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4300000006

第6章 钱学森回中国,不是去种苹果的

中国原子弹计划秘密启动时,后来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正在美国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36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钱学森在美国名气很大,除了科学上的成就,还因为他对美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战期间,他参加了许多军事科技的研究。1942年,与他的导师冯?卡门等人一起完成了美国“下士”导弹的研究,这是美国最早的导弹。美国的飞机由亚音速改为超音速,他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他还同时担任了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的顾问和火炮研究所的顾问。1945年,德国战败后,他被美国以军人身份派到德国考察。考察团成员都是各个领域顶尖的科学家,回美国后写报告,一共九章,钱学森一个人写了六章。这个报告对后来美国的科学和军事发展影响很大。战后,美国人把他视为英雄,赞扬他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但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钱学森要离开美国不行,要回中国更不行。

1950年8月,准备回国的钱学森一家被美国移民局扣押,开始说钱学森是共产党。后来把他打包的行李全部撬开了,发现里面有八百多公斤书、笔记、相册,然后就开新闻发布会,说钱学森是间谍,窃取了大量机密准备带回中国。这样就有了理由,拘押钱学森,把他关到了太平洋上的一座叫特米诺的小岛上。

钱学森一案当时轰动了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大报头版上都登了钱学森的照片。为了收集所谓间谍的证据,美国政府专门召集了一批科学家,一页一页研读他的那些笔记、资料,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一位航空专家在审读结论里写下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所有这些书籍、资料,远不及装在钱博士脑子里的东西重要。”

移民局的人来讯问钱学森,有这样一段对话——

审讯官说:“你是否忠于美国政府?”

钱学森说:“我的行动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用自己的知识在为美国服务。”

审讯官说:“你不承认是共产党,可是为什么选择在共产党控制中国后才回去呢?”

钱学森说:“选择什么时候回国,是我个人的自由。”

审讯官说:“你信仰共产主义吗?”

钱学森说:“我信仰科学。”

审讯官说:“你的目的地为什么是大陆而不是台湾?”

钱学森说:“我的聂荣臻在大陆。”

审讯官说:“你愿意效忠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大陆的共产党政府?”

钱学森说:“我忠于中国人民。”

审问没有结果,美国当局被迫释放了钱学森。最后给出的结论是:鉴于钱学森有共产党嫌疑,依据美国“国家安全条例”,予以驱逐出境。同时依据该条例中“必须防止具有科技背景的外国人离境,以免为敌国利用暗中破坏美国军事防御能力”的条款,钱学森不得自由离境。

虽然从特米诺的小岛回到了家,但钱学森仍然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他的住所有人监视,不准他离开居住地洛杉矶,每两个月他要到移民局报到一次。有国不能回,令他万分焦虑。

1955年初的一天,钱学森夫人蒋英偶然得到一份中文画报,封面上是1954年10月1日建国5周年时,毛泽东等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照片上还有一个熟悉的老人——陈叔通,他的职务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这让钱学森夫妇喜出望外。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算是钱学森的太老师,两家是世交。于是,他们决定给陈叔通写一封信。

夜晚,钱学森写道:“在美留学生归国禁令虽已取消,然我陷囹圄,住所被监视,电话被窃听,信函被拆,出入有人跟踪,每月尚需到移民局接受传讯。学森犹如身在牢笼,寸阴若岁,恳请祖国助我还乡,以尽人伦,以偿报国之夙愿,切切……”

写到这里,钱学森已是泪流满面。

蒋英后来回忆说:“当时中美不能通信,也不敢直接朝中国发,就把信封好,外面再套一个信封,先寄到比利时我妹妹那儿,请她转给太老师。信封是我用左手写的,模仿儿童的笔画。但还是担心万一信落到他们手里,被拆开,就坏了,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

