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1900000002

第2章 小令

[越调·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作者简介”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固安)人。杨果青年时期以授徒为生。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进士。历任偃师、蒲城、陕县县令,以干练廉洁著称。金亡十余年,杨奂召为河南课税所经历。蒙古蒙哥可汗二年(1252)入河南经略使史天泽幕为参议。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任元北京(副宰相)。至元六年(1269)出为怀孟路总管,大修学庙。以老致任,旋卒,谥文献。有《西庵集》。散曲存世小令16首,套数5套。

“原文”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译文”

美丽的湖哟,碧绿的水,湖岸有浓浓的柳阴;游人的身影哟,浸在澄澈的波光里。怎能忘却在花前,与他对饮的美好时光。可惜,这一切已远离我而去。我寄赠的织锦回文,到如今,也不见有回音;爱情哟,如同一片树叶,在西风中消失。看蓼花深处,从甜蜜的梦中醒来的鸳鸯,双双从我眼前飞过,怎能不叫人羡慕而又心碎!

“赏析”

这是一首情曲,抒情主人公是一位爱情失意的女子。作者以反衬的笔法,揭示和烘托那女子内心的失落和痛苦。在她眼中的湖水还是那样碧绿,柳阴还是如此浓郁,可是与心上人花前对饮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当她看见蓼花深处成双的鸳鸯比翼齐飞的美好景象,更加深她的伤感。但曲子所表达的哀伤,只是淡淡的,不过是笼罩在美好景物之上的忧郁。

[南吕·干荷叶]干荷叶水上浮

“作者简介”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拜官后更名秉忠。邢台人。出身官宦世家。17岁任邢台节度使令史,不久弃职为僧,法号子聪。经海云禅师推荐,成为忽必烈的顾问。至元元年(1264),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预中书省事。是元朝的开国功臣。今存小令12首。另有《刘秉忠诗文集》、《藏春乐府》传世。

“原文”

干荷叶,水上浮。渐渐浮将去。跟将你去,随将去。问你当家中有媳妇?问着不言语。

“译文”

干荷叶哟,在水上飘呀飘;越飘越远。汉子哟,我跟着你,你到那儿,我随着到那儿。我问你:家里有媳妇不?问着你,为啥一声不吱!

“赏析”

这是一首情曲,体现出元代初期文人散曲作者向民间歌曲学习的痕迹,具有本色天然的意趣。抒情主人公是位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女子,她热情、坦率、风趣,有几分山野女性的气质。小令以“干荷叶,水上浮”起兴,给人以一种苍凉而飘渺的感觉,似乎在暗示女子求偶的不幸结局。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作者简介”

王和卿,生卒年月不详,大名(今属河北省)人,与关汉卿同时而先卒。滑稽佻达,传播四方,常讥谑关汉卿,关汉卿虽极意还答,终不能取胜。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从现存的作品看,王善于诙谐讽刺,大多由于内容庸俗,成就不高,但也有好作品。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和卿)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王和卿没有杂剧传世,今仅存小令21首和套曲《大石调·蓦山溪》1篇。

“原文”

挣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蜜蜂。轻轻的飞动,卖花人扇过桥东。

“译文”

好大一个蝴蝶,你挣破庄周先生的梦,你从梦里飞出,两个硕大的翅膀驾御着东风。你好大的胃口,三百座名园的花,全被你采空了。难道说,你是天生的风流种?那些寻找花蜜的蜂儿,全不是你的对手,被你唬得四处逃散。你轻轻地飞啊,将那卖花人都扇过桥东了。

“赏析”

这是一首谐曲,格调风趣,体现出早期散曲自娱娱人的娱乐特征。据陶宗仪《辍耕录》记载:王和卿滑稽佻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今北京)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看来,这支曲子是王和卿即兴式的滑稽调侃之作,未必有微言大义在其中。曲子用夸张笔法,描绘蝴蝶其大无比,不仅小蜜蜂不是它的采花对手,即便是卖花的人也被它扇过桥东。歌唱如此一只大蝴蝶,无疑将引发听众的笑声,使之获得审美的愉悦。不过,小令以“挣破庄周梦”开头,揭示大蝴蝶的来历,则给人以恍惚迷离的感觉,多少流露出作者追求适意人生和及时行乐的情怀。

[双调·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

“作者简介”

商挺(1209—1288),字孟卿,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叔父商道。商氏一家与元好问为世交。元初屡官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为安西王相,因事入狱。获释,朝廷欲复其枢密副使之职,称疾辞官,卒年八十,后追谥文定。散曲有名,《太和正音谱》列其名于词林英杰之中。作品多写恋情,亦写风景。今存小令19首。

“原文”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縻架。

“译文”

月亮看着我,星星看着我,更怕爹妈发现我,我怎能不担惊受怕。我久久地站在纱窗下,等侯我的那个——他。突然间听见有轻轻的脚步声,心头禁不住一阵惊喜,以为来了我的那个冤家,咳,原来是风儿吹动那个荼縻架!

“赏析”

这是一首情曲,巧妙地描绘出了恋爱中的女子急切等候心上人的意态,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反映出前期散曲家模拟民间歌曲,崇尚自然本色的审美取向。作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利用错觉来表现那女子由激动喜悦到怨恨晦气的微妙情绪的变化。虽然没有正面勾勒人物的面貌,但她的神情已跃然纸上。

[双调·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

“作者简介”

胡祗遹,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幼年丧父,身处逆境但仍攻读不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初,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转左右司员外郎。时阿合马弄权,群小得势,吏冗政苛,引起胡祗遹不满,因上书论政说:“省官莫如省吏,省吏莫如省事。”触怒权奸,出为太原路治中。旋任荆湖北道宣慰副使。迁为济宁路总管、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后以病归乡,卒年67岁,谥文靖。有《紫山大全集》。胡祗遹以廉政、气节、文章名世,工于书法、诗、文、词,曲之造诣不凡,今存小令11首。

“原文”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开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译文”

渔夫打着鱼,心满意足了,樵夫打着柴,眉开眼笑了。一个放下钓竿,一个收起斧子,林子边泉水旁,他们偶然相遇了。这是两位不识字的钓鱼打柴的士大夫,他们俩无拘无束,笑哈哈地谈今论古。

“赏析”

此曲描写樵夫和渔夫闲适自得的生活情景,流露出作者潜在的归隐心志。小曲着力展示樵夫和渔夫无拘无束的心态和逍遥自在的景况,他们没有追求名利的奢望,也没有官场上尔虞我诈的忧虑,偶然相遇便能倾心相谈,不设心防,其乐融融。这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人际关系。作者着力美化劳动者生活的优游,意在表达其向往山林的愿望,是身在朝廷而心存江湖的心态之艺术体现。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作者简介”

卢挚(1243?—1315?),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州(在今河北)人,迁居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仁宗三代,历官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陕西提刑按察使、河南府路总管、集贤学士、岭北道肃政廉访使、翰林学士承旨等。文集名《疏斋集》、《疏斋后集》(已佚),今人辑有《卢疏斋集辑存》。卢挚在元初文坛与刘因、姚燧齐名,并与白朴、马致远、刘时中、珠帘秀等有唱酬之谊。在他的诗、文、词、散曲作品中,后者尤为出色,题材较广,风格典雅清丽,今存小令100余首。

“原文”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稼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译文”

雨过后,在畦子里栽上瓜秧,天旱了,就引水浇麻。跟几个老农夫,唠几句种庄稼的话。用粗糙的瓦盆,喝自家酿的浊酒,自由自在的生涯。醉了的感觉真好,天地在心中,无比宽广;在高高的柳树下,任清风吹拂,睡得特别香,睡得分外酣。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归隐生活的小令。竭力描写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快活,尤其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作者一直位居高官并没有归隐过,显然此曲是他对轻松自由的生命境界的向往,是想象之词。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倾轧,正直的士大夫在精神上往往疲惫不堪,因之从庄周的哲学和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中寻求支撑点,于是便有了赞美田园、赞美归隐的冲动,通过艺术宣泄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在卢挚的心目中,乡村生活是平和自足的,农民是无忧无虑的,这无疑是一种美化。

