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1100000008

第8章 河流的秘密

河流是一条涌动的生活的血脉,从我居住的这座城市中心逶迤穿过。它是秘密的储蓄器,生活的见证体,以记录的方式呈现出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片段或场景或细节。

很长一段时间,这条河流与我个人的琐屑生活,在内质上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建构关系。这不止是因为我所租住的房屋,临近它岸边的缘故,还因为我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路程,必得绕它的全长而过。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每天将以变幻的风景或角度,进入我的视野,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遭遇,像邂逅人生中无可错失的爱情。

站在四层楼的窗后俯瞰河流,它裸呈出的视角冲击力,让人感到某种生活的忧郁。河流的表面,漂浮着杂乱零散的腐蚀物:塑料盒、铝合金盆、烂箩筐、学生的课本、幼猪的尸体、避孕套……像一道道生活的暗伤,游走在时间的表面。更像是近日来反复出现在我梦中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噩梦,惊惧。无秩序。充满悬念。支离破碎。但我还是毫无妥协地爱上了这条河流。爱上它,因为它的气质;爱上它,因为挣脱不掉的生活。

突然想起那个女孩,几乎是在每晚的同一时间,她都会出现在河流岸边一条石凳上,静坐,目光凝视着身边的河流。路灯昏暗的光线映照在她的脸上,朦胧而凄凉。给人的感觉极似从蟾宫坠落凡尘的嫦娥,又或是从明代或清代穿越时空隧道出落至今的村野山女。起初,我猜想她应该是在那里默默等待心仪已久的白马王子,直到好些天过去,我仍然只见她一个人轻轻的来,悄悄的去,像一个失魂落魄的独行客,她的行为只为了个体的存在,于是,我否定了自己的臆测。

流放自己的肉身是容易的,难的是与自己的精神谈判,灵魂对接。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零度疼痛的泥淖里,工作丧失激情,写作失却灵感,生活失去信心,我是我自己的孤岛,我不再我的体内。一种陷入疾病的空濛,茫茫无际。

白天在单位里,我是一个不真实的存在,领导曾多次对我的工作提出过批评:年轻人,要多干实际工作,要勤奋,不要老是务虚,幻想的东西,渺茫,危险。看人家小李,二十出头,来单位一年,已是科长了。领导器重就是最大的肯定嘛。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故事而没有结局的人,就像奔突于旷野的风,虽没有停止吹拂,但也没有方向。多数时候,我是一个沉默的倾听者,任凭同事们怎样设计人生的宏伟蓝图,激扬人生的壮志豪情,诸如五年后要拥有三十万,十年后要拥有一幢别墅,十五年后要游遍南美洲……面对这一切流金的暗示,我却像一尊泥塑的雕像,无动于衷。内心的软弱是我的硬伤。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没有实力建构辉煌金字塔的人,除了能在文字的迷宫中编造一些虚幻的生活外,我还能做什么呢?我什么也做不了。在与别人的历程对比中,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途,萧索。空茫。断裂。纵然如此,我丝毫不为此伤感。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只是,我偶尔也会想到:当那一天我老了,生活是否会在我的年轮上刻下一道忏悔的伤痕。

一位叫于坚的诗人说:阳光只抵达河流的表面。可谁又能真正知晓河流的秘密。写作唤醒了我的整个春天,同时也撕扯着我猩红的血液。我常常会在灵感枯竭,无法把握某个艺术形象,或者某一首诗篇的韵律而倍受折磨,疼痛难言之时,拧开酒瓶,一杯一杯地喝酒,一根一根地抽烟,然后摇晃着身子去楼下的河边散步。沿河而行,一切物象在视野里移动着破碎:躺在垃圾堆里觅食的老鼠,树桩下叫春的猫,从游戏室出来向着河流撒尿的少年,拾荒的老者,枕着桥墩酣睡的流浪汉……呈示出生活的原色,刺激着我兴奋的神经。浪游一圈之后,拖着疲乏的身子病恹恹回屋,辗转难眠,在桌子上随手拿起几本书翻了一翻: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达利自传》、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恍惚间,我又想起河边每晚准时出现的那个女孩来,我想像着她或许就是另一个达利、梵高,也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神经病患者,在河流的流动声中倾听上帝的声音?抑或在河流的流动中感悟消失的历史?

