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最后30年,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30年,也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凭借此前数十年领土扩张所获得的广袤无边的良野沃土、充裕资源及其它种种有利因素,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半机械化,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其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资本主义庞大的生产能力要求其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不失时机地加入了海外角逐的行列。
向西班牙开刀 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也造成了对大市场的需求。这样,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亚、非、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被列强瓜分殆尽,其中大英帝国侵占的殖民地多达3 000多万平方公里,比本土面积大100多倍,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人称“殖民帝国主义”。法、德、意、葡、西班牙等国也侵占了比本国面积大数十倍的殖民地。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了。
美国在19世纪主要忙于北美大陆的扩张。到19世纪末,美国已吞咽了除加拿大外的北美大陆。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完成及美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后,便急欲扩大海外市场,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让我们看看美国舆论界是怎样叫嚣的吧。
1893年,美国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发表了一篇题为《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文章,指出随着西进运动的结束,国内边疆已不复存在,美国历史上的一页应该是向海外扩张,寻求海外边疆。特纳的观点很快被称为“边疆学说”,成为美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布鲁克斯·亚当斯在1893年出版的名为《文明与衰退的规律》一书中,认为伟大的文明都是用征服方法建立的,并随着经济财富和边疆提供的机会由东向西发展。现在,世界文明的中心非美国莫属,美国应抓住机遇向海外扩张,特别是向亚太地区扩张,实现美国在世界范围的经济优势。
艾尔弗雷德·马汉,一位著名的扩张主义军事理论家,在19世纪最后10年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提出了著名的“海上实力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依赖于其海上实力,因为国家强大的两个主要标准是巨大的海外贸易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都仰仗于一支有效而强大的海军。要发展海军,就得有海上加油站和海军基地,因此,美国还需加紧获得殖民地,来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殖民地是“国内产品的销售地和商业与海运的苗床”。所以,不论美国人“愿意与否”,美国“现在必须‘向外看’。这个国家的日益增长的产品要求它这样做”。这一理论对美国政府产生了重要影响。马汉的著作成为美国军方和政府官员的重要读物。
与此同时,“天定命运”论再次甚嚣尘上。他们宣扬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优秀种族”,具有先进文明,肩负使世界“基督教化”的使命,美国应抓住时机“向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扩张,向海外群岛扩张,向非洲和非洲以远的地区扩张”。世界基督教化后,“商业将随着传教士”而来,由此美国可获得巨大的海外市场,一举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
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一股股海外扩张思潮的引导下,美国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
美国向海外扩张,手举两把刀子,一把硬刀子,一把软刀子。硬刀子就是真刀真枪,发动对外战争,软刀子就是提出“门户开放”口号,实行金元外交。
美国的硬刀子,首先落在了西班牙头上。
西班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风暴把这个最先殖民美洲大陆、并占据了除巴西之外整个南美洲的老殖民者扫出了美洲大陆,使其仅保留了古巴、菲律宾等美洲和太平洋上的5个殖民地。古巴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距美国不到100英里,美国早欲兼并。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就多次表示应吞并古巴。但那时美国实力不济,还无力大动干戈。此时美国已今非昔比,夺取古巴不仅可使美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以此为跳板,进一步向拉丁美洲扩张,称霸美洲。菲律宾则靠近亚洲大陆,占领菲律宾有利于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故此,美国首先向西班牙开刀了。
和许多战争发动者一样,美国要夺取古巴、菲律宾,首先得找个借口。1895年,古巴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要求独立的民族起义。西班牙为镇压起义,在古巴建立集中营,将整村整村的古巴人赶进集中营。就在此时,美国乘机插手,对西班牙推行集中营制度提出抗议,照会西班牙政府,要求其在古巴实行改革,表示要在西班牙政府和起义者之间进行斡旋,但被西班牙婉言拒绝。1898年2月9日,《纽约杂志》发表了一个古巴起义同情者从邮件中偷出的西班牙驻美公使迪皮伊·德洛姆给朋友的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说美国总统麦金莱是一个“软弱的、哗众取宠的投标人,而且还是一个自命不凡的政客,他在同他党内的好战分子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还试图留下一扇敞开的后门。”该杂志以《美国历史上蒙受的奇耻大辱》为题将信件发表。美国舆论大哗,顿时掀起指责西班牙的喧嚣。6天后,又发生“缅因号”事件,美国的反西情绪达到沸点,美西战争终于爆发。
