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800000011

第11章 春寒中的法国人(3)

一百年来的敦煌史上,一个小丑式的人物是王道士。他传奇般地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但他对洞内的惊天宝藏的价值并不懂得,只知道能卖钱。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弄走的那些无价无估的海量的华夏宝藏,只是花了不多的几个“小钱”。为此一个世纪里,王道士挨尽臭骂。骂他拿文化卖钱。当然也有人为他辩解,说他是为了修理荒废已久的敦煌洞窟,也为了建造道观而筹资,他的问题是一个乡野的穷道士文化的无知。但人们仍然不能原谅他,能说因无知而卖掉国宝就可以饶恕吗?

历史从来都是在种种悔之莫及中过去的,今人能做的只有记住前人的教训,不再做拿文化换钱的王道士。

可是,历史往往没有记性,有时甚至会变本加厉。近些年在海外的博物馆和古董店常常可以看到大批的古陶、石佛、汉砖、唐俑、宋瓷、典籍文玩以及的朱漆描金的衣柜,如今在国内已近绝迹。现在充斥香港市场的是各式各样经历数百年的时光磨砺出的沉雄凝重的藏柜。前两年我应邀去香港书展上演讲,抓些空闲跑到香港的老街--荷里活街上逛逛,那里是香港出名的古玩街。各种高档的古董店鳞次栉比。不去则已,一去惊得失色。我说“失色”,是因为一位同行者忽问我:“你怎么脸色都变了?”

摆在这些古董店里的古物水平之高、数量之巨,真是匪夷所思,而且以出土文物为主,一看便知这是缘自近年大规模房地产开发,还有疯狂盗墓之所获。比如汉唐彩陶,特别是各种陶俑,如女俑、文官俑、胡人俑,以及陶马、镇墓兽等,不单品相好、体量大、器物完整。有的称得上绝品,在陕西省和西安市博物馆里也没见过。一尊巨大的宋代木雕菩萨和一件一米多长的彩陶舞马,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但如此大型又易碎的对象怎么能顺利通关又确保运输中完好无损?

于是我在香港书展的演讲中讲了我这次在荷里活街的感受。我说:“看来从盗墓到走私出关有一条畅通的、与政府部门的腐败相关的管道。我要设法与有关部门联系,尽快切断这种通道。我听古董店的伙计说,购买者基本是欧洲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很少。我希望香港的有识之士能够出资把这些稀世之珍留下来,我们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昨天我就买了三件彩绘唐俑,非常精美,准备拿回去放在我学院的博物馆里。但我个人力量有限,抵抗不了盗墓和走私的人多势大。”说到这里我心里一动,禁不住说,“如今的王道士怎么这么多?”

大家笑了。是啊,过去是人家老外钻进藏经洞掏东西,现在是我们钻进墓穴把东西挖出来送到人家老外手里。今天的王道士比昨天的王道士还王道士。过去的王道士弄钱修洞窟,今天的王道士们呢?

而且,今天的王道士并不全都出于无知。记得前几年一位在西北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女学者来,说西藏阿里那边有一种民俗画相当古老,意蕴极深,文罕。但她说叫一位长期在那一带活动的外国人买走了。给老外通风报信和做中介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这位教授当然捞到不小的好处。

如今的王道士已是“专家级”了。这使我想起当年帮助不通中文的斯坦因与王道士讨价还价,甚至为斯坦因在藏经洞中精选遗书的那个瘦高又精明的中国文人蒋孝畹--有了这类人我们的文化更无望了。可是,这些年究竟谁把文化推到钱眼里了?

鸡蛋

今天在巴黎以收藏中国和亚洲文物著称的赛努奇私人博物馆中,面对着令人惊愕的布满一间间展厅的走私文物,正在气愤之中,忽然有人发一条手机短信给我,曰:“鸡蛋,从外部打破的是食物,从内部打破的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部打破的是压力,从内部打破的是重生。”我立即给他回了条短信:“鸡蛋,把它从外部打破,是人想吃煎蛋,叫它从内部打破,是人想吃烧鸡,没法逃出人的欲望。”