后来,我在那些疯狂的夜晚,写下了无数蹩脚的诗句,那个在河流边守望的女孩始终是这些诗句中一个残损的意象。

再后来,我又不止一次在邻居家训导小孩的语言中,领受了另一种疯狂的诗句:兔崽子,你得跟老子争口气,一定要考个像样的学校,北大!清华!不然,你就会和隔壁那个患神经质的人一样,成个疯子。疯子,知道吗?疯子、疯子、疯子、疯子、疯子……

一切都是从早晨开始的,阳光明亮,氤氲在河面上的水雾像着上淡妆的女子的脸庞,朦胧而羞赧。我推着那辆跟随我多年然而陈旧破脏的自行车,一个人懒散地漫步而行,像搀扶着一位有多年哮喘病的老者兜风散心。我几乎每天都会在早晨6:30左右起床,洗漱,吃早点,然后出门,推车慢走。多年来,这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不知道的人会误以为我是一个对生活保持严谨且恪守规律的人。事实上,我并非一个生命的热爱者。失眠造成了我早起的病症。这跟一个少年的忧郁并非来自做作或矫情,而是来自某种成长的自然愁绪道理是一样的。我试图将自己置入行走状态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就像一条河流在日夜寻找源头的流动中塑造自己的不朽。

而一条河流要塑造自己的不朽将是多么的困难,就像我的失眠,基本上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一条河流到底需要承受怎样的重量才能抚平流程的弯度?也许,只有那些与河流发生过隐秘接触的人才能破解这个旷世的迷团。

每天,最先与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的河流发生联系的是一群学生(有文化的人总将他们喻为春天的使者,破晓的晨曦),我每天推车行走着的当儿,总看见他们在几个老师的带领下从河桥上跑步经过。队伍整齐,排列有序,步调铿锵,节拍明朗,在老师的激情指挥下,口中齐唰唰喊着:“一、二、三、四……”的口令,催人奋进。青春的血液似乎也加快了桥下河流的流速,一切都变得生龙活虎起来。好像这股青春的力量奔向的就是河流的远方。曙光在孩子们嘹亮的口令声中光芒四射。

与这条河流发生联系的,还有一位精神失常者,好多天以来,他一直在桥墩上过夜,这已经成了他的一个留宿地。白天,他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扩散到这座城市的边沿角隅,以寻求活命的口粮。黄昏降临,他又会准时回到桥墩,像一只外出回穴的蚂蚁。至于他来自哪里,没有人知道(谁会去关注一个疯子的出处)。但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家,有什么能比家更温馨的地方呢?他躺在河流的怀抱里,就等于把自己也睡成了一条河。河流的声响是他梦中的呓语。沉醉谁说不是一种境界,就像遗忘是一种福祉。即使那些孩子们如雷的口令声也没能将他唤醒。当然,对那位在桥上散步的妇女牵着的狗舔食他破碗里残剩饭粒的行为,他就更是无动于衷了。

我的目光因为失眠而显得有些模糊。桥的另一边两个妇女声音粗俗的吵骂,让一个沉静的早晨多了一丝浮躁。是两个从河南农村来的中年大婶,在桥上摆了个擦皮鞋的小摊,为争占一个摊位而争执不休。其中一个高吼:娘的,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咋这样欺人呢!另一个反骂道:不要脸,昨天你摆的这儿,今天说什么该轮到我了嘛!其实,她们争占的大概就只有一尺左右的距离。一尺,对她们来说,意味着生存权利的获得或失去。河流在她们的对骂中沉默不语。

时间切换着生活的场景。下午,河流在骄阳的炙烤下显得昏昏欲睡,我仍旧一个人推着车孤清地走着,像走在世界的空旷中。垂着头。无语。失眠导致的精神状态的失衡,使我在上午替领导起草的一份材料上出了差错,而受到了严肃的批评。内心的落寞像失恋后还未修复的情感,恍惚而怅惘。

不知为什么,两位河南大婶还没有平息战火,似乎愈演愈烈,从早上到傍晚,她们都在为了一尺的地盘同室操戈。其中一位将另一位的鞋摊扔向了河里。另一位嚎啕痛哭,口中破骂:贱人,我……饶不了……你。两位110的警察同志用训话的口吻在指责:不知趣,再闹,送回警局。旁边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群众,七嘴八舌议论着。不动声色的依然是那位精神病患者,他正用不知从那里捡来的一根生锈铁棍,在桥柱上刻划着什么,沉着,痴迷。俨然某位艺术大师在创作一幅惊世作品。