美西战争是一场狮子与鬣狗的战争。一方是蓬勃发展的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另一方是正在衰落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一方拥有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 000多万人口,另一方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 000多万人口,其结果可想而知。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击败对手,迫使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放弃对古巴的殖民统治,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割让给美国。美国终于如愿以偿,吞食了古巴这颗自建国以来就想吞食的“熟果”,占领、控制了古巴,并夺得了菲律宾这块向中国扩张的“踏脚石”。美国根据和约,付给西班牙2 000万美元,作为西班牙割让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的回报。
美西战争期间美国乘机吞并了素有“太平洋锁钥”之称的太平洋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夏威夷,摘取了这颗早就觊觎着的、只待时机成熟便将摘取的“夏威夷之梨”,将这个原本独立的王国划为美国的领地。61年后夏威夷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大棒与金元 美西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或曰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已经跃升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在瓜分世界中姗姗来迟的美国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标志着美国从此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
美国的海外扩张,首先瞄准的自然是其近邻拉丁美洲。
美国早在19世纪初羽翼未丰之时便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不许他人染指。182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门罗主义”,其核心思想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不许欧洲国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但其时美国实力有限,加之正忙于吞食北美大陆,并未能将拉丁美洲置于其掌握之下。到19世纪末,美国已长成“巨人”,此时在美国的眼里,美洲已不只是美洲人的美洲,也是“美国人的美洲”了。在拉丁美洲的扩张被美国看成是理所当然之举。
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扩张不同于其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它主要是一种经济扩张,而非领土扩张,是为美国垄断资本开拓海外市场,手法主要为两手,即“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前者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名言“说话温和,手持大棒”得名,后者得自罗斯福继任者塔夫脱对其外交的总结“金元代替枪弹”。美国一手持大棒,一手拿金元,或单独使用,或两手并用,或交替运用,以逼迫对方就范。这突出表现在巴拿马运河的修建上。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南端巴拿马地峡上,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原为哥伦比亚的一部分。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就计划在这里修条运河,以缩短其由东海岸到西海岸或由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海上航道,并和哥伦比亚政府签订条约。但由于英、法等国也想插手,相互掣肘,以及哥伦比亚对美国的侵略怀有戒心等原因,美国未能如愿。1879年,曾在10年前成功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法国从哥伦比亚政府获得开凿运河的让与权,并于次年开工。但工程进展很不顺利,挖了十几年,仅完成整个工程的2/5,还造成4万多名工人和工程师死亡。加之工程管理不善,贪污舞弊盛行,经费捉襟见肘,公司濒临破产。
美国对被排斥在修筑运河之外深为不满。1880年美国总统海斯明确宣布:“美国的政策在于把运河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并详细阐述了该运河对美国的重要性,即“横贯美洲地峡的两洋运河将以决定性的方式改变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因为这条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巨大海洋通道,并将成为美国海岸线实际上的一部分。我们的贸易利益比其他国家的利益加在一起还要广泛,更不用说它对我们的威力、对于民族的未来、对于保卫我们的统一、和平和安全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里,美国政府甚至把巴拿马运河看做是美国海岸线的一部分,把美国的贸易利益置于所有其他国家的利益之上。
于是,美国利用法国公司的困境,加紧了对运河开凿权的争夺。一方面,美国派军舰长期驻扎在巴拿马各港口,对巴拿马实行军事占领;另一方面,首先同英国签约,迫使英国放弃对运河的争夺,承认美国独霸的权力,然后于1903年1月22日同哥伦比亚签约,迫使哥伦比亚同意法国公司对运河的一切权利转售给美国,并在运河两岸多划出3英里由美国完全控制(除巴拿马和科隆两座城市外),租期为99年,美国则付给哥伦比亚100万美元以及每年25万美元的租金。
美国和哥伦比亚的这个条约显然侵犯了哥伦比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激起了哥伦比亚民众强烈反对,哥伦比亚国会否决了该条约。
美国政府见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获得巴拿马运河修筑权,便决心阴谋夺权。当时巴拿马人的独立情绪很浓,从1840年到1903年的63年中就爆发过50次反对哥伦比亚政府的起义。于是美国政府便支持法国新巴拿马运河公司的代表菲利浦·让·比诺—瓦里亚密谋策划政变。190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华盛顿亲自接见了比诺—瓦里亚,就实施政变计划面授机宜。11月2日,罗斯福总统派3艘美国军舰驶抵科隆支持政变。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11月3日巴拿马发生政变,宣布独立,由比诺—瓦里亚选定的傀儡阿马多就任巴拿马共和国总统,他在就职典礼上情不自禁地高呼,是“罗斯福总统援助了我们……罗斯福总统万岁!美国政府万岁!”
