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4500000001

第1章 胃病(1)

人到了中年,就有许多哀感生出来。中年人到了病里,又有许多悲苦,横空的堆上心来。我这几天来愁闷极了,中国的国事,糟得同乱麻一样,中国人的心里,都不能不抱一种哀想。前几天我的家里又来了一封信,我新娶的女人,为了一些儿细事,竟被我母亲逼出了家,逃到工场去作女工去了。象这样没有趣味的生涯,谁愿意再捱忍过去?数日前的痛饮,实有难诉的苦衷在那儿,我到现在才知道信陵君的用心苦了。

连接的痛饮了几场,胸中觉得渐渐儿隐痛起来。五月二十八日,吃过午膳之后,腹中忽然一阵一阵的发起剧痛来。到了午后三时,体热竟增到了四十一度。四年前发肠窒扶斯的时候,病症正同现在一样,我以为肠窒扶斯又发作了。肠窒扶斯的再发是死症,我觉得我的面同死神的面已经贴着了。死也没有什么可怕,只是我新娶的女人未免太苦一点儿。伊是我的一个牺牲(其实是过渡时代的一个牺牲),可怜伊空待了我二十三年,如今又不得不做寡妇了!我知道伊是一个旧思想家,我死之后,伊定不肯改嫁的,我死之后,教伊怎样过活呢?想到这里,我也觉得有些凄凉。

我也是一个梦想家,我也是一个可怜的悲喜剧者,我头朝着了天花板,脑里想出了许多可怜的光景来。遗言也写了;朋友对我的嘱别,我对朋友的苦语也讲了;我所有的旧书都一本一本的分送给我的朋友;我的英国朋友,到我床前来的时候,我就把MaxBeerbohm的《Happy Hypocrite(幸福的伪善者)》送给了他,我看他看了这书名,面上好象有些过不下去的样子,因为他是一个牧师;最后的一场光景,就是青会馆内替我设的一场追悼大会。我的许多朋友,虽然平日在那里说我的坏话,暗中在那里设法害我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也装起一副愁苦的容貌来,说:

“某君是怎么好怎么好的一个人,他同我有怎么怎么的交情,待人怎么怎么的宽和,学问怎么怎么的深博……他正是一个大天才……”

啊啊,你这位先生,你平时能少骂我几句就好了!

想到这里我竟把我的病忘了,我反想起世情的浮薄来。唉!人心不古,我想到了最后的这一场光景,就不得不学贾长沙的放声长叹:

“世人呀世人!你们究竟是在那里做戏呢,还是怎么?”

午后四点钟的时候,热度有高无退,我心里也害怕起来,就托同客寓的同学S君和W君打电话到各处医院去问讯。各处医院都回答说:

“今天是礼拜六,不看病人。明天是礼拜日,也不看病的。”

S君和W君着了急,又问他们说:

“若患急病便怎么?难道你们竟坐视他病死不成?”

“那也没有法子的,病人若在今明两天之内危笃起来,只能由他死的。你可知道我们病院的规则同国家的法律一样,说礼拜六的午后和礼拜日不诊病。无论人要死要活,总是不诊病的,谁教他不择个日子生病呢”

“……”

S君和W君想和他辩驳的时候,他却早把电话器挂上走了。

唉,这就是医生的声气!

无论病人要死要活,说到不诊病,总是不诊病的!

到了晚上,我的热才凉退下去,有几个学医的朋友,都来看我,我觉得感谢得很。病中客中,若没有朋友来和我谈谈,教我如何堪此寂寞哟!

晚上又睡不着,开了两眼,对了黄黄的电灯光,我想出了许多事迹来。听打了十二点钟,我才微微的入睡。

第二天早晨一早醒来,太阳的光线,已经射进我的房里来了。

我的房间是在三层楼上的,所以一开眼,我就能知道天气的晴雨。

春天也已经剩了不多几日了,象这样的佳日,我却不能出去游玩,天呀天呀,你待我何以这样的酷烈!

开了眼想了一会,我觉得终究不能好好的安睡,我就打定了主意,起到床外来了。开了北窗一望,一片晴天,同秋天的苍空一样,看得人喜欢起来。下楼去洗面的时候,我觉得头昏得很,好象是从棺材里刚才出来的样子,这大约是一天不食什么东西的缘故。

午前九点钟的时候,同学的Y君来邀我到郊外去散步,我很愿意和他同去,但是同寓的W君,却不许我去,我也只得罢了。他们出去了之后,我觉得冷寂得不堪,就跑上教会堂去,因为今天是礼拜日。

十二点钟我才回到客寓里来,饭也不吃,就拿出被窝来睡了。

睡到了晚上,什么也不想吃,体热也不增加起来,我以为病已经好了。

这才是我这一次胃病的Prologue(序曲)呀!

