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100000007

第7章 我用空间物理的固执爱着你

第一次在T大见到师兄秦关时,我就确切地知道,他有女朋友了。

我俩都就读于空间物理系,都在学校最边缘的社团——科幻协会当会员。提起女朋友,这厮就情不自禁地骄傲:“她叫苏曼,苏醒的苏,曼妙的曼,我们是高中同学。”他挠挠头,对我不满,“喂,你的名字和她的也太像了吧?”

“不。差得不止一星半点儿!我的名字,出自‘漫卷诗书喜欲狂’。”我固执地摇头,不承认这两者的读音和写法多么接近。

其实,纵使我不刻意强调,也没人会把我和苏曼混淆。苏曼有一袭波西米亚风格的鬈发和与之相配的慵懒性情,因为楼下有个耐心绝佳的男生在等她;而舒漫漫呢,眼睛细细的,正配她瘦弱的个头,她习惯于慌慌张张冲下楼,因为楼下有一个急性子的男生正扯着嗓子喊:“再不贴海报就没地儿啦!”

凑巧的是,这两位男生是同一个人——秦关。

有时我也会埋怨师兄太厚此薄彼了,他就一脸抱歉地笑:“对不起啊,师妹,曼儿小心眼儿,在她视线范围之外我请你吃饭作为补偿?”

还说什么呢,一个师妹一个曼儿,秦关已划分得泾渭分明。

记得加入科幻协会前,秦关要我填份问卷,有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科幻?”我没答,他也没多问。有个女生肯入会就谢天谢地了,喜欢科幻的女生近乎灭绝。

一日,我也郑重地拿这个问题问秦关:“你为什么喜欢科幻呢,为什么选读空间物理系呢?”问罢屏住呼吸,期待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回答。他摸摸脑袋说:“嗯,应该有个最初动机吧,可我真的不记得了,好像很久很久以前……”

看来他真的不记得了,我只得悻悻地走开。

关于自己的将来,秦关倒清楚得很。一天,他乐呵呵地说:“小师妹,你也考个GRE,咱们一起去美国吧,空间物理这个专业出国才有前途。”我忙不迭地点头,欢喜的感觉多过突兀。

暑假一到,立刻去新东方报了GRE班。开学了,我早早地去占座,不惧劳累,突破重围,正想向师兄邀功呢,手机在包里振动:“小师妹帮忙占座啊,记得占三个座位。”

啊哈,三个座位!

秦关要出国,自然也是为了苏曼,她想去美国读比较文学。

我自顾自地背单词,GRE成绩居然惊人地高,转眼到了来年4月,我已经联系好学校、奖学金,只待签证了,秦关却一个offer也没拿到。我急了:“师兄,你不至于这么弱吧?”他沉吟了半晌,缓缓答道:“苏曼改变主意了,她觉得在国内做传媒也挺好,没必要去挨学院派的清苦。”他边说边笑,苦涩却一滴滴从眼神里溢出来,“我呢,留校教书也挺好,然后,慢慢地做到讲师、副教授、教授……”

这不是他的理想,我知道。我恨恨地回宿舍,明天见签证官,得早做准备。

次日,从大使馆出来,夕阳的余晖在我身后跳跃。不远处的嘀咕声清清楚楚传过来:“签证官问她:以后想定居美国吗?她居然说想!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我飞起脚来,把一块小石头踢得远远的,没人知道。出国有什么好?我想要的,从来就不是远大前途。

毕业的日子到了,撤出宿舍之前,我再三回望,确认有没有落下东西。好的,什么也没留下,除了我的青春,不曾燃烧过的惨淡青春。

等我再见到秦关,他已当上了系里最年轻的副教授。他问我过得好不好,我老气横秋地答:“马马虎虎啦,还没发财。”事实上,毕业这几年我过得比较流离,年初才在一家小小的港资公司落下脚跟,薪水平平,唯一的优势在于——它离母校近。真正的生活,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不会告诉他。

秦师兄高兴极了,时空的分隔并没有使我们丧失共同的话题,只有提到苏曼,他的神采迅速地黯淡下来。

苏曼在社会中褪去慵懒,爆发出她的雄心壮志。原先约定好,一毕业就结婚,她的话渐渐变成“等我月薪五千就结”,接着“一万再结”,接着,“买了房子再结婚”。

我微笑着听秦关叨叨他的苦恼。和大学时一样,他习惯于在我面前做没有秘密的透明人。

我不忍看这华丽绸缎被利刃割碎的终局,谁知几周后,秦师兄打电话来:“苏曼昨天已打电话同意做我的新娘,她提议订婚仪式放在香港举行。”

“你打电话给我,是想讨个大红包吗?”我茫然地站起身来,茫然地问。他说:“我没去过香港,小师妹,你们公司不是有好多业务在那块儿吗?如果有时间,陪我去挑挑礼物?”

香港的天空被摩天大楼切成一条一条的,漂亮的婚纱店每天上演真人秀,珠宝店里的首饰做工异常精美……在这么美丽的香港,我们只呆了三天就回来了。

因为,香港,维多利亚海湾,苏曼正式宣布跟秦关分手。他的脸刷地变成象牙白,我这个伴郎兼伴娘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看着他。这个全世界我最爱的男人,终于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伤害。

得想个法子告慰失恋者,不过“好男儿何患无妻”之类的说辞多么苍白,情急之下,只有一个法宝可祭了。我去找他聊天,我要告诉他一些真相。

“你还记得吗,在学校里的时候,我曾再三问你为什么喜欢科幻?为什么要选读空间物理系?