蒋英利用逛超市的机会,甩开了跟踪的人,把信投进了信筒。

这封信到达周恩来案头,已是两个月后。周恩来把负责和美国人谈判的王炳南找来,研究对策。周恩来愤怒地说:“美国不是说任何想回中国的人都是自由的吗?这就是铁证,你拿到日内瓦去,让美国人看,他们要是看不明白,读给他们听。”

王炳南说:“总理,关于释放美军战俘的日期尽早敲定下来好,我的想法是,一谈起来,就放人。”

周恩来说:“看到钱学森这封信,我心中实在不安啊,‘先谈判、后放人’的方案,恐怕力度还不够。我的意思是:先放人,再谈判!以表示我们最大的诚意。”

经毛泽东同意,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一天——195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依照法律程序,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

1955年8月1日正式会谈前,双方一见面,王炳南大使就告诉美方负责人亚?约翰逊,中国已经提前释放了11名美国飞行员。这本来是要谈的内容,还没谈,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一放就是11个,大大出乎美国代表团的意料。接下来的会谈,约翰逊一再声称,美国早已取消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禁令,对愿意回国的人不加任何限制,没走的都是自愿留下来的,意思就是说钱学森自己不愿回来。王炳南就把钱学森的信以及翻译件拿出来让对方看。亚?约翰逊当即表示,马上和国内联系。

为了配合日内瓦的谈判,促使美国放人,美军飞行员在香港转机时,中国有关部门通知了所有在港的外国新闻机构,世界各大报、电台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件事。美国再不放人,恐怕说不过去。8月4日,美国飞行员在港转机的同一天,美国政府解除了对钱学森的禁令。

临回国之前,钱学森带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来和他的老师冯?卡门道别。冯?卡门是世界闻名的航空大师,是钱学森的恩师。

钱学森说:“老师,我们要回国了,是专程来向您告别的。”

冯?卡门有些伤感地点点头,又摇摇头,轻轻叹息一声。

刚刚坐下的钱学森又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把一本书递到冯?卡门手上。是《工程控制论》。在被软禁的5年里,钱学森不能继续从事火箭导弹和航空方面的研究,他为了不给自己带来麻烦,独自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集5年心血完成了《工程控制论》一书,后来被誉为系统工程领域的开山之作。

冯?卡门默默翻动书页,慢慢抬起眼帘,看着钱学森,说:“驱逐你,又不让你走,他们的目的是要你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变得陈旧过时,而你却变得更加博大、宽广了……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越了我这个老头子。我为你骄傲。”

钱学森说:“不,老师,谢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冯?卡门微笑着,目光里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钱学森的眼睛也湿润了。

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是被驱逐出境的。

这时候没有多少人会把钱学森和中国导弹联系起来,以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不可能搞导弹,而钱学森已经有5年没从事过专业研究了。但有一个人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尔,这位钱学森曾经的朋友,也是扣押钱学森的主要幕后策划人,在得知钱学森最终离开美国后,说了一句话:“钱学森回中国,不是去种苹果的。”

船过马尼拉,美联社一名记者向钱学森提出了一个长期困扰新闻界的问题:“你是否是共产党员?”

钱学森坦率地回答说:“我还不够做一名共产党员。因为共产党人是人类最崇高理想的人。”

到达香港九龙,有记者用英语提问。钱学森说:“对不起,现在我要说中国话了。”

1955年10月8日上午11时25分,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11月5日,在北京饭店,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元帅接见了钱学森,代表周总理欢迎他回来。钱学森谈到,新中国成立才短短5年,变化之大是他没想到的。陈毅感慨地说:“这仅仅开了个头啊,国家让清帝国的辫子拖得太久了,让西洋的鸦片、东洋的铁蹄,糟蹋得太苦了,比起你呆了20年的美国,中国大大的落后了。我们这些人打仗还行,搞建设就是外行了,所以千方百计把你们这些科学家请回来,目的就是要把国家建设得好起来,强大起来。”

