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800000015

第15章 沿河村纪事(3)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我担不了这责任!”那天晚上,我们刚进会场,便挤过去嘱咐他两句,他表态说,他有数,他还没昏到那程度!

然而谁能想到呢,后来情势突变,战和两派并没有火并,而村长的表现也够让人吃惊的!不过我们都佩服他的镇定,在情势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他犹能装作一副懵懂无知状,把会议主持得像模像样,指指一个正在奶孩子的妇女说:“你,起来说说看,当前的局势是要抗战还是要安定?”

“安定你个头!”那妇女懵懵懂懂地说,“我是出来上厕所的,听说这儿有消夜吃,现在消夜在哪儿,什么时候开吃?”

全屋子的人都笑了,我们也跟着笑,心里却不由得犯嘀咕:这样下去该如何收场,村长能控制得了局面吗?再看道广,此刻正眼波流转。在对身边的马仔使眼色,也许他觉得时机已成熟,擒贼先擒王,是到了该对村长下手的时候了?

我们情急之下,正待上前交涉。然而村长何等人也,何须我们出手!他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那一刻,但见他脸色铁青,腮上的肉“咕嘟咕嘟”在跳!他突然拍案而起,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大意是:现在外敌当前,全村人民更加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他作为一村之长、村支部书记,现在代表全村人民宣誓——打倒关卡!誓死不屈!

全场一片哗然,接着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可能连“主战派”自己也没料到,形势竟扶摇直上,变得一片大好,甚至都没等他们来造反!

我们也瞠目结舌,没想到村长突然转向,这就是说,要开战了?

我们眼前一黑,深知这仗打不得,以弱敌强,以寡敌众,最后的结果必将是灾难性的!奈何民众的激情已经燃烧,那恰如黄河决堤,一泻千里,使得一向稳妥、坚强的村长,最终没能顶住压力,屈从了民意,由理性走向疯狂。

那么胡性来呢,胡性来在哪儿?直到这时,我们才想起他,把他视为沿河村最后的希望!我们转头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在人群里看见他:哥儿几个正缩在墙角,面色仓皇,交头接耳。只见他微皱眉头,原本机灵的小眼睛呆呆地看着村长,一边听群众意见,一边摇头,摇头,再摇头。

我们一阵绝望,难道事态已经没救了?

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却见胡性来拨开人群,向村长走去。那一瞬间,我的心突然停止了跳动:胡性来想干什么?他可不能冲动!留给“主和派”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三人脑子里一片空白。确实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弄!

胡性来走至中途突然停下,原来村长又一次发表演讲,开始“战前总动员”,他把手心朝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我们趁机挤到胡性来身边,跟他握了握手,发现他手心冰凉,微微颤抖。他朝我们惨然一笑,一副豁出去的样子,又反过来安慰我们:“没的事,我有办法让他收回命令。先听听他嚼什么蛆!”

原来,所谓的“战前总动员”,不过是排兵布阵,论功行赏;而他胡道宽,“作为一村之长、这次战争的总指挥”——

胡性来听了,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听听,狗尾巴翘起来了!就知道这人靠不住,心心念念只想保住他的官位!我以前说他是墙头草没错吧?哪边风大,他就跟着哪边跑!”

我们一听也对,思前想后,觉得胡性来的说法也许更靠谱:村长屈从的并不是民意,而是他的领袖地位。或者这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

胡性来又说:“他下面就要封官了。”

我们侧耳听了一会,差点没笑出声来!果然,作为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村长正式宣布,把全村定为团级编制(他倒不贪大),从此,村长摇身一变为团长(跟他在军中的职位相同),下面政委、副团……均是原村委会的核心成员。应该说,作为老练的政客,村长成功安抚了老部下,重新稳住了局面。

稍微头疼的是胡道广,不难推测,村长恨他的堂弟!但既已掌握了政权而手里又没有军权,他决定既往不咎,以大业为重,人才该用还得用!最后他宣布:任命胡道广为一营营长,任命胡道阔为二营营长,任命胡方善为三营营长——他顿了一下,抬眼扫视全场,以一种更加坚决、肯定的语气:任命胡性来为四营营长!