3月25日·巴黎

春寒中的法国人

我站在塞纳河边的冷风里,脸颊冻得居然有点发疼,耳朵里却听着伦敦的朋友在手机中描述着那边的奇冷,并说这是半个世纪来英国最冷的春天,其实根本还看不到春天,已冻死五千人了。我的下一站就去那里,我仍不相信在英国会用可以冻死人的寒冷迎候我。春天到达人间从来都是艰难的,最初总是遇到一道冰墙死死挡在前面,而隔墙的那边,一准是柔和的春之绿,但此时此刻我们看不见也感受不到。不知在哪一天它忽然坍塌--你见过松花江和黄河坚法国人今年流行瘦腿裤,这种裤子更像两条细细的套筒,紧巴巴套在他们本来又细又长的腿上。女孩子下边多穿长筒靴,上边一件半长外套,一条长长的单色的围巾在脖子上绕来绕去,最后一团堵在领口上。她们从来对自己的长脖子十分爱惜。法兰西人种的脸正面窄侧面宽。迎面看秀气的一双小眼深陷在高高的鼻梁两边,嘴唇不厚,下巴尖尖。她们崇尚自然美,不刻意于修饰,衣服的颜色讲究协调,很少穿花。如今这个时尚之都的名牌大多被四方游客买光--尤其是被口袋塞着大把欧元的中国人买走。她们喜欢把包斜挎身上,包放在胸前。她们说这样安全--这是我所看到的法国女孩唯一不是唯美而是实用的生活方式。自从法国“左”派当政,治安不好,没学会斜挎包又好带现金的中国游客常常是盗贼猎取的目标。中国游客到巴黎只去几个景点外加老佛爷。老佛爷是超大的时尚名牌的卖场,每天都迎来阔绰的中国买家,很少见法国人进进出出。我问法国朋友作何感想。他们说,你们买我们的东西当然好呀。但法国最好的东西并不在老佛爷。

这话很中肯。我想,谁懂得这句话谁就懂得了法国人。

“把海河建成塞纳河”

十多年前中国城市的造城高潮中充满豪言壮语。我的城市--天津,把一个口号叫得山响,就是:“把海河建成塞纳河。”

初听这个口号吓一大跳,我真怕把海河“搞”得不伦不类。我曾写了一篇近万字的意见书递交给城市的相关领导。同时,还口头申诉我的理由。我说天津是一个华洋并存的城市。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l860年以来,成为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威胁朝廷的必经之地。中西文化在这个原本是北方码头的城市里激烈冲突又相互融合。这一城市特质鲜明地表现在仅仅五公里的海河两岸,或者说坐在海河船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西方人是从东向西进入天津的。五公场地区,洋人势大,建筑形态是外来的;从劝业场地区到东南城角是华洋杂处之地,显示两种历史势力及文化的交错与冲突;从东南城角到三岔河口基本是天津本土社会与文化的形态,天后宫、大胡同和老城全挤在这儿。

从这一条河所贯穿的城市形态就可以看到近百年西方人强行进入东方的历史。这种遗存与历史特征不是海河独有的吗?

记得我在市里一次官方的会上毫不客气地说,把海河变成塞纳河是愚蠢的,也是妄想。塞纳河有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四件人类文化遗产,我们也照样建吗?复制人家的历史也是我们的荣耀?我们能把自己独有的海河整理好就不错了。

这次会议后,这个荒谬无知的口号不见了,但海河上多了两件洋货。一是把塞纳河上最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复制一个,放在海河上;一是把伦敦眼也复制一个放在海河的一座桥上,自称为“天津眼”。

今天,我站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真是尴尬至极。感觉我的家乡有点像个“小偷”。

西方的教堂是精神的,我们的庙宇在商业化

久闻日耳曼大街相当古老,街旁有一堆生满野草的红砖的废墟,乃是古罗马遗址,据说里边还有罗马人的浴池。一些咖啡馆曾经是莫泊桑、毕加索和印象派画家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所坐的椅子是原物,摆放在原先的地方。一座斑驳的石头造的教堂是巴黎最早的教堂,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我从未进去过,这次经过必须进去看个明白。

教堂的穹顶不高,哥特式的石头建筑,历史过程太长,每个时代都留下痕迹,比方罗马式券洞、古典主义的木雕神龛、巴洛克式的壁画,叫你感到时间在这空间里一直赖着不走;教堂残破,伤痕累累,光阴昏暗,到处是阴影,但宜,有块小纸片上写着“自取”,价钱一欧元一支。不像我们的庙宇,只要香火一盛,香烛价钱翻番,开始宰客了。

记得一次会议上我说,一个宗教现象令我们深思:西方的教堂全是纯精神的,我们的庙宇大都商业化了。甚至有的庙宇还要搞文化产业。佛也要钱,谁还信它?

