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1600000004

第4章 发明简史(4)

进入宋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用纸数量越来越大,也促进了造纸技术的迅速提高。油纸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时曾用桐油等油料来涂纸,做成油纸,用来裱糊窗户或做雨伞。宋代时则出现了蜡涂的纸,这种油纸表面光滑,透明度高,抗水性强,并有防蛀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用白色矿粉涂在纸上,再涂蜡,就涂成了所谓“粉蜡纸”。欧洲在19世纪中期才出现了类似的蜡质涂布纸,比我国还是晚了1000多年。自宋代开始出现纸币,到明清时期纸币所用纸在质量上已相当高了。水纹纸的质量在宋代有很大的提高。这种纸在阳光下一照,可以看到里面有透明的花纹,我国的人民币就是用水纹纸制造的,故宫博物院中现在还存有宋代水纹纸的实物。欧洲直到13世纪才在意大利制造出水纹纸,比我国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宋代防蛀纸的发展也为书画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起初,人们用黄檗汁染色的黄纸,因汁中含有小柏碱,可起到杀虫作用。

后来,为保持纸的洁白,改用椒汁浸纸防蛀。流传至今的一些宋版书就是用这种纸印刷的,明清以后就多改用药物防蛀了。

明清时期,造纸术仍未停止进步。例如壁纸,在南北朝已经出现。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明代已能在大张壁纸上印出五彩缤纷的图案,使壁纸的用场更加广阔,它与同样美观的纸花、剪纸等还被传到国外。同时,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造价很高,质量在一般用纸之上。

由于宋元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因此也促进了造纸工艺和设备上的发展和变化。造纸用的竹帘纸模多用细密竹条,能够使纸的打浆度相当高,并造出很细密匀称的纸来。唐代曾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宋代以后,则多用植物黏液作“纸药”,使纸浆均匀,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常被用作“纸药”,这种技术自唐代产生,到宋代以后兴盛起来,就不再采用淀粉糊剂。

同时,也涌现出不少有关造纸的著作。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蜀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均有大量记载。该书还对竹纸和皮纸进行了总结性的叙述,书中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细的记载。

中国造纸术的外传

在中国的造纸术外传以前,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也都根据本国的不同资源,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来书写文字。如印度主要用白桦树皮和一种叫多罗树(一种大叶棕榈树,旧译为“贝多树”)的树叶,来书写佛经,这种被称为“贝叶经”的佛经在隋唐时曾大量流入我国。但这种书写材料和古埃及的纸莎草纸一样不便使用,且难以保存。正是蔡伦发明的纸,给世界文化带来了福音。

但长期以来,西方人并不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他们将蔡伦用破布、麻绳等废料制成的纸叫褴褛纸。直到上个世纪末,他们还认为纸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而阿拉伯人的纸是棉造纸,褴褛纸则是由欧洲的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在西北古长城一处发现几封用粟特文写成的信纸,他依据其他同时发现的文物,断定这是公元2世纪的文物。经化验,他认定这纸完全用破布褴褛制成,在显微镜下看,则是中国麻纤维,有些纸片用肉眼还能分辨出破布织的痕迹。此后,西方人才逐渐公认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褴褛纸。

从历史上看,造纸术的外传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西汉时的张骞通西域,使中国和西域的文化、经过交往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已有一些最初的麻纸被传了过去。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致使中西交往再次频繁起来,不少西域中亚的商人来到中国。作为蔡伦的同时代人,班超当然也对受到皇帝嘉奖的“蔡侯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来中国的西域商人开始用中国的纸来记录数据、书写商业往来函件,因为纸比起简牍来,不知方便多少倍了。斯坦因发现的那封粟特人信纸,距离蔡伦发明纸只有40年时间,这时西域的粟特人已经在广泛地使用纸了。

纸传到西域后,再往西传到阿拉伯也就不困难了。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曾经发现过用希腊文、波斯文抄写的耶稣教圣经里的赞美诗。在我国唐朝初年(公元650年左右),阿拉伯帝国已经扩张到葱岭西坡,这时,中国的纸已经在阿拉伯落户。但是,具体的制造纸的技术和方法的西传则可能要晚一些,大约是在公元8世纪的盛唐时期。11世纪时的阿拉伯旅行家贝鲁尼在他的著作中记述了这一点,他说:“初次造纸是在中国……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以满足当时的存在着的需要。”随着阿拉伯势力的扩张,中国的造纸法就继续向西传到埃及、摩洛哥,然后又到欧洲。