钱学森就觉得自己一腔热血奔涌。陈毅建议他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一些国内的情况。国家安排他到中科院刚成立的力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其实他从内心里希望国家早一点开展导弹火箭的研究,这也是他回来主要想做的事情。

无独有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箭专业教授任新民、周曼殊、金家骏3人,直接给中央军委写信,提出了在中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信到了彭德怀手里,彭德怀很重视,却由于导弹是个太神秘的东西,谁也没有见过,所以不知道怎么处理好。

年底,钱学森提出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彭德怀闻此消息,连忙指示在北京的副总长兼院长陈赓,立即乘坐专机飞往哈尔滨,隆重迎接钱学森。钱学森在陈赓陪同下参观了空军、海军、炮兵工程系。

在观看一座风洞设备时,钱学森对在场的人说:“一个国家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小到枪、炮,大到航空航天,必须要有大量的风洞设备,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二战结束时,美国人从德国抢搞风洞研究的科学家,苏联人抢风洞设备,在日本也一样,美国先炸,没炸完的运回国内,运不走的丢在了海里,战后禁止德国、日本发展尖端军事工业,风洞设备被列在首位,就是想从根儿上掐断它!”

陈赓边听边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风洞:“没想它还是这么个宝贝,看来咱们要搞导弹还离不了它呀。”

钱学森笑道:“这只是个教学风洞,搞导弹它可不够格儿。”

陈赓问:“钱先生,那种风洞我国什么地方有?”

钱学森摇摇头:“据我所知,即使这种教学风洞,我国也只有北大、清华和你们这儿有,加起来不过三五个,能用于武器型号研究的目前还是空白。抗战前南昌有一座,一开战日本就把它炸了。”

陈赓着急地说:“那就赶快建呀!”

钱学森点点头:“是要建,不仅军事工业,国家和平建设也急需呀,比如航空工业。”

钱学森说着拿起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飞机模型对众人道:“这座风洞目前只能研究这样的模型,模拟风速只有每秒几米、十几米。美国的跨音速、超音速风洞里已经能做我们人这样大小的模型了。苏联在这方面比美国还有魄力,能把一整架飞机开进低速风洞里做试验。”

钱学森一席话,让众人大开眼界。

陈赓忍不住上前握住钱学森的手,问:“钱先生,你看,咱们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毫不犹豫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的话令陈赓顿生豪气,连声说:“好!我就要你这句话。”

应该说,陈赓大将是最早为导弹积极奔走的高级将领。彭德怀住在医院里,想见钱学森,陈赓于11月26日上午陪同去了。一见面,彭德怀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急切地说:“欢迎啊!我们太需要你这样的火箭专家了。我请你来,是想向你请教的。恕我直言,射程500公里的导弹,我们自己能造出来吗?造这样的导弹需要什么样的人力物力条件?”

钱学森一一做了回答,彭德怀十分满意。

1956年2月上旬的一天,叶剑英请钱学森到位于景山公园附近的家里吃饭,又是陈赓作陪。餐桌上,三人如同老朋友一般。叶剑英对钱学森开玩笑说:“陈赓这个人难缠得很,你可离他远点。自打从哈尔滨回来后,打着你的招牌,找彭总,陈老总,找聂帅,说钱先生说了,我们自己能造出导弹来。今天我可没请他来,是他一听说你要来,自己跑来的,我看他是把你给缠上了。”

钱学森笑说:“陈将军为人坦荡、直率,我们是一见如故。”

叶剑英说:“坦荡直率不假,想拉你搞导弹也不假。陈赓,我没说错吧?”

陈赓笑着点头道:“叶帅,难道您不想啊?”

叶剑英说:“我当然想,不过,你说钱先生答应你搞导弹,我还是想亲耳听听钱先生意见。”

陈赓道:“叶帅,您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钱先生?”

二人望着钱学森。钱学森于是说:“叶帅,学森说那句话,决非一时冲动。”

叶剑英点点头道:“你不是一般的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贝,不只是一个导弹需要你呀,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陈赓急忙道:“这事我替钱先生想过,事有轻重缓急,我看导弹就是眼下最重最急的事。国家宝贝,就应该干国家大事,这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叶帅,这事您可不能含糊!”

