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900000009

第9章 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与社会组织化运动(7)

所谓“佛教东方文化论思潮”,是佛教界对东西方文化大讨论的回应,它一定程度上与“佛化新青年”思潮关系密切。20世纪20年代初期前后,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论者,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公开向传统儒家文化挑战,由此掀起了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东西文化观的论战。20世纪30年代,陶希圣等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向“全盘西化”论发起挑战,由此引发了又一次东西文化观的论战。面对东西方文化大讨论,佛教界有识之士纷纷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其中较为普遍的佛教思潮认为:佛学作为东方文化的权威代表,不同于儒学与西学,最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与东西方文化的两次论战相呼应,佛教东方文化论的思潮与东西方文化的两次论战相应也分两阶段。在第一阶段,佛教东方文化论者认为,西洋文化中的残酷竞争、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德等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只有作为东方文化的佛法才能拯救西方文化的没落。在第二阶段中,佛教东方文化论者对儒家文化采取了更多的包容态度,将佛儒思想与佛教思想一起视为东方文化的优秀代表。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太虚、唐大圆、释东初以及佛化新青年中的一些人物,此外,由太虚、欧阳渐、章士钊、章太炎、梅光义、黄侃、蒋维乔、王恩洋、景昌极等参加的“东方文化集思社”也极力主张弘扬“佛儒之学”以“启西洋文化之沉疴”,从而对这一思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谓“佛学与科学互证思潮”,是佛教界面对当时的科学主义思潮所作出的回应,它通过论证佛学与科学之间并不矛盾,从而强调佛学的“真理性”,此一思潮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尤为热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民主的思想在中国已渐渐深入人心,它在不断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当时的宗教文化。面对扑面而来的科学主义思潮,佛教界的革新派一方面极力提出“佛教非迷信”、“佛教非宗教”的主张,一方面极力论证佛学与科学的一致性,从而产生了一股“佛学与科学互证”的思潮。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佛教界的革新派人士、居士知识分子、有佛教信仰背景的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此外,“科玄之争”中的“玄学派”也在某种程度上介入其中。作为佛教界代表的太虚法师,在其《佛法与科学》、《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人生观的科学》等一系列文章中分析了佛学与科学的同异之处,并指出:佛学与科学的相同之处互相证明了对方的正确性与真理性,而佛学与科学的相异之处则有助于对方特别是科学开拓研究思路,取得更大成就。此一思潮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是一批信仰佛教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和具备科学知识的佛教徒,其中主要有王季同、尤智表、王守益、沈家祯、罗无虚、牛实为、冯冯、吕碧城等人。他们主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论证佛学与科学并不矛盾,甚至论证佛学就是科学,这部分人由于其自身身份的原因,其著述的社会影响力很大。

佛教面对当时各种社会新思潮的挑战而作出的回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的佛教思想已经走出了自身的封闭性,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极力寻求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此后,为适应社会变革及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近代佛教逐渐走向了“人间化”与“现实主义品格”的发展取向,并开启了佛教的“自我革新努力”。事实上,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革新思潮主要包括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吕澂为代表的旨在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批判的“复兴唯识学思潮”以及以太虚等为代表的旨在引导佛教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人生佛教思潮”,其佛学取向虽各自不同,但都意在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革新”与“重建”,以图谋中国佛教的近代化转型。其中,欧阳竟无与吕澂主导的佛教革新运动主要表现为立足于印度的瑜伽唯识学立场,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批判、辨别,以寻求所谓的“真佛教”。在他们看来,中国佛教自《起信论》以来的天台、华严、禅宗、净土皆不是真正的佛教,因为这些中国化的佛教不辨别体用,而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简别体用”欧阳说:“淆用于体成一合相,便无差别,安有法界?淆体于用失寂灭相,既异不动,亦非如如,以是说体、用义。”(欧阳竟无:《瑜伽真实品叙》)。南京内学院归宗唯识学的佛学取向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影响了佛学界,也促成了近代中国知识思想界的“复兴唯识学思潮”,不少知识分子与思想家纷纷显示了对唯识学研究的兴趣。由于唯识学的名相、析辨与内在诠释系统西学颇为接近,当时知识分子对唯识学的兴趣也意在借佛教唯识学的诠释以沟通、嫁接中学与西学,并进而参与现代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相对于内学院的复兴唯识学取向,太虚的佛教革新思路主要体现为“人生佛教”的佛学取向。太虚“人生佛教”的目的,就是要使佛学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最终使佛学与社会各个领域融通起来,进而使佛教在现代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为此,太虚大师对传统中国佛教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即教理改革、教制改革与僧伽改革。其重点是民间观念的启导和传统思想的转化、佛教僧团制度的整顿、僧伽教育的普及等朝向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在观念层面,太虚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理性的祛魅”——改变传统神鬼的信仰,使佛教成为人生的、生活的佛教,这是佛教走向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为此,太虚在改革传教方式和途径外,还计划根据西方的学术分类将佛学与西方各类学科作相互的会通研究,例如,佛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各种科学关系之研究,以及佛学与世界各宗教之比较等。此外,为了“人生佛教”的实践,太虚一方面加强人间善行、五戒十善等佛教“人天乘”基础理论的阐扬;一方面厘清学术知识界的质疑及误解,说明佛法与近代思潮、各种主义的关系,以引起学术界的同情。以上关于近代佛教思潮的内容,笔者已专门撰文发表,详见拙文《20世纪中国佛教思潮研究及其反思》,《中国思潮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1—147页。

