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500000004

第4章 被上帝阻止的通天塔

1.卓鲁拉居民的大灾难

墨西哥城郊外的卓鲁拉是个死气沉沉的小镇,人口虽然只有1.1万,市中心却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沿广场往东走,穿过狭窄的街道,越过一条铁路,便到达被印第安人称为“特拉契哇泰泊特尔”的“人造山”阴影下。

这座巨型建筑物,号称古代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工程计划之一。它一度是奉祀和平之神奎札科特尔的圣殿,如今却被天主教占据,在其上兴建一栋装饰华丽的教堂。这座古建筑的地基占地1821100平方米,高64米,在规模上超过埃及的大金字塔3倍。在岁月的侵蚀下,尽管轮廓已经变得模糊,周边也长满野草,但依稀可以看出,它原本是一座宏伟、庄严的古巴比伦式宝塔,拥有四道整齐峭直的“阶梯”,直达云霄。宝塔的底部,每一边几乎长达半公里。虽然饱受践踏凌辱,但这座古建筑仍旧保持它的尊贵和美。这就是墨西哥的通天塔。

蒙尘的古迹并不会永远保持缄默。有时候它会向世人倾诉。当“征服者”柯特兹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铲除一个文化,如同一个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时,这座宝塔目睹墨西哥人民遭受的身心创伤和屈辱。当时的卓鲁拉城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圣地,拥有10万人口。为了彻底消灭墨西哥的古老传统和生活方式,征服者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糟蹋奎札科特尔的圣殿。这帮人最后想出一个伎俩:把矗立在宝塔顶端的圣殿整个砸掉,在原址建造一间教堂。

柯特兹和他的手下不过是一小撮人,而卓鲁拉城却有10万居民。然而,当这支西班牙军队开拔进卓鲁拉城时,他们却拥有一个重大的战略优势:这群皮肤白皙,满脸胡须,身披铠甲的外乡人,在墨西哥土著看来,简直就是古老传说所预言的天兵神将——当初“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离开时,曾经向百姓许诺,总有一天他会带着徒众“渡过东海”回到墨西哥。

在这种期待心理下,纯真老实的卓鲁拉居民竟然让西班牙军队攀登上宝塔的阶梯,进入神殿的正院。在这儿,一群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郎轮番唱戏,演奏各种乐器,欢迎远来的贵宾。仆役穿梭酒席间,端来一盘盘面包和精心烹调的菜肴。

一位西班牙编史家目睹事件的过程。根据他的记载,全城百姓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齐聚神殿前,“身上并未携带任何武器,脸上挂着欢欣的笑容,争相挤进神殿大门,准备聆听白人贵宾的演讲”。西班牙人利用镇民们的纯真无知,趁机关闭和封锁神殿所有入口,然后出其不意拔出佩剑,刺杀热诚招待他们的主人。在这一场血腥屠杀中,总共有6000人被杀。西班牙人的残暴野蛮,比起举行杀人祭神仪式的阿兹特克人实在不遑多让。“卓鲁拉镇民措手不及。他们身上并未携带刀箭和盾牌,无从抵抗西班牙人。就这样,他们一个个糊里糊涂送了命。他们上了西班牙人的当,成了冤死鬼”。

具讽刺意味的是,征服秘鲁和墨西哥的西班牙军队,都受益于土著间流传的神话:一位皮肤白皙、满脸胡须的神祗总有一天会回来。如果这位神祗是一个被神化的凡人,那么,他必定是一个文明的、正派的人物,或者,更精确地说,两个背景相似的人物,一个在墨西哥活动,成为后来的神祗奎札科特尔,另一位出现在秘鲁,成为维拉科查神。入侵的西班牙人,在相貌上酷似这两位早他们来到美洲的白人,这使得他们征服美洲的计划进行得格外顺畅。然而,跟这两位仁慈、睿智的先辈不同的是,征服安第斯山区的皮泽洛将军,和蹂躏中美洲的柯特兹将军却是两只饿狼。一路挥军进击,他们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落入他们手中的土地、人民和文化。他们几乎摧毁了一切……