[正宫·白鹤子]鸟啼花影里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以字行,名不详。大都(今北京)人,或云祁州(今河北安国县)人。生卒年未详,大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后期(1300年前后)。他一生主要活动在大都,晚年到过杭州,写有散曲[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做过太医院尹,并详细录下了他大量的杂剧剧目。关汉卿在元不愿仕进,毕生致力于蓬勃兴起的杂剧事业。与元初王和卿、杨显之、梁退之、费君祥等元曲作家来往密切。关汉卿在戏曲界极孚众望,是“玉京书会,燕赵才人”的公认领袖,被赞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创作甚丰,著有杂剧六十多种,今存十八种,大都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苦难遭遇,以及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他在散曲上的成就略逊于杂剧,但也内容丰富,佳作颇多。与杂剧相比,他的散曲主要是抒情写景,小巧精致,自然当行。它们风格多样,有的隽永清丽,纯出天然;有的豪放泼辣,尽情快性。作者造语也颇大胆,方言俗语信手拈来,却浅而不俗,真切自然,活泼生动。元贯云石序《阳春白雪》称:“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却如小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歹带。”(《中国俗文学史》)。《全元散曲》存其小令57首,套数13首,残套2首。

“原文”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译文”

鸟儿在花丛中婉转啼唱,美妙的声音从阳光下的花影里传来。美丽的女儿家站在粉墙里,英俊的小伙子站在粉墙外。两颗怀春的心啊,被两条看不见的丝线牵在一起;两对秋水般的眼睛啊,像两条摸不着的爱河在对流。

“赏析”

这是一曲青春与爱情的颂歌,描绘在美丽的春天萌发的纯洁的爱情。作者捕捉到一对少男少女分隔墙里墙外相互深情注视、情意绵绵的一瞬,以精妙的语言造成迷人的意象,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玲珑剔透,诗意葱茏,有唐人绝句的风韵。

[中吕·阳春曲]知几

“作者简介”

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省河曲县),金亡后迁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其父白华曾仕金为枢密院判官,与元好问有通家之谊。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元军陷开封,白朴时年7岁,与家人失散,遂随元好问北渡黄河,寓居聊城(今属山东)。在这段时期里,他受到元好问的教育和培养,为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元朝建立后,白朴不仕,晚年移居金陵(今南京),过着寄情山水、诗酒自娱的生活。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之一。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一生共写过16个杂剧,现存《梧桐雨》等3种。散曲现存小令30多首和4篇套曲,风格朴实而俊秀。

“原文”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译文”

张良不愧为有远见的人,他功成自退,不再过问朝政,那是保全自身的计策啊!范蠡更是有过人的远见,他回到烟波浩渺的太湖,那是为了远离越王勾践的暗害和杀机啊!尽情地游山吧,尽情地玩水吧,都一样地相宜。您仔细想想,自古至今有几位明白这个道理?

“赏析”

这是一支咏史曲,反映出白朴对仕途风波险恶和最高统治者难以侍奉的清醒认识,体现出他乐山乐水,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小令选取二位最具典型的历史人物张良和范蠡的事迹,作为作者处世之道的样板,说明像张良、范蠡那样功成而退方能保全自身,从另一侧面则说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出于极端自私的目的,是不能与功臣同欢乐,是难以容纳智力超群者的。正是基于对历史的冷峻判断,作者赞扬乐山乐水放浪自然远离权力中心的人生道路。可以说小令的题旨恰是白朴人生哲学的艺术概括。

[中吕·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

“作者简介”

作者白朴(略)

“原文”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女尔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忄欠。

“译文”

老天赐给人间的好事,从来都是那样吝啬;瓜藤儿结瓜,先苦后甜,这是自古到今的理儿。奶娘总是把我紧紧地管束,生怕我迈出大门儿。越是阻隔我和他见面哟,我越是和他情投意合,缠缠绵绵。

“赏析”

此曲表达了贵族人家女子追求爱情的心声。开头二句以比兴手法,暗示好事多磨;中间二句写出贵族少女所处的受严格管束的环境;末一句,抒发相爱中的女子热烈追求自主婚姻的决心,显示出不畏礼教、争取幸福的乐观情怀。小令模拟小女子的口吻,情调热切欢快,让人感觉到那女子有几分调皮、敢于与奶娘斗法的风趣。

[越调·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作者马致远(略)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不远处有小桥流水,水边有温馨的人家;可是在古老的官道上,有人正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夕阳西下,残照笼罩原野,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愁肠欲断,沦落天涯。

“赏析”

《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甚至是全元散曲中传播最广的优秀篇章。这是一支漂泊者的思乡曲,又是一幅秋日郊野游子黄昏思归图。作者如同一位卓越的画家,选取最具秋天特征和最足以引发游子乡愁的景物,作为抒情主人公活动的背景,使整个画面都弥漫着秋意和乡愁,从而突出浪迹天涯归乡无期、功名无着、疲惫不堪的游子形象,从画面色彩和人物情绪两个方面给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小令语言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头三句纯用名词构成,由九个名词三组“鼎足对”组成冷暖相间而以冷调子为主的三个场景,将黄昏时刻秋天原野的萧索、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烘托出游子行程的艰辛,极其准确精炼,达到了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易一字的程度。第四句“夕阳西下”,以大写意笔法,将血红色的残照余晖泼在苍茫的秋野上,形成悲凉的意蕴。在此基础上爆一声“断肠人在天涯”,将满怀愁绪身心交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兀然突现在画面之前,令人哀然、怆然,欷歔不已。作者以感伤的调子所吟唱的思乡曲,到此戛然而止,才不过短短五句二十七个字。何等精粹,真乃千古绝唱。元人称赞其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诚非虚言也。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作者简介”

作者马致远(略)

“原文”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译文”

来到花村外,走过草店西,雨过天睛,晚霞多娇美。夕阳给群山涂满金色,群山舍不得让太阳隐没,锦屏风般美丽的山坡啊,又铺上一层迷人的青翠。

“赏析”

这是一幅山村雨霁图。小令着力描绘雨过天晴之后,夕阳余晖笼罩群山的美丽景致,给读者以纯美宁静的艺术享受。

[双调·清江引]竞功名

“作者简介”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畏吾(今维吾尔族)人,本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出身显贵,早年曾袭父职任两准万户达鲁花赤(掌印官,实权人物),后让爵于弟。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等职。不久辞官,隐居于杭州一带,并从名士姚燧学。他虽曾混迹官场,但淡泊功名,敏思好学,能诗文,善书法,尤以散曲名重一时。曲作多写闲适生活和儿女之情,曲风豪放清逸。曾为《阳春白雪》、《小山乐府》(前者为散曲选集,后者为张可久专集)作序,在当时产生相当影响。今人任讷将其所作小令与徐再思(号甜斋)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英年早逝(39岁卒);今存小令79首,套数8套。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数民族出身作家中的佼佼者。

“原文”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译文”

竞争高官厚禄的人啊,就像坐上车滚坡直下,这中间的惊险有谁参透识破?昨天还是翰林院里尊贵的大臣,今天便遭到杀身之祸。怎如我躲开这官场风波,悠哉游哉走在安乐窝。

“赏析”

