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200000003

第3章 一夔已足(2)

陈泰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曾担任过游击将军、并州刺史、尚书右仆射等职务。陈泰在代理征西将军时,有一年,蜀将姜维、夏侯霸兵分三路进攻魏国边境。雍州刺史王经连忙禀报了陈泰。当时姜维率领几万兵马,到达罕地方,预备直取狄道。陈泰命令王经进驻狄道,结果王经作战连连失利,损失惨重。只有一万多士卒退到狄道城内坚守,其余的都四向逃散了。姜维乘胜围住狄道城。陈泰领兵昼夜兼程,路上与邓艾的兵马汇合,一同前往陇西。邓艾对陈泰说:“如今王经军队受到很大挫伤,姜维打了胜仗,士气高涨。他们的气势此时不可阻挡,而且我们战败之后,将士信心不足,我觉得,不如暂时放弃狄道城,避开姜维的锋芒,待他松懈下来以后再寻机救援狄道,我们割险自保,牺牲局部保全整体。古人说过:毒蛇咬手,壮士就砍掉手腕,以免身体受到毒害。孙子兵法上不是也有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这样的话吗?请你考虑一下我的建议。”陈泰沉吟了半晌,最后摇摇头说:“不行啊,王经已经败了,若让姜维趁胜进兵向东,占据栎阳,积存粮草,收降残兵,招纳羌人、胡人,与我们争夺关、陇要地,那我们就处于被动的境地了。现在必须速战速决,要迅雷不及掩耳地袭击他!”

陈泰说服了邓艾,派兵进入高城岭,夜里偷偷登上狄道东南的高山,点燃烽火,吹起号角。狄道城内守兵看见援军已到,士气倍增,纷纷请战,姜维见援军来得这样快,以为必有奇谋,不禁恐慌不已,便下令撤军。于是狄道城也因此解围了。

走马看花

“走马观花”原本是用来形容登科后得意愉快的心情,后引申为观赏游览之乐,最后又比喻草草观察,不仔细看个究竟;或比喻人们学习与处事的态度,只作表面的涉猎,而不细看其底蕴。

此典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时候,有一个诗人名叫孟郊,直到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喜不自胜,因而就写了一首《登科后》诗,其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走马看花”这句成语,便是从孟郊那首诗中的字句演变而来的。

关于这个成语,在民间曾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个名叫贵良的小伙子,是个跛子,但他想找个漂亮的妻子,便托朋友华汉做媒。恰好有个名叫叶青的姑娘,鼻子有些缺陷,也托华汉替她找个如意郎君。华汉心想正好把这两人配成一对夫妻。

于是他叫贵良骑马从叶青门前走过,让叶青拿一朵鲜花遮住鼻子,装作闻香的样子。

叶青看到贵良骑在马上的年青英俊样儿,心里非常高兴;贵良看到叶青鲜花遮羞、眉目清秀的容貌,也很满意。直到结婚的那天,夫妻二人见了面,谈起当初“走马看花”的情景,二人才醒悟过来。

这虽是一则民间传说,但也可以作为成语“走马观花”的一个根源,故事的内容不也说明马马虎虎的稍微看一下就行了,必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长江天堑

比喻地形险要。

此典出自《南史·孔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施)文庆沮坏之,后主未决。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

南北朝时期,长江成为南北分裂的天然屏障,南朝偏安一隅的无道之君和无所用心的大臣便把长江当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发兵五十一万,任用儿子杨广为统帅,准备渡江攻打陈国。陈后主(陈叔宝)认为,有长江作为屏障,前来进攻的隋兵等于是送死。大多数官吏都向陈后主建议应当严加防范。大臣施文庆诋毁主张设防的大臣,陈后主便犹豫不决。这时,大臣孔范向陈后主奏道:“长江是天然的壕沟,地形险要,自古以来就隔断了南北疆界,隋军寇贼又没有长翅膀,又怎能飞渡过来!”孔范的话似乎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于是,陈后主君臣们依然沉湎于声色犬马中,对守江将领的告急文书置之不理。第二年,即公元589年,隋将贺若(姓)弼自广陵直渡京口,韩擒虎自横江(安徽和县)直渡采石,攻入建康(今南京),俘获陈后主,陈朝灭亡了。