会场再次哗然。我们也吓了一大跳,初以为自己听错了。别人尚可,胡性来是地道的“主和派”,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转头欲问胡性来,他大约也吃惊不小,脸上顿现惊愕的神情,慢慢的,却是眉眼舒展,嘴角上翘,他突然笑了——这是今天晚上他第一次露出笑容,愉快,神秘,微妙——堪称蒙娜丽莎微笑之男性版!

唉,经过这一天一夜的周折,我们已经长了见识,所以对胡性来那一副喜悦陶醉的神情,后来也就不以为怪,反报以同情和理解。是啊,位高权重谁不爱?换位想想,假若我们是胡性来,一个普通的前士兵,一个现任的老百姓——虽是“主和派”将领,毕竟未经官方认可,算不得数——现在突被委以重任,由草根变精英,由民间入主流,我们会怎样?就一定比胡性来做得更漂亮?

同时对村长也愈加佩服:此人深谙人性,善于平衡各方关系,且又反应机敏,以一己之力,当机立断,终得以把沿河村从内战的边缘拖了回来!可是这样一来,又回到了老问题上了:和关卡的战争!

突然想起半小时之前,胡性来留下的那个悬念:他有办法让村长收回决定!——他能有什么办法呢?转头看他,却见他半痴半傻,仍在微笑。推他一下,也是半天没有反应。我们三人一声长叹,知道沿河村完了,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已被招安,此刻得了魔怔!

正一筹莫展时,却听得胡性来转过头来,问:“什么事?”

我们说:“真的要打呀?”

胡性来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沉思良久:他慢慢地摇了摇头,半晌才道:“打不得——”他朝会场看了一眼,“有人会要我命的!”

我们看过去,果然,“主和派”那边早已群情激奋,几双眼睛正盯着胡性来,虎视眈眈,面呈怒色!我们叹了口气,看来内乱远没有结束,现在“主和派”内部又出现矛盾——领袖既被招安,手下却没得到惠处——如此分配不公,怎能不引起仇恨!

我们看了一眼胡性来,苦笑道:“你现在麻烦了,一旦接受军职,他们第一就革你的命!”

胡性来“唉”了一声,“所以说呢,基层工作最难搞!哪个都不能得罪!”

“那下面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胡性来说,“现在是打也流血,不打也流血!”

“那怎么办?推翻村长的决定重来?”

胡性来摇了摇头,“来不及了,看能不能修改一下?”

“啊?修改?”

“是的,修改!”胡性来点点头,“要改到所有人都满意,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你的,我的,一切人的!这是避免流血冲突的唯一路子了!”

“这怎么可能?”我们提出质疑。

“没别的法子了,”胡性来叹了口气,“你们也一块想想吧,救救这帮狗娘养的!”他把眼睛看了一眼会场,低声骂道,“全是一群蠢猪,疯狗!成天就知道打打杀杀,逞一时之气,各打各的小九九,全不看后果!——”说到这里,他声音打战,满怀悲愤,“而这就是人民!”

“人民?”我们都愣了一下,这是哪朝哪代的词汇?听来新鲜得很!

“也包括我在内!”胡性来嘀咕了这一句,便扭头看向窗外,大概致力于他挽救沿河村的伟大构想里去了。

那一刻,我们三人都非常感动,且心里五味杂全,感慨丛生。是啊,这才是我们熟悉的胡性来——相识虽短,相知却深——可爱,真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虽一介平民,却肩负责任,现在,他首先要避免流血事件,而后要照顾方方面面!

作为一个前军人,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一个万元户,一个新任不久的四营营长,他正在想一个万全之计:拥有这一切!他要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主战派,主和派;他要恢复村里的秩序,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他要当官的当官,发财的发财,他要让军人回到战场,重新找回热血和尊严——那风驰电掣般的酥麻感!

现在,他仍在发痴发呆,把眼睛看向虚空的某个地方,偶尔也会眨一眨。他脸色潮红,汗流满面,神秘的微笑挂在嘴边。突然,他把右手握成拳状,朝左掌心猛地一撞——惊得我们一身冷汗!难道他已经得计了?

他摇了摇头,轻轻地吐了口气,似乎在考量这个修订版的决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然后,他朝我们看了一眼,目光遥远而坚定,像个赴死的烈士;我们急忙问道:“有了?”