2.墨西哥文化大浩劫

眼睛被无知、偏见和贪婪蒙蔽的西班牙人抵达墨西哥时,一举摧毁了人类祖先留下的一笔珍贵遗产。由于他们的愚蠢,人类的后代子孙再也无法真切了解崛起于中美洲,一度十分昌盛辉煌的文明。

譬如,供奉在米兹特克族印第安人的都城亚契奥特兰圣殿内的那个发光“神像”,到底是什么来历呢?通过16世纪一位目击者伯哥亚神父的记载,我们才知道当时确实有这么一种稀世之珍:这个东西价值连城。它是一颗绿宝石,大小相当于一只番椒,上面精工镌刻着一只小鸟儿,和一条盘蜷着身子伺机展开攻击的小蛇。这颗宝石十分晶莹,透明得能够从内部发射出光芒,有如烛火一般明亮。这是一件非常古老的珠宝,现在已经没有人晓得它的来源,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会被供奉在神殿内,受老百姓膜拜。今天,如果我们有机会检视这类“非常古老”的宝石,我们会探究出什么秘密来呢?它究竟有多古老?我们永远找不到答案,因为天主教会派到亚契奥特兰城的第一位传教士贝尼多神父,从印第安人手中抢走了这件珠宝:“有个西班牙人出价3000金币收购这颗宝石,但神父拒绝了。神父把整颗宝石碾碎,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和水一块搅拌,倒在地上,用脚狠狠践踏……”

阿兹特克皇帝蒙特祖玛致赠西班牙统帅柯特兹的两件礼物,是极为珍贵的墨西哥历史文物,但落入莽夫手里,也难免遭逢同样的噩运。这两件礼物是圆形的日历,大小相当于车辆,一个用白银打造,一个用纯金铸成,上面都镌刻着美丽的象形文字,蕴含珍贵的历史资料。柯特兹将军接下礼物后当场下令把它熔化,铸成金块和银锭。

在中美洲各地,一些人四处搜括历史文物,将它们堆集在一块,放一把火烧掉。他们以这种方式,有系统地消灭印第安人的古老文化和知识。例如,1562年7月,在曼尼城(位于今天犹加敦半岛美里达市南郊)市中心广场上,狄亚哥·迪兰达亲手烧毁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同时,他也砸碎了无数神像和神坛。根据他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魔鬼的玩意儿,用来欺骗印第安人……”他还在别的城市干过焚书砸神像的事。据他自己招认: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全都用印第安人的文字写成)。由于书中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意儿和魔鬼的谎言,我们干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心痛的岂只是“土著”!任何想探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真相的人,不管活在什么时代,都会为这场文化大浩劫感到心痛。

参与西班牙占领军铲除中美洲传统文化行动的还有很多“神职人员”,其中有些人的作风,比起狄亚哥·迪兰达还要残酷无情,还要有“效率”。这伙人中,声名最狼藉的要算是墨西哥人胡安·迪祖玛拉嘉。据他自己招认,任内他总共砸毁2万尊印第安神像和500间印第安神庙。1530年11月,他把已经皈依天主教的一位阿兹特克贵族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罪名是:私下膜拜印第安人的“雨神”。不久以后,他又在德兹科科城市广场上生起一堆大火,将过去11年西班牙占领军从阿兹特克人手中掠夺的珍贵文物,诸如天文资料、绘画、手稿和象形文字书卷,一古脑儿烧得干干净净。随着上升的火焰和四下飞扬的灰烬,我们对中美洲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也就从此化为乌有。

古代中美洲各民族留下的文字记录,今天幸存的究竟有多少呢?答案是:由于古代一些西班牙人的暴行,留存到今天的抄本和书卷,数量不到20.

据说,那帮人烧毁的文件,有许多记载着“远古的历史”。

究竟是怎么样的历史呢?其中包含什么秘密呢?