“那时候,你只会憨笑,摇头,语焉不详。这个笨蛋从来不知道反问一句:‘你为什么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如果你问,我就会把时间再往前推回12年,告诉你一些事情。”

上大学前的再12年前,一堂公共课上,一个随父母进京的7岁小女孩被老师点起来回答一个问题:“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女孩瘦弱、心怯,却一脑子不着边际的空幻,她大声说:“我想去太空寻找迷失的原振侠医生,让他与他的三位美丽姑娘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话音刚落,课堂上哄笑的声音四起,太空,爱情,对小学生来说过于遥远和狂妄。小女孩苍白着脸,为自己的土腥味与都市生活格格不人而自卑不已。倔强的她迅速地做了个决定——他们再笑一分钟,我就不要活下去了!

就在这时,前排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去太空找人有什么稀奇?等我长大了,肯定能研制出很棒的飞行器,送这个女同学去找原振侠。”

于他,这不过是小小男子汉的一时冲动,但从那一刻起她就固执地决定,要在漫长的时光里,在她温柔的眼神可以展望到的空间里,追随他、等候他、守护他。

几个月后,男孩转学走了;十多年后,当她透过学校的橱窗看见了他的名字,她随即报名参加了科幻协会;当他喊她贴海报、帮女朋友打饭、帮忙占座时,她屁颠屁颠跑前跑后;当他一次次把背影留给她时,她不沮丧、不懊恼。

女生舒漫漫从来就是个固执的人。

我放弃了坚守着的小小自尊把多年前的真相告诉秦关,希望他对自己有点信心,可秦关的表情如此奇怪,一点不像是受到了鼓舞,令我大失所望。瞠目结舌了一会儿,他竟然说,给我三个月,让我好好消化消化。

秦师兄转身就走,消化去了。然后三个月时间过去,在咖啡店里,他一把握住了我的手,吓了我好大一跳,他——病急乱投医?可秦关的眼神证明他神思清明:“原来你才是漫漫,真的漫漫!”接下来秦关说了真相的另一半。

他转学,小学,初中,然后上了高中,高一班上有个长发的叫“苏曼”的女孩,令他没来由觉得亲近,因为模模糊糊的印象里,这个名字应该与他有莫大的关联——多年前,那个要上太空的、南方口音的女孩自我介绍时吐词不清,他对她的名字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

一个小男孩9岁时随口许下的豪言壮语,谁会记得呢?包括他自己。但就在这里隐藏着最初的爱的萌芽。他与苏曼,好漫长的一条路啊,漫长得迷失了初始的方向,但冥冥中一定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叫他读空间物理,沉醉于科幻。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依赖着女生舒漫漫。

此刻他握着我的手,是史上第一次,冰凉而温暖,熟悉又陌生,令我异常慌乱。女生舒漫漫可以三步两步冲下楼,风雨无阻参加秦师兄的科幻协会,可以帮他到处贴海报,甚至帮他的女朋友打饭占座位,可是眼下这件事实在太出人意料,我期期艾艾提出申请:“能不能也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消化消化……”

可是我抽不出我的手。秦师兄不批准。

同类推荐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伍郎的台湾:孤独的美食家中国版巡礼

    伍郎的台湾:孤独的美食家中国版巡礼

    独自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每天穿梭于城市间。他是伍郎,你可以叫他——孤独的美食家。售出客人需要的货物时,伍郎也旁观了一段段人间冷暖。就像间隙寻觅的美食,人生五味杂陈,故事千回百转,有跨越重洋带着焦糊味的爸爸炒饭,也有一辈子无法共享的珍珠奶茶,有祖孙三代打破坚冰的家庭味,也有等了一辈子的孤独情。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都浓缩在形形色色的美食,磨碎于齿间,重重地磨过身体,安放在胃中,变成人生的种种养分,滋润着每个人孤独的生命。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伍郎,演绎自己的故事,做他人的过客,这本书讲的,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伍郎,以及散落在各个角落里形形色色的你。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微信疯传系列:放手,遇见幸福》收录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哲理美文,是“微信疯传”系列图书之一,微信上最火的唯美生活哲理段子,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话,让人幡然醒悟,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迷糊娇妻霸道夫(全本)

    迷糊娇妻霸道夫(全本)

    一个大总裁,在替朋友代课时被一个年轻的女学生迷住了,继而愿意继续代下去当她的兼职老师。一个财团的继承人,也是未来的总裁,却在第一次班会课上,被一个女生的开场白深深打动,从而愿意当她的免费司机兼家教、不要钱的房东。一个被家族要挟要剥夺继承权的总裁,为了心爱的女神,宁可放弃总裁不当,而当一个杂志社的主编。一个美国驻香港的服装总裁,也为了一见钟情的女人,宁可当别人孩子的名义爸爸……与她同床共枕……Q群:83086636(岛之恋)
  • WOMEN IN LOVE

    WOMEN IN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师妈妈

    老师妈妈

    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天赋,孩子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发展,而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离不开妈妈和老师。不管孩子的父母贫穷或富有、渊博或粗浅,都有责任和权利营造家里的秩序,让家成为孩子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机构。书中以孩子的心理、潜能、习惯、道德、宗教信仰、观察力、语言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采用了众多生动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将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一剖析,并针对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此表达了作者幼儿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本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读之,能让妈妈对培养孩子更有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每一位妈妈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鱼类上岸指南

    鱼类上岸指南

    敲重点:前期校园,中后期末世~余姚就只是去海边浪了一圈,因为”以大欺小“遭了个现世报,可怎么世界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拼尽全力给女主开了金手指,但也只是会划水,擅长游野泳...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已有百万完本《重返青葱岁月》欢迎围观,更新在每天12点左右,喜欢请收藏,投票~\(≧▽≦)/~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上海人家

    上海人家

    本书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这是最真实、最细节的人情世态,也是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最本质的自然呈现。了解上海,认识上海生活,还有什么比深入上海人家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