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300000002

第2章 序(2)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位成功者,至少不是太成功。我只能用我许许多多的失败教训和别人的成功经验来教育女儿,想让我女儿少走一些弯路。当然,我并没有给她指定哪条路,更多的路是靠她自己去选择,这可能也是我把女儿弄进哈佛的另一个因素吧。

本书中很多是以我女儿为例子,但我无意要突显其人,只是想引导他人如何进行个人奋斗,也无意要把海雯作为他人效仿的模范,搞什么“学习海雯好榜样”,如果是这样,那就根本不是我写此书的初衷。我只是想把我熟悉的事例和多年来我耳闻目睹的一些故事介绍给大家,让人们比较真实地了解美国教育,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用来培养青少年的成长。

海雯跟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我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孩子”。比如,她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她总是风风火火地与那些同学东一趟西一趟地,她总是说她妈妈口罗口罗嗦嗦,等等,然而就是这个“不是好孩子”的孩子,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孩子。

因此,我并没有完全纪实地描写海雯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只是适当地采撷一些事例,用以佐证和引申一些道理,以事带理,更多的是启迪,就是为了怕国人生搬硬套,模仿造假。

我知道,国内近几年出版过许多关于“哈佛家庭教育”的书,特别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罗列了许多所谓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好像编书一样全面而系统,掀起了一阵“哈佛教育”热。我当时也阅读过这本书,只是怀疑那些所谓的经验煌方法为何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了,如果是小说,还可以相信,但那毕竟是纪实啊!我想,一个女孩上了哈佛难道就成了神吗?那些“经验”和“方法”一般人是否受用得了呢?原窄本本照搬了又有什么用呢?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论是炒作还是什么,我认为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经验”和“方法”来堆砌砖头那么厚的一本书,这样很容易误导人们去生搬硬套,这是与哈佛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的。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唤教育需要大智慧。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听话”,我认为这是好现象,也是真实的情况,不可能将那些编撰的经验和方法用于孩子身上,即便用于孩子身上也是编织的紧箍咒和枷锁,不利于孩子良好地具有个性地成长。

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家庭也不相同。我认为,只要抓住孩子最耀眼的一个闪光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两个培养方法就够了,不要什么“经验”和“方法”都往孩子身上堆砌,这样会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的。

美国人的观念是:我就是我,没有必要用他人的模式来要求我要怎样做。家家经验不同,参考借鉴无妨,但不一定照葫芦画瓢。

有人说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才造就了哈佛、麻省有好生源,进而成为全世界一流的大学。另一方面,则有人认为,美国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下,目中无人,只能夸夸其谈,不用计算器连加减乘除都做不出来。再加上毒品泛滥、校园暴力、少年母亲等长期困扰美国教育的问题,似乎美国的教育又是一塌糊涂。

许多问题令人困惑,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政府法规以及社会影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美国教育,其结论当然也就相差甚多。

海雯考入哈佛大学并不意味着她整个人生取得成功,用中国人的话说“大话别说早了”、“黄瓜还长蒂蒂呢”,但我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借海雯的东风,我从2005年开始在美国的《新世界时报》等中文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及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遂产生了写书的念头,想全面而精当地向同胞兄妹们介绍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培养经验和学习方法。

当然,本书还可能扯上一些与教育不太相关的话题,用意是让大家从教育入手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我认为我们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教育培养出人才,既要被社会承认,也要为社会服务,还要从社会得到回报,从中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

从理论上讲,只要教会了小孩认字,他们就可以靠自学得到所有的知识。不论是哈佛、麻省,还是北大、清华,他们所学的教科书我想其他人也能弄到,并没什么真传秘籍,重要的是眼界、精神、理念和思维方式等等东西,而不是名校几年会比别处多灌入几桶知识。

我女儿毕竟只是即将踏入哈佛校门的学生,离成功还相距甚远。今天,几乎在所有美国名牌大学里,都不难看到中国学生的影子。不过,能进入像哈佛这样一所顶尖的大学,还是许多人的梦想。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样能进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

虽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小孩能上美国第一流大学,上哈佛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作为父母此时总是感到十分兴奋。

我们的确有梦想成真的感觉,就像丑小鸭一夜间成了小天鹅。不过我想是丑小鸭还是小天鹅并不重要,昨天是海雯,今天还是海雯,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而已。海雯既不是“西屋”或“英特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奥赛”;既不是私立贵族学校包装出来的,也没有参加什么特别补习而受益于高人指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她基本是靠自己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哈佛的。

有时,我也觉得我这个家长当得不够称职。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大会上,她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在鲜花、奖状、掌声和校长对她和她家长的祝贺声中,却不见我们出席。在所有老美家长为他们子女骄傲的时候,她感到了孤独。海雯一个人回到家里,打电话给中国大陆的奶奶,电话中她痛哭一场,她知道奶奶从小就最疼爱她。

海雯是获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2004年12月14日获得通知,真正到哈佛上课还要2005年9月,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不好的方面,虽然提前录取不像提早决定那样别无选择,但已经失去再报考其他大学的动力了。原来计划圣诞新年假期还要多报几个大学,现在已不想了,因为报考一所大学除了要填写申请表外,还要回答问题,写作文等。除了史丹佛大学和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报名期限在哈佛录取通知之前,已经寄出申请资料外,其他大学就不再申请了。原来每天都挺紧张的,而这个圣诞节却显得轻松多了。