我回到家,蒙头便睡,像一艘沉入生活的潜水艇,把自己忘却。当我醒来的时候,窗外早已华灯如昼。打开电视,节目主持人正在播报本城的天气情况:明日气温,35C度。请市民注意防暑。隔壁依稀又传来邻居训导儿子的声音:兔崽子,关掉电视,回房看书。你记住了,跟老子争口气……北大——清华……临窗而视,那个每晚准时出现的女孩,在河边一块草坪上手舞足蹈,嘴里唧唧哇哇地哼唱着一些奇奇怪怪的歌曲。我感到惊诧莫名,退回书房,拿出笔记本,随手写了下面两句话:

河流,改变了;

生活,开始了。

事物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时光的阴影使一些存在的幻象成了消逝的词语。一条河流在喧嚣中总是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于是,记忆成了人类最后的遗产。

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河流从我的视野里隐退了,唯一留存在我心底的是一些被生活沉淀下来的恐慌。这条曾与我朝夕相处,见证过我的喜怒哀乐、人情悲欢的河流被现代文明的巨手修整了容颜——人们在河流的上面,加盖了一层钢筋水泥凝固而成的广场。这是市政府的决策:给河流加盖变为广场,既解决了长久整治无效的河流污染问题,又给市民提供了一方开展业余文化生活的场所,还有利于城区的整体建设规划。此乃一举多得,其利于民,其福于民。

广场竣工那天,来了一大批本城有头有面的人物,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剪彩仪式。市委书记、市长、各大局要职领导、学生、群众、报社记者、电视台工作人员……阵容宏大,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像是纪念一个重大的节日庆典,祈祷一种幸福生活莅临人间。领导站在红绸铺垫的主席台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市民激情的掌声,如潮水一波一波掩埋了尘世的气息。历史在风的呼啸中走进了时间的殿堂。

我站在坍圯的桥墩上,目光幽茫,内心的恍惚像一盏在风中微弱摇摆的灯盏。刹那间,一股往昔生活的平淡气息迎面扑来,撞击在我脆弱的胸膛。我的意识在模糊中清醒过来:从此,我将成为一个空白的存在,我的记忆已随一条河流而去,此后的日月里,我都将失意和失语,就像我失却的童年,破碎在时光的角落里。

那一天,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被盖上盖子的河流,它变得更加的隐蔽和幽暗,像一些人的内心,更像这个时代的生活,以及那些被现代物质社会异化的诗句。

河流消失了,生活改写了记忆。突然之间,我像失却了一个可供倾诉衷肠的伙伴,混乱的意绪和缅怀的惆怅,使我原本空洞的生活愈加空洞起来。每天,我不再那么早地起床,一个人推着自行车,沐浴晨风,畅放心境,不再因灵感枯竭,内心郁闷而悄悄跑去河边散步,观察事物本身的重量,将自己的心情寄存在河流的流速上,向着远方,默默祷告。如今,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冬眠的青蛙,慵懒地蜷缩在被窝里,怀想一种逝去的春天的梦想。

每晚准时出现在河边的那位女孩,已经很久不见她的身影了,自从河流变成广场后,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曾经照临在河面上的月光,伴随河流的消失隐没于孤寂中。女孩的离去使我的窗景变得更加单调而落寞,头脑里顿觉丧失了某种思考的力量。白天,经常在一起拌嘴的那两位异乡擦皮鞋的大婶也搬走了。那位把桥墩当作自己家的精神失常者也不知了去向,旁边废弃的半截桥柱上,他曾经用铁棍刻下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画作还清晰可见,像一具裸露的人体残骸,又像一些被时光打磨后遗留下来的怀旧的伤痕。

现在,这个以“一切为了市民”为宗旨建筑的广场,真正成了这座城市里的市民茶余饭后娱乐健身的场所。它是这座城市最为活跃的“心脏”,承载着众多人的欢乐和激情。广场上面摆满了茶桌,不少人围桌而坐,聊天,品茶,玩扑克,抽烟……广场的东西两只角分别摆出了两套卡拉OK,歌曲繁多,任君选唱,一元一首,价格低廉,东西对阵,激情高涨。老人、小孩、学生、民工组成了一群露天赛歌大联欢。广场的石柱栏杆上被人为地贴满了色彩斑斓的广告:办证,138XXXXX415;招工,包厢少爷,身高1.7米以上,五官端正……寻人启事,小丽,左脸有豆大红痣,于昨日上午在城西菜场走丢……;重金悬赏,王X,故意杀人在逃,有知情者,请拨市公安局电话……