此曲道出了贯云石放弃高官厚禄归隐山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体现了贯云石对元王朝政治的清醒而冷峻的认识。以皇帝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专制体制,必然造成贵族大僚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内部绵延不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这种内争的惨剧和闹剧,史不绝书。元朝中期最高统治集团的争斗尤为频繁和激烈,如至大四年(1310)元武宗死后,皇太子(即位后为元仁宗)下令撤消尚书省,杀用事大臣脱虎脱、三宝奴等;不久,元仁宗罢免权相铁木迭儿,欲治其专擅贪虐之罪,但由于太后庇护,铁木迭儿未被追究,反而复职,乘机大肆报复,诬杀集贤学士呆儿只、平章政事拜住等一批高官;元英宗至治三年,追夺已死的铁木迭儿官爵,铁木迭儿同党铁夫等竟然在上都暗杀了英宗皇帝,等等。这是最著名的内争,至于臣僚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倾轧,更是司空见惯。贯云石面对这一切,不能无动于衷,他厌恶官场的黑暗和残酷,但他无能为力,他只能以高蹈世外、归隐山林的选择,来对抗这污浊的政治,在田园山水中寻求一片宁静和自由的空间。《竞功名》一曲再清晰不过地表白了他这种选择。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

[正宫·小梁州]秋

“作者简介”

作者贯云石(略)

“原文”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么]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译文”

澄清的湖面有荷花的倒影,湖边有金黄的菊花绽放。迷人的西湖,迷人的钱塘,满目秋光。枯萎的荷叶下面藏着对对白鹭,它们可是在编织爱情的故事。秋风阵阵,飘来桂花的清香。我站在雷峰塔畔眺望,啊,那茫茫一派,是浩浩钱塘江。眼底是静静的西湖水,闪着银光,不远处的钱塘江潮,波浪追逐着波浪。天边已升起一弯新月,从北国飞来的新雁啊,两行三行。

“赏析”

贯氏[正宫·小梁州]包括春、夏、秋、冬四支曲子,分别歌颂杭州西湖四季的不同景色,《秋》曲集中描绘西湖和杭州城的秋光秋色,宛然是一幅以西湖为中心杭城秋色图。前五句有如现代影视的近镜头,近距离地观察西湖之美,从视角、触角、嗅角的不同侧面感知西湖秋光的斑斓色彩和诱人的气息。后六句,作者站在雷峰塔边,放眼杭城,浩浩的钱塘江,壮观的钱塘潮,秀丽的西湖水,天边的斜月,北来的新雁,种种景物,尽收眼底,构成气势飞动、视野开阔的壮丽境界。如果说前五句着力赞颂的是西湖的秀美,后六句则突出歌唱这千年古城的壮美。作者刻意将壮美与柔美组合在一起,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西湖和杭州的金秋丰富而迷人的景象,像一位高超的画家,兼有工笔刻画和泼墨写意的非凡技法和气度。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初为东平学正,后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遂被举荐入御史台,拜监察御史。曾上万言书论及时弊,因言词切直,为当权者所忌,被罢官。为了避祸,他不得不改换姓名逃走。后复官,为翰林直学士,延祐间为礼部尚书。英宗时,他官居参议,又因犯颜直谏而几乎被祸。后归隐家乡达十年之久,曾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他被重新起用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到任后全力赈济灾民,积劳成瘁,卒于任所。死封滨国公,谥“文忠”。其著作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存世小令有162首,套数2首。

“原文”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译文”

阳光与薄雾笼罩在山峦,倒影在迷茫的江水里;看不尽的两岸人家,画檐接着画檐。一簇簇荷花出水,摇曳出秋光淡淡。看那翩翩飞舞的沙鸥,看那一张张飘逸香风的珠帘。美丽的游船从天边驶来,酒旗儿在风中招展。啊,这是我魂牵梦绕的江南!

“赏析”

《咏江南》的写作时间及写作背景,难以确考。此曲描述作者乘船抵达江南时的新鲜而美好的感觉,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秋光图。作者的观察点是游动的船,随着观察点的移动,依次展示映入眼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物,如青山在江水中的朦胧倒影,两岸美丽的民居,江面上飞翔的沙鸥,远处驶来的游船,风中招展的酒幌子等等。色彩鲜亮明丽,节奏轻快和谐,洋溢着作者热爱美好事物的喜悦情绪。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则将这种热烈情绪直接表达出来,如同在这幅江南水乡秋光图上出现了作者快活无边的身影。总之,此曲颇具传统诗歌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

[双调·落梅引]野水明于月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养浩(略)

“原文”

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带烟霞半山斜照影,都变做满川诗兴。

“译文”

澄澈的山溪,溪水比月色透明;栖息溪边的沙鸥,悠闲似天边的一片云。啊,我喜欢这里的村落,分外幽静。晚霞透过山间的淡烟,溪水中有山的美丽倒影。啊,如诗如画的山谷,激发起我几多灵感。

“赏析”

此曲展示一处僻静山谷的幽美境界,与作者悠然自得心无俗念的心境融合无间。这里一切都是那样透明、清澈、闲静、明丽,这野水、沙鸥、烟霞本身就是诗,作者置身于诗境中,静静地享用大自然之美,因之,他禁不住从心底涌出诗来。这是山野之美的写真,又是作者体验自然美的心灵之声。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养浩(略)

“原文”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译文”

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都焦枯了,这场及时雨啊,浸润天地万物,让大家活过来了。天地重新带来了生机,风云激起人们生活的热望。农夫们,穿着绿蓑衣在雨中手舞足蹈;和着我的节拍,纵情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

“赏析”

《四月一日喜雨》抒发作者在久旱逢甘雨与农民同乐时欢快热烈的情感,这是一种无法抑止发自内心的欢乐,充分体现出张养浩的民本思想和高尚人格。尚难推定此曲的写作时间,如果是写于天历二年(1329)在关中抗旱赈灾期间,这种与农民休戚与共的情绪则更容易理解了。关中此次旱灾极为严重,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作者抵达陕西行台任所之后,“登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元史》张养浩本传)。如此勤政爱民的官吏,面对浸润生灵的喜雨,面对欢天喜地的灾民,他的诗便自然从心底涌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开篇四句为二个对仗句,写出及时雨的效果和农民重新从心头燃起的希望。后四句,作者与农夫同欢乐的景况,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将无数农民穿着蓑衣和着作者唱诗的节拍在雨中劲舞的动人场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显示出作者与农夫之间情感的交流。

[正宫·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作者简介”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省襄陵县)人。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日久,才看出他的人品淳厚。他病死杭州,火葬于西湖灵芝寺。郑氏是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之一,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并称“元曲四大家”。所著杂剧17种,今存《伊尹扶汤》、《王粲登楼》、《周公摄政》、《翰林风月》、《倩女离魂》、《三战吕布》、《无盐破环》等7种。散曲存世有小令6首,套数2首。

“原文”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译文”

春雨过后梨花绽放似雪,飘散淡淡的幽香。柔柔的风摇曳翠绿的柳丝,暖暖的太阳照耀红艳艳的桃花。天公织就的红锦啊,堆满一树又一树;迷迷濛濛的春草地啊,天公铺就的青褥。春天啊,我找不到更美的语言来形容你,你就是王维留下的绝妙图画,杜甫新写下的动人诗句。如此良辰美景,朋友相逢,怎能不饮酒,就分手归去!