睡到了九点钟,我觉得有些饥饿起来,一边我想太不食烟火食,恐怕于身体有大损害;所以我就跑到中国菜馆里去吃馄饨去,因为我想猪肉是有益于身体的。

我的病因就在这里了!

五月三十日的早晨,天上也没有太阳出来,黄梅时节特有的一层灰色的湿云,竟把青天遮盖尽了。

我早晨起来,胸中就觉得有些难受,头痛隐隐的发作起来,走路的时候好象是头重脚轻的样子,我知道有些危险了。早饭的时候,我要了两瓶牛乳,虽然不想吃,然而因为身体亏损不起,所以就勉强吞了下去。

九点钟敲过了。我胸口里愈加觉得难受,就请同寓的W君同我到神田的K病院去诊病。在诊察室外等了两个钟头,主任医生K博士才来诊病。K博士也不能确定说我是什么病。但是他说:

“你进病院来罢,今天午后恐怕体热要增高起来。”

我在那里诊病的时候,W君却在那里做梦。

我们初进病院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子也在那里候诊。伊好象是知道K博士的身价似的,手里拿了一本《宝石的梦》,尽在那里贪读。我和W君一见了伊的分开的头发,发后的八字形的丽绷,不淡不浓的粉饰,水晶似的一双瞳神,就被伊迷住了。挂了号,写完了名姓,我们就料了面皮,捱到伊的身边去坐下来。W君的那一双同狂犬似的眼光,尽管一阵一阵的向伊发射。

等了一个钟头,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为K博士还没有来,我的胸口却一刻一刻的痛起来。我打算再等十五分钟,若是K博士还是不来,我就想走了。W君向窗外一望,忽然嗤的笑了一声,就拼命的推我,教我向窗外望去。我听了W君的话,向窗外一望,只见对面的人家楼上,有一个廿一二岁的女子脱去了衣服,赤裸裸的坐在窗口梳妆。伊那肥胖的肉体上,射着了一层淡黄色的太阳光线,我知道一处灰色的湿云,被太阳穿破了。我看了一眼,也不得不笑起来,就对W君说:

“伊大约是在那里试日光浴。”

我们间壁的那一个贪“宝石的梦”的女子,也已经看见了,听了我这句话,就对我们笑起来。不多一会,看护妇就叫我进去,我就去受诊了。

过了一个钟头,我出了诊察室,回到W君处来的时候,看见W君的面色,有些红热的样子。我对他说:

“我不得不进病院了!”

W君支吾了几句,却很有些不安的表情。我正在那里惊异的时候,那一个“宝石的梦”的女子,就走了过来对W君弯了一弯腰,走下楼去了,因为胃肠病的诊察室是在楼上的。

六月的初一,我进病院的第三天,我的病势减退了。大小便的时候,我已经能站立起来,可是还不想吃什么东西。

和看护妇讲话,也觉得没趣得很,我就拿出亨利WillamErnest Henley的诗集来读。亨利也是一个薄命的诗人,一八七三——一八七五年间,他的有名的诗集《在病院内(In Hospital)》著成之后,他找来找去连一个出版的书坊也找不着。好容易出版之后,又招了许多批评家的冷嘲热骂。唉,文人的悲剧,谁不曾演过。年轻的Keats呀!多情的白衣郎Byron呀!可怜的Chattertton呀!Alexander Smith!Kirke White!Leopardi!你们的同云雀似的生命,都伤在那些文学政治家的手里的呀!

我和亨利的第一次接触,是在高等学校时代。那时候我正在热心研究彭思Burns的诗。我所有的彭思的诗集(Poetical worksof Bobert Burns)就是这一位亨利先生印行的。我读了他的卷头的彭思评传,就知道他是一个有同情有识见的批评家。后来在旧书铺里买了他的诗集,开卷就是他那有名的《病院内杂感》。平时我也不是常去读他的,四年前患了肠窒扶斯,进病院住了一个多月,在病院的雪白的床上,重新把他的《In Hospital》翻开来一读,我才感得他的叙情叙景的切实。我一边翻开亨利的诗集来读,一边就把过去的种种事情想了出来。他的诗的第一首说:

《入院的患者》

清晨的雾露,还在石头铺砌的街上流荡着;北方的夏天的空气凉冷得很;看呀,那一天灰色的,清静的,旧的病院!

