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300000002

第2章 序(2)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位成功者,至少不是太成功。我只能用我许许多多的失败教训和别人的成功经验来教育女儿,想让我女儿少走一些弯路。当然,我并没有给她指定哪条路,更多的路是靠她自己去选择,这可能也是我把女儿弄进哈佛的另一个因素吧。

本书中很多是以我女儿为例子,但我无意要突显其人,只是想引导他人如何进行个人奋斗,也无意要把海雯作为他人效仿的模范,搞什么“学习海雯好榜样”,如果是这样,那就根本不是我写此书的初衷。我只是想把我熟悉的事例和多年来我耳闻目睹的一些故事介绍给大家,让人们比较真实地了解美国教育,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用来培养青少年的成长。

海雯跟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我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孩子”。比如,她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她总是风风火火地与那些同学东一趟西一趟地,她总是说她妈妈口罗口罗嗦嗦,等等,然而就是这个“不是好孩子”的孩子,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孩子。

因此,我并没有完全纪实地描写海雯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只是适当地采撷一些事例,用以佐证和引申一些道理,以事带理,更多的是启迪,就是为了怕国人生搬硬套,模仿造假。

我知道,国内近几年出版过许多关于“哈佛家庭教育”的书,特别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罗列了许多所谓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好像编书一样全面而系统,掀起了一阵“哈佛教育”热。我当时也阅读过这本书,只是怀疑那些所谓的经验煌方法为何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了,如果是小说,还可以相信,但那毕竟是纪实啊!我想,一个女孩上了哈佛难道就成了神吗?那些“经验”和“方法”一般人是否受用得了呢?原窄本本照搬了又有什么用呢?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论是炒作还是什么,我认为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经验”和“方法”来堆砌砖头那么厚的一本书,这样很容易误导人们去生搬硬套,这是与哈佛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的。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唤教育需要大智慧。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听话”,我认为这是好现象,也是真实的情况,不可能将那些编撰的经验和方法用于孩子身上,即便用于孩子身上也是编织的紧箍咒和枷锁,不利于孩子良好地具有个性地成长。

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家庭也不相同。我认为,只要抓住孩子最耀眼的一个闪光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两个培养方法就够了,不要什么“经验”和“方法”都往孩子身上堆砌,这样会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的。

美国人的观念是:我就是我,没有必要用他人的模式来要求我要怎样做。家家经验不同,参考借鉴无妨,但不一定照葫芦画瓢。

有人说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才造就了哈佛、麻省有好生源,进而成为全世界一流的大学。另一方面,则有人认为,美国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下,目中无人,只能夸夸其谈,不用计算器连加减乘除都做不出来。再加上毒品泛滥、校园暴力、少年母亲等长期困扰美国教育的问题,似乎美国的教育又是一塌糊涂。

许多问题令人困惑,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政府法规以及社会影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美国教育,其结论当然也就相差甚多。

海雯考入哈佛大学并不意味着她整个人生取得成功,用中国人的话说“大话别说早了”、“黄瓜还长蒂蒂呢”,但我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借海雯的东风,我从2005年开始在美国的《新世界时报》等中文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及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遂产生了写书的念头,想全面而精当地向同胞兄妹们介绍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

当然,本书还可能扯上一些与教育不太相关的话题,用意是让大家从教育入手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我认为我们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教育培养出人才,既要被社会承认,也要为社会服务,还要从社会得到回报,从中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

从理论上讲,只要教会了小孩认字,他们就可以靠自学得到所有的知识。不论是哈佛、麻省,还是北大、清华,他们所学的教科书我想其他人也能弄到,并没什么真传秘籍,重要的是眼界、精神、理念和思维方式等等东西,而不是名校几年会比别处多灌入几桶知识。

我女儿毕竟只是即将踏入哈佛校门的学生,离成功还相距甚远。今天,几乎在所有美国名牌大学里,都不难看到中国学生的影子。不过,能进入像哈佛这样一所顶尖的大学,还是许多人的梦想。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样能进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

虽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小孩能上美国第一流大学,上哈佛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作为父母此时总是感到十分兴奋。

我们的确有梦想成真的感觉,就像丑小鸭一夜间成了小天鹅。不过我想是丑小鸭还是小天鹅并不重要,昨天是海雯,今天还是海雯,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而已。海雯既不是“西屋”或“英特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奥赛”;既不是私立贵族学校包装出来的,也没有参加什么特别补习而受益于高人指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她基本是靠自己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哈佛的。

有时,我也觉得我这个家长当得不够称职。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大会上,她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在鲜花、奖状、掌声和校长对她和她家长的祝贺声中,却不见我们出席。在所有老美家长为他们子女骄傲的时候,她感到了孤独。海雯一个人回到家里,打电话给中国大陆的奶奶,电话中她痛哭一场,她知道奶奶从小就最疼爱她。