3.巨人与通天塔的传说

就在焚书行动如火如荼展开之际,有些西班牙人已经开始领悟:“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曾经存在于阿兹特克人之前的墨西哥。”说来诡异,最早醒悟的就是那位烧书烧得最起劲的狄亚哥·迪兰达。显然,在曼尼城演出一场公开烧书的表演之后,他的心灵经历过一番“大彻大悟”。垂暮之年,他痛下决心,全力搜集犹加敦半岛土著的神话和口传历史,以挽救他曾不遗余力摧毁的古代文化和智慧。

圣芳济理会的修道士伯纳狄诺·迪萨哈冈是一位编史家。他记载的中美洲历史和传说使我们获益良多。据说,这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四处寻访印第安耆老,央求他们使用阿兹特克象形文字,就记忆所及,写下阿兹特克族的历史、宗教和传说”。他将历年搜罗的古代墨西哥人种、神话、社会和历史资料汇编成一部12卷的巨著。问世后,这部著作却遭西班牙当局查禁。所幸有一份抄本留传下来,虽然并不完整。

另一位圣芳济修士狄亚哥·迪杜兰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搜集本土神话和传说,试图挽回已经沦丧的古代文化和知识。1585年,他造访卓鲁拉城。其时,墨西哥社会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剧变。在卓鲁拉城,狄亚哥修士访问一位据说年纪超过100岁的老者,听他诉说当初兴建宝塔的故事:起初,太阳的光还没被创造出来,卓鲁拉这个地方一片黑暗混沌。大地平坦辽阔,没有山丘。整个平原被水环绕,没有树,也没有生灵。太阳和光从东方升起之后,世界上立刻出现一群畸形的巨人,占据所有土地。他们爱上美丽的太阳和光,决定建造一座塔。这座塔非常高,塔顶碰触到天堂。他们搜集建筑材料,接着又找到一种黏性很强的泥巴和沥青,立刻开始动手建造高塔……这座塔终于建到最大的高度,塔顶碰触到天堂。天堂之主非常生气,就对天上的居民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地上的凡人被太阳的光和美色迷住,建造一座狂傲的高塔,直通到我们这儿来。你们去教训他们,不要让这些凡夫俗子混进天堂,跟我们生活在一块。”于是,天上的居民纷纷出击,有如闪电一般。他们摧毁了高塔,把造塔的人驱散到世界各地。中美洲的这个传说,跟基督教《圣经》讲述的巴别塔(tower of Babel)故事有七八分雷同,而《圣经》的故事是从更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传说演变而来的。

中美洲的高塔传说和中东地区的巴别塔故事之间关系显然非常密切。两者的共同点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间的重大差异。当然,东西方两个故事之所以有这些共同点,也许是因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已经有过接触,但未被历史所记载。有一个理论,倒是可以同时解释两个故事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高塔传说的两个版本,源自一个共同的,极为古老的祖先,尔后数千年间各自演变发展,形成现在的样子。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4.一座永恒的建筑物

《圣经·创世纪》讲述的“通天之塔”故事是这样的: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迦南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到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这段经文最让人感兴趣的一节是:巴别塔的建造者声称,他们所以要建造一座永恒的建筑物,为的是让他们的名字永垂不朽——即使他们的文明和语言被遗忘。卓鲁拉高塔的建造者,是否也有相同的动机呢?

根据考古学家推算,在墨西哥,只有少数几座古建筑物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卓鲁拉城绝对是其中的一座。没有人能够确定,它的城垛究竟是在多古远的时代开始兴建的。有迹象显示,这座城于公元前300年开始积极扩充和发展时,一些古老的建筑物早就存在了好几千年。在它们的遗址上,现在矗立着宏伟的奎札科特尔宝塔。

考古界以往的一些发现足以证明:一个极为古老的文明所留下的遗迹,目前仍隐藏在中美洲各地,等待考古学家挖掘。例如,墨西哥城大学校园南边,连接着都和奎纳瓦卡市的公路旁,矗立着一座圆形的阶梯金字塔,结构十分繁复,具有四道走廊和一道主梯。1920年代,这座金字塔的一部分遗迹被考古学家从火山熔岩中挖掘出来。一群地质学家接受邀请来到现场,帮助鉴定这些熔岩的年代。出乎大家意料,经过仔细检验,他们竟然做出这样的结论:这场将金字塔三面全部掩埋(接着又将周围155.4平方公里的土地覆盖)的火山爆发,肯定是发生在“至少7000年以前”。