他点了点头,还不待我们说什么,便拨开人群,向村长走去。那一瞬间,我看见他做了个小动作,把右手放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天啊,他竟需要神的祈福!毋庸置疑,这是个疯狂的创意,估计能把一些老弱病残给吓死!

首先是村长,他的反应让我们感到很紧张,他呆呆地看着胡性来,好像没怎么听明白。胡性来再次凑近他耳下,村长的脸色开始泛白、泛青,有了红晕,直至满脸涨红。他突然推开胡性来,把他打量了一番。

此时,屋子里早已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意识到,沿河村的命运将再次转向,是“战”是“和’,还说不定!

胡性来说:“决定权在你!”

村长擦了擦汗说:“太冒险了!”

胡性来说:“试试看吧,除非你不想搞经济!”

村长把眼睛眨了眨,看上去很是动心——“搞经济”是他的至爱!作为一个紧跟形势的基层干部,他懂得这个词在当前的意义!他把手指不停地磕着桌面,似乎仍拿不定主意,看着胡性来,似笑非笑地问道:“你是说化装?”

安静的屋子一下子炸开了,大家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却又预感这件事一定比战争更带劲儿!“主战派”那边首先沸腾了,自然,他们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化装成军人——平时,他们只敢想着和关卡去拼命,却从不敢奢望有一天他们还会返回头去再做军人!——而这,正是他们的梦想和目的地!

那久违的青春年代:营地、男子气、驳壳枪、野战训练……此刻,全都连在一起了,记忆开始苏醒,神经突然受刺激,人群中有人在号叫,有人开始哭泣!即便冷静如胡道广,此时也一阵头晕目眩,需把双手扶着墙壁!他看着疯狂的人群,才知道自己这些天来的努力,并不为别的,只为重温往昔那峥嵘岁月稠,为当一个士兵,哪怕仅仅看上去像个士兵!

“主和派”这边也稍稍安了心,第一,他们的领袖不受名利的利诱,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想出这等馊主意,无论如何,替他们争取了和平,使他们可以继续做点小生意。而且化装嘛,假扮的,非男子汉所为!可怜“主战派”一腔热血,现被玩弄至此却不自知——他们笑了,为自己的胜利,因而也开始大喊大叫,击掌庆贺!

村长很受鼓舞,他环视全场,看群魔乱舞,听“化装”一词像鼓点一样在人群中有节奏地响起,从“主战派”到“主和派”,从屋里到屋外,这个词可谓异口同声,从不同的嘴巴里吐出来,形成一股热浪,掠过人群,飘出窗外,震荡在村寨的上方,直至响彻云霄和山谷!

而此时,天就要亮了,一颗启明星遥挂夜空,闪烁,迷离,从窗口便可看得见——村长的眼里突然浸满了泪水:是的,漫长的黑夜过去了,黎明即将来临!现在,沿河村的村民们又重新站在一起,载歌载舞,单纯如初……此情此景,纵是石头见了也难免动情!

村长决定顺从民意(天地良心,这次是真的),采纳这个“化装版”的修订方案,于是再次把手心朝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可是村民们早已陷入狂欢之中,——究竟连“化装”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没搞明白的。

村长喃喃地骂了一句粗口,手搭桌面,只纵身一跃,便站到了桌子上,这个漂亮的动作非但没能使人群安静,反而把狂欢送进了高潮,于是他不得不手持喇叭状,用尽平生力气喊出了几句话——我们立即挤过去,也只听得几个关键词:军人,军车,关卡,免费……连起来便是:军车进出关卡无需交费!

一下子明白了,胡性来的“化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村民扮成军人,货车改为军车,这样既做回了士兵,又避免了战争,既报复了关卡,蔬菜运输也得以通行无阻!

那一瞬间,我们三人再也憋不住了,加入了狂欢的人群。村长再次纵身一跃,向人群扑去;胡性来索性躺倒在地,做昏倒状,直到被人群架起来,把他和村长一起扔向空中!我们一群人自动围成一个圈,对着他们大声喊叫:“化装!化装!化装!”

伟大的胡性来,他今天晚上立功了——他立功了!伟大的沿河村村民,他继承了中国农民的光荣的传统!他超越了人智的极限,挽救了沿河村,他把民众从一种疯狂带进另一种疯狂,他是全村人民的大救星!