叶剑英说:“陈赓,我看你这颗脑袋里只剩下导弹了。”

陈赓一挺胸:“本来就是嘛!”

钱学森又说:“叶帅,学森回来就是为国服务的,自从踏上祖国的那天起,就把一切交给国家了,无论安排我做什么,学森都会倾尽全力,决无怨言。但正如陈将军所说,现在的中国急需搞出自己的导弹,而这也正是学森所长。如果能参与这件事,干成这件事,学森一生再无它求。”

叶剑英大声说:“好,好。导弹这东西集现代科学于一身,技术复杂,工程浩大,其难度不亚于打一场淮海战役。技术上有你领头来抓,再合适不过了。你这个人选,彭老总、陈老总、聂帅,我们几个是早就认定了,等的就是想亲耳听你说出来。”

陈赓端起酒杯:“这就对了,喝酒,喝酒!”

三人越说越来劲,末了,陈赓提议,立即去找周恩来拍板。叶剑英知道这时候周恩来正在离此不远的“三座门”参加一个舞会,借着酒兴,同意去见。于是,三人也没要车,甚至没带警卫,步行直奔“三座门”。

“三座门”是军委办公厅所在地,就在故宫的西北角,景山西侧。到了那里,陈赓进了舞厅,二话不说,就把正在兴头上的周恩来叫出来。周恩来责怪说:“你又搞什么名堂?”

陈赓附着周恩来的耳朵:“我们把钱学森先生拉来了,想跟您谈导弹呢。”

周恩来轻轻地“哦”一声,朝门口张望一下,急忙走了出来。这是周恩来和钱学森第一次见面,钱学森异常激动地伸出手来,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一时有些语塞。

周恩来热情地说:“学森先生,我是周恩来,欢迎你啊!”

钱学森说:“总理,谢谢您,谢谢祖国帮我实现回家的愿望。”

周恩来说:“你在外受苦了……”

说罢,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外面很冷,四个人找了个小会客室坐下。主要是钱学森在讲,他说,火箭、导弹集现代科学于一身,技术上的突破,可以直接为航空服务,带动材料、电子、计算机等科学的发展,对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大有好处。

周恩来听完后,郑重地说:“学森先生,把你对火箭、导弹发展的设想,尽快形成一个书面的报告,好不好?交由中央讨论。”

钱学森重重地点点头。这是周总理的嘱托,这副重担就这样压在了他的肩上。让他至为感动的另一件事是,分手的时候,周恩来叫了他一声“学森同志”。这是回国后,头一次有人称他为同志。

他成了共产党人的“同志”。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快。

中国导弹火箭的宏伟蓝图,也就这样开始了描绘。钱学森堪称绘制这个蓝图的第一人。

同类推荐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南北朝

    南北朝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3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重造天下

    重造天下

    明末史诗,明末的清明上河图。注重文史,注重语言。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热门推荐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第一丞相夫人