规划什么

抓住好天气在巴黎转来转去,去感受它规划的宏大。我在埃菲尔铁塔上领略过巴黎规划的大手笔。中国北京,还有一些古城和古村,其原始的规划布局也都曾想着它的永久。面对未来才会有大手笔。

现代中国城市无“手笔”可言。每一届官员都急于在任期内建立惹人注目的政绩。那就一定要抛开前任重新规划,以开天辟地,另立“伟业”。城市成了官员们彼此没有延续性的政绩的堆积场。这便是中国城市造城的本质。

原载《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幼出家于荆州玉泉寺。年二十,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师马祖道一,得嗣禅法。德宗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南七十里之大梅山,其地即汉梅子真旧隐处。世称大梅和尚,习称大梅法常。文宗开成初建成寺院,四方僧侣请学者达六七百人。开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八。事迹见《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传》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七本传。法常谈禅语录,门下辑为《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中国不传,日本金泽文库藏有旧抄本,今存称名寺,日本学者日置孝彦撰《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之相关考察》有校录本,刊《金泽文库研究纪要》第十号(临川书店1989年);贾晋华《传世洪州禅文献考辨》(《文史》2010年2辑)也有考及。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二卷,记录了作者这一生亲历的诸多人和事,是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行状”。作者自认其人生道路平淡,虽有苦有乐,但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在耄耋之年回首人生之路,认为其像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又因文中所记多属行旅见闻,故以“茶味行役”为名。
热门推荐
  • 民国灵兽

    民国灵兽

    一段分裂的历史,一段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家族兴衰史。
  • 道体论

    道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颜与沐

    颜与沐

    到底是青梅竹马老套路,还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又或是校园青春励志文??拭目以待吧...(第一次创作,不大会,虚心接受意见,不喜勿喷)
  • 冷爷热妃之嫡女当家