“赏析”

这是一曲春之歌,是一幅原野春日图。作者以铺叙笔法展现初春原野的迷人景象,雪白的梨花在雨后绽放,柔嫩的新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红霞般的桃花分外耀眼,远处的青草地一望无际。作者深知再美的语言也写不尽春光的美好。于是,他写了四句,便戛然而止,用“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来概括和结束他对春天的赞美。无疑这是非常明智的艺术选择。最末一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推到读者前面,让人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尽情地享用大自然所赐的乐观情怀。整个曲子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绪,读者不禁陶醉其中。

[南吕·四块玉]闺情

“作者简介”

曾瑞,字瑞卿,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喜江浙人才之多,羡钱塘景物之盛”,因而定居杭州。《录鬼簿》将其归入“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活跃于14世纪初叶。钟嗣成称赞他“神采卓异”,“洒然如神仙中人”。因“志不屈物,故不愿仕”。著有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散曲今有小令95首,套数17篇,数量颇丰。

“原文”

孤雁悲,寒蛩泣。恰待团圆梦惊回,凄凉物感愁心碎。翠黛颦,珠泪滴,衫袖湿。

“译文”

离群的孤雁在悲鸣,秋末的蟋蟀在啼泣,刚要团圆的好梦啊,被惊回。孤雁、寒蛩,悲泣声声令我心碎。禁不住双眉紧皱,热泪纷纷,打湿衫袖。

“赏析”

这是一支悲凉的闺中人相思曲。它着力刻画思妇梦醒之后的感伤情态,逼真,深婉而动人。作者没有展示思妇的梦境,只说她刚刚进入团圆梦境就被孤雁的悲鸣和寒蛩的啼泣惊醒了。因之,这位女性的悲苦不仅仅是与夫君长期的分离,而且连团圆梦也难以做成,其心境的悲凉程度可想而知。“孤雁悲,寒蛩泣”这两种物象构成一种凄清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思妇的孤单和凄苦。最后三个短句,将思妇梦醒之后的形貌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泪光莹莹、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如此细腻的心态和形貌的刻画,只不过用了七句,不足三十个字。这不能不叹服作者锤炼语言和概括生活现象的能力。

[南吕·玉交枝]闲适

“作者简介”

乔吉(约1280—1345)又名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后迁居杭州。钟嗣成《录鬼簿》称他“美容仪,能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宫前。有题西湖《梧叶儿》百篇,名公为之序。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著有杂剧11种,现存3种。散曲现存小令209首,套数11篇。近人任讷辑为《乔梦符散曲》。元后期杰出的杂剧家、散曲家。朱权《太和正音谱》称赞乔吉散曲的风格如“神鳌鼓浪”。

“原文”

山间林下,有草舍蓬窗幽雅。苍松翠竹堪图画,近烟三四家。飘飘好梦随落花,纷纷世味如嚼蜡。一任他苍头皓发,莫徒劳心猿意马。自种瓜,自采茶,炉内炼丹砂。看一卷道德经,讲一会渔樵话。闲上槿树篱,醉卧在葫芦架。尽清闲自在煞。

“译文”

山林里有幽雅的蓬窗草舍,淡烟轻笼着三四户人家,苍松翠竹掩映,恰似一幅水墨画。落花飘入我的好梦,味同嚼蜡的纷扰俗事远离着咱。任凭他黑发变白发,功名富贵啊,休使我心猿意马。我自种瓜,自采茶,炉里炼着丹砂。看一卷《老子》书,聊一回渔夫樵夫的话。关上那木槿树枝编就的篱笆,醉卧在葫芦架下,何等清闲自在,无牵无挂。

“赏析”

此曲描述了具有道家特征和诗化了的隐逸者的生活境界。抒情主人公生活在远离尘世的山林里,过着简朴却幽雅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纷扰,有自食其力的快乐,大有陶渊明的遗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经典《老子》是他闲暇中的必读之物,道家思想是他的精神支柱;此外,他又炼着丹砂,像一位道教徒。不过,他并不刻意追求长生,他“一任苍头皓发”,只是以与渔夫们樵夫们闲谈来消磨时光,只是高卧葫芦架下,做着悠然的梦。显然,乔吉笔下的隐者生涯是他的一种理想,将实际的隐者生活大大地诗化了。

[中吕·朝天子]渔父词·江声撼枕

“作者简介”

作者乔吉(略)

“原文”

江声撼枕,一川残月,满目遥岑。白云流水无人禁,胜似山林。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村醪窨,何人共饮?鸥鹭是知心。

“译文”

我船行在大江中,涛声撼动我的梦。但见一江月色,满目远山朦胧。白云流水,任凭我尽情受用。水上的快乐,更超过山林。在晚霞中垂钓,寒波闪闪如漂流织锦。近观秋潮涌起,远望大海落日,如黄金销熔。啊,我在村中酿就的酒,已藏在窖里,有何人与我共饮?疏狂逸客啊,只有江上飞翔的鸥鹭是知心。

“赏析”

《江声撼枕》描写归隐者于傍晚时分船行江上时对两岸风景的独特感受,在领略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流露出孤傲而又落寞的意绪。作者将写景与抒怀交错展开:前三句写景中央着抒情主人公的几分疏懒意态,他懒懒地躺在船上,江涛撼着他的枕,江水中映照着早早升起的月亮,山峰迎面而来;接着三、四句,抒怀中有景致,俯仰流水白云,极为惬意;五、六句,将晚霞照水的景况写得极为美丽而壮观,“江水寒波濯锦”和“秋潮夜海熔金”,一近一远,相互映衬;最后三句,洒脱中显出几分孤独,虽然自己与鸥鹭一般无拘无束,却无人理会。由此表明,隐者虽耽于秋光、秋水之美,但并未能真正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中吕·喜春来]秋望

“作者简介”

作者乔吉(略)

“原文”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译文”

群山树叶凋零,露出嶙峋的山岩,百尺楼上高栏,寸寸凝结离愁。晚妆罢,闺中人独立凭栏,几多时候。楼外柳叶细如眉,渐渐枯萎去,双眉紧蹙的人儿哟,怎经得住这肃杀的秋!

“赏析”

《秋望》是一幅秋日思妇图。开篇以群山萧索、巉岩突兀为起兴,烘托独倚危栏望断秋水的闺中人的孤独和感伤。以“岩岩瘦”来突出“寸寸愁”,虽然没有直接刻画那思妇的面容,但读者已经能感觉到她的憔悴。特别是末两句:“楼外柳,眉暗不禁秋。”运用双关和暗示的技法,进一步点染了抒情主人公凄苦的神态。柳是后凋之物,楼外柳是女子眼中所见,这令人联想到《长恨歌》里“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巧喻,如今柳叶渐萎,而女子柳眉紧蹙,物与人之间构成平行关系,物的凋零与人的悲苦相互映衬,将那女子盼望夫君早归而不得所引起的情绪变化,与秋气渐浓寒神凄骨的氛围吻合无痕。当然,如同许多元散曲作家惯用的做法,乔吉在此曲也巧妙地融会了唐宋词中的意象,如“有人独倚晚妆楼”,显然受到了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以及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启发,所以《秋望》虽意蕴颇丰,但继承仍多于创新。

[南吕·四块玉]看野花

“作者简介”

刘时中,元代中后期著名散曲家,生平及籍贯不详,或认为他是江西人,元文宗天历年间(1328—1330)尚健在,是《上高监司》这首著名套曲的作者。今存散曲小令75首,套数4篇。

“原文”

看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红缨白马难消受。二顷田,两只牛,饱时候。

“译文”

观赏着野花,随身携带家酿的浊酒,有什么烦恼到得了我心里头。骑红缨马,摆官僚架势,这个福分,我无法消受。只求混个肚子饱,有二顷田,二条牛。

“赏析”

此曲表达作者的隐逸思想:远离权势名利,只求闲适自放。曲中所表达的人生目标质朴单纯,不过是看野花赏村酒的快乐,不过是二只牛、二顷田的光景,但其中已包含着平安和无争,这恰是老庄情怀。语言明白如话,与其所包容的思想一样,淡泊而自然。

[南吕·金字经]落花风飞去

“作者简介”

吴弘道,字仁卿,一说名仁卿,字弘道,号克斋,金台蒲阴(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生卒年不详,大体上活动于元成宗大德(1297—1307)和元武宗至大(1308—1311)年间。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之职,官至府判,致仁后曾寓居于杭州。他创作有《手卷记》、《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楚大夫屈原投江》、《醉游阿房宫》等5种杂剧,散曲集有《金缕新声》、《曲海丛珠》等,上述杂剧和散曲集均已散佚不存。吴弘道还编有《中州启札》四卷,汇集了中州诸老的一些往来书札。《全元散曲》辑存有小令34首,套数4套。

“原文”

落花风飞去,故枝依旧鲜。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

“译文”

落花在风中飘零,故枝依然那样鲜嫩。月亮缺了终会有再圆的时候,可是,月圆了,相爱的人儿却未能团圆。青春已从我脸上悄悄离去,何时能再回到少年的时光?