这项地质证据却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刻意忽视,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在那么古远的时代,墨西哥就已经存在一个具有建造金字塔能力的文明。值得一提的是,替国家地理学会挖掘这个古迹的美国考古学家拜伦·康明斯,面对这座金字塔上方和下部区隔分明的层级结构(包括火山爆发前和之后完成的),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这是美洲大陆上发现的最古老神庙。”他推算的日期甚至比地质学家鉴定的还要古远。他斩钉截铁地指出:“这座神庙在8500年前左右沦为废墟。”

5.走进层层叠叠的金字塔深处

进入卓鲁拉金字塔内部,感觉上,真的就像钻进一座人造山丘似的。里面的隧道(总长度超过9.6公里)并不古老——从1931年到1966年经费枯竭为止,好几队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内部卖力挖掘,留下了这些隧道。可是,不知怎的,这一条条狭窄、低矮的地下回廊却感染上周围建筑物的古旧气息,既潮湿又沁凉,阴森森令人毛骨悚然。

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的文物断定,这座金字塔并不是某一个朝代的产物(这点跟埃及基沙地区的金字塔不同),而是经过极为漫长的一段时间。根据保守估计,至少2000年左右,逐步兴建完成的。换句话说,它是一项集体工程计划,由许多世代的劳工合力完成。参与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包括奥梅克、泰奥提华坎、图特克、萨波特克、米兹特克、卓鲁拉和阿兹特克等先后崛起墨西哥的民族。从史前开始,这些文化都曾经影响到卓鲁拉这座古城。

虽然人们无从断定究竟谁才是这座金字塔的起造者,但是,考古学家已经确认,最早的工程包括一座圆锥形的高耸金字塔,形状如同一个底部朝天的水桶,顶端平坦,建有一间神庙。过了很多年,第二座相似的土造金字塔,被添置在原先那座金字塔上,同时,在第一座金字塔顶端加铺坚厚的石板,使神庙的地基高出周围的平原60多米。此后1500年间,估计有四五个其他民族和文化参与建筑工程,使卓鲁拉金字塔具备今天的面貌。这些民族先后扩充金字塔的地基,但不再增加它的高度。就这样,有如执行一项整体工程计划似的,卓鲁拉城的“人造山”一步一步显现出它那典型的、四层的宝塔结构。今天,它的底部每一边长达457米,约莫是埃及基沙大金字塔的两倍,而总体积则高达令人咋舌的300万立方米。诚如一位专家指出的:“这是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最大一栋建筑物。”

所为何来?

干嘛要费那么大的工夫?

中美洲的人民究竟想给自己留下什么名声?

穿梭在密如蛛网的隧道中,吸着地底阴凉的泥沙气息,人们只觉得头顶那座庞大沉重的金字塔,无情地朝自己直压下来。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栋建筑物。人们把它树立在这儿,是为了奉祀一位神秘的中美洲神祗。

由于西班牙占领军和天主教会的愚昧与偏见,今天,我们对奎札科特尔和他的门徒来历和事迹,几乎一无所知。这些入侵的西班牙人,拆掉卓鲁拉城的古老神殿,砸毁神像、祭坛和镌刻着日历的石碑,烧毁无数文物,包括手抄本、绘画和象形文字书卷。这帮人试图消灭中美洲人民的历史和文化,而他们几乎成功了。然而,流传在百姓之间的神话,却鲜明地、肯定地告诉我们:最早建造卓鲁拉金字塔的是一群“畸形巨人”。在那万籁俱寂的荒原上,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谁能想象到远古的人类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术馆和艺术走廊呢?那岩石上栩栩如生的画面上,所充分显示的远古人精湛的艺术,令人流连往返,赞叹不止。岩画好似一张历史的画卷,你可以去探寻人类早期生活的足迹。