    冷爷热妃之嫡女当家

    当朝大将军前脚带兵出征,身为大将军之女后脚就遭后娘陷害--意外穿越,楚雨凉没想到自己一觉醒来就成了通缉犯。罪名:与人私通、杀人分尸。没错,事实就是如此悲催。某女45°仰头望天,她乃现代28白领剩女,男人都没摸一个,就替人背上这种罪名,何其冤枉?逃亡途中,偶遇恩公--“公子只要能救小女一命,小女愿以身相许终身为奴做牛做马报答公子的恩情。”无奈之下,她许下承诺只为保命。某公子冷眼看了她一眼,倒也答应得干脆,“好。”于是乎,将军之女变身为奴,只为洗刷清白,除奸灭恶,重回楚家,换一世潇洒富贵。只不过,清白有了,奸恶除了,楚家回了,荣华富贵也有了,某女突然发现——为啥自由就没了?※※※※※※※※※※※※※※※※※※※※※※※※※※※※※※※※※※※※夜黑风高——一身夜行衣的某女攀在墙头上,十分纠结跳与不跳。最后无奈,朝身下喊话,“爷,能否让个道,让我下来说话?”被抓就算了,这男人站在下面是嘛意思?想逼她投怀送抱?“无妨,本王看着你跳。”某男冷着脸纹丝不动。“那你能不能走开点?把你压死我去哪找银子赔你安葬费?”“无妨,你只需陪葬就可。”“爷,咱们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好不?我是担心把你压残,你这后半生可就完了。”“无妨,你服侍本王后半生就可。”“……”某女汗颜,抽搐之时瞬间跌落——※※※※※※※※※※※※※※※※※※※※※※※※※※※※※※※※※※※※捐款私逃,被捕之时——某男一身寒气,眸光阴戾的看着被捕的某女,犹如讨债的恶主,“楚雨凉,你可记得自己当初的承诺?”“记得。”某女被擒,甘愿认栽。“那你为何反悔?”“我还不了你的大恩。”“你可是想反悔?”某女镇定的摇头,“不是,只是这辈子我还没有当牛做马的思想准备,你给我一辈子时间考虑,下辈子还,好不?”“……”某男冷硬的唇角狠狠抽搐。※※※※※※※※※※※※※※※※※※※※※※※※※※※※※※※※※※※※多年之后--某女训包子,“不学无数,以后讨不到媳妇。就你这小屌样,以后谁家闺女会嫁给你。”某包子冷着脸,一脸不爽自家娘亲的话,“无妨,小爷我自由办法。”某女好奇,“有何办法?”某包子仰头挺胸,自信十足,“当年父王就是在竹林里捡了你,大不了小爷以后也去竹林溜达溜达,兴许还能捡个比你温柔的媳妇回来。”某女捶胸吐血,“......”
  •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南宫云,堂堂水月国三皇子。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俊美无涛的面容更是让男子妒忌,女子流口水。却偏偏风流成性,花心无度。朝野上下人人不敢将女儿嫁其为妃,只担心这个无为王爷会毁了自家清白的女儿,让自己为同僚嘲笑!可是,她——司徒玉,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乡野丫头偏偏冒到了他的眼前。这丫头要什么没什么,除了小样儿还免免强强入得他的眼,其他的可就没有半分让他不倒胃口了。瞧瞧,斗大的字不识一萝匡!不说琴棋书画了,就是好好天上飞的一只风筝,她都能惊喜得一跳三尺高;口中还会哇哇大叫:“哇,好大的一只鸟啊!这鸟我以前在林子里怎么没见过?”。“扑通”几声,不是风筝掉下来了,而是听到这话的人都被她的话给活活砸晕死了!于是,一个乡野丫头,一个当朝王爷,这身份也够悬殊了吧?可命运偏偏将他们绑到了一起,也让两个互不顺眼的人,莫名地在心里印上了对方,直至谁也逃不掉!当经历生离死别,当历经爱恨情仇,当面临爱情的决择,这两个早已注定的一对人儿,是否能如愿相守?待到尘埃落定万象皆清,谁的怀中拥有了她?-----------------
  • Hi旁边那只帅鬼

    Hi旁边那只帅鬼

    一句话简介:故事很简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路痴少女和隐鬼护花使者的故事。废话版简介:容菲路痴二十年,从来不知道身边居然跟着一只鬼,还是一只帅鬼。这只鬼常年撑着一把油纸伞为她遮风挡雨辟邪驱凶,护她周全。可是为毛还要坏她姻缘?艾玛!你妹的这只鬼居然还是只风流鬼。急急如律令!哼,想做鬼丈夫,没门儿!某鬼坏笑,鬼爪一伸,丫的一下焉巴了。有门儿有门儿,简直太有门儿了!文艺版简介:容菲是个令人无语的路痴。同时她知道路痴有一个迷信的说法,那就是——鬼打墙!却不知道,头顶一把隐约模糊的油纸伞伴随她无数个春夏秋冬,为她挡风遮雨,避邪驱凶。故事的起因,要从那场雨夜神秘断头案说起……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吴信训创作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讲述了松赞干布子承父业,以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成为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为巩固吐蕃基业,松赞干布向往大唐文明强盛及文成公主美名,借鉴其他部落国经验,谋求与大唐联姻。经过一系列艰难曲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在松赞干布及其一班忠贞将臣的辅佐下,唐太宗英明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民族政策决策下以及文成公主深明大义的襟怀及情义高远的践行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喜结良缘,并由此促进和形成了藏汉民族千古不移的血缘亲情以及大唐文明与雪域高原文明广阔而深度地融合。
  • 总裁的替身情人

    总裁的替身情人

    二十岁那年,她失手杀死意图对自己不轨的养父,他从天而降,救她于水火之中。为了母亲的医药费,也为了能够留在他的身边,她甘愿做另一个女人的替身。她在他的要求下学习音乐、舞蹈、艺术,模仿他爱的那个女人,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替身。直到有一天,他将她送到整容的手术台上……看到镜子里陌生的自己,她才知道,原来她甚至算不上一个替身,她只是一个傀儡!
  • 寄淮上柳十三

    寄淮上柳十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