“赏析”

此曲抒发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苦恼和独处无偶的离情别绪。以“落花”起兴,引发出淡淡的惆怅;接着惋叹月缺再圆而人未圆,伤感的思绪随之浓化;末了,以“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作结,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无奈,更显深沉。

[商调·梧叶儿]花前约

“作者简介”

作者吴弘道(略)

“原文”

花前约,月下期,欢笑忽分离。相思害,憔悴死。诉与谁?只有天知地知。

“译文”

花前月下与你约会,那欢笑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忽然间你离我而去。两地相思,折磨得我形容憔悴。我心中的苦和怨向谁诉说,只有天知地知!

“赏析”

这是一首以女性口吻唱出的相思曲。抒写由花前月下的甜蜜约会突然落入两地分离的苦苦相思,情感大起大落,直抒胸臆,无所掩饰,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小曲突出强调相思之苦无法向第三者诉说的难处,逼真地表现出女性心理。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作者简介”

赵善庆,字文宝,一作赵孟庆,字文贤。生卒年不详。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善卜术,曾任阴阳学正。元代杂剧作家,著有《教女兵》、《七德舞》、《满庭芳》、《村学堂》、《负亲沉子》等杂剧8种,但均已失传。其散曲今存小令29首。

“原文”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译文”

骊山的峰峦横出东南方的天空,渭水宛如美丽的衣带绕城北而流过,以黄河华山为屏障的关中平原,依然如故,可是秦汉隋唐的宫殿园林何处去寻找?只见那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废墟上,狐兔出没,草木萧索,万物悲秋。山啊,默默地忧愁;河啊,徒然地奔流。

“赏析”

《长安怀古》是吊古伤今之作,有浓重的历史沧桑感。作者以犀利目光扫视古都长安的历史和现状:虽然关中山河依旧,但秦汉隋唐的帝王们作威作福纵情享乐的宫殿楼台园林亭阁已无处可寻,只见废墟上荒草萧索,狐兔出没无半点活气。“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对帝王功业的冷嘲和轻蔑,从作者心底油然而生。与山河相比,再伟大的帝王都显得渺小。“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作者的声声叹息,表明帝王的神圣感已从他心中突然消失,流露出几分苍凉和虚无。

[双调·落梅风]江楼晚眺

“作者简介”

作者赵善庆(略)

“原文”

枫叶枯,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

“译文”

枫叶枯萎了,叶子凋零的柳丝瘦得可怜。懒懒的夕阳将余晖洒落游子客居的楼头。靠着这高楼的栏杆,我眺望晴空,那光洁得如同白纸的秋空啊,一行大雁飞过,那行雁字写满我无尽的乡愁。

“赏析”

《江楼晚眺》是秋思之作,但纯然通过秋天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和烘托作者的乡愁。作者的观察点是在楼上,时间是夕阳西下,因之从近处地面的树木直至高远的晴空,都显得苍凉。“枫叶枯,柳瘦丝”,这无疑是写秋景的寻常物料;但“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则显出作者想像与构思的别致。这令人联想到抒情主人公与家人音信无通,看到大雁便增添几许乡愁和对家人的思念。因之,读完后二句,独立楼头眺望远方的游子形象,便立时鲜明地浮现在眼前。语言凝炼,意境浑圆,虽属小曲,颇类小词。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54?)名久可,可久为其字(元曲家常以字行),号小山,庆元(浙江宁波)人。小山一生坎坷,终生为吏,其间也曾退隐田园,却因生计所迫,悬车之年尚为小吏,强颜事人。他是元代后期散曲大家,与乔吉齐名,有“曲中李杜”之称。与贯云石最为相知,也曾与卢挚、马致远、刘致、任昱等人唱和。他一生创作颇多,散曲作品今存860多首,数量为元代散曲作家之冠,另有诗、词作品传世。他的散曲美词藻,工对偶,善用典实,讲究格律,形成了清丽典雅的风格,对后世散曲创作很有影响。散曲集在元代已陆续结集,今有《北曲联乐府》、《小山乐府》(天一阁归藏)、《张小山小令》(明李开先编)等书传世。

“原文”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译文”

梅花啊,你简直是画中的美女南岳地仙,你的美丽留住我,久久地倚着栏干。雪晴了,空气温润而清爽,松树腰干上的雪渐渐消融,泉眼却依然被冰雪封冻。千古兴亡,留下多少遗恨,看那一堆黄土下面,曾是不可一世的吴王阖闾,而青山依旧,千古长存。老和尚与我一样喝醉了,何必去拍打字迹模糊的残碑,何必去看深埋着吴王宝剑的剑池。

“赏析”

《雪中游虎丘》是记游曲,又是咏怀曲。虎丘作为古迹,游客无疑要去凭吊阖闾坟,去观览剑池;可是虎丘最吸引张可久的则是雪后绽放的梅花,是虎丘雪晴的迷人的景致,是大自然之美。所以前五句,纯然是一幅虎丘雪晴图。作者的喜悦流注于雪后清冽的天气的点染,梅花、松树、寒泉等形象的勾勒之中。吴王墓、剑池等凝聚历史遗恨的陈迹,并未能引起诗人特殊的兴致;相反,他以相当冷漠的目光扫视这一切。所以,后六句的吊古咏怀,实际上是对吴王功业的否定,也是对功名富贵的否定。“一丘黄土”与“千古青山”之间,暂短与永恒,渺小与庄重,是如此分明。这就是张可久的历史观。经过这样的比照,令人感到此曲的主旨在于淡泊人生和热爱自然。

[双调·水仙子]吴山秋夜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山头老树起秋声,沙嘴残潮荡月明。倚阑不尽登临兴。骨毛寒环佩轻,桂香飘两袖风生。携手乘鸾去,吹箫作凤鸣。回首江城。

“译文”

山顶苍劲的古树在秋风中长啸短吟,残潮拍打着沙滩,荡不去滟滟的月色;我登高凭栏,看不够这钱塘秋夜。雁儿从头上飞过带着北国的风寒,如美丽的仙女摇动轻巧的佩环;桂花的清香落满我的衣袖,我禁不住要随着雁儿,携着美人,乘鸾鸟飞升。我要做一回萧史吹箫,吹奏出凤凰的歌声。回首处,是一湖灯火的杭州城。

“注释”

[吴山]又名胥山,俗名城隍山,位于杭州西湖的东南,杭州风景胜地之一。[沙嘴]沙滩。[骨毛寒]指北方飞来的大雁。[环佩]古人衣带上的佩玉。[鸾]凤凰之类的神鸟。[吹箫作凤鸣]用《列仙传》萧史、弄玉相恋,双双乘凤凰飞天的典故。[江城]杭州城。

“赏析”

《吴山秋夜》抒写作者由眺望钱塘秋夜的美景而引发对美好爱情境界的向往,联想丰富,思绪跳跃,情感深婉。头二句是作者通过听觉和视觉对吴山及钱塘秋夜的感知;四、五句由夜空雁儿飞过的印象,联系到自身的存在;六、七句展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想象自己正携着心上人骑着凤凰与雁儿一道飞升,吹奏着仙乐,如同萧史弄玉;结束句,“回首江城”,扑朔迷离,似乎不忍离去,依恋着这人间天堂。总而言之,此曲意象朦胧,凄迷恍惚,是作者对吴山秋夜的实感与一系列幻觉和心像的组合。

[越调·寨儿令]西湖秋夜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举头夜色濛濛,赏心归兴匆匆。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中,人在广寒宫。