    第一丞相夫人

    她的夫君位高权重,是权倾朝野的丞相大人;她的夫君长相俊美,温润如玉,秀逸若仙……听说朝中人皆称她的夫君为笑面虎,杀人不见血。怎么会呢?她的夫君温和的像三月的风,直到后来……“离府之前,将肚中的孩子打掉吧,我不想以后有负累。”递了休书后,他冷漠地接着将一碗落胎药推到她面前。她才知道,他笑如春风,风中却含刀,割的她柔软的心鲜血淋漓……他是来复仇的,她却傻傻地自动送上门去……天黑了,地暗了,她的世界倒塌了。她曾以为他是神袛,后来才知道他是魔鬼,不但给不了她幸福,还会毁了她的一切,所有的一切……再度重逢,她与他的敌手一起归来。他和她,从此站在了朝野之争的对立面。而一切恩怨情仇,才刚刚开始……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当腹黑铆上腹黑,强者遇上强者,会碰撞出怎样的激情与火花】她来自21世纪的金牌杀手,什么都记得偏偏忘了怎么死的。穿到冷宫灵力为零的废材皇后身上,即将成为一颗弃子…“你卑鄙,你无耻,你冷血,你残忍…”有人骂她。夏梦无奈的看着这琼瑶剧里跑来的人,“那些都是我的优点没错,但我觉得不择手段更贴切一些。”【他】青郁国武者逆天的存在,绝世风华的腹黑王爷,懂她宠她,“若为她,颠覆了这天下又有何防。”【呆呆小萌龙】“快看快看,有美男,我去捉来给主银暖床。”不等她回答,已经被人提起,“你若敢,我今晚就吃龙肉。”“哇…主银,他欺负龙。”【半妖小鬼】“哼,大爷一界魔王之子,怎会臣服尔等渺小的人类,结了血之祭又如何,我要亲手杀了你。”夏梦眼皮子都不抬,“饿饭三天,零食没收。”“死女人,你就这么心狠?”“外加晚上守大门。”
  • 苔丝

    苔丝

    苔丝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又有韧性且善恶分明。由于家境贫穷,给与自己同姓的贵族德伯家打工。结果她被主人家的儿子亚历克·德伯诱奸,并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由于这个“罪过”,苔丝很受鄙视。在巨大的压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遇到了牧师的儿妇安吉尔·克莱尔。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安吉尔竟将她抛弃,独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备受侮辱的苔丝苦等安吉尔回来无果,无奈成为了亚历克的情妇。就在这时,安吉尔抱着忏悔的心情,来到苔丝身边想和她重新在一起。这时苔丝杀死了亚历克。在他们逃亡的途中,苔丝被警察抓到,被判了死刑。
  • 南方麻雀

    南方麻雀

    这学期一开始就不同。那气氛一进教务处就感觉到了。大办公室里本来哄笑不断,隔几个房间都能听见女士们的夸张和招摇,而他一出现声就没了,这令他阴沉的面皮又添了许多僵硬,那感觉就像一块扯不平的台布。仿佛只是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他是来送授课进度表的。小陶说:“您打个电话我上去拿就得了,何必亲自跑?”说着眨眨眼,递过一张纸来。纸上开列着这学期校级领导自报的选修课。人人有份,连党务工作也列出了“十六讲”,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汉赋精谈》。不知是谁,用红墨笔给整张纸画了个大问号。
  • 前世今生,凤凰磐涅

    前世今生,凤凰磐涅

    一次探险途中,女主为了救自己的未婚夫不惜流尽自己的鲜血。却不料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她既熟悉又陌生,是梦也是真实的回归。也由此解开了她不为人知的真实身份,可她却放不下现实世界中的男主,在她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中交织徘徊。族人的腥风血雨和自己无法摆脱的使命让她陷入了深深地惆怅和抉择中,她该如何抉择?她又经历了什么与常人不同的经历?她到底是谁?如果你想解开这个秘密,就一直看下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全宇宙最强最牛最厉害杀生系统

    全宇宙最强最牛最厉害杀生系统

    “姐姐,有人叫我杀神一号,有人叫我救世主,有人叫我包租公,有人叫我村委会主任,有人叫我木镇长,有人叫我木掌门,有人叫我赌神,有人叫我机灵小旋风,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救世主。姐姐,你可以叫我老司机!”木小风说道。“你怎么会有这么多名字?”“这个……我……呃……大概是因为我长得帅吧!”“……”古幻玉。“姐姐,一会儿天就要黑了,我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怎么办?”古幻玉有些懵逼。什么怎么办?“咳咳,姐姐晚上不睡觉,姐姐要修炼。”“姐姐,修炼有什么意思?睡觉比修炼好玩!”“……”古幻玉。群号:922862145,欢迎各位道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