近代佛教思潮及其与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往复互动,已经将佛教思想带到社会思想文化之中,使佛学彻底走出了传统的封闭空间,并通过佛学思想的诠释与社会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而与真正的近代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近代佛学当然也有其内部思潮,但内部思潮往往会演变成社会思潮,总体看来其特征还在于与社会思潮息息相关,所以笔者在此所言的近代佛学思潮主要是指走向社会思潮的部分。佛教思潮在近代之所以能有此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佛学在近代被广大的知识精英共同关注,并从寺庙走入学堂、走向学术,从而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继续的群众运动”;(二)佛学在近代被“扮演”之所以说是“扮演”,是指佛学究竟是否能成为这个角色,或者是否就是充当了这个角色则另当别论。成拯救中国民族文化与国家存亡的“知识资源”和“思想资源”,承担了一种表征中国传统与现代之转换的一个文化角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想象”;(三)佛学从其自身发展而言,要谋求其自身与种种现代观念、社会思潮相适应。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近代佛学思潮大大区别于传统的佛学思潮而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同时,这一思潮的复兴也直接导致了近代居士佛教的社会组织化运动。

二、近代居士佛教的社会化与组织化运动

同类推荐
  • 佛国行者的故事

    佛国行者的故事

    本书广泛摘取了佛教经典中的一些故事,略作增删。其选材侧重于印度佛教经典故事,内容短小明快,通俗易懂,近乎寓言。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经集

    经集

    本书是巴利文三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甚至最古老的经文,阐发了早期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教义。本书不仅是研究早期佛教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价值,历来为东西方学者所重视。本书译文通俗易懂,亦堪称经典。
热门推荐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 道余录

    道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天子(8)

    洪荒天子(8)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妖气冲天:毒蛇小王妃

    妖气冲天:毒蛇小王妃

    玺国皇都。今天城中的百姓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怪事,大街小巷乃至酒楼茶馆,无人不对此事啧啧称奇的,甚至连宫里也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了!“真是怪事呀,夜大小姐昨天晚上活过来了!”路人甲说道。“她不是已经死了六天了嘛,我还听说夜将军正赶着回来见她最后一面,然后明天就把她下葬的,怎么又活了?”路人乙回道,就和所有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一样满脸震惊。“真的起死回生了……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明星爹地请认账

    明星爹地请认账

    她是爹娘不疼,丈夫不爱的童养媳。丈夫为了离婚,设计将她卖予他人。一夜迷情,本应各自天涯,却不想数年后,当他与小包子再相遇,一切才刚刚开始。他是红遍亚州的超级明星,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原以为那夜之后不会再见,可是当缩小版的他在他面前出现,他便再不能淡定了。原来转身不是天涯,结局也只是开始。
  •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前世,她是仿真智能人,拥有人类的一切东西,可是泽,她的创造者却不能给她一颗心,她的心只是一个超薄的芯片。现世,她重生在一个魔幻重生的世界,看她如何搅乱这一方世界,如何搅浑他的心。
  • 时空间的委托

    时空间的委托

    八个少年,走遍世界,闯遍时空,将那一封封委托,给他人一份安心
  •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太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Warlord of Mars

    Warlord of M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