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600000001

第1章 克服自卑:你行我也行(1)

1是谁在吞噬我们的自信之心

自卑是吞噬一个人自信之心的强大恶魔。每个人对自己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不恰当的认识。自卑就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是由主观和客观原因而造成的。

自卑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自卑与生俱来,人人都有,无论圣人贤士、帝王富豪还是布衣寒士、贩夫走卒,在潜意识里都是有自卑感的。正所谓“天下无人不自卑”,几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只是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有研究发现,人的自卑心理,绝大部分是从儿童时代就已开始引发。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童年经历虽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淡忘,甚至会在意识层中消失,但仍将顽固地保存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持久的影响,所以,童年经历不幸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

一般来讲,大部分人的自卑感是这样形成的:小时候,父母比我们大,我们要依靠父母的扶持并依赖父母的哺育;我们在父母面前是渺小的。父母同样也认为我们是弱小的,这样,潜移默化中,在我们细小心灵的深层潜意识里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种“我小”的自卑情结。这种情结大多会一直伴随我们的少年、中年和老年,甚至一生。如果你往积极的方面引导就会使你多一些自信,如果你向消极的方面靠拢就会使你多一些自卑。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因此,每个人前进的路上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失意等,这些都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相对而言,自卑感在青少年当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少年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用挑剔的眼光寻求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将其夸大。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希望越大,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加上幼年时代滋长的自卑情结,从而导致了愈加强烈的自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比如说,德才平平,事业不振,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经过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但总担心风光不再,容易产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生发出红日偏西的无奈。等等。这些都是自卑心理。长期的自卑,会出现压抑自我、消磨意志、软化信念、畏缩不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障碍。

通常,自卑感强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严酷的经历,有过心理创伤。如有个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绩都很差,但4年级前完全无忧无虑,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难以忘却。那天他与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踢足球,此时有位成绩优良的同班同学故意捣蛋,他对此提出抗议,并据理驳倒了对方,可对方竟大吵大骂起来。这时,有位任课老师正经过此地,将他们劝解开了,但老师一味训他,反倒安慰那个同学,并冲着他说:“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过去,他不怎么介意学习不好的问题,这时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产生自卑感。但是,同样的心理创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心理创伤并不是完全起因于外部的刺激,而还有其主观原因——性格。

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小心、内向、孤独和偏见、完美主义。更需指出的是,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比试优劣的场合产生。

一个人为什么会自卑呢?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当自己的形象遭到威胁或破坏时,如果找不出一套比较满意的破解或补偿方式,便容易失去自信而自卑。

日常学习、生活、交往和工作中,一个人自卑感的形成一般是由以下一些因素或原因造成。

(1)外势操控

指一个人沦入操控的陷阱之中,只好用逢迎巴结的模式来应付周围,这种人没有太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从他们的内心来讲,无力也无法构建自己的信心,比如:被慈禧太后操控的李莲英,被总统操控的政客,被老板操控的下属等。

现实生活中,强势上级与劣势下属容易建构操控关系,这就不仅使得属下无法一展才华,而且会使下属工作散发出来的成就感散失。

专制霸道的父母就很容易培养出缺乏信心的孩子。

(2)过度依赖

研究指出,人的生命历程中,假如时时刻刻都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保卫者,那么对于自信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形容易造成自卑。

比方说,在男人至上或者男性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常常不由自主地沦为依赖关系中的被保护者,她们的自信来自男人的给予,这样的关系体系,女人很难成就自己的信心,因而只好落入自卑的泥潭。

(3)过多责难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白鼠实验:把白鼠置于通了电的笼子内,持续不断地通电,初期还活蹦乱跳的白鼠会渐渐地失去斗志,然后软瘫在角落里。

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现象为“无力感”,也就是所谓的“信心崩绝”。

一再被责难的人,即使是优秀者,自信也会毁灭。心理学家发现,从来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一而再、再而三的信心毁损。