楚材晋用

“楚材晋用”的本来意思是说,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后来人们用它指使用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春秋时期,公子归生(即声子)出访晋国。回国之后,令尹子木找他了解晋国的情况,令尹子木问道:“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哪国的大夫更贤能呢?”归生回答说:“虽然晋卿不如楚卿,但晋国的大夫却非常贤能,几乎每个人都有做公卿的才能。好像杞木、梓木、皮革都是从楚国运去的一样,楚国的一些人才都流到晋国去了。这就是说,虽然楚国有人才,但只有晋国在使用他们,发挥他们的才干。”

接着,归生举了很多例子。如,楚庄王元年发生子仪之乱的时候,析公逃亡到晋国,晋国把他安排在晋侯战车的后面,让他做主要谋士,在靡角战役中,晋军失利,打算逃跑。析公建议说:“楚军轻佻,很容易被动摇。如果齐擂战鼓,在晚上全军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跑。”晋国人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大获全胜。

又如,雍子的父亲和哥哥诬陷雍子,国君和大夫们都反对他主持公道,雍子只好逃奔到晋国。晋国人给他封邑,让他做主要谋士。彭城战役中,晋军与楚军在靡角之谷交战,晋军就要战败了,雍子向军队发布命令说:“年老的和年幼的都回去,孤儿和有病的都回去,兄弟二人一起服兵役的,回去一个,精选步兵,检阅兵车,喂饱战马,烧掉帐篷,明天决战。”结果,晋军把楚军打败了。又如,灵子逃到晋国,晋国人给他封邑,让他做主要谋士。灵子抵御了北狄,让吴国和晋国和好,教吴国背叛楚国,教吴人乘战车、射箭驾车奔驰作战等等,给楚国带来了祸患。

又如,若敖叛乱中,伯贲的儿子贲皇逃奔到晋国。晋国人给他封邑,让他做主要谋士。在鄢陵战役中,楚军气势汹汹地逼近晋军,晋军想要逃跑时,贵皇建议说,楚军的精锐部队是中军王族,应集中力量攻击他们。晋军依计行事,结果大获全胜。

列举了这些事例之后,公子归生又谈到当前伍举被迫逃亡到郑国的事。令尹子木害怕了,连忙向楚王报告,增加伍举的官禄爵位,把他接回国内。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意思是说,材器大的,就不容易速成。人们多用它指人的成熟较晚。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崔琰,字季珪,东汉末年清河东武城人。他从小爱好击剑,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又苦读诗书,学识丰富。大将军袁绍知道他贤德,封他当了骑都尉。袁绍兵败官渡之后,患病而死,曹操起用崔琰,任为别驾从事。曹氏立国之后,崔琰做了尚书。他为人正直,并且擅长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在年轻的时候,名气不大。大家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亲戚们也都轻视他。只有崔琰常常说:“崔林这个人是有希望的。正如老子所说,大的器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崔林将来必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成为栋梁之才。

独步一时

“独步一时”的意思是,超群出众,在当时独一无二。

此典出自《宣和画谱》卷十一:“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宣和画谱》,共20卷,没有著撰人名姓,记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内府所藏诸画,共收画家231人,名画6396轴,并按时代附上了画家小传,评论其风格成就。

《宣和画谱》中记载了一个画家,叫郭熙,字淳夫,宋代河南人,是御画院艺学士,擅长画山水,在他的笔下,山山水水如有云烟出没,峰峦隐显,千姿百态。《宣和画谱》记载道:“评论者都说郭熙的作品超群出众,独树一帜,虽然年老了,可是画起来更加气势壮伟,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画技越来越高超了。”

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的原意是说,可以独立担当一个方面的军事任务。人们多用它表示可独自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此典出自《汉书·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得到谋士张良的大力协助。刘邦封张良为成信候,并于公元前205年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项羽。到彭城,被楚霸王项羽打得大败,汉军狼狈逃窜。当军队撤到下邑时,刘邦跳下战马,手扶鞍鞯,问道:“如果有人能与我一起打败项羽,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送给他,你认为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张良回答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勇将,但他与项羽有矛盾。楚大将彭越和齐王田荣正在梁地,反对项羽,应尽快派人与这两个人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配合。而汉王您的部将中只有韩信可担此重任。应该把大事交付给他,让他独自承担一个方面的重任。既然您愿意把关东之地送给立功的人,那就送给这三个人好了。如此一来,就可以把楚霸王打败了。”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果然得到了显著的战果。