中国的纸往东传播的时间要更早些。公元7世纪(初唐),朝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长安太学学经术,唐朝皇帝也多次送给高丽、新罗王经史等书。大约在这段时间里,造纸术传进朝鲜,然后又由朝鲜进入日本。有人曾考证,至迟在7世纪末,印度已经有了“纸”字,曾由海路赴印度的义净和尚在他的著作里也表明,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纸已经向南进入印度。毫无疑问,中国造纸术的规模向四境和西方传播,说明它对人类文化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永载史册的。

在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国国内生产的纸不能满足需要,还要从朝鲜和日本等国进口纸。元代人陶宗仪汇编的《陶氏说郛》中收了一篇无名氏的文章,叫《负喧杂录》,记载说,唐人用纸,多取自“外夷”,因此唐诗中常能发现“蛮笺”等字样。当时,每年从高丽输入蛮纸,作为书卷的衬纸。另外,日本产的松皮纸、芨皮纸和东南亚国家出产的香皮纸也都输入中国。可见那时造纸术传入朝鲜、日本之后,又在那里得到了很大发展。

直到18世纪前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争相仿制壁纸,初期的制品还带有浓郁的中国艺术品的风格。

造纸术在西方的发展

公元751年,被阿拉伯人俘虏的中国军人中的造纸工匠,在撤马尔罕生产了纸,并运销整个阿拉伯世界。1157年,简·蒙戈菲尔——大马士革的一名俘虏,在基督教世界办起了第一个造纸作坊。到16世纪,欧洲的羊皮纸就被彻底代替了。而现存的欧洲最早的纸稿是,在西班牙布尔戈斯省发现的11世纪的祈祷书手稿。14世纪末,一些欧洲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开始用木材造纸。16世纪,欧洲制出了第一张双面印刷的纸。

在欧洲的造纸史上,最有意义的要属长型纸的制造。1798年9月9日,法国巴黎的印刷出版商皮埃尔·弗朗索丽·迪多的雇员尼古拉·罗贝尔向当时的内政部长德·纳夫夏托提出申请,希望免费得到一种长型纸制造工艺的专利。这种工艺不需要任何人操纵,完全用机械方法制造12~15米长的纸。1799年1月18日,罗贝尔获得了这项专利,从而成为长型纸制造机(或称长网造纸机)的发明者。1803年,他的第一台造纸机展出。这项发明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使造纸业摆脱了文艺复兴以来一直使用的利用浆池一张一张地造纸的传统工艺。到1843年,英国纸张的价格已降低了一半。造纸术的机械化就是从此开始的。

1806年10月7日,英国人韦奇伍德为他发明的复写纸申请了专利,他将一张薄纸在墨水中浸泡,夹在几张吸墨纸中间晾干,就制成了复写纸。

到1844年,德国人戈特罗普·克勒尔发明了用刨碎的木屑造纸的技术,从而改变了用破布造纸产量不高的局面,为书刊的推广创造了条件。从此,西方人用造纸机,使得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业得到了空前速度和规模的发展,从而为西方的多次技术革命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有不少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背景中,利用各种最新的技术成就,在不断地改善着古老的造纸技术。尽管有人预言,21世纪电脑中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是所谓第六代智能电脑的“神经网络”将取代造纸术和印刷术,我们仍然坚信: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还将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纸作为信息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物质载体,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造福人类。

印刷术简史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印刷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印刷术,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传播,就不会有人类的教育、科技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正因为印刷术的至关重要性,人们曾把它称为人类的“文明之母”。惟其如此,16~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看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时,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包括指南针在内的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样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颗星星能比它们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现在回过头来看,培根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直到今天,我们仍不能低估印刷术的历史作用。而就印刷术自身来说,却不是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电脑输入和排版,激光照排和印刷……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先是在中国,后来又在欧洲逐渐地演化过来。

印刷术前史

真正的印刷术即雕版印刷术,是在唐朝出现的。因此,这里讲的只是印刷术的“前史”,或者说真正的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和文化条件。