我说高考得满分,录取哈佛大学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该做什么还是要去做什么。中国历史上民间常把状元写入小说、戏剧中,把考试状元视为英雄一样,其实什么也不是,当你对人类、对社会还没有做出什么杰出贡献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英雄或什么杰出人才。

就是就读了哈佛,在学业方面也会面临挑战。海雯考入哈佛大学,仅仅才是人生的开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但她毕竟有了良好的人生开端,这对她的一生是吹响了成功信心的号角。

再强调一下,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末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书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获得高分,也不是强调采取什么方法上名牌大学,因为这些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将来为社会、为人类能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才。

我再次申明,本书只希望您受到启迪并寓教于孩子,不希望您照搬而硬用于孩子,如果真能如此,那么,您就真正掌握了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方法了。我想我也已达到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了。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热门推荐
  • 这个王妃有点傲

    这个王妃有点傲

    “锦怀哥哥,歌儿等着你回来,娶歌儿回去。”稚嫩的声音响起,触动了欲要上马人的心弦。叶菱歌身旁的长辈们忍不住逗着她,笑道:“歌儿可知‘娶’是何意?”“歌儿当然知道,锦怀哥哥娶了歌儿,歌儿和锦怀哥哥就会永远在一起,像爹爹和娘亲一样,永远不会分开。”四年后他凯旋。那说过等他来娶的人,便以一句“儿时戏言,何必当真”的话来将他打发。她忘掉了他,忘掉了她的誓言。却无情地爱上了另一个人。“今非昔比,王爷何必只念我一人。”“往后余生,我只认定你一人为妻。”
  • 火影之无限止水

    火影之无限止水

    火影忍者是一代人的记忆,当他完结后也有许多遗憾,但是这些遗憾我们却无法改变,所以作者为了自己心中的火影写了这本小说。当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了宇智波止水还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吗?一切尽在火影之无限止水。(一部披着火影外皮的无限流小说~有系统哦。)
  • 地狱入口的记忆

    地狱入口的记忆

    没有人敢夸口不患癌症,癌基因潜蹑于人体细胞,随时伺隙攫人性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恶性肿瘤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居世界首位,癌症患者发病率为5‰~10‰。年发病例数160万,死亡人数130万。这组数字仍以每年3。1%的速度在增长。当夺命灾星突然降临的时候,惊魂失魄,束手待毙吗?还是生寄死归,医患同德,重新点燃如红花怒放的火炬,演绎出一个个奴隶角斗士起义般获取自由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绝境,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的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女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女孩、“富养”女孩、奖罚分明、品性打磨、气质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优秀的女孩。
  •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专宠,领养多面女友

    豪门专宠,领养多面女友

    暗夜降临,她被他粗鲁地推倒在床:“宝贝,听说你觉得我中看不中用,要不我们今晚试试,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loser?”她一个用力,反扑在他身上,如暗夜鬼魅美得夺人心魄:“试试就试试,不仅中看不中用,我还听说你肾虚呢……”潇离从来没有想过,她会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并且那个女人瞒着自己和她的男朋友睡在一起,甚至还生下了孩子!她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被人蒙在鼓里,还傻傻的对那个渣男千依百顺,付出一切。三年后,她华丽归来。只是这一次,既然她选择重新来过,那么,不管是渣男还是绿茶婊,她都绝不原谅!想要她原谅?好啊,除非他们通通被她踩在脚下跪地求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恬九之谣言说你是我老婆

    恬九之谣言说你是我老婆

    当佳禾变成某九,注定的羁绊。小时候,“喂,你个小屁孩,帮我把作业写完”某女漫不经心地指使某小屁孩,“叫哥哥我就给你写。”,“——哥哥”很久以后……某人:‘'谣言说你是我老婆,你怎么看"某女淡淡抬眼看了他一眼,说:“恩,谣言就是谣言,不必当真”“可我想澄清那不是谣言“某男幽幽地说道。这句话吐露了谁的心声,又乱了谁的心。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新码的《西南崛起》已经上传,欢迎各位亲移驾亲临。 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人。不说他其它的成就,大学刚毕业,他在纳斯达克,就已经有了两家上市公司,不对,他最近又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哦,还在计划收购另一家。身后,还有一大堆投行追赶着,你的这家网站,什么时候上市?广大投资者也说,这样的网站,一定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小老板重回青葱的少年时代,这一年是一个春天,恰逢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
  • 深宫浮云

    深宫浮云

    宫门深似海,富贵帝王家。又到了三年一度秀女大选的日子,朝廷选秀,帝王择妃,这一年,云翳将军的女儿云楹正当妙龄,也在秀女之列。“楹儿,今天可小心着点儿,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厉害着呢,别出错啊。”“二娘,您放心吧,最多就是选不上,能出什么大事儿呢?”云楹一派悠闲,在侍女的搀扶下上了马车……但她不知道,这一去,就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后宫争斗,谱写了一代帝王的传奇爱情。
  • 夏有伊人

    夏有伊人

    你尝过这世界上最本真的味道吗?她有高颜值高智商,她还有梦想:改造整个餐饮业!霸道总裁和儒雅上司,她要的是旗鼓相当的爱情!绿茶婊、蛇蝎女、金融大枭,梦想的敌人她通通踩脚下!************************************************电视剧《夏有伊人》将由一线团队制作拍摄,敬请期待!作者微信公众号:饶勍日记(ID:rq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