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800000001

第1章

九月,独木桥前“状元”泪

7月,又是个异常炎热的月份。每年高考考得学生都把它叫作“黑色的七月”。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叉热叉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r考前的情绪。

石开强制自己集中精力,但越是这样,心里却越烦乱。于是他赶紧借洗漱之机清醒了一下自己的头脑。

好了,一切恢复正常。

石开觉得有些饿了,于是情不自禁将手伸进了口袋。可是他马上就像触电一样地抽了回来。不吉利,妈的,太不吉利。石开心里晴骂了一句,这话只有他一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不会知道,老师也不清楚。但石开清楚。就在前两日,紧张的复习进入最后阶段了,距高考仅两三天时间,别的同学忙着让家长买营养品、准备氧气瓶什么的,可石开却叉在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四处借钱,偏偏叉到处碰壁。正在他又一次陷入困境时,百里之外的父亲托人捎来一包东西和110元钱。当时石开真有些激动不已,可一点钱数,心头猛地打了个寒颤:110,父亲是给我报警的呀?石开吓出一身冷汗……别人不知父亲是个什么样,石开太了解了,打他懂事那天起就知道父亲是不支持儿子念书的。石开有四个哥哥,他们都在小学没毕业时就休了学,所以在父亲看来他们金家门里出不了有能耐的人,干脆在家种地挣点钱。石开至今记得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那天他书包都已经背在肩上了,可父亲就是不让他出家门,还说穷人家的娃,念也念不出大学问,上几年学又有啥用。村上的小朋友都在村口等着,石开就大哭,不停地跟在父亲后面哭。父亲被哭恼了,端着一只大饭碗,一边喝粥,一边不停地骂,最后看着实在没法,气呼呼地扔下三块钱,说中,看你小兔崽于能念出个啥名堂!

石开就这样上了学。庆幸的是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老师特喜欢他。但家里穷,父亲与母亲要拉扯五个秃小子,所以他仍然几次不让石开念下去,甚至有一次农忙时跑到学校,要拖石开回家干活。老师看到了,说老金啊老金,要是我有这么个好娃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念下去,直到他上大学!父亲听这话后愣了半天,最后一句话没说就回了家。打这以后,父亲就再没提过让百开休学的事,相反觉得五娃儿有盼头,于是干起活来特别卖命。虽说日子还是那么苦,但看到石开贴得满墙的奖状,父亲心里乘滋滋的,看得出,他暗暗在企盼金家有那么一天真的出个光耀祖宗的大“状元”哩!为了这一天,父亲瘦小的身躯默默承受着一个八口之家的重负。当时石开的奶奶还在世。

那几年,石开是幸福的,因为不用每天看着父亲的脸色,像小偷一样地悄悄上学去。他甚至非常辉煌地做了好几年学校“小智星”,只是因为家穷,在这辉煌中不自然地留下一些颇为寒心的笑料。有一次他只穿一条脏兮兮的短裤,赤着两只脚丫丫就走进了教室。老师没颤上跟他说几甸,棘将健接劐一辆曩秒的拖拉机上,说你代表学校到乡里参加抽考去吧!石开一听自己是代表学校去考试,顿时浑身气昂昂地来了精神。可当他大步走进考场时,竟引来其它学校的同学哄堂大笑。抽考的老师也生气了,拉着他就往外走,结果弄得带队的老师十分无奈。老师苦笑着朝石开摇摇头,说金石开啊金石开,你是俺校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也是家里最穷的学生,说哪一天让你到北京上学看你怎么去?石开回去把老师的话给父亲说了,父亲开始没吱声,后来说你要是能到北京上学,我金家金山银山任你搬。石开觉得父亲真够爽气,他把这话牢牢记在心底。石开还有一件事在村小是有名的。有一段时间为了控制夜里看书做作业不要太长了,他用小药瓶自制了一盏油灯,每夜就学一“灯”油。老师把这一做法向同学们推广后,小朋友们给了石开一个诨号:“一灯油”。