在这一个病院里“生”和“死”如亲友一般在那里做买卖!

在那冷寂宽阔的空间,在那荒凉的阴气里,有一个小小的奇怪的孩儿(在那里走)——伊的容貌也好象是很老的人,也好象是很幼的人——伊有只小小的手膊是用木片夹裹着悬挂在胸前,伊在我的前头,走上候诊室里去。

我跛行在伊的后边,我的勇气已经消灭了,那头发灰白的老兵的门房挥手教我进去。

我就爬了进去,但是我的勇气还没有回复;一种悲凉的虚无的空气,好象是在这些石头和铁的廊庑扶梯的中间流动着。

这冷酷的,荒凉无饰的,洁净的地方——一半儿是的工场一半儿是的牢监。

我最爱他集里的《解放》和《亡灵》两首。《亡灵》里面有司梯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容貌形容在那里。

看了五六十分钟,我觉得疲倦起来,就睡着了。到了晚上,我才吃了一块面包和一瓶牛乳。W君又来看我,我和他谈了几分钟。

他就去了。

初二的午前十一点钟的时候,W君红了脸跳进我的病室来看我。起初我和他讲话,他尽在那里看窗外的梧桐,后来我问他说:

“今天是第四天了。你往外来患者的诊察室里去寻过没有?”

他尽是吞吞吐吐的在那里出神。连接的吸了几枝香烟之后,他忽然对我说:

“我想自杀倒好!”

“为什么呢?”

“那一个女子真可以使人想死!”

“你又遇着了么?”

同类推荐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在这一消息没得到确认的过去二十八年里,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待终于等见尘埃落定,面对着后院一角那朱槿被北加州冬雨洗得青翠欲滴的一树繁枝,悲从中来。我下意识地扳着手指:于青是在2008年去世的;那一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绝的大地震,二十多万人丧生;也是那一年,八月,在于青的家乡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在这些重大的时间点之间,是于青在无知无觉中寂静地离开,一如在二十八年前的冬天,她在美国西北的漫天大雪中被推上飞机的时刻。2008年的世界,其实已经与她脱离了18年的干系。我低头再看了一遍瑾的短信息,目光停在最后一句:“她的母亲一直陪到她离开。”——到那个时刻,她母亲已经在她的床边陪了十八年。
  • 咏而归

    咏而归

    《咏而归》是李敬泽全新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李敬泽在书中与古人对话,从春秋到明清,从明清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笔记小说,李敬泽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去追怀古人的风致。阅读经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编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石川啄木短歌

    石川啄木短歌

    史航在接受一次读书采访时说:“虽然你觉得我推荐了很多次石川啄木,但是我想说,更多的时候我是强忍着没推荐的。”石川啄木,日本诗人,曾做过教师,新闻记者,因贫困多病,去世时仅26岁。《石川啄木短歌》收录石川啄木《一握砂》的551首短歌,根据1962年周作人译《石川啄木诗歌集》和1962年岩波文库《啄木歌集》双语典校,完整还原周作人译作的石川啄木。石川啄木的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政治局势,亲友孩童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年少病逝,在文坛短暂一现的诗人,石川啄木的诗歌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对生命超出时代的体悟,都展现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本书比起市面大多数石川啄木诗歌集,果麦版本独特地采用中日对照版,使用经典周作人译本,以最朴实,遵从事实的翻译还原石川啄木敏感而悲悯的灵魂以及卓越的文学才华。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他站在那里,仍然是一脸的惊诧。心下疑惑:难道他老伴还有个孪生的姐妹?不,不可能,从没听说过啊!难道是他的老伴又复活了?不,更不可能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那么眼前这一个……
  • 魔女真善

    魔女真善

    正在冲关虚境的红莲,意外遭到外来者入侵,元神被打散,一个新的灵魂进入到红莲身体,顺利继承了她的修为。然而闭关成功进阶为虚境,修为虽有突破,但也面临着力量不稳定的问题。作为极乐宫宫主,修为无法更上一层,修行界多了一个闲人。反正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凑凑热闹。
  • 塞罕坝祭