印刷术来源于中国很早就延续下来的刻字和拓印的传统。相关的工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刻字技术、印章技术和刷印技术。

中国的刻字技术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殷商留下来的有的甲骨文字刀法已经楚楚可观。此后,刻在青铜彝器上的金文、石刻铭文等,有很多都是相当精美的艺术品。中国古代的石刻最有特色。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就发现了10块石鼓,每块上面都刻着一首四言诗,就是著名的“石鼓文”。经研究证明,这是春秋初期秦襄王时所刻,现在还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巡游各地,并留下了许多石刻。后来,就有人想把整本书的文字都刻在石头上,当做读本——这或许就是最早的“书本”。再后来,又有人在石碑上摹拓,古人又叫墨拓、捶拓,实际是一种复制方法,大概也是最原始的印刷了。

同时,作为印刷术的其他物质条件,如纸、笔、墨等都相继问世。笔和墨在先秦时期已经使用,商代已有原始的笔,春秋时已能制造毛笔。汉代时发明了纸和人造松墨。公元3世纪时,韦诞造的墨达到了“一点如漆”的程度。松墨既是优良的书写原料,也是印刷技术方面上好的着色原料。而纸从汉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已被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了。

另一方面,由刻字技术演化来的反文印刷原理和技术也不断发展起来。“摹拓”就是这种反文印刷。到南北朝时,刻字技术则独辟蹊径,创造出新的意境。如北魏太和22年(498)洛阳老君洞始平公造像石刻的阳文楷书,北齐马天礻芙等造像碑的阳文隶书,梁萧景神道石柱的反刻字等。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阳文、反刻的刻凿技术,为雕版印刷术准备了较高水平的刻字工艺技术条件。

与刻字相仿佛的还有印章。印章究竟起于何时,现在还难以考定,以现有的材料看,在战国时期,印章就已开始流行。随后,汉玺兴盛起来。道教发展后又有符印产生。按照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的记载,古人入山要佩戴“黄神越章之印”,以躲避山鬼猛兽,宽约4寸,上面刻有102字;若是阳文反刻,就俨然是一块雕版了。

在刻有文字的木版或石版上刷黑印物就叫刷印。刷印之前的印物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印章刊印文字,即用蘸墨印章向下刊在诸如封泥、帛、纸之类的印物上,这样出现的是白底黑(或其他颜色)字。二是拓印,即摹拓。至今,人们,主要是成年人,都还在广泛使用印章,甚至众多的机关、单位的“公章”也都还是这种印章。而拓印在雕版印刷出现以前曾被广泛使用。

我们现在知道,拓印、刊印都不是印刷术,但如果没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印刷术的诞生。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又叫做刻板印刷。它被发明的具体时间,最早有人推到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因为在这一年,山阳高平县人张俭由于得罪了宦官侯览,亡命出走,朝廷“刊章讨捕”,用加盖印信(“公章”)的政府文件传达到各个外府追捕张俭。元代人王幼学注释,“刊章”就是“印行之文,如今板榜”,印刷发行的文章就像今天排版印刷的文章一样。于是,清朝人郑机首先倡议,我国的雕版印刷始于汉代。

较可信的说法就是雕版印刷发明于隋朝。隋朝人费长房在《历代三宝纪》中写道,开皇十三年(593)十二月八日,隋文帝杨坚下令崇佛,诏书中有“废像遗经,悉令雕撰”等语。明代人陆深在《河汾燕闲录》上卷称,这就是“印书之始”,为雕版印刷术发明之日。后来,胡应麟、方以智、阮葵生等大家也都同样主张。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清代王士祯就认为“雕者乃像,撰者为经”,即雕刻佛像,撰著佛经,而不是雕版印刷。但在《隋书》和《北史》等史书中,也有关于隋代出现雕版印刷的记载,何况那时已经具备了印刷术产生的各种条件。

雕版印刷是这样一个过程:先找一些质地较好的木板,如梨木或枣木做成的板,再把字写到纸上,把纸贴在板上,用刀把字刻出来,这样印板就出来了。在印板上刷上墨汁,再把纸张盖在印板上,用刷子轻刷,然后揭下印纸,就成了带字的印刷品。