在我们的社会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考了93分的小学生,仍会饱受惩罚;工作稍有闪失,就会挨老板的训斥;夫妻之间的沟通充满相互指责。

这种方式,仿佛设下一处很高很高的门槛,使人无力跨越。高门槛与高挫折的对应关系是心理学上不变的真理,这样的轮回,容易毁掉信心形成自卑。

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已发现,过多的责难,最易使人自卑。

(4)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倾向,是造成人在生活中容易自卑的一大重要因素。一是,完美主义的人常常会出现错置的假象,以为自己很行,过度地膨胀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处于领先可以永远“天下无敌”。为了保持这种假象,只好加倍努力,这种一味只管埋头加倍努力的行为可能会加倍地伤害到自己。这种伤害的结果以自卑而终。二是,愈要求完美的人往往愈不完美,问题在于所有的完美中都有一些不完美,可是,他们偏偏又无法容忍一些不完美的状态,于是,极易造成一个人严重的内心困顿和心理障碍,自卑由此乘虚而入。

(5)走入极端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自己的实力比较低,但总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因此非常害怕失败,总担心实现不了,格外地紧张和苦恼。这类人受到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挫折之后,就会很“受不了”,所持的抱负感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了自己什么都不行的自卑心理。

还有一些人不太注意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而发展成为自卑心理。譬如,有的人过于羞怯,性格非常内向,胆小怯懦,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有的人因过分地利己,不愿与他人交往,形成了自卑心理;有的人则是因为保守,谨小慎微,性格狭窄,优柔寡断,总是为一些区区小事而困惑,产生了自卑心理。

(6)身心缺陷

有的人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自卑心理,则是由自己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缺陷或残疾引起的。例如,一般来说,残疾人因为自己肢体的“不自由”而被限制了活动范围,限制了能力的发挥,或者因为残疾而破坏了身体的容貌,破坏了自己的形体美,因而对世界和周围的人产生多疑,总认为周围人在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极强。再如,有的人患有口吃的毛病,怕被他人笑,因而不敢说话,时间一长,也就患上了严重的“自卑病”,而且越是自卑,就越是害怕,口吃就越是严重。

(7)传统影响

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怎么太喜欢个性很强的人,不怎么太喜欢爱好挑战、竞争的人,不怎么太喜欢表现自我的人,不怎么太喜欢……相反地,对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对那些服从听话的人,对那些恭恭谦谦的人,倒是异常地宽容和认同。于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变得越来越“谦虚”,越来越“约束”自己,越来越将这一信条要求自己、要求他人。

一般来说,人的太强的自卑心理是在上述多种因素作用下发展、形成的。

2自卑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

当一个人自卑的时候,会有一些或引发一些自卑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下6种是常见的自卑行为表现形式,其中有消极行为,也有积极行为。

(1)孤僻行为

由于感到处处不如别人,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行为就变得谨小慎微、冷漠、内向、孤独,像蜗牛一样,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喜欢沟通,不喜欢交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作中或人际交往时,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因而常常得不到他人的重视而默默无闻。

(2)屈从行为

由于内心缺乏一种自我的力量,因此,害怕竞争,随遇而安,遇到侵犯也是听之任之,表现得逆来顺受,对他人的要求让步,受人左右,随波逐流,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观点和感受,内心懦弱,这些都是典型的屈从行为。

平常的语言表达有:“对不起,占用了你宝贵的时间,可是……”,“这仅是我的观点,但……”

说话时犹豫不决、轻声轻音、目光不敢正面接触、扭手、有时双臂还交叉胸前等。

屈从行为明显的人,常常会得不到应有的职务晋升而具有怀才不遇之感,他们的一些声音往往被自信心强的人所淹没。

(3)粗鲁行为

当一个人自卑感强烈的时候,如果采取屈从行为不能减轻自卑之苦的话,就会转为好争好斗的粗鲁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很多表现在语言上):

