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但是,在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种种矛盾。其中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径不统一。例如,父亲提倡衣着俭朴,而母亲却把孩子打扮得美丽漂亮;父亲管教严格,母亲常常放口护短;父亲打了孩子,母亲却当着孩子训斥父亲,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指着父亲似真非真地骂:“爸爸是个坏蛋。”

大人之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看法是否一致、双方配合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绝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简单的问题,在不少家庭中,正是由于大人之间的意见不统一、配合不默契,导致教育孩子的效果不理想,家长的许多心血和努力都在争吵和内耗中消失殆尽。更有甚者,不少家庭正是由于孩子的问题而不断发生纠纷,家中经常充满着火药味。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周遭比比皆是,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协调好家长之间的关系是首当其中的任务。

家长对子女教育要求不统一,会带来不少害处。

(1)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往往会利用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也就是说,谁护着自己,他就倾向谁。比方说,孩子想吃零食,妈妈不同意,而爸爸却说“不要紧,就让他吃吧”。孩子得到一方的支持后,他的要求必然更强烈,不达目的不罢休。

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有意识地采取“你唱白脸我唱黑脸”的方式,一个迁就、保护孩子,另一个则扮演严厉的角色,这对孩子是很不好的。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在爸爸面前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另一个样。

(2)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

儿童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缺乏主见,盲目服务。孩子原本总是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自己心目中有威信的人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当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时,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从而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3)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幼年时期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孩子在出现某一行为时,如果得到父母多次的一致肯定或否定,他们就会逐步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逐步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或中断这种行为,从而逐步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行为所采取的态度不一致,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更难以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

(4)容易使孩子是非不分

孩子太小,是非判断的标准来自成人,尤其是父母。当父母产生分歧时,他往往会觉得胜利一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而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长此以往,孩子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甚至颠倒黑白。

(5)父母意见分歧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的恶习。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们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欲望的践踏。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

教子坊

许多家庭教育成功的事例都说明,父母在教育观点、方法等方面的一致性,是教育好孩子的必要前提。

(1)父母要突破各自的“自是”心量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在子女管教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和争吵的父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对的,而对方教育子女的方法是错的。这就是“自是”心理。从这种“自是”心理出发,每逢在需要管教孩子时,由于看不惯对方的方法,就会造成龃龉和纠纷。这样,不仅使孩子在观念上产生混乱,是非不分,不知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同时由于父母教育孩子态度上长期不一致,经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互相指责,吵吵闹闹,也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造成家庭的不团结,这种气氛也会给孩子心理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父母首先要突破“自是”的心理障碍。

(2)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

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否则细心的孩子会听出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这是很自然的,不需要有人教他),就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绝听从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这样,孩子怎么可能接受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教育呢?

(3)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如果认为方法不妥,最好不要直接介入,应该采取回避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期达成一致的做法。千万不可一怒之下当着孩子的面什么都说,或者经常赌气:你如此,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做的结果受害最深的必定是孩子。

(4)明确分工,合理协作

如果父母双方的意见常常不能达成一致,我建议两个人应该先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对孩子教育的分工问题。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两人对孩子教育的角色应该分出主次来。可以根据两人的工作特点、能力大小(指对孩子的教育)、性格禀性等分出主角和配角。主角总抓孩子的教育,但要虚心倾听配角的意见,并享有最终的决定权;配角配合主角的工作,并尊重主角的劳动和意见。对孩子的教育,分工不同、责任共担。双方要经常针对孩子的问题交换意见。最后,要让孩子明晰父母的这种分工和目的,让他做到心中有数。