丰城剑气

“丰城剑气”形容珍贵、稀奇之物,也可用它形容才能杰出的人。

此典出自《晋书·张华传》。

张华,字茂先,晋代范阳方城人。父亲张平,在魏国曾任渔阳郡守。张华少年时孤独贫寒,曾以牧羊为生。他博闻强记,学问渊博,才华横溢。西晋政权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欣赏张华的才能,拜他为中书令、散骑常侍。后来,他做了司空。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被称为黄道)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天文术数家又认为,人的命运同星宿的位置、运行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根据星体明、暗、薄、蚀等现象,预测人事的吉凶。

当初,东吴还没有被灭掉时,斗宿与牛宿之间常有紫色云气。天文术数家们据此认为,东吴正处于强盛之际,是不可征服的。只有张华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等到东吴被平定之后,那紫色云气却更加明显了。张华听说豫章郡(今南昌)人雷焕对星象很有研究,就邀请他留下过夜,并悄悄对雷焕说:“我们应当一起研究天文,预测将来的吉凶。”于是,二人一起登楼,夜观星象。雷焕说:“我已经观察很久了,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只是牛宿、斗宿之间有很多异常的云气。”张华问道:“这是什么征兆呢?”雷焕回答说:“这是宝剑的精气,上达于天际。”张华说:“您说对了。我在小时候,有个相面的人说,我年过六十岁会登上三公的官位,并且能够佩带宝剑。这个话,看来就要应验了!”于是,张华问道:“宝剑在哪一郡呢?”雷焕回答说:“在豫章郡丰城县。”张华说:“我想请您屈尊做丰城县令,帮我秘密地寻找宝剑,可以吗?”雷焕答应了他的请求。张华大喜,立刻委任雷焕为丰城县令。雷焕到达丰城县,挖掘监狱屋基,挖到四丈多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石匣,光气异常,里边有一双剑,都刻有题记,一个叫龙泉,一个叫太阿。当天晚上,斗宿、牛宿之间的云气就消失了。雷焕把其中一把剑送给张华,自己留下一把佩带着。有人对他说:“您得到两把宝剑,只送给张华一把,难道张华是那么容易欺骗的吗?”雷焕说:“本朝即将大乱,张华必遭灾祸。宝剑是灵异之物,必会消逝,不会永远为人效劳的。”张华得了宝剑,非常爱惜,常常放在身边。后来,张华被杀,宝剑不知去向。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带着另一把宝剑行经延平津,宝剑忽从腰间蹦出,掉到水里不见了。雷华命人到水中寻找,根本就没有宝剑的影子,只见两条龙各长数丈,互相盘绕着,慢慢地游走了。从那以后,两把宝剑就永远地消失了。

封人之怨

“封人之怨”比喻应任人唯贤,论功行赏。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还没有当上齐国国君的时候,曾在莒(jǔ)国避难,他的哥哥公子纠在鲁国避难。后来,管仲帮助公子纠同小白争夺君位,并曾经射中小白的带钩。桓公即位后,就派人把管仲从鲁国押解回齐国。

管仲被押解着从鲁国到齐国去,半路上又饥又渴,路过绮乌这个地方的时候,到主管边防的地方官吏那儿去讨点饭吃。那个官吏就跪下来给他东西吃,对他非常恭敬。官吏偷偷里对管仲说:“如果您到了齐国能够活下来,还受到齐国的重用,您将怎样报答我呢?”管仲回答道:“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就任用贤能,论功行赏。我又能怎样来报答你呢?”那个官吏听了这话以后,非常佩服管仲。

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不可多得的人或事物。

此典出自《南史·谢灵运列传》:“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

谢灵运是南朝宋时的著名诗人,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山水诗名噪一时。他的孙子名叫谢超宗,聪明好学,极有文采,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谢超宗曾经担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常侍,王府中的文告函件都是由他撰写的。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去世后,谢超宗写了一篇悼念死者的诔词,写得非常精彩,孝武帝读过以后,非常赞赏,对左右说:

“谢超宗真是有凤毛呀,天下又出了一个谢灵运!”

当时右卫将军刘道隆也在座。他听孝武帝夸谢超宗有凤毛,误认为谢超宗真有凤凰的羽毛,就跑到谢家,央求说:

“听说你有稀奇的东西,快让我瞧瞧!”

谢超宗不明来意,反问道:

“我这个贫寒之家能有什么稀罕之物呢?!”