只顾提出自己的要求、感受和主张,而轻视他人的观点(如:“你干不干这件事?不干就拉倒!”);脾气暴躁,动辄发怒,出现问题或失误时一味责怪他人(如:“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这不是我的错!”);采取讽刺、不友善的态度(如:“那是个傻子才干的事!”)。

有些还表现出处处抱怨、讲话的声调高而刺耳、用手指指点点、拍桌子等。

(4)滑稽行为

滑稽容易引人发笑。扮演一个滑稽的角色,用笑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也是一种自卑行为的表现方式。

最有代表性的是形象特别的喜剧演员,例如: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费丽丝·蒂勒相貌丑陋,她为此非常自卑,于是,运用笑声以掩饰内心的自卑。

(5)否认现实

因为自己瞧不起自己,于是破罐子破摔,试图采取否认现实的行为来摆脱自卑,比如借酒消愁等。

(6)补偿行为

自卑并非一无是处,有些人会把自卑感化为一种向上的助力,换成一种事业的能量。心理专家经研究发现,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战斗力和忍耐力也较强。

一般而言,弟弟比哥哥还要有战斗力,那是因为从孩提时代开始,弟弟就处于一直认为自己比哥哥差的处境而长大的。

因自卑感而变得性格内向倔强,转而成为一种发展的力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

补偿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一个人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差距。

为了克服因为这些差距引起的自卑,于是,就有一种不断寻找办法(比如通过发愤努力等)弥补自己弱点、缩短差距的社会性倾向,这就是补偿行为。

同类推荐
  •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本书分八章讲述了怎样恪守随缘的态度,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忧愁,如果面对得失,如何面对贫富,如何面对荣辱,如何面对顺逆,如何面对恩怨,如何面对成败,如何面对爱恨等。
  •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通过对《鬼谷子》的学习,将让你懂得如何掌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交流的方式,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等,推而广之,从应用的范围来看:阳、动、刚、张、方等都可归为捭术;阴、静、柔、弛、圆则可归为阖术。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以柔克刚或刚柔并济,都可以说是捭阖之术的延伸与推广。
  •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完整收录罗永浩从2009年到2014年12月的六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奋斗”演讲,以及罗永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成长故事。原汁原味还原老罗幽默的语言和演讲现场的盛况,“每个单数页都励志得让人热血沸腾,每个双数页都让人捧腹大笑。”
  •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别告诉我你懂得商务电话沟通技巧。100个电话商务沟通的关键细节帮你成功开启商务工作中的宝藏。还在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踌躇不安吗?还在为一份成功的订单绞尽脑汁吗?赶紧阅读本书吧,拿起电话,财源滚滚而来。
热门推荐
  • 大健事

    大健事

    “喂,靓仔,不用看了,说的就是你,戴眼镜的帅哥!”“是不是想找工作啊,过来这里看看,你面相老实,一看就适合干我们这一行。”某某公司出事的时候,工商局到店里检查,说真的,白轩当时就差点跑了。总觉得好像入错了行,被忽悠了,而且那个女孩看着有点眼熟,这就有点巧了。
  • 小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小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小学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萌芽的关键时期,人生的画卷才刚刚展开,该如何描绘,需要正确的指引,毕竟“人生有许多十字路口,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好好品读,细细领悟,让涓涓细流汇聚成浩瀚的海洋,为小学生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 弑仙

    弑仙

    神秘的巨鼎,竟内含惊世功法!幸运的小子,天生孕育天地之根,意外获得神鼎传承,从此踏上成仙之路!激烈争夺,成昆仑外事弟子,潜入湖泊获五行之力,狂刀傲剑挑战极品神力!修仙路,登天而行,不是仙,却能弑仙!
  •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王妃去太子府了。”轻一可以想象王爷那风雨欲来的脸。“哦?”一个浅笑之后眼前便没了人影。“王爷,王妃说今晚让您睡书房”轻一哭着一张脸,王妃,这种事小的真不易来传达,果然,王爷火山爆发的脸,他都可以预料到自己的内伤了。“君澜凌,给我放开!”自从上了这个人的贼船,就没下来过!“王妃,又不是没看过,还这么羞涩的?”某王爷邪魅一笑。“你...你...你别过来啊!”某个夜晚,岚梓防备的看着君澜凌,像一只炸毛的刺猬。“小梓儿,你这是让谁欺负了?我去帮你报仇!”君澜凌腹黑一笑,一把捞过岚梓抱在怀里。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
  • 超凡传