“译文”

西湖秋夜,迷濛而美丽,静谧而喧腾;九里松苍翠夹道,寂然无语;南高峰北高峰,巍巍然耸入夜空;寺院的钟声惊破白云,悠悠然传遍江城。鲜花丛外骏马嘶鸣,诗人们吟诵在凉棚,欢声笑语散落湖西湖东。举头看夜色,朦朦胧胧,游人们带着几分惬意,回家的脚步匆匆。青山吻着明月,桂花吐着香风。美妙的西湖秋夜啊,我陶醉在这人间的广寒宫。

“赏析”

《西湖秋夜》向读者展示了西湖秋夜美妙的景色,恰似一幅散点透视的西湖秋夜图。作者似乎站在极高处,鸟瞰以西湖为中心的杭州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景物,郁乎苍苍的九里松,直插夜空的二高峰,然后是花丛、柳荫、嘶骢、吟客;他不只用眼睛,而且用耳朵、鼻子和心灵去感知这迷人的夜色,庙院的晚钟声穿透云天散落大地,游人的欢声笑语和马的嘶鸣此起彼伏,沁人肺腑的丹桂清香弥漫在夜气中……。在这幅秋夜图中,既显示了大自然的美,又点染出杭州人丰富的夜生活,勾勒出他们享受人生的侧影,使得这迷人的夜色有了充实的人文内容。因之,我们阅读此曲,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又体味到杭州的繁华和曲作者对西湖的深爱之情。

[双调·殿前欢]客中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译文”

遥望长安城这帝王之都,前程如此渺茫,我双鬓却已染霜。随着大雁我南来北往,经历多少艰辛,越过青泥岭这样曲折的山路,穿过剑阁这样险峻的雄关,横渡湓江这样湍急的河水,攀行在高耸天外的连云栈。我赢得了什么?是写在纸上的功名——无人赏识的文章半篇,哎,身后是风雪弥漫的群山。

“赏析”

张可久终生屈居小吏,未入仕流,这肯定与他没有参加科考或未能通过科考有关。他也许曾经到元朝大都求过官或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客中》一曲透露出他求官未遂或科举失利的痛苦心境。虽然小令句句写读书人赴长安的艰辛路程,实际上都是象征他和他的同时代人到大都求官的艰难历程。曲中列举小剑关、湓江岸、连云栈等旅途中的险境,既是指自然环境的险恶,又是人际环境险恶的写照。在民族歧视和政治混浊面前,汉族儒生的入仕前途极不平坦,自然界的小剑关、连云栈尚可攀越,人世间设置的种种障碍却往往不可超越。因之,作者面对诸多险阻,极为迷茫,不禁发出绝望的叹息:“功名半纸,风雪千山。”这是时代的叹息,是一大批有志之士才不得伸而发出的无望的抗议。此曲一气呵成,格调深沉而悲愤,具有艺术感染力。

[越调·天净沙]江上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译文”

群雁飞落平坦的沙滩,雁儿和鸣;孤零零的水鸭向天边飞去,追逐一片晚霞;河那边有稀疏的树林,掩映着几户人家。小船摇荡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渔翁唱着歌儿,悠悠荡入岸边芦花。

“赏析”

此曲描绘优美和谐的江边风景,宛如一幅水墨丹青。作者极讲究画面对称性的布局:沙滩落满雁群,晴空孤鹜追逐着落霞,江中船儿摇荡,岸边疏林掩映人家;在宁静的景象中,有的雁儿和鸣,有渔歌飞入芦花,静中有自然之音与人的声音的交响,从而使得这幅平和的江村图生气勃然。

[越调·天净沙]月夜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倚阑月到天心,隔墙风动花阴,一刻良宵万金。宝筝闲枕,可怜少个知音。

“译文”

她孤零零靠着栏干望月,一直月到天心,墙那边夜风吹动花枝,地上有斑驳的花影,花阴下可有张君瑞私约莺莺?啊,美妙的良宵,一刻值万金。她闷闷回到闺中,只见宝筝闲枕,可惜少一个知音。

“赏析”

《月夜》刻画深闺女子望月的神态,展示其思春的心绪,强烈地表达她对爱情的渴望。短短五句,却描述了她的心理过程:她先是呆呆地望月,一直望到月移天心,表明她的孤单,暗示月圆人未圆的缺憾;接着写她发现隔墙花阴下有迷人的景致,令她发出“一刻良宵万金”的慨叹,对有幸私约月下的人儿钦慕不已;然后,转入闺中,只见无人与共的枕头和无人欣赏的宝筝闲置在那里,不禁悲从中来,呼一声“可怜少个知音”,将她心底对爱情的渴求和盘托出,点破题旨。此曲与元曲中许多以闺怨为题材的作品一样,体现了人性的觉醒。

[正宫·醉太平]席上有赠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风流地仙,体态天然。画图谁敢斗婵娟?相逢酒边。当楼皓月姮娥面,倚阑翠袖琵琶怨,满林红叶鹧鸪天。惜花人未眠。

“译文”

你是人世间风韵标致的女仙,美丽的风姿,实属天然。无与伦比的娇美,只有在图画里才能看到,没想到在酒席上相见。像是月宫里的嫦娥出现在楼头,像是昭君手拨琵琶诉说幽怨,依着栏杆。你美妙的琴声将我带到深秋的原野,鹧鸪啼唱,红叶满山。曲终人散,惜花的人啊,一夜未眠。

“赏析”

《席上有赠》很可能是作者在宴席上的即兴之作,赠给某位歌女的。通过赞美那位歌女的天生丽质和她美妙的琴音,流露出作者对她的爱慕之情。作者用来描述歌女美丽和琴艺的比喻并无新颖处,他的技巧在于将具有比喻作用的意象的组合,构成可供读者联想的境界,节奏跳跃而又顺畅。

[中吕·迎仙客]秋夜

“作者简介”

作者张可久(略)

“原文”

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译文”

雨霁天晴,月光笼罩大地,弥漫秋草秋花气息的院落响彻捣衣声。妇人们直捣到二更、三更,杵敲石砧,千声万声。声声捣碎女人心,捣碎了离情,不管相思的人儿愿不愿听。

“赏析”

这似是一幅秋夜捣衣图。笼罩着月色弥漫着秋香的院落,妇人们把对远行不归的男人的思念和幽恨,都灌注在捣衣声中。捣衣是制作冬衣的一个步骤。诚如姚燧在《寄征衣》中所咏叹的,思妇们是否给良人寄寒衣甚为踌躇,此曲的抒情主人公也是带着离愁别恨来捣衣,心情是复杂的。张可久的高明处在于:他虽然没有正面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但是他通过砧杵的声音,却巧妙地揭示了思妇的忧伤;将砧杵声与幽静的月夜以及袭人的秋香,组合成浑圆的图画,捣衣人的形象便自然地浮现出来。语言极为简净、明丽,富有表现力。

[正宫·小梁州]春怀

“作者简介”

任昱,生卒年不详,大概与张小山、曹明善同时。字则明,四明(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少年时狎游平康,写过不少散曲作品,在歌妓之间传唱。晚年发愤读书,尤工作七言诗。其散曲,晚年以哀婉沉郁见长。《全元散曲》存其小令59首,套数1篇。

“原文”

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绿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么]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玳瑁筵,葡萄酒。殷勤红袖,莫惜捧金瓯。

“译文”

江中的小岛、江岸的平地,覆盖着落花。转眼间,春天过去了。绿树已成阴,枝头杜鹃啼唱着惜春的愁思。虚度多少好时光,白发已布满少年头。每年的寒食节都欣赏美妙的音乐。人生百年,风流岁月多么有限。在豪华的酒宴上,殷勤的歌女为你捧上葡萄酒,请不要推辞,须痛快醉饮。

“赏析”

《春怀》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须及时行乐的浪子情怀。作者运用铺陈的笔法,一连三句展示暮春景色,接着将抒怀及叙事相结合,豪迈洒脱中显出几分颓唐。

[南吕·金字经]重到湖上

“作者简介”

作者任昱(略)

“原文”

碧水寺边寺,绿杨楼外楼,闲看青山云去留。鸥,飘飘随钓舟。今非旧,对花一醉休。

“译文”

碧绿的西湖哟,湖边的寺院连着寺院,绿杨掩映的楼阁连着楼阁,我站在楼头望青山,看白云来去悠悠。鸥鸟随着钓鱼船飞翔,似乎故意显示它的快乐自由。西湖依旧美哟,我已白少年头。举酒对花饮,怎能不一醉方休!