这个化装对于关卡而言,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绝杀,一个点球,一个死角!沿河村村民从此站起来了!“伟大的胡性来万岁”——人群中有人开始喊口号,其歇斯底里、神魂附体堪称很多年后黄健翔在世界杯赛场上的预演!确实,这次胜利来之不易,它属于沿河村,属于村长,属于“主战派”和“主和派”,属于所有“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中国农民!

我们仨也激动得彻夜不眠,除了跟村民们一起狂欢,还不忘自己的责任所在,想着要给这次化装命名,以期让人们记住这一天,这个地点,这个人,这件事,所以它的命名分别是:“7·23事变”,“村公所事变”,“胡性来方案”或“胡性来决议”,“和平演变”。

5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子里一片混乱,我们也由此见证了一个村庄在改制为兵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迂回、纷扰。首先是村民们,他们需要恢复体力,是啊,“狂欢”消耗了人们太多的激情,他们得歇一歇,透透气。

而且随着“化装行动”的筹备,“军管”结束了,粮食又分还给村民,家家户户可以吃上米饭、腊肉——堆得满满的一海碗——蹲在家门口,站在村路旁,见人就打招呼:“吃了吗?来家吃一会?”这场景不啻于过年。

我们眼见得村民们如此自足,个个脸色红润,神情愉悦,不像是要有行动的样子,整个村子洋溢着一股祥和、饱闷、慵懒的气息,难道他们已经忘了化装这回事?

两位师兄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想来这是人民群众的特点:盲从,健忘,行止具有即时性。

胡道广也唉声叹气,悔不该答应村长先把粮食分还给村民,“都是吃饭惹的祸。”那天他跑过来找我们聊天,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村里的情况是,村民们已经失去了斗志,米饭和腊肉使得他们心满意足。

“不管怎么说,得让他们饿一饿,”那天道广坐在门槛上,若有所思地说,“你们说奇怪不奇怪,一旦有吃有喝,他们就全指望不上了!”

两位师兄笑了起来。本来嘛,饱暖思淫欲——他们告诉道广,群众的力量并不来自吃饱喝足,而是来自饥饿,来自有人承诺他们摆脱饥饿、走向吃饱喝足的过程中。

道广想了想,问:“你们的意思是发动群众?”

“你已经错过机会了。”两位师兄坦诚相告。

道广摇了摇头,他认为问题不在这里,发动群众方面他可是高手——问题在于“上层的某些领导”现在又开始犹豫了!

“这事怎么能犹豫呢?”道广在屋子里踱了两步,试图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凡事都需要一点冲动,决定、动员、化装、出发,各个环节都得趁热打铁,不能深思熟虑。道广的意思是,思想是可怕的,一旦有时间思来想去,“化装”的荒谬性就显示了——虽然它本来就是荒谬的。

道广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你们不觉得这事很荒唐吗?”

——是的,我们有时这样觉得。

“我也是,”道广指了指脑子,“这就是想出来的结果。”

我们都叹了口气。说什么好呢?时局呈现了太多的复杂性,试想,连道广这样的一介武夫都在“思考”,得出一个荒唐的结果,更何况村长?一夜狂欢之后,村长很快就醒了,第二天跑过来找我们商量,问这事能不能做?我们也如梦初醒,觉得此事不妥,可问题是,决议既出,而且兵团的编制已经宣布了——

同类推荐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巴金选集1:家

    巴金选集1:家

    小说描写了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没落,其中以觉新、觉民、觉慧等几个年轻人为代表,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并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批判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 儿本平常

    儿本平常

    儿子的入学通知书送来的那天,陈有贵正和张学义在田冲里看水。这一年旱得凶,也热得古怪。自打立春到小暑,现在又过了立秋,半年下来硬是没落一场透雨。也不起风。老榆树顶上那近乎呼救的知了叫喊不分昼夜没完没了,吵得人格外烦乱,仿佛连心窝里都生了痱子。每天清早爬起来就恨不得赤膊上阵,褂子刚套上身顷刻就湿了半截,汗珠子甩到地上嗤嗤冒烟。人这样受罪,畜牲就更要命。鸡终日伏在树下的灰堆里按兵不动;狗坐在墙根处伸长了舌头苟延残喘;鹅和鸭因为塘里没了水被迫滞留岸边与鸡为伍,辜负了劈波斩浪的豪情。十塘九空,塘泥全都开裂了起壳了,一道一道如饥渴的嘴唇。
  • 倚天屠龙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泡沫