很长很长的时间,我把自己恪守成一个旁观者,与外部世界保持着遥远的距离,我只行走在自己内心的路途上,把外部的一切付诸脑后,像一只蜗牛,把头缩回子宫。试图以封闭的方式,倾听内心河流流动的声音。直到有一天,我仿佛看到曾与我朝夕相处的河流,重又回到我的生活之中。

那是夏季天地燠热的一天。掩盖河流之后热闹非凡的广场,突然之间变得岑寂了,歌声飘逝,人迹隐遁,空荡荡如一块未曾开垦过的荒地。曾在广场上聚集娱乐的人们,被一种死亡的恐惧吓破了胆儿——一个少年在广场上自尽了。他是站在广场的石栏杆上纵身跳下的,有目击者形容死去少年的惨状:头像炸开了的石榴,四肢像剥去皮的蛙腿,两眼圆睁,像两盏放电的灯泡。据说,这个少年生前很喜欢到曾经的河流里游泳,并写出过一些有关那条河流的诗句,但从未发表过,这是他死后,有人从他抽屉里的一个笔记本上找到的。少年自杀事件发生后,广场上娱乐的人逐渐减少了,像一些被季风吹跑的鸟,消隐在感伤中。

后来我知道了,那个死去的少年正是我邻居的儿子,常在午夜被父亲训斥“要争口气”的孩子。他离去的前一天,听说刚参加完高考。广场没有了喧闹,一种宁静沿着我每夜的心跳在加速奔跑,我的睡梦中时常会滋生一种幻觉——一个少年面向河流飞翔的姿态。每当如此,耳畔就会依稀传来一个中年男人,低沉而沧桑的声音:北大,清华,清华,北大……像一条徐缓的河流,呜咽着从梦中爬过。

一个人对一条河流的记忆能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河流肯定会记住很多事,默默无语。

当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因一个“死亡”事件而对一条河流避而远之之时,我却对它表现出出奇的亲近,尽管它留存下来的只是一个残损的遗迹。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条河流。

每个人也都生活在一条河流之中。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去曾经河流存在的地方,走一走,坐一坐。大都是在夜里,这不是怀旧,而是一种追寻,追寻——生命的源头,命运的答案。

午夜时分,白昼的喧闹沉静下来,城市的繁复人事被晚风安抚得恬淡而疏阔。找一块曾经坐过的地方,坐下来,闭目,凝神,感觉就像是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或是蹲在故乡某块山石上,一些经时间淘洗过的人生断片,开始浮出水面。河流涌动的声息,如皎洁的月光,覆盖了我的思想。此时的我,更像是回到了生命的原初位置。平时萦绕在脑际间的领导的批评,不存在了;同事们宏伟的人生构想,淡却了;生活中的人情冷暖,颂扬嘲讽,统统如影涣散,心灵获得了一种接近永恒的东西。一条河流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流向,就像那个精神病患者,他拥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理想王国;那两位河南籍擦皮鞋的大婶,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逻辑;还有那位投身河流自尽的少年,谁能知晓他的价值取向?

我幻想用文字的形式,去铭记一条河流,并努力用文字,去呈现随一条河流所发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灵细节。这使得我创作出的所有文字,都保持着河流的湿度。也许,我这样做,显得有些幼稚和天真,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为我的文字,而勾起对一条河流的思索,以及对曾经随河流呈示的那些愉悦的、悲伤的、愤怒的、怜惜的事物,保留记忆,并从此对一条河流保持敬畏之心。

偶尔的一天,在这座城市中,我发现了一位对消失的河流,与我有着相同情愫的人。他写了一首诗,题目为《河流的秘密》,发表在本城的一家晚报上。诗中充满了对河流深深的敬意。这首诗发表后,迅速被其它多家媒体转载。于是,很多人都知道了河流的“秘密”。遗憾的是,写这首诗的人用的是一个叫“记忆”的笔名,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名实姓,这成了另一个秘密。为查询这个人,我曾给发表这首诗的报社打过电话,他们的回答是:此人未留任何地址,我们也正在寻找中。