“赏析”

《重到湖上》是作者重游杭州西湖时的感怀之作。面对美丽的西湖,作者依然保持闲适旷达的姿态,虽年华老去,但及时行乐的情感潜流仍无法抑制而倾泻纸面。小曲语言和谐流利,朗朗上口。开篇套用南宋人“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结构,读者不禁与美丽的西湖联系起来,湖光山色似乎立刻映入眼帘,别有一种韵味在其中,令人倍感亲切。

[南吕·金字经]梅边

“作者简介”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元代画苑四大家之一。散曲创作仅存小令一首。

“原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译文”

松林边积雪的小路,闪着冷光;月色下的湖上村,笼罩着寒意。远处树枝挂雪,隐约梨花绽放,天地如在梦中。我月下徘徊,有幽香袭来,看屋檐外已有芳树报春。美丽的小鸟向人啼唱,传达江梅初开的喜讯。

“赏析”

《梅边》出自大画家之手,体现出写实与跳跃式想象相结合的思维特点。作者没有将梅花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而是着意渲染梅花冒雪冲寒绽放的环境,以及在幽冷的氛围中透出的无限生机。作者的思维有三次跳跃式的转换:在雪冷月寒之夜,他突然觉得自己身入梨花绽放的温柔梦乡;接着,他徘徊月下,忽地发现檐外已有春色;最后,又感觉到有翠禽报道江梅已开的信息。须知,在寒冷冬夜是不可能有翠禽啼鸣的,这显然是按照画家的构图要求,将温和的白天才能出现的景象移植在画面上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点出题旨,显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而已。所以,此曲所描绘的不是一个浑圆的意境,而是作者对几个印象的组合,以表达其在严寒之夜展望春天来临的心境。

[双调·蟾宫曲]姑苏台

“作者简介”

作者徐再思(略)

“原文”

荒台谁唤姑苏,兵渡西兴,祸起东吴。切齿仇冤,捧心钩饵,尝胆权谋。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日月居诸,台殿丘墟。何似灵岩,山色如初。

“译文”

这荒芜的亭台,是谁命名它为姑苏?是它的主人吴王夫差。正是他起兵西渡钱塘江,挑起战火连年的吴越冲突。越国君臣切齿痛恨仇敌,勾践卧薪尝胆,范蠡设下计谋,送上美人西施作钩饵,终将吴国倾覆。高耸入云的姑苏台,瞬间化为粪土,十万家民夫的血泪浸入泥中成了膏腴。岁月如流水,冲刷着历史,再不见巍峨辉煌的台殿,眼前是一片丘墟。吴王奢侈淫乐的姑苏台,怎能比得上那峻峭的灵岩,山色依然如初,一派葱绿。

“赏析”

《姑苏台》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目睹姑苏台的废址,追想春秋时期吴越兴亡的历史,强烈谴责荒淫暴虐好战的吴王夫差,嘲笑这位骄横一时的君王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同时深切同情在暴君统治下白白流汗流血的人民。“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高度概括了暴君的奢侈无度和百姓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怀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平民百姓,而不仅仅是惋叹王朝的兴亡。当然,作者也以历史的长远的目光来观察帝王的功业,认为帝王的基业不过短暂的一瞬,它们终究要成为灰土,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不见踪迹,在轻蔑中又蕴含着警告。“日月居诸,台殿丘墟。何似灵岩,山色如初。”读罢令人肃然。言外之意,那些穷奢极欲的君主,还是少一点消耗民脂民膏吧,大自然长存,你们不过是匆匆过客。

[仙吕·一半儿]春情

“作者简介”

作者徐再思(略)

“原文”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

“译文”

我与你眉目传情,母亲早早起了疑心,我与你眼送秋波,旁人不是不知,可是哪一位散播出这么多风言风语?闹得咱俩生生被拆散,苦苦相别离,一半儿是因为我自己,一半儿是你沉不住气!

“赏析”

《春情》以女子口吻唱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愿望以及这种愿望未能实现的烦恼。明白如话,率直坦诚,最末一句既是怨词又是打趣,大类民歌的情调。这表明元后期的一部分散曲创作,依然继承着前期散曲本色天然的传统,像徐再思这样有“词化倾向”的曲家也是这样。

[双调·清江引]长门柳(二首)

“作者简介”

曹德,字明善,生卒年不详。《录鬼簿》将其入编“方今才人相知者”之列,是张可久的同时期散曲作者。曾任衢州路(今属浙江者)吏(一说任山东宪吏)。太师伯颜擅权枉杀剡王彻彻都、高昌王帖不儿不花,曹德时在大都,作《长门柳》二首讽之,大书于五门之上。伯颜怒,下令缉捕,避于吴中僧舍得脱。事见《辍耕录》。《续录鬼簿》挽词也称他“神京独赋《长门柳》,士林中逞俊流,万人内占了鳌头”。今存散曲小令18首。

“原文”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译文”

长门宫外的柳丝有千万个蕾,春风吹来柳花飞如雪。送别的人一伙接着一伙,枝条被折了又折,担心不用多久,旧枝叶再没有了。

长门宫外的柳丝有千万缕,每棵柳树,都是伤心树。送别的行人,折断它的柔枝;燕子筑巢,衔走它的轻絮。啊,皇城的春天做不了主。

“赏析”

这是二首有明确讽刺目标的歌曲,谴责权相伯颜擅杀无辜,惋叹遇害者的不幸,实际上是对元朝政治黑暗的揭露。但曲子纯用比兴手法,极为含蓄婉转,谴责与哀伤之情均寄托于长门柳遭攀折这一意象。这既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又体现了他的斗争技巧。曲子本身虽含而不露,然而作者竟将其大书于五门之上,让老百姓从中读出底细和滋味,在伯颜气焰熏天之日,这样做却是冒着杀头危险的。曲子格调婉曲,但柔中有刚,如绵里藏针。如“长门”事,凡有点文化素养的人,都能知道其中所包含的冤屈和不幸;如“攀折更攀折”,影折伯颜残害宗室,当时大都读者大概可以心照不宣;至如“都不由凤城春作主”,将伯颜权势掩主独断专行的劣迹,寄寓其中,表面不露痕迹,但在那种特殊的政治气氛里,明眼人也不难读出它的真意。总而言之,此曲如此直接而巧妙地干预当朝政治,在元散曲作品中是极罕见的。

[仙吕·解三酲]奴本是明珠擎掌

“作者简介”

真氏,名字、生平均不详,建宁人,歌伎。据《辍耕录》卷二十二“玉堂嫁妓”条记:姚燧为翰林学士承旨日,玉堂设宴,歌伎中有一人秀丽闲雅,微操闽音。姚燧问其来历,泣而诉曰:“妾乃建宁人氏,真西山之后也。父官朔方时,禄薄不足以给,侵贷公帑,无偿,遂卖入娼家。”姚燧后认她为女,替她赎身并择配嫁人。

“原文”

奴本是明珠擎掌,怎生的流落平康?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三春南国怜飘荡,一事东风没主张。添悲怆。那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

“译文”