    超凡传

    万千星球,无尽修真。道衍之争,万载不息。衍修小师傅米小经,遭受灭门,由此投身到浩浩荡荡的命运河流之中。身怀衍修至宝,又得道家老怪帮助,一路修行,修真世界的图卷徐徐展开。玄奇法宝,凶险秘境。道家仙人,一念动天地,衍家大修,真言压四方。浩瀚宇宙,玄妙道法,万字真言。米小经身怀道衍双修之法,逆天直指,扶摇而上。我意欲超凡,踏步长生仙。
  • 待尔海棠花落

    待尔海棠花落

    (《何故惊风华》前传)初见,他是翩翩公子,她是桃花树下的小丫头,他说,把手给我。未谋,他是东宫太子,步步为营,她是深宅嫡女,亦步步为营,他登上了皇位,她化为了黄土。不识,他谁也不信,捧着她的枯骨,为她建起世外桃源,却将整个后宫变成人间炼狱,她却来到了她身边,亦成了他的后宫。这三次回眸已是一生,他心已枯萎,她白发三千……
  • 完美少年进化论

    完美少年进化论

    每天名牌傍身,背景深不可测的奢侈品小姐伊原千,以她无所不通的天才成为时尚传奇,不料却被一个神秘美少年揭穿苦心经营的伪贵族“画皮”。发誓报复的她力挫无数高人,成为蔷薇庄园的首席家教,帮首富调教三个无比闪亮却无比腹黑的极品美男:高深莫测,却以败家为乐趣的花心大少纪寒城;出身高贵,审美却恶俗廉价,以成当红“男公关”为毕生目标的二少纪宸希;容貌绝美,却以“爱因斯坦”造型示人的废柴三少纪允灿。四个高智商“演技派”在相处中斗智斗勇,上演精彩纷呈的同居笑料。改造狼少年的家教生涯里,伊原千究竟是能成功驯服这三只狼,还是被狼吃干抹净,这是一个甜蜜而危险的问题……
  • 林语堂三部曲

    林语堂三部曲

    《朱门》与《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合称“林语堂三部曲”。这部小说于1953年付梓,主要讲述了两位西安人——记者李飞和名门闺秀杜柔安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小说不仅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西安古城的文化风貌、动荡时局,而且跟随两名主人公的经历,也花很多笔墨描述了广袤的西疆风情,以及发生在那块种族混居、斗争不断的土地上的传奇故事,并处处流露出作者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 爱过的人在遥远的城

    爱过的人在遥远的城

    姜绚在游泳馆偶遇吵架的情侣许安与林唱,许安为了寻找安慰,拥抱了姜绚,两个人开始了莫名其妙的恋情,这个世界便是这样,爱情太少,暧昧太多,请不要轻易相信自己又动了心……董小武是一个矮矮的男生,他喜欢姜绚,却不被接受,于是他远去广州做断骨增高手术,手术成功了,他却坐进了轮椅,两个人的故事以一个笑开始,以一个笑结束,谁还能说这是一个悲剧……颜堇喜欢董小武,而董小武却喜欢姜绚,于是颜堇努力接近姜绚,两个女孩儿清澄的友情,却隔着一段爱而不得的恋情,只能彼此说谢谢,谢谢你比我还爱我……有些人注定放在心上,有些人注定彼此遥望,有些人注定一生都在错过,那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那就无法控制吧……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