    泡沫

    夏季午间的空气里响起胡同尖厉的喊声,很尖很细的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在彩缎上划过。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在一个大热天里,那个刚刚在全市职工游泳赛中获得三项冠军的于小鱼淹死在一个不到两米深的池塘里。和这件事差不多重要的是那天停电。
热门推荐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是作者景天的励志文集。有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 绝世无双,腹黑世子妃

    绝世无双,腹黑世子妃

    传言,郡王府小郡主不良于行,偏甚得太后荣宠,一诏懿旨,赐婚于三世子,当夜,她便中毒而亡。再次睁眼,她是外星球的异能公主,木系魔法得心应手,更能笔起万物,洒豆成兵。废物?不良于行是她的伪装;懦弱?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无能?她一双巧手无人可及。他是当朝最为得宠的三世子,俊邪妖孽,武艺过人,智计无双,想要嫁给他的女人无数,他偏选择了不良于行的她。后来,他扔下一纸休书,她视若珍宝,潇洒离开。再次相见,她傲然而立,绝代风华,他怒不可遏:“你不是瘸子吗?”“谁告诉你坐轮椅的就一定是瘸子?我乐意,不行吗?”“既然不是瘸子,那便随我回去。”“不好意思,我已经收到休书了,不再是你的世子妃。”“本世子怎么不记得有写过休书?”“人不能太无耻。”“我有齿,还很白……”时过境迁,当她付出真心之时,才赫然发现,他竟是……而他所爱,更是另有其人……(文文先虐后宠,男女主身心干净,结局一对一!)
  • 血脉祭

    血脉祭

    强者,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成为强者,需要经过千重险万种难,不管武道一途有多艰辛,且需保持一颗坚毅之心。
  • 你我相逢在海上

    你我相逢在海上

    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船难,数百个家庭打入无尽深渊,作为幸存船长的女儿,余汐背负罪人的十字架与沈时鸥分手远走他乡,而陆锦心和沈时鸥则留在临江,成为一对怨偶。十年后余汐归来,船难阴影仍在,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叫周漾的人,这个人看上去温暖阳光,有包容一切治愈一切的力量。他有强大内心,试图将她从人生的苦海中打捞出来,治愈她身上的所有伤口。他看上去像成为雕像前的快乐王子,仿佛未曾经受过任何痛楚。直到她发现,原来在十年前的那场船难中,他所失去的,比她知道的每一个人都要多。
  •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这是一部人生寻梦之书,生活修炼手册。全书共计36篇文章,每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切身体验,每篇文章里或许也都有一个你,一个我,一个个我们。柴米油盐、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如何发现人生的玄妙,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人,将每一天都过得熠熠生辉?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穿越在钢铁丛林中的你我,如何葆有一颗初心,怀抱纯粹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往下走?打开这本书,相信你就有了答案。如果你也曾迷茫无助,也曾在某一个瞬间发现自己患上了“爱无能”,也曾“懒癌晚期”四处寻医……那么,它就是你最好的枕边书,可以促膝长谈的灵魂伴侣。
  •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挑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隐隐流动的,还有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尊和自豪。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和骄傲,一直潜伏在中国文人的文字里。古时有李渔、袁枚,现代有梁实秋、周作人,当代有汪曾祺、赵珩……他们的文字,写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一脉相承的形和魂,大可弥补《舌尖上的中国》未尽之处,而更有深情雅意。本期我们特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并文人老饕的美食文字各摘录一二,烩成一道文化味浓郁的大菜,以飨美食、美文兼爱的读者。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 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是“读品悟文学新观赏 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 狂凤御天:腹黑小魔后

    狂凤御天:腹黑小魔后

    她是纯真无邪的小郡主,因为神秘的身世,拥有妖孽灭世的力量。大智若愚,沦为笑柄废物,阴谋算计步步将她推入深渊绝境。浴火重生,已不再是曾经的她,眼眸杀气冷寒,狠辣、冷酷,拈花一笑万山横!掌控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凤御天下,谁敢不从?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