小女子我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没想到流落风尘为歌妓?在客人面前假装着千娇百媚,背地里流下多少伤心泪。在南国的春天里,我像柳絮扬花般飘荡,任凭东风吹我,我无力自作主张,默默地添悲伤。孤苦无依的人啊,那有金银财宝来赎身,赎我这当代崔云娘。

“赏析”

此曲抒发作者沦落风尘充当歌妓的无限悲苦以及要求跳出火坑脱离苦海的强烈愿望。虽然是真氏个人经历的写真,却相当典型地概括了风尘女子的命运。头二句表明,真氏本是良家女子,也有过父母的钟爱,她是被逼迫卖身为娼的。三、四句真切写出了歌

同类推荐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相遇而已:我要的是那一瞬间,而不是永恒

    相遇而已:我要的是那一瞬间,而不是永恒

    韩寒、蔡康永、赵薇诚挚推荐,著名作词人姚谦首部人物随笔集,十年来,姚谦以其身份的特殊性,游走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穿行于过去和当下的罅隙中,以敏感而灵动的笔锋,写着世事的沉浮、人情的可贵、人与人相逢时所产生的霎那光亮。这本书记录的都是我过往心中的一道道风景——姚谦。赵薇思绪丰富而飘忽,像个诗人般的哲学家;张信哲恋慕旧物芳华,是个收藏家;袁泉沉静的外表下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刘小东作画挥汗如雨,把我画成了一个清瘦的少年;与妹妹跃过大半生的青春与中年后的手足相依;那个没有被我签约的歌手,十几年后因为一首新歌再相遇,她却到了生命的边缘;与三毛谈笑宴宴,共话合作,转眼就阴阳两隔……姚谦说,没有与他们的相遇,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我很爱你你会知道

    我很爱你你会知道

    他很爱她,他知道,她很爱他,他不知道,在这个故事里,他们会错过吗?
  • 恶魔校草:遇见,小甜心!

    恶魔校草:遇见,小甜心!

    “我喜欢你,是很喜欢很喜欢的那种。”叶夏。“告白这种事怎么能让女生来?”萧逸轩笑了。从校服到婚纱,多么长情的告白。
  • 土匪名单

    土匪名单

    时间推移到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出现了一场动乱。风暴突然降临,县委书记失去了妻子,一些干部虽然暂时迷失方向,但稳住了阵脚。
  • 小郡主,猛于虎

    小郡主,猛于虎

    苏愉悦是大燕镇国将军苏衍青的亲侄女,由于过于调皮,且热衷于带着皇太子慕向南调皮捣蛋,惹恼了大燕王上。王上怒极之下,命令苏愉悦前往风华谷,接受九王爷慕渊的调教。前去途中,苏愉悦听闻有山匪劫人,一时意气,孤身前往意欲阻止,结果误打误撞遇上了一名神秘的蓝衣公子。因蓝衣公子的武功高强,苏愉悦心想和他攀附关系,便趁其不备亲了他一口,并撒泼认他为自己“孩子”的爹,被蓝衣公子无情打晕抛弃。随后,苏愉悦被迫连夜赶往风华谷。由于九王爷慕渊长得和蓝衣公子十分相似,苏愉悦认定他是孩子他爹,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相处过程中,苏愉悦渐渐被慕渊收服,静下心来修身养性,对慕渊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 你应该知道的商务礼仪

    你应该知道的商务礼仪

    礼仪是人类生活学习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代表了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对国家来说,礼仪是文明的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商务礼仪,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商务礼仪的规范,让我们在工作应酬时更加大方得体。
  • 富妻盈门

    富妻盈门

    士、农、工、商,她爹排第四。 商有千万种,她爹偏是最市侩、最受人诟病的盐商。 公、侯、伯、子、男,他爹排第一。 公有好几品,他爹是世袭罔替的超一品国公。 父为盐商,母出漕帮,姑娘我穷的只剩下钱了。 父为国公,母出翰林,小爷我贵的只剩下名了。 当盐商之女嫁入公侯之家,将是怎样欢脱、狗血的生活呐?! PS:女主非穿越、非重生,亦非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女。 ******** 一句话简介:“被”穿越者的璀璨人生!
  • 超魔法世界

    超魔法世界

    大概这个主人公挺倒霉的,第一次约会就发生了不测醒来被告知到了魔法世界什么!还被视为禁忌的存在?被魔神追杀!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里美女如云。
  • 敢碰我妈-剁了你

    敢碰我妈-剁了你

    片花抢先看改邪归正的恶少温柔似水的抱着小女人“我们重新开始吧!”小帅哥一脚踢了过去“放开我妈,在碰我妈,我剁了你。”小女人无辜的眨巴眨巴眼睛“先生,麻烦您放开我,要不然我儿子会生气的。”恶少挤出个微笑“让戚凝姑姑带你去买玩具好嘛?”矮不隆冬的小帅哥,一甩脑袋“老子从来不玩玩具。”恶少的微笑当即垮台“我是你老子。”小帅哥嗤之以鼻“我老子是个抛妻弃子的混蛋,你确定你是我老子?!”“.......!”恶少墙角面壁去鸟~!小帅哥酷酷的吹个口哨“hey,想追我妈是嘛?”恶少点头如捣蒜“只要你不捣乱,我给你买架飞机。”“有钱了不起啊?老子玩刀长大的。”小帅哥冷笑“想追我妈,先去割腕三次,如果你还活着,我就同意了。”小女人抱着小帅哥“岳少,别玩了,会死人的。”“死了正好,死了干净。”小帅哥点点女人的脑门“你又爱上他了?”小女人赶忙摇头“绝对没有!!”“.......!”恶少欲哭无泪~~大恶少摆出和平至上的态度“岳少,我们心平气和的谈谈吧!”“.....!”小恶少鼻孔朝天,连个眼神都吝于奉送。大恶少生气的怒视“岳少,我和你说话呢!”“.....!”小恶少依然不理。大恶少咬牙切齿“尚弦岳,老子和你说话呢!”“.....!”小恶少尽情的使用着闷声发大财的漂亮招式。“靠!我都想和你叫爸了!”大恶少气的语无伦次。小恶少懒懒的瞥他一眼,唇角一勾“叫、了、我、也、不、答、应!”观战N久始终都在憋笑的小女人爆笑出声“对不起,我实在忍不住了!”大恶少懊恼的瞪眼”fuck,怎么哪儿都有你啊?”他刚想讨好下老婆,又被搅局了。小恶少笑眯眯的指责“不要说脏话哦,会带坏小孩子!”“这你也听的懂?”大恶少欲哭无泪,濒临崩溃。“当然!”小恶少得意的笑“我说给你听,shit,damned,bitch....”“不许说脏话!”大恶少面露严父之相。“就说你会带坏小孩子吧!”小恶少倒打一耙,外加嗤之以鼻!大恶少满面堆笑“岳少,你原谅我了嘛?我在也不犯错了”小恶少唇角轻勾“没有!错了就是错了,保证誓言都不可信!”“你没听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大恶少有些动气。“我们老师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小恶少微笑反驳。“别听你们老师胡说,你老子这叫浪子回头!”大额少拔高音调,面露寒光。小恶少微笑摇头“文哥说,狗改不了吃粑粑!”
  • 腹黑小娇医

    腹黑小娇医

    前世身为医毒双绝的圣手小神医,却因瞎眼而错信渣男贱女,死于乱军之中。再睁眼时,却回到了十岁那年。再世为人,她不想再陷入那些阴谋诡计之中只想好好活着。却发现自小就已经被下了毒,肥胖如猪蠢笨不堪。所以她终于认清现实,想要活的好,奋斗谋划少不了。那些刻薄伪善的假姐妹,嚣张跋扈的下人,曾经欺她,辱她之人,这一世定要百倍奉还。等等——“这位将军,你不是好人吗?为什么好人能这么睁着眼睛骗人,还没有丝毫愧疚的?!”
  • A Fragment on Government

    A Fragment on Gover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