石开后来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初中,之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县中,就在他一年一年往上念书时,家里的景况却一年年地往下降,几度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从奶奶的去世,到大哥、二哥、三哥相继盖房结婚,本来就干瘦的父亲被榨得只剩皮包骨。越穷的地方,婚丧嫁娶还越讲排场,等石开念高中时,家里的债务已经不堪重负。按照县中规定,高中生必须住校.可石开出不起住宿费,就只好每天在学校与家之间来回跑。几十里路程,石开记不清遇过多少个炎炎烈日,多少次刺骨寒风,更记不清月亮多少回伴他走山崖……但是,所有这些在石开看来并不感到什么,他感到绝望的是高三毕业后的第一次高考,他的分数本来已高出河南省本科录取线23分,却因为在填报志愿时没把好关,结果名落孙山。一向要强的石开接受不了这不公的残酷现实,独自跑到一家武校,企图用严厉的体罚来折磨自己。父亲更接受不了这一打击,几乎一夜间便丧失了劳动能力。恰在这时,石开的四哥又到了盖房娶媳妇的年龄。金家五个儿子,除了不断积起的债台,投有一个可以让老父亲感到可以在别人面前抬着头走路的。

但哥哥们认为弟弟石开不该自暴自弃,他们凑钱让石开去补习,争取来年再考。石开接过哥哥的钱,心头更加沉重。他自幼好强,硬是到了一个至今仍不想让人知道的地方去悄悄补习。他当时这样做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补习后再考不上真让村上人知道后不就无法活了嘛!石开知道这样脸面上的事并非关系到他一人,还有老父亲呢!

独处异乡的日子非言语所能描述。面前困境,石开也尽量在别人面前装得轻松。有一次,他吃完中午饭后身上再也找不到一分钱。恰巧三哥寄来一封信,不知何故,三哥的信里夹着四张邮票。石开眼前一亮:对呀,邮票也可以变钱嘛!于是他真的拿着三张邮票(留下一张是给家里回信用的)去“变钱”了。生意不错,一切如愿。石开笑笑,因为他又一次躲过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异样目光……时间过得真快,这天石开是第二次参加高考,他不止一次告诫自己,这回可不能再有任何闪失。其实,远在家乡的父亲最明白儿子的心,只是感觉无能为力。刚刚借得100元钱后,父亲便赶忙让顺道的人捎去。慢!殳亲突然叫住那捎钱的人:这儿还有10块,一起带给他吧。110元是这么出来的,可石开仍然愿意相信这是父亲给自己敲响的报警号。

石开顺手伸进父亲托人捎来的东西,一摸,是鸡蛋。这么多呀11个、2个、3个……共18个。18是什么意思?是“你要发”的意思嘛。嘿,这回吉利。石开想这肯定也是5亲鼓励他的话。对.3天考试,每天6个。哺,天天“六六顺”!

石开顿觉精抻大爽。

—个小时后,他与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一起进了考场。之后连续三天都是这样,他没有忘记进考场前的一件事:吃三个鸡蛋……“开儿——快来昕呀!”山弯弯里,父亲突然举起耳边的小收音机,欣喜若狂地叫喊起来:“有你的名字!有你的名字呀!”

“真的?哈哈哈……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他看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四哥、四嫂都冲着他在笑。对,还有爸,还有妈。妈笑得最开心,连平日布满皱纹的脸都像绽开的花。

“我早说过,你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人。”晚上,煤油灯下,母亲乐滋滋地又开始夸耀起当年的事,“你刚生出来时,全身发紫,吸气也难,你爸一看又是个小于,就说不中,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正好有个医生路过这儿,我那时就说,小五娃是有福之人,这不现在真中‘状元’了!”

“得得,要没有我那同扔给他三块钱,他能把书念到现在?”堆满笑脸的父亲也抢功说。

石开笑了,不过鼻子很快叉酸起来。他看到昏暗的灯光下,自己的父母都苍老异常。此刻的石开只有一个念头:再不能让二老为自己读书的事操心了。

几天过去,大学的入学通知书被人送到了村上。

石开看到信封上自己的名字,心部像要跳出来似的。然而几乎在同一时刻,石开的眼里刚刚闪出的喜悦,即刻消失了……“怎么啦,娃儿?”父亲接过通知书,急急往卜看,当目光扫到“学费”一栏时,脸色也倏然变了。