    塞罕坝祭

    这是当时全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146名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齐集此地,为改变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植树造林,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乐章。只是当初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由于政治风云的无情席卷,他们自身的命运从此也发生残酷转折……在这里,最丑陋的季节是春天。没有鲜花,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没有流水,只有高高低低、明明暗暗的残雪,像一片片灰灰白白的癣疥……一直到5月底,消融的冰凌伴着纤弱的溪水,才开始弹拨起春天的琴弦。仿佛是一夜间,落叶松们、云杉们、白桦们悄悄披上了明亮的新绿,但此时分明已经进入夏季了。
  •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天地浑沌如穹庐,苍南神王开辟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日玄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如此亿万八千年,神王如星陨,化为大陆,名曰苍南!神王星陨之时,天地玄心化为人形,名为苍澜!而后苍澜牺身创世,以全身精血创造人类,但因精血天赐,自有天地灵气,其中少许人类传承此灵气,可沟通天地,后精于修炼,化为己用使其威力破碎山河,这类人被统称为炼气师!苍澜神殒之时,左右眼分化为两部创世神诀,左眼化为九霄苍澜诀,破碎虚空;右眼化为虚空藏经,普度众生!岚江少年叶泮,本为神选之人,却因经脉闭塞,遭尽嘲讽欺辱!幸得天眷,机缘之下获两部创世神诀,唤醒圣体,修创世神功,为报父仇,手持轮回剑,灭帝国、戮仙宗,吟一曲苍澜剑歌,踏遍千山孤城!
  • 归去来(中国好小说)

    归去来(中国好小说)

    方楠竹是一所县城高中的教导主任,他挺享受小县城波澜不惊的安逸生活。可他那位生长在县城的妻子向往大都市的繁华生活,不顾丈夫的反对执意辞去了小城中的稳定工作,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楠竹无法理解妻子的做法,试图挣扎反抗,但夫妻二人两地分居的日子实在不好受。坚持了一段时间,方楠竹最终为了家庭团圆,不得不考公务员去和妻子相聚。在城市车水马龙的街头疲于奔命,在逼仄狭窄的空间里应付上有老下有小的紧张生活,方楠竹身心俱疲,不禁常想念家乡。但事已至此,他也在慢慢适应城市生活中悟出了自己的人生真谛。
  •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她,绝色倾城,聪明伶俐,一身医术出神入化;为身世,为红颜,数次绝处逢生:他,云国四皇子,腹黑且无赖,为夺皇位,费尽心机。他,江湖第一杀手组织当家少主,默默守候,只为她的回眸一笑。他,敌国皇子,为她倾尽所有。人生若只如初见,朝堂争斗,江湖风雨,究竟,是谁执谁之手,笑看世间红尘!
  • 李鸿章:甲午之殇

    李鸿章:甲午之殇

    小说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战争前后清王朝的社会、宫廷、官场、外交、战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作者以至情至性的悲悯情怀,围绕主人公李鸿章,展开了一幅末世王朝的立体画卷:堂堂大清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臣子李鸿章肩负重任,一面是慈禧太后的挥金如土,一面是中日战败后的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他夹在其中委曲求全,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末世王朝……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医世荣华

    医世荣华

    即便是外室之女,李荣华也一步步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唯一后悔的是为了向上爬,做了太多错事,害了太多人。回想起来,都是这一切让她最终没有一个亲切之人,才会放弃活命的机会。谁想这般竟重回八岁,只是即便知道她手段厉害,也不要这样明摆着调整人生难度好不好,八岁的娃还要带个一岁的奶娃在阴暗的大宅院中生活,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只是,这样高难度的人生,她为什么还隐隐开心期待,觉得幸福?
  • 菲鹰女神

    菲鹰女神

    公元3500年,M星球上,一个名为“XE001”的机器人横空出世,其表现形态为十八岁的可爱少女,谁也想不到她具有令人极其恐怖的力量。幕后操纵人马克身为总理,却不满足自己的现状,于是换上了另一个身份——博士来制造力量强大的机器人,耗时十年,终于制造出“XE001”,打算利用其刺杀总统,登上权力高峰,从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邪恶计划。同时马克想进一步控制文东,因此设计出一个“催眠洗脑”计划,但因与文东失散多年后重逢的弟弟文豪的参与,从而使计划破产,文东因此也与马克只见产生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