海雯是获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2004年12月14日获得通知,真正到哈佛上课还要2005年9月,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不好的方面,虽然提前录取不像提早决定那样别无选择,但已经失去再报考其他大学的动力了。原来计划圣诞新年假期还要多报几个大学,现在已不想了,因为报考一所大学除了要填写申请表外,还要回答问题,写作文等。除了史丹佛大学和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报名期限在哈佛录取通知之前,已经寄出申请资料外,其他大学就不再申请了。原来每天都挺紧张的,而这个圣诞节却显得轻松多了。

我说高考得满分,录取哈佛大学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该做什么还是要去做什么。中国历史上民间常把状元写入小说、戏剧中,把考试状元视为英雄一样,其实什么也不是,当你对人类、对社会还没有做出什么杰出贡献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英雄或什么杰出人才。

就是就读了哈佛,在学业方面也会面临挑战。海雯考入哈佛大学,仅仅才是人生的开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但她毕竟有了良好的人生开端,这对她的一生是吹响了成功信心的号角。

再强调一下,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末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书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获得高分,也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上名牌大学,因为这些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将来为社会、为人类能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才。

我再次申明,本书只希望您受到启迪并寓教于孩子,不希望您照搬而硬用于孩子,如果真能如此,那么,您就真正掌握了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方法了。我想我也已达到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了。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政府网络发言

    政府网络发言

    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同时从网络问政、网络论坛、网络微博,以及培养意见领袖、应对网络谣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政府网络发言的基本策略,并对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具有理论开拓的价值,又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意义,可以为新闻传播学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启发、借鉴和帮助。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人格是人生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格是心灵的明灯,它不断地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指引和激励。正因为有了对于人格的信仰,我们才会在风霜雪雨的日子里,始终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人格的孕育,我们的心灵之洲才能绿水长流,我们的青春之树才会长盛不衰;正因为有了人格的积淀,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般博大……
热门推荐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锣鼓铿锵

    锣鼓铿锵

    年过半百,总是回头看人生的足迹,从儿时到现在,从自己到亲人、同学、朋友,亲情与友情在童年的游戏玩耍中、在青少年的求学奋斗时、在中年的工作事业里,不断地增长、积淀,在思乡念旧的情感催生下,渐渐地开始发酵,慢慢地酝酿出了酒香。 倒一杯这思乡念旧的酒,细细地品味。 庆幸自己有过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天真率性,彻底地玩耍过。庆幸自己有贫寒而温暖的家庭,贫寒的是物质生活,温暖的是父母的慈爱、养育。
  • 百兵

    百兵

    海来市,一个动乱而繁华,有着数不清血泪事迹的城市。四十年前,一批英雄将它从土匪手中解放,四十年后,英雄的后继者却宛如当初的土匪。一个来自乡下的年轻铸剑师,带着父亲打造的名剑来到海来,谁知买主已被灭门,男孩也卷入斗争之中,他的宝剑被抢,却也在争夺的过程中结识了各路的英雄好汉,一连串在日后闪亮若星的名字——贫民区擂台王、面王牛家三兄弟、肉贩张大妈、过气剑客水半天、信县公孙遥、女飞贼贝小路……来自底层百姓的愤怒与情绪,最质朴的正义感,新的英雄传奇,即将诞生。
  • 嘉陵江记

    嘉陵江记

    嘉陵江几乎是至今可以认定有两个源头、而以草书方式一泻千里的唯一江河。站在重庆朝天门的码头看去,一脉浩荡从左向右,把最后、最为抒情的一笔作为她最优美的收势,插入长江的腹中。这是一幅人文的漫长书卷,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一路惊涛拍岸,一路风花雪月,而这最后的落笔,却是我生命的记忆,是我的永远。我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嘉陵江的涛声。在嘉陵江汇入长江之前一公里处,江水平静、舒缓,偶尔几处急流险滩,也不曾改变她终年修成的婉约和神秘。岸边有一个厂的名字很响亮,它叫长安,一个厂居然可以与唐朝的皇都同名。
  •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你是我的星光之海

    你是我的星光之海

    他,是个阳光灿烂爱笑的大男孩。她,是个美丽,让人觉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生。因为弟弟的原因,他与她相识,相恋。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上帝永远的从她身边,带走了她年华中最美好的初恋。
  •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民国三十五年盛夏,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事件。第二天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热门女选手陈海默神秘失踪。与陈海默有一面之缘的上海黄浦警官王克飞顶住名门旺族的压力,私下一探究竟。不曾想,却掀起了一个完美年轻女子背后叵测黑暗的一生……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最强反套路系统

    最强反套路系统

    原书名《最强装逼打脸系统》!最强反套路,我TM反手就是一个套路,横扫修仙界无敌手,就问一声还有谁?装逼如风,常伴吾身!长路漫漫,装逼相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年轻人,当年我开始套路的时候,你们还在穿开裆裤!”徐缺踏上了一条套路之路,每天不是在套路,就是正在去套路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