在唐朝,雕版印刷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了。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宗教印刷。在隋唐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佛教和道教的传布,尤其是佛像、佛经得以大量印行。在唐初,在印度取经的著名高僧玄奘带回了许多佛教经典,在唐玄宗的授意下,翻译、印刷工作得到巨大支持和发展。尽管当时的印刷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印出的书籍字迹常常模糊不清,质量很差。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精美的印刷品。1966年,学者们考证了一本在朝鲜发现的刻本《陀罗尼经》,大致刻于公元704~751年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品,应是在唐都长安翻译和印刷出来的。最为精美的当属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一本《金刚经》,在公元868年由王出资刻印,为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而又最为完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扉页上画着一幅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说法像,画面布局严谨,繁而不乱,线条流畅,笔法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自由地飞向遥远的星空、潜入深邃的海洋,饱览世界上最奇妙的景观;在这里,你注定要与高贵的灵魂、不朽的人物相逢,领略他们的睿智、豁达与优雅;在这里,你可以拒绝命运的安排,为生命画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抵达梦想的极地;在这里,你渐渐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的心灵花园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勇气与力量在激越跳动,想象与激情在奔腾汹涌;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惊人的奇迹,世界上最有趣的现象,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世界上最成功的名人,世界上最不朽的名著……
  •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本书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狂狮部落3: 绝境重生

    狂狮部落3: 绝境重生

    伊恩和他的弟弟妹妹们没能顺利通过长辈们精心策划的一场考验,受到了长辈们的批评。自尊心受挫 的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卡布幕特草原上未来的王者,勇敢地接受了长辈布置的任务:前往遥远的百回谷。到波涛汹涌的落叶河底寻找美丽的七彩宝石。暗藏的杀机,恐怖的臣兽,阴暗角落里的捕食者,神秘美丽的百回谷危机重重!藏有七彩石的落叶河在哪里?紧紧跟随的鬼魅身影会是谁?伊恩他们终于发现了落叶河的踪迹,可谁知更大的危险还在等着他们……
  • 农业园艺知识篇(下)(科普知识百科全书)

    农业园艺知识篇(下)(科普知识百科全书)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 奉旨成婚

    奉旨成婚

    一纸不孕症报告,一个乌龙,丈夫的背叛,同父异母妹妹的耀武扬威,一场人为的车祸,让沈翘命丧黄泉。重生,沈翘成了翼阳王朝相府千金!是相爷及夫人的掌上明珠!一道圣旨,将她赐婚于当朝寒王爷为妾,同时为妾的还有首富之女。圣旨说,她们俩人之中谁先生下寒王爷的子嗣,便立谁为妃!据说寒王爷是当今皇帝唯一一母同胞的亲弟,深受皇帝器重!骁勇善战,无往不胜!据说寒王爷是天煞孤星,命中克妻,所娶之女均不过一年,至今已有三名女子香消玉损。据说寒王爷不只对女子有兴趣,对漂亮的男子更是兴趣不减!据说寒王爷俊美无比,只要是个女子肯定会爱上他!据说…关于对寒王爷的传说谣言是数不胜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罢罢罢!克妻?她本就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她有何惧?爱情,于她而言是罂粟,她又岂会傻的去碰那看似美丽实则剧毒无比的东西!然而一切的一切却出忽了她的意外!让她出忽意外的不只他,还有她,她……“锅碗瓢盆,良辰美景,一字排开,跟我做来!”某小鬼身着红肚兜,扭着那光光的屁股,对着立于他面前的四男四女拍着那肥嘟嘟的双手丫呵着!却只见那四个男仆脸呈大便色,为何同样身为少爷的贴身仆人,四个女的就是良辰美景,他们就是锅碗瓢盆?太不公平了!某小鬼直接忽略那四人的大便色脸,继续着他的口令: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我娘告诉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奉还!”某小鬼拍拍那被摔疼的小屁股,慢慢走至那罪魁祸首面前,扬手就是甩给他十个巴掌,然后呼了下那有些发痛的小手,大模大样的从那人面前走过,爬上自己的小毛驴”我家有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若无其事的晃开。新文《壹品皇妃》:……………………………………………………………………………………………………亲们千万别吝啬手中的鼠标,尽管用票票和收藏砸死花吧!花建的群:89326262,喜欢的亲们可以加群一起探讨下!敲门砖可以是花的任何一部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
  • 姹紫嫣红开遍

