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8900000003

第3章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如果用影响范围去衡量的话,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对人性探索的各个领域,几乎都留下了他的印迹。不论是他的狂热信奉者,还是斥责他的对手,都无法否认他的著作影响了并正影响着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弗洛伊德被称为20世纪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与达尔文、马克思齐名。同时,弗洛伊德又是继历史上哥白尼、达尔文之后向人类幼稚的自我中心主义发起挑战的又一位伟大人物。由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性的看法。弗洛伊德要我们了解我们自身的阴暗本性——无意识,并希望人类能够将它置于理智的控制之下。

在治疗神经病的实践中,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他首先是作为一名医生,去探索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发病起因和治疗方法。之后,他企图作为救世主,通过阐述人类的另一方面——无意识,以启发人们用理性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提高人类文明。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不仅仅是精神病诊疗技术和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说,而且是一种体系庞大、立异标新的人生哲学,它迅速地渗入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

(1)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始与创立

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生于当时属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弗赖堡城。4岁时随全家迁往维也纳,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青少年时期,弗洛伊德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在中学里,学习成绩在班上连续几年名列前茅。毕业前夕,他听了卡尔·布鲁尔教授讲授歌德的论文《关于自然的演讲》,而决心专攻医学。1873年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系,毕业前曾在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生理研究室工作。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秋,弗洛伊德留学巴黎,从师于法国著名的精神神经科学家沙可,这期间,弗洛伊德专门研究歇斯底里。1889年,弗洛伊德到法国南锡向伯思海姆学习催眠术。

从1886年起,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开业行医。弗洛伊德在行医过程中采用催眠法和疏导法来医治他的病人,并与布洛伊尔合作对神经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用催眠法治疗,疗效不稳定,往往这一症状消失了,又发现了其他症状,不能得到根本的治疗,还有许多神经病患者,根本不能接受催眠。保留了谈话治疗法和疏导法,使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身心放松地坐卧榻上,想到什么,就尽可能地把它说出来。弗洛伊德把这种方法叫做“自由联想法”,这种方法为精神分析的典型方法。1895年,他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病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始。

1895年,弗洛伊德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梦。1896年,他开始使用“精神分析”术语。1897年,弗洛伊德开始了自我分析工作,每天早晨醒来他都记录着昨夜梦的内容,然后进行自由联想。他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每个梦都是愿望的实现,即以伪装的形式表达或满足某种无意识的愿望。通过梦的解释可以发现神经病患者的最终被压抑的愿望,因此梦的解释可以作为治疗神经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梦的化装重重揭开,由显现的梦境寻求梦的真正的含义。弗洛伊德一直坚持研究自己和患者的梦,终于在1900年写成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释梦》,这部著作具有奠基意义,标志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

(2)创作的高潮期

1900年之后,弗洛伊德进入了创作高潮期,1901年,他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笔误、语误、读误都是一种无意识动机的作用。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性的问题,认为性欲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指出精神病人以症状代替了变态或健康的性生活。第二篇是关于“婴儿的性欲”,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有性感觉,这篇论文最富有革命性,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三篇论文转向成人性欲问题。这三部著作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冲击,弗洛伊德也因为说性动机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而为人们所争论。

1912年,弗洛伊德努力试图使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其他精神和文化学科。1913年,出版了《图腾和禁忌》。

从1920年开始,弗洛伊德对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了一些修改,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并致力于文化分析。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提出了新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是同肉体联系着的,不能同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希望能够很快得到满足。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超我,是人体内部道德机构,它不仅仅是内隐的父母之声,而且也是古代道德经验之音。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作用引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本我具有欲望、命令自我来满足自己。超我禁止自我、压抑本我。自我必须协调本我和超我,同时顾及外部世界,实现现实行为。如果自我的工作失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病。精神分析的意义在于告诉自我如何去战胜自我,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927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幻觉未来》。193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文明及其缺憾》,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文明人的不幸。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我们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欲望的直接满足。可是文明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求我们放弃这种满足,而以文化活动取代之。文明是人类的保护者、施恩者,同时文明要人们以不幸甚至是神经病作为其受益的代价。这本书是弗洛伊德著作中最引起争议的一部,其后,许多思想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精神分析纲要》是弗洛伊德写的最后一部书,是一部简明清晰的杰作,渗透了他晚年的全部心血,是他一生研究的总结。

(3)广泛的社会影响

弗洛伊德的研究与著作使他的学说产生了很大影响。1902年他与早期最重要的两个合作者阿德勒和荣格成立了“星期三精神分析讨论会”,1908年召开了“国际精神分析大会”,1910年正式组成“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任第一任会长。但后来,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发生分歧而分道扬镳。1909年,弗洛伊德到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作校庆演讲,第一次得到美国公众的承认,名声大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恐惧症和战场精神病增加,使人们对精神分析更加关心。精神分析在欧美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了很大影响。弗洛伊德70岁时,收到了布兰德斯、爱因斯坦、罗曼·罗兰等人的贺电。1923年,他不幸患了口腔癌,他最后的16年就是在同病魔的斗争中度过的。1939年,癌症夺去了83岁的弗洛伊德的生命,西方世界为之哀悼。