原来刘道隆是行伍出身,没读过书,不理解“凤毛”的含义,又正巧谢超宗的父亲名字叫谢凤,他以为谢家藏有稀世之宝。结果刘道隆找了半天,直到天黑他也没有找到凤毛,自言自语地说:“早上陛下还说你有凤毛啊,怎么找不到呢!”无奈,他只得扫兴而归。

后来,这件事成了大家的笑柄。

伏龙凤雏

“伏龙凤雏”喻指有才能的隐居之人。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为了夺取天下,千方百计搜罗人才。有一次,他带着侍从,不顾风寒,不怕路途遥远,诚心去夺取司马德操请教治国之事。当刘备谈到怎样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以及从哪里可以取得这样的贤人时,司马德操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意思是:孔子的信徒和那些庸俗之士,哪里能够知道世事的发展变化?能够认清形势变化的人,才算得上是杰出的人物,才是治国的人才。这里就有这样的人才,那就是伏龙和凤雏二人。)刘备听后,喜笑颜开,连忙问道:“你说的伏龙、凤雏到底是哪一位呀?”司马德操慢条斯理地回答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刘备牢牢记住了这两个人的名字,回去以后,他就时刻留心寻访。

同类推荐
  •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们的书。一如它的名字“阅读一小步·成长一大步”,在孩子们开始求知的成长旅程时,一套适合他们课外阅读的好书无疑为他们的人生……
  •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文学卷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文学卷

    本书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大文体为版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条目地介绍和评价中华文学方面的有关知识,以期青少年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比较清晰地了解我国文学发生、演变的基本流程,从中获得美好的精神感受,增强民族自信心,并由此借鉴前贤艺术经验,发扬光大中华文学优秀传统。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

    《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编者和作者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6-17岁,将要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结点;他们也是我们十分期盼的各种事业的后继者。这本文集里收入的应当是年轻的作者们的作文,也许在作文里会有一些虚应故事的话,但每篇文章里都含有他们的真诚,看得出,他们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这份“答卷”里。
热门推荐
  •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
  • 夫君请让道

    夫君请让道

    女扮男装不是她的错,被一大群男人追着跑那更不是她严鸾吾的错了!
  • 琴魔在世

    琴魔在世

    一指天地,一指山河,一指日月,一指星辰,还有一指,是人心。
  • 称扬诸佛功德经

    称扬诸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班同学

    同班同学

    酒井三津枝那平静而有些无聊的生活,从那天起就开始被打破了。4月底,天空吹拂着干燥的风。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边看着邻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学校里午饭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边问他春游去什么地方,漫无边际地唠着话捱过时间。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门钥匙,是社会上所谓的“钥匙儿童”。郁夫读小学五年纪,住在三津枝正对面两层楼水泥建筑的住宅中。他没有父亲,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所以郁夫总是将钥匙吊在毛衣或衬衫里面,放学以后就常常背起书包径直去三津枝的家里玩。
  • 隋唐庶子为皇

    隋唐庶子为皇

    重生隋末李渊庶子李智云,父亲造反,被大哥李建成抛弃,生命危在旦夕,打碎宿命的死亡,在隋末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 凹凸世界之悠飏晴

    凹凸世界之悠飏晴

    “你是谁?”“……”“为什么帮我?”“……”“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依旧不语,莞尔一笑,纵身一跃那万丈深渊。——多年后,他又见到了。——“你是谁?”“晴空。”
  • 坠入星河只为你

    坠入星河只为你

    她从小学习大提琴,不爱说话,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练琴,父母禁止她做任何家务。他被同学叫面瘫,魔术高手,但只要是女生靠近他,他会立刻跟那个女生拉开三米距离。而这样两个不喜说话的人在同一所高中,刚开学时两个人被分到同一个班,还成了同桌,更不为人知的是,林柯就住在余洛家。不爱说话的大提琴小姐vs面瘫的魔术师先生“余洛,我帮你改作业。”“余洛,能不能借我看一下你的作文?”“余洛,你能教我拉大提琴吗?”她依旧不爱说话,他却让人大跌眼镜。什么鬼!更令人吃惊的是,她还同意了他的要求。不正常,不正常
  •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那一年的战乱,至亲的人永远离开了她。她无奈之下,选择代替哥哥从军南诏。战争,是残酷的。她身披战甲上战场的那时,才发觉一切来之不易。可为什么当年,还是那么固执的离开家乡!他是一个国的王,血拼来得天下,他为子民,甘愿付出。后宫佳丽虽有三千,可他从不在意。他有江山,有社稷,便已足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民刘文葛的幸福生活

    农民刘文葛的幸福生活

    太阳快要下山了,刘文葛骑着自行车哼着黄梅小调从镇种子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