    姹紫嫣红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天还未亮,项忆君便被父亲的唱戏声弄醒。她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开了门。客厅里,父亲项海把四周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上窗帘,穿一身褶子,舞着两只水袖,腰肢柔柔软软,身段袅袅婷婷。头一扭,嘴一撇,眼神再一挑,翘个兰花指——便活脱是杜丽娘了。声调压得有些低,好几个音该往上的,都硬生生吃回了肚里。项忆君知道父亲是怕影响隔壁邻居。不够尽兴了。但也不要紧,客厅不是舞台,父亲不是为了博台下的喝彩,只是自娱罢了,为的是一刹那的迷醉,像鱼儿游回大海,鸟儿重归林间。
  • 倾风

    倾风

    谁不知天下第二的叶家有件趣事。明明兄长妹妹皆是卡尔大陆上数的上名号的天才,偏偏夹在中间的叶倾风是个举世闻名的废物。而且还是个万万不能欺负的废物,原因如下:叶倾天:“我弟弟再废也有爷照顾,关你们啥事?”叶倾云:“我二哥是废物?你们想不想变得比他更废?”叶倾风默默探头:“他们本来就比小爷废柴。”
  • 大唐谜案

    大唐谜案

    一场充满期待的大唐长安之行,却从一件凶案开始,西域叶家捡回的弃女安长月,自幼聪慧机敏,不过短短几日破了西市浮尸案,顺道给她和兄长洗掉脑袋上杀人犯的标签。原本以为就此打住,却没想到大理寺卿李朝隐竟然让他们协助大理寺办案。藏在他人背后杀人的,以术法迷惑人心的,残忍杀死待嫁之女的,山上白骨露于野的,半面天仙半面修罗...所有的一切起止于人心,一桩桩诡异案件中,叶家兄妹一一看尽大唐长安城平静之下的波澜诡谲。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时光好又暖

    时光好又暖

    传统静慢京剧名伶遇上活力四射热血美少女,被追被护被偷吻,终于奉献出人生中一次恋爱!“那谈恋爱呢?在该谈情说爱的年纪里,你知道怎么喜欢一个人吗?”她趴在案头问。顾西辞愣了一下,再度停笔,抬眼望着她摇了摇头。乔遇心中一乐,像是奸计得逞一样顺着她那奇异的思路笑呵呵的说:“不然我教你好了。”顾西辞还没回答,或许是那一瞬间的凝望太过玄幻,以至于她踮起脚尖对准他因惊讶而微微张开的嘴唇不加犹豫的就亲了上去。温润柔软的触感火光电石般直击她的大脑,打得她浑身酥麻。有风从院围刮进来,她那乱麻一样的脑瞬间清晰,赶紧后退一步,转身就朝院门狂奔。顾家院中亭下的人,心中如有春风刮进。
  • 超神武道副本

    超神武道副本

    穿越了,有一个游戏副本外挂。通关之路,永无止境。血煞屠人庄,不名言状的追杀,副本读取上古历史!颜浩斩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剑:“再刷一次否?”
  • 湖人总冠军

    湖人总冠军

    天洋只是想去斯台普斯看场球,但没想到结局那么有意思。
  • 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性格是命运好歹的先决条件,命运是性格导演的人生结果。相对而言,人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命运,而非自己的性格。只有在晓得二者存在着如此密切而且非常内在的关系时,才开始对自己的性格格外关注和重视起来,这可能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势力心理使然。
  • 乞丐王妃太难养

    乞丐王妃太难养

    他随手的一指,她便由乞丐成了他的王妃。“王爷,我可以在王府里做主吗?”“可以。”“王爷,我可以随便支用王府里的金钱吗?”“可以。”只要她说出来的话,他统统一派云淡风清的样子答应着。“王爷,我要与你一起睡觉。”“这……”单单这种事他犹豫着。“王爷,我现在以王妃的身份命令你今晚陪我睡觉,如果不陪的话,那我就用王府里所有的钱买你一夜。”“王爷,你是不是真的不行啊!为什么我坐在你的身上,你都没有反映呢?”听到这话,他额头的三条黑线拉的越来越长。可是当他真的有了反映时,她又能逃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