失望之余,我将这首诗,用毛笔重新誊抄了一遍,装裱后,挂在我书房的墙壁上。夜晚伏案疲乏之时,抬头望望那首诗,顿觉心底萌生出一股催人前行的力量,并因此不再孤独。

我还会偶尔去消失的河滩坐坐,冥想一些心事。一天夜晚,我在河滩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用铁锹在挖一个土坑,动作有些迟疑。我正为那人的古怪行为纳闷,却看见挖坑的人将一块木牌插入了土坑,用土紧紧培实。我起身向那人走去,我看清了那块木牌上刻着五个大字:河流的秘密。借着路灯和月色,我认出了挖坑的这个人,她就是曾经每晚都会准时出现在河流边的那个女孩。我愣住了,脑子里闪电般跳出那个署名“记忆”的人,等我醒过神来,她早已消失在夜色中。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每晚都要去那块木牌的位置等候,像盼望着与一条河流的相遇。但我什么也没有等到,留给我的,就像那条曾经存在的河流,成了心里一个永久的“记忆”。

河流是无形的,正如生活太虚幻。但谁又能否认,一条河流代表的不是一段历史的轨迹,或者,一些生命的秘密呢?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王蒙、王朔、张晓风、郭文斌、张小娴、李娟、冯杰、雪青、何向阳等数十位作家的数十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在呈现散文题材的丰沛性、写法的可能性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热门推荐
  • 故乡

    故乡

    回故乡之路就是看望母亲之路,寻找母亲之路。用当地方言说就是鸡上架,娃娃寻(醒)他娘。这个娘在我们当地人叫nia(尼阿压),这么发声就对啦,你就成了个娃,碎碎一个娃,不管你在外边弄多大个事做多大个官,哪怕做了皇帝回到故乡你就是毬把高个娃,卵蛋大个娃,老远地你会听见你压(娘)在黄土高原的深沟大壑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喊叫:狗娃回来!狗娃回来!回来喝豆豆米汤。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下来,就像你压(娘)在锅里煮的米汤里的大颗白豆。
  • 矩阵之主

    矩阵之主

    「这世界是假的,我知道……然而既然伤心会哭,喜悦会笑,爱了会幸福,又有什么所谓……这是我战斗的理由,你呢?」「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你,交谈的不再是你,触碰的不再是你……‘源’称这为‘升级’,而我遍历人类语言5657万词汇,找到了一个更准确的词语:死亡。」
  • 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口才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好口才会给你开创美好前景,拥有好口才,就等于你拥有了辉煌的前程。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还包括聆听、应变等多项能力。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口才训练集中营》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主要包括了商务场合语言手册、商务谈判语言手册、会议发言语言手册。
  • 诸天尽头

    诸天尽头

    一觉醒来,罗素脑海中就多出了一个可以穿梭诸天世界的系统。杀手、怪兽、女巫、异形、魔鬼、神明……无限的世界有无限的可能,亦有无限的历险,而踏破无限之人,必将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从平凡到不朽,在诸天的道路上寻觅尽头!……看着永无止尽的道路,罗素摸着系统的狗头,他手里只有抽奖得来的卡片……有点慌!
  • 冷情盟主霸道妻

    冷情盟主霸道妻

    “好!不就成亲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倒是给我变个女人出来,我便立刻成亲!”“变?怎么变?难不成给你从天上掉下一个!”结果,实践证明,上天不仅会掉馅儿饼,还会掉……话音刚落,只听到“啊”的一声长音,一个巨大的不明飞行物朝两人砸了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决定总持经

    佛说决定总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里美中篇小说集(傅雷译文经典)

    梅里美中篇小说集(傅雷译文经典)

    《嘉尔曼》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嘉尔曼是个聪明美丽、独立不羁、又十分任性的吉普赛女郎。她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要求自由的女性。她身上有邪恶的特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重要的是她的真诚、坦率、刚毅不屈。她蔑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法律,用恶习的方式反抗社会,是社会的叛逆者。《高龙巴》叙述高斯岛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讨血债”的风俗,以恋爱故事作为穿插。轻松活泼,谈笑风生的文章,适与故事的原始情调与血腥味成对比。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盗天下之王爷来亲亲

    盗天下之王爷来亲亲

    来自于21世纪的神偷柳听雪,在第一次见到铁血王爷楚凌九时,声称要毁了他的清白,结果偷了他的初吻就落荒而逃,殊不知,她顺带还偷走了他的心。偷盗界的泰山北斗是她,医学院的天才少女也是她,一朝穿越沦为人人喊打的相府嫡三小姐还是她。世人皆说她是柔弱可欺的残花败柳。冷王楚凌九却认为:她是最腹黑的小坏蛋。若问,柳听雪这辈子最后悔的是什么:当然是偷了楚凌九的初吻,从此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 百变守护神

    百变守护神

    神级下凡,精彩不断。品味人生百态,体验生活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