小村里的人并不知道金家父子心中想的什么事,依旧嘻嘻哈哈不停地前来祝贺道喜,而石开呢,每当看到父亲在众乡亲面前露出的那副尴尬笑脸,心头更如刀割。

夜已深,热闹了一阵的乡亲们终于都走了,屋里只剩金家老父亲和石开哥儿几个。一阵很长的沉默之后,父亲终于咳了一声,缓缓地说道:“都听着,我知道你们几个现在都不易,老大的房子被修路的扒了要重新盖,老二也有俩娃在念书,老三、老四的媳妇也快要产了,可你们的弟上大学是大事!是我们村上的‘状元’!可不是,谁家的娃上了大学?谁家的娃能有他考得这么好?”父亲停了片刻,声音低了下来,“唉,可我和你们妈老了,不中了。这回你们弟上大学的学费,我和你们妈得求你们啦!求你们啦!”

“爸——”石开听父亲说到这儿,再也忍不住地哭出声来,“要是实在没钱,我就别……”

“混账!”父亲一个巴掌将石开的嘴给封住了。

就这样,金家四兄弟当晚根据父亲的意见,商定贷款为石开上大学。老大贷了800元,老二、老三、老四各500元。

这一夜,金家的十几口人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呼呼大睡外,没几个是合眼的。石开听得仔细,父亲和母亲不停翻身叹气,四哥的房内打熄灯起就没断过声,没几枝烟功夫,那边突然响起嫂嫂的哭声,而且整整一夜没停……第二天早晨,石开醒来,见自己的枕头边湿了一大片。他顾不得自己的事,赶忙跑到四砑的屋里。

“哥,嫂子呢?”

“回娘家去了。”

石开见四哥独自抽着闷烟,不知如何是好……

(金石开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机化专业学生。他把四个哥哥贷的款交完学杂费后,只剩455元。开学一个星期后,听说学校能为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于是他赶鬃写申请……)唐丽霞是金石开高一级的同学,高考成绩也是当地的“状元”。但她设有金石开那样有四个哥帮她。她只有一个妈,个弟,和一个患糖尿病在身的后爸。

这样出身的女“状元”,注定了她的大学路要比别人艰难得多。

唐丽霞的家在安徽贵池的一个渔村,离长江很近。父辈都是渔民,河边的那两间并没有多少年头的茅棚,记载了她家并不长的半渔半农的历史。唐丽霞对童年的回忆特别充满感情,因为那时有她亲生的父亲。

在唐丽霞呱呱落地的时候,北京正在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而她父亲遇上了好机会,由原来的划小舨打鱼,改成了承包大机帆船跑运输。童年时的唐丽霞很幸福,父亲每次远航回来总能带好多城里人才能吃上用上的东西。由于这个原因,她在同龄的小孩中自然而然成了“头儿”——她靠小玩艺赢得了大多数小伙伴儿的拥戴。于是她养成了“疯”的毛病,不知啥是委屈啥是苦。父亲说,女孩家太野了不好,于是到处给联系上学的事。后来她就进了一家子弟小学。父亲还是那么爱她,每次回家总先到学校看她,再就是放下很多她喜欢的食物。放假时,父亲还把她带到船上,整整在南京呆了一个月。每次上岸,父亲总拉着她,一看到哪单位的门楣标牌,就让女儿念一念。“不会韵都记下,回去查字典。”父亲说。她因此在假期多识了好些字,开学时直被老师夸。

9岁那年的冬天很冷,那天小丽霞睡得早。一睡下去,她就想起父亲,因为父亲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时过半夜,睡梦中她突然听到有人在堂屋悲痛欲绝地大哭。她“噌”地从床上坐起,定神又听——不是梦.是有人在哭!她赶忙穿上衣服往堂屋走,结果被姥姥一把抱住。“儿啊,我苦命的儿——”姥姥放声嚎哭。半晌,小丽霞才明白是自己的父亲死了。

“爸爸,爸爸——!”小丽霞拼命地哭喊着,可连父亲最后的一面也没见着。后来她才知道,父亲因长期在外风餐露宿,得了严重肺结核。由于没能及时治疗,病情急剧恶化。大人怕传染孩子,故没让她和弟弟上医院与父亲见最后一面。唐丽霞对此感到终生遗憾。母亲告诉她,父亲临终时拉着母亲的手不知说了多少遍这样的话:“我只牵挂两个孩子,他们都很聪明,是读书的料。你无论吃多少苦,也要让他们念书,念中学,念大学。”母亲在那天晚上,一手接着小丽霞,一手接着儿子,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说:“你们一定要听话,妈就是做牛做马,就是挨家讨饭,也要供你们上学……”