(5)父母应学一点教育子女的知识。

教育子女是一门学问。要把孩子教育成人、成才,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点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这些学科的知识。有的父母平时放纵孩子,而遇到孩子有点错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还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有的父母,虽然坚持讲道理不打骂孩子,但是,讲道理的过程中却缺乏说服力,脱离孩子的心理接受水平,使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唠叨,这都是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的表现。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学一点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列宁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有三条原则,其中一条便是父母一致的“不行就是不行”。比如,列宁的妹妹奥莉亚上学后,父母规定必须在一定时间入睡。但是,从小习惯于晚睡的奥莉亚开始时做不到。她不敢在威严的父亲面前求情,就在母亲面前撒娇。然而,慈爱的母亲对奥莉亚乞求的目光并不心软,而是坚持要她入睡。结果奥莉亚只能躺在床上,但她去故意睁大眼睛,自我作乐,母亲又要她把眼睛闭上,并在旁边看着她入睡。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奥莉亚终于养成了按时入睡的习惯。后来,奥莉亚回忆说,父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意见,使他们感到是非明晰。便于他们行为明确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父母教育子女时意见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同类推荐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本书围绕女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展开,分别从心理、气质、美德、学习、性格、习惯、交际、能力等方面为父母献上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全面揭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经验。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本书简单、直接、易于阅读,从家庭环境、爱的教育、学习习惯和知识积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金钱观、磨砺、健康等诸多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去教育男孩,并深入剖析具体事例,提升孩子的素质,磨砺他们的心境,让他们在对人生有一定了解的同时,逐步让内心变得强大,成为一个真正自立、自强和勇敢的小男子汉。
  • Yes!早教

    Yes!早教

    在这样的字面认知下,很多家长开始出现“散养”的教育理念。孩子刚刚进入早教由于环境不适应哭闹,家长就说他不喜欢,我们走了;孩子出现打人咬人的行为,家长说小孩儿都这样,长大就好啦;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家长说这个孩子不喜欢,老师教的太难啦!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总是会放下一句“他高兴就好,他不喜欢就不要做,人家国外小孩儿都这样的,长大就好啦!”,却全然忘记了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基础上,自我带教技能的提升以及需要对孩子作出的最基本的引导。“轻松”不等于“没有作业”;“自由”不等于“放纵”;“开心”不等于“没有规范和引导”。
热门推荐
  • 车间传

    车间传

    随着铸造车间平凡岗位上的青年工人——新的一批技校学生到来,在看惯以往技术工人纷纷离开车间,难以留在一线工作的现象而不报希望的时候,郭国柱和他的同学,以及工人师傅们,在车间的生活里,收获着不同的幸福和酸甜。
  • 销售要懂微表情

    销售要懂微表情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学会从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提高辨别客户的能力,顺利地窥探出客户的情感变化,找寻出令客户迟疑的真正原因,从而让成交变得轻而易举。本书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来感受客户的思维、感觉和意愿,如何运用自身细微的肢体语言来向客户传达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促成交易。
  • 百年望云

    百年望云

    今年九月,深秋的季节,是一个画家的百年诞辰。回望一个世纪的中国画发展史,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赫然的名字:赵望云。他以一个勇猛精进的开拓者形象,被铭记在现代中国画革新运动的长河之中。那时候,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受到新美术运动的冲击,最初在宣纸上描绘农民的是二十一岁的赵望云。他的成名作“农村写生”,开始了中国画走向反映人民现实生活的广阔道路。也是他,最早以大西北风物为题材,传统技法与现实笔墨相融合,形成一种苍茫质朴的画风,影响了中国画的审美倾向。
  • 最后一个道士3

    最后一个道士3

    查文斌,凌正阳二十七代传人,茅山天正道掌门,一个因救人触犯了天罚的道士,一个源自生活的人物原型。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全新的道家世界,重新打开属于传说中的真实腹地。青衣人,忘川渡人,棺中人,为何都与他有着一致的面孔?师傅、父母、儿女为何一个个都会离他而去?卓雄和大山的身世,血色的纹身究竟象征着什么?一切之前的所有谜团将会在《最后一个道士3》全部揭晓!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 工业之动力帝国

    工业之动力帝国

    飞驰的列车,高高的井架,呼啸而过的战机,劈波斩浪的巨舰......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工业的血脉在钢铁怪兽中尽情奔腾!!!共和国工业心脏的缔造者:梁远书友群,欢迎来踩:235141016
  • 其实历史可以这样读

    其实历史可以这样读

    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揭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读史就是与古人交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他们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读史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置身于宏大的历史洪流中,跟古人面对面地交流,如此,就能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心灵的脉动,洞察久远历史的尘封画卷。
  • 龌龊王座

    龌龊王座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龌龊,是他的名号。-他,是卑鄙的王者。-美女,金钱,一个也不能少。-“什么?别踩脸?我就踩你脸你又怎么样了?我让你长得帅,让你长得帅!”-“陛下,如果你要我去做这件事情,那么我希望您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当然,我这并不是在威胁您,事实上我是您最忠实的臣仆!”
  • 平台纪略

    平台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北舆地释略

    东北舆地释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