同类推荐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世界,体现了古老而惊人的生命力。植物界是随着地球的发展,由原始的生物不断地演化,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形成现在已知的50余万种植物的。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的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中。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主要由历史上绿色植物的遗体经地质变迁形成。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而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 智慧城市(“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智慧城市(“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城市生活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之中进行智慧的生活?本书将为你介绍。
  •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包括:有待破解的木乃伊书、神秘海底人鱼之谜、“失踪”的大西洲、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神秘的西夏王陵、淹没在千年积雪下的诺亚方舟、百年之谜——通古斯大爆炸、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埃及金字塔内神秘能量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诡秘的北京大灾难、哈拉帕文化神秘消亡之谜、藏身地下的远古城市:庞贝城、神秘莫测的英国巨石阵、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舍利子之谜、宇宙的诞生和消亡之谜、三星堆千年未解之谜、神秘莫测“时空隧道”、赵匡胤“暴死”之谜、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一角、月球形成之谜、中国四大美女之谜、《新约全书》中的藏宝秘密、希特勒之谜、法老咒语之谜、狮身人面像之谜、恐龙之谜等世界各种神秘诡谲之现象。
  • 星球:穿行在星球之间

    星球:穿行在星球之间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在地球内侧的轨道上运行,呈金黄色,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但是金星总是被浓厚的云层包围着,即使用天文望远镜也很难窥见它的真面目。金星的外表最像地球,且质量和大小都同地球相近,因此人们一直把它看作是地球的孪生星球。
热门推荐
  • 全职猎人记

    全职猎人记

    猎人,猎人大陆的主宰,这是一群在猎人大陆上拥有杀人执照的人群。而成为猎人不需要什么修炼条件,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就可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想成为猎人,因为只有成为猎人才能进入各类灵境、秘境、魔镜、妖境进行探险,捕捉灵兽、珍兽、魔兽、妖兽,获得各类财宝、珍宝、秘宝、魔器、妖器,展现各类能力。
  • 密使

    密使

    这部作品叙述了南京解放前夕,发生在国民党江防要塞的故事。侦察队队长于明辉奉命策反留学归国的军事专家、也是他双胞胎哥哥的于明阳。在混战中,于明阳不幸中流弹身亡。不得已,于明辉变身为哥哥于明阳,打入了国民党边防要塞。
  •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本书以古典演义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新解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帮助企业获取管理的真经。西游团队从组建到取得真经的历程,就像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从执行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学习到团队运营、领导艺术、员工激励等管理之道。全书幽默不失灼见,浅显却富有深意。因此本书既是管理者修炼的必备手册,也是员工提升自我的指南书。
  • Smoke Bellew

    Smoke Bell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婚我不离了

    这个婚我不离了

    唐心家族破产之后,为了不让许庭业有机会找自己离婚,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再次挤进白富美的行列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就在唐心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之际,许庭业不淡定了……自强自立女主VS腹黑傲娇男主
  • 难逃深宫

    难逃深宫

    神算子说她的命运贵不可言,将来会母仪天下,她笑:也许人定胜天呢?自己只想和爱人一起畅游江湖,自由自在。可是,她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命运:成为皇后,生下太子,君王的宠爱就要将她淹没。可她忽然发现原来她的丈夫竟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带着孩子,毅然离开。等待她的,是邻国那个不顾世俗,对她一往情深的国君。难道,逃离了此地痛苦,却又到了别处深宫吗?
  • 被告无罪

    被告无罪

    4月2日这天,天气出奇的好,总让人想痛痛快快地做些什么。三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三平市钢铁厂道口星辰网吧前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网吧门口有一棵被霜打得不成样子的紫荆树,顶上那些狰狞地指向天空的干枯的树枝像老人没有水分的手。与此不太相称的是枯枝与树干交接的地方却旺盛地长出了茁壮的绿叶,像少年的头发生机勃勃。网吧前环城路上奔跑着的是能够把空气变得很糟的车子,以及人行道上乱穿衣服的男男女女。很显然,三个男孩对眼前杂乱的景物不感兴趣。
  •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皮散人鼓词

    木皮散人鼓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