孤儿寡母的生活艰难异常。投有文化的母亲,只能靠仅有的宅前一亩鱼塘和二分自留地养家糊口。看到母亲天天从早忙到黑,小丽霞也仿佛一下长大了。上学回来,她就动手帮妈洗衣服、做饭和收拾屋子。女孩子手脚灵巧,小丽霞学会了上面的事,又开始琢磨起帮妈挣钱的事儿,她知道父亲去世时还欠了一笔债,如今她和弟弟念书也要不少学费啥的。

“妈,我也去抓螺逮虾!”一到四五月份,母亲每天都是早上4点起床下河,然后再等天亮上街去卖。这一天,小丽霞向妈提出要求。

母亲看了看她,点点头。十来岁的女儿从此踩着母亲的脚印,不管是春还是夏,是秋还是冬,只要能下水,她就下水;只要不耽误上学,她就把所有本该屑于天真烂漫的童趣时光,全都用在为母亲减少一份负担的辛勤劳作上。她因此有好几次险些被滚滚激流冲走,又无数次在大街上受人欺凌的经历,但她都顽强地挺丁过来。

上初二时,继父来到了她家。老实巴交的继父除了整天埋头干活,对小丽霞和她弟弟都不错。但要强的女儿,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帮大人做些事,因为她想把书读下去,中学的学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并不轻松。唐丽霞决心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打这起,她开始做买卖。河塘里的鱼虾因污染而捕捞不到了,她便上岸跑码头。人们看到,唐家的小姑娘不是在夏天推出板车卖西瓜,就是在冬天沿路摆摊卖瓜子。唐丽霞呢,不管别人用什么眼光看着,她的心里总是那么灿烂,因为她看到自己能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和买些学习用品了……上高中了,本该应当集中精力,偏偏继父又臼趋消瘦,一查,是糖尿病。有人背后说唐家的孩子都是苦命,可唐丽霞没有流泪,她把满腹的苦涩留在肚里。她知道,在所有这些不幸中,母亲是最苫的,她要为母亲承担痛苦。

她不得不继续边上学边做小买卖,学习是不能放松的,挣钱也是一点不能步的。她几次在做买卖的路上晕倒,醒来后叉背上书包赶到学校,又有几次在放学的路上因做买卖而遇雷雨交加,被通体浇得哆嚓颤抖。她不是不想哭,可她想到家里比她还辛苦的母亲和躺在床上的继父,以及也在上学的小弟。她不哭,跌倒了爬起来再走……1996午7月,唐丽霞以580分的高考成绩,荣获所在中学的“状元”。

知道录取的那一天她哭了,母亲也哭了。“好燕子,你亲爸可以在几泉之下开心地笑一笑了。”母亲对她说。

女儿抬起头,像突然发现什么似地惊叫起来:“妈!你的头发呢?啊,怎么剩这么几根了?”

同类推荐
  •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岁月需要流转才有戏,人间没有悲欢不成篇。自然给女人的,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味子,杂陈五味。面对这些生活的赐予,女人们应该懂得珍惜,崎岖顺畅,都是命运的真谛。需要救赎的是我们这些拿不起、放不下、好高骛远、忘乎所以的人,是我们这些蹙眉窝心、抱怨连连的女人。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主旨。本书没有从放下、淡定直接入笔,而是提倡追求奋斗,人生需要经历精彩,需要经历挫折,生活给我们的痛苦欢乐,都是一种财富。只有经历了,才能够淡然,只有痛了,才能放下。
  •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单德兴(以下简称“单”):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好,欢迎参加这场盛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哈金先生来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发表演讲。平常欧美所的演讲都安排在对面的会议室,今天则特别准备了这个大会议厅,因为我们知道哈金先生的演讲会吸引很多人。这几天大家从媒体上知道哈金先生来台参加2010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消息,而我在去年知道他要来台北之后就积极联系,邀请他到中研院发表演讲,因此要感谢他接受我们的邀请,促成今天这场盛会。
  • 迷死人的故事