弗洛伊德是个热爱真理的人,对理性无限信仰,为这信仰,他可以牺牲一切。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种病理学说,也是一种心理学说,作为临床病理科学,它每日每时造福人类,从弗洛伊德开始到今天,世界各地应用他的理论治好了许多病人。作为一种心理学说,在其之后,荣格、阿德勒及新分析学派在他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发展精神分析,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派别。现在精神分析学已成为当代最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派,是哲学上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重要渊源,是超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抽象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支柱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就他所处的时代而言,他的理论更新了一代人的观念,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弗洛伊德并非色情狂,也不是纵欲无度的教唆狂,他渴望认识人类,使人类摆脱遮蔽实在和歪曲实在的幻想,他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一代的伟大的导师”。

同类推荐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独二代”、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群对“规范”二字熟视无睹的“熊孩子”。该如何管理这种“熊娃”横行的班级呢?本书就是一位班主任亲身实践的案例,既有面对面的直接“斗法”,让这些“熊孩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轨;又有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出招,让闹腾的教室里日渐有序;还有和家长们的联手“使计”,从家庭教育寻找根源,让孩子真正逐步转变。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热门推荐
  • 苏学长的迷糊女友

    苏学长的迷糊女友

    叶酥落的一个不留神跌进校草怀中,从此步入了校草的温柔中……有一天,苏航安静的听着她为读着喜欢的故事。
  • 渡龙吟

    渡龙吟

    她是温婉的少女,她的歌声让百花怒放,百鸟齐鸣,她的琴可以安抚人心,抵御外敌。她是龙渊地位仅次王的尊贵公主,天地孕育而生的金龙的嫡系后代,她是天地中唯一的五爪蓝龙。他是雪域神秘的二殿下,他温文尔雅不近女色,多次计退三军无一败仗,各国畏惧却无人知晓他真实的面貌,他是雪域最神秘的存在。风陵谷下初相见,温婉雅致的少女衣角在风中摇曳,晃动了春风,也晃动了多年久久不曾起波澜的内心。“阿慈,我翻遍了十万大山,磕长头匍匐山路,祈求与你相见,可是阿慈天下之大,究竟你在哪?”锁龙台上伤痕累累的少女,撕裂的是何人的心,眸间无声滴落的泪让男子折下了所有的骄傲。“阿慈,莫怕,容若来了”眸中带泪的男子紧拥着怀中的少女,轻拍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那句话。苍穹山、风陵谷、珈蓝寺、浮屠塔、白鹭城、龙渊、雪域中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风不说话,雨也悄悄下,只是从遥遥远方传来的龙吟,让路人激动而崇敬的匍匐着……永久免费。
  • 1943年的一碗面条

    1943年的一碗面条

    作品以历史人物王敬之为描写对象,通过小说化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性复杂又独具性情的枭雄形象,同时又揭示了国民党内的派系争斗,折射了共产党的海纳百川,写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作品构思精巧,由“一碗面条”说事,以小见大,旁敲侧击,叙述注重情节设置,细节刻画,语言劲健而倜傥,极具表现力度。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穿越燕国当皇帝

    穿越燕国当皇帝

    狼水北岸,三燕故都,龙城考古惊天发现,大型帝王古墓出世。墓葬气势恢弘,墓葬主人何许人也?各路专家汇聚龙城,众说纷纭。考古学博士慕之丘机缘巧合,穿越到古代,化身燕国王子慕容霸,运用现代智慧,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吞并前泰,和亲晋国,兵不血刃,创建了南北统一的大燕帝国,再现了后燕开国之君慕容垂的悲壮争霸史……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沙畹的译事内外

    沙畹的译事内外

    但小伙子对文字迷宫感兴趣,对埋在地下的历史感兴趣,一种偶然性把他推入汉学界,但没有谁能够再把他推出来。他迫不及待开始工作,在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协助下,从中国的古老祭礼“封禅书”开始。翻译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而沙畹的翻译首先是探索,一边翻译,一边研究作者曾经参考过什么文献,利用过什么资料,其可靠性如何,然后他又去追踪那些文献,探讨其真实性,再将各种线路重新连接。难得的是在追索过程中,不用砸门撬锁,轻易将所有大门都打开了,所搜索出的资料的数量、宽广度,事无巨细,令人吃惊。你等着这个西洋小子闹出故事,谁知没有事故,且出手不凡,四年后已经注译了全书的一半,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北堂印刷厂出版了。
  • 某科学的永恒冰寒

    某科学的永恒冰寒

    学园都市,一个科学与魔法共存的地方。当永恒的冰,遇上闪耀的电,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魔禁超炮同人,女主当然是炮姐啦,单女主,不后宫,主角肯定也是原创。嘛,总之,这本书只是写我自己内心的魔禁咯,感兴趣的就来看看吧。
  •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一朝穿越,成为农家小娘子。家徒四壁,饥不果腹,还有一枚不知道和谁生下的小包子。斗极品,虐渣男,顺带发家致富抱上大腿!只是,这个“大腿”跟包子怎么这么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幻西游神宅系统

    梦幻西游神宅系统

    梦幻西游?单机?网络?豪宅?多开?存在的!看一名普通的青年在获得意外之物后会有怎样的精彩!
  •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全书共分为《巴金研究论稿》《巴金研究论稿续编》《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三辑,主要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巴金文学思想研究的专题文章。在现当代作家中,巴金是独具一格的,从青年巴金到晚年巴金,尤其是“随想录”的出版,更是他思想的一次闪亮。这本书是作者全方位深入研究的成果,展现了一个多面相的巴金,堪称一本真正的“巴金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