    迷死人的故事

    细腻体察人物心灵,在历史的侧面,看到古今名人的真性情。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一段感情,最糟糕的结局不是被甩了被骗了,而是越来越想不通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过后开始质疑自己了。这本书里的24篇故事,写尽了爱情里的无畏、痴着、隐忍、莽撞、焦虑、沉默、不舍和决绝,让你在心痛和感动中,观照从前那个爱得努力却又有些笨拙的自己,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好在,它不仅仅只是打开你的伤口,还尝试为你消炎、包扎。希望你能通过里面的故事,窥见感情中易被忽视的“痛苦根源”,得出一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爱情面前,心态更从容,言行更妥帖。其实,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秀的恋人。希望你为此做出的思索和努力,都能被那个人读懂,并被珍惜啊。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热门推荐
  • 替身怨妃乱后宫

    替身怨妃乱后宫

    苏雨辰被李侍儿的冤魂俯身,来到了大宋真宗朝,见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刘娥,开始了她作为李侍儿的生活,在于刘娥的斗争中,逐渐爱上了真宗皇帝,著名的檀渊之盟也在她的暗示下,顺利完成,也解开了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原来,此刘娥不是彼刘娥,一切不是那么回事……
  • 系统之开宗立派

    系统之开宗立派

    她,一人化万人,万剑归宗,人称剑尊!他,一人控万物,万物归一,人称傀祖!他,一人战万仙,肉身成圣,人称武神!她,一人轻抚琴,琴响人灭,人称琴圣!他,一人夜啼鸣,万物皆悲,人称情帝!而他……
  • 阴阳师

    阴阳师

    盗墓顺冥,自古便有。私为己囊,官为军饷。盗墓世家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都是明面的手艺,钻土下洞,捆尸斗煞。这些手艺都是摸金不传之法。而百年之间,所有人却忽略了一种跟着摸金校尉下海的神秘职业-阴阳师。自此之后,所有下墓的摸金顺冥,都会高价请玄门弟子一起下海。防止灵魅入魂,沉魂摄心。两个门派也默契十足,玄门不取金银,摸金不动古卷。明朝晚期,玄门败落,被东厂提督魏忠贤设计灭门,门徒死伤无数。玄门镇宝《无字天书》也从此失踪。百年后的今天,我因为爷爷肩膀的黑色印记而卷入了一场惊悚的冒险之路,却也因此踏上了阴阳师之路。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摆脱死亡

    摆脱死亡

    白雪深埋着大草原。胶轮拖拉机在银色的世界里吼着,向塔利花嘎查(嘎查:村)艰难地挺进。塔利花是边境线上的一个弹丸之地。这片草地与毗邻的蒙古。国山水相连,因为远离边防哨所,所以虽然有庄严的界碑林立着,虽然也偶有边防军人驱车来去,但是牲畜不懂国界,对方的牛马骆驼羊常常因为贪吃或者呼啸北风的驱赶而进入我国境内。还常常有对方牧民或者牧场工人毫无顾忌地越境放牧、打草,蚕食我方巴彦塔拉苏木的牧场。
  • The Red One

    The Red 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生活蜕变女孩逆袭爱情

    都市生活蜕变女孩逆袭爱情

    伊雪,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平平无其的样貌,小小的眼睛,微黄的脸,一头毛躁的长发,总是因为自己长的不够漂亮而自卑,直到一场梦改变了她的外貌……看她如何恢复自信活的风生水起,潇洒漂亮!暮黎,一个从十多岁开始就拼搏在s市的男孩,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完美蜕变的伊雪,摩擦出爱情……“其实我原来长的并不是这么漂亮,只是因为一场神奇的梦改变了我原本的容貌”……“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漂亮,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 大笑崇禅师语录

    大笑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河口物语Ⅰ

    故河口物语Ⅰ

    这是一部有关一群拓荒者的小说。全篇以鹿女的“父辈之家”为主线,祖母贯穿始终。父亲的家大口阔之梦,母亲的粮食梦,小姑的读书梦,二叔的渔船梦……等为主要内容。糅合着鹿女及笔者的童年记忆与最初生活的体验。使之成为一部自然人情风物相结合的小说。更展示那个时期人不敌自然的悲惨,人与人之间诚挚忘我的的情感,与人对自然无限崇爱热切的矛盾心理。
  •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