巴拿马独立后,美国迅速宣布承认。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和作为巴拿马全权代表的比诺——瓦里亚即签订了关于修建巴拿马运河的条约。条约规定巴拿马运河区宽10英里的地带由美国“长期租借”并享有“就像它是该地区的主权国”一样的广泛权利;美国付给巴拿马1 000万美元作为补偿,并每年支付25万美元租金。两国议会很快批准了条约。美国终于如愿以偿获得巴拿马运河的修筑权。
美国于1904年正式开工修筑巴拿马运河,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在耗资2.33亿美元,付出数万劳工的生命代价后,终于在1914年8月15日通航。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宽91—304米,它的建成使美国东西海岸的航程缩短了上万公里,其带来的经济、军事利益难以计算。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海外贸易,也为美国的海外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此外,对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如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海地等,美国利用这些国家经济困难等局势,力图通过武力威胁、提供贷款等手段,控制该国关税,排挤英法等欧洲列强的经济势力,使这些国家变成美国垄断资本的市场。
鼓吹“门户开放”1898年美国通过对西班牙的战争夺取了菲律宾、关岛,并乘机吞并了夏威夷,实现了横跨太平洋的三级跳,为美国越过太平洋向中国及亚洲大陆的扩张建立了前哨阵地。其时美国的一些扩张主义分子鼓噪要把美国建成“太平洋帝国”,在他们看来太平洋是美国的“内湖”,菲律宾是“美国领土的一部分”,环太平洋地区皆应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特别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美国的“一个最辉煌的市场”和“天然的消费者”,于是很快便把扩张矛头指向了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
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向英、德、俄、日、意、法等国发出照会,要求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第一,对其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干涉。第二,对于进入上述‘利益范围’内除自由港外的一切口岸的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通用现行的约定税率。其税款概由中国政府征收。第三,在此种‘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进出港之他国船舶,不得课以较本国船舶为高的港口税。又,在此种‘范围’内新敷设、管理或经营之铁路、运输属于他国及其商民的货物,所收运费,在同等距离内不得较其对本国商民运输的同类货物为高”。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关于“门户开放”的第一个照会,在这个照会中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各国不得干涉的同时,要求列强对进入本势力范围的一切货物均按本国的关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对于各国船只征收的港口税及货物运费等费用不能高于本国船只及货物。约翰·海的这份照会发出后,各国都做出反应,程度不等地接受了这一政策。
1900年7月3日,就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臭名昭著的八国联军,在中华大地上血腥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之际,约翰·海又向列强发出了第二份关于门户开放的照会,重申了门户开放的原则,声称要“保全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维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美国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最终确立。
美国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是其海外扩张的产物。所谓“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美国在门户开放、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企图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排挤其他国家独占中国市场的政策。其实门户开放政策的发明者是英国而不是美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即提出在中国实行自由贸易的主张。1898年英国曾两次主动向美国建议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共同倡导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但被美国婉拒。美国在此前的半个多世纪中由于羽翼未丰实力有限,在对华政策中只能跟在英法等列强后面做帮凶,干些趁火打劫的营生以取杯羹。现在美国已今非昔比国力强盛,在国际事务中自然也不愿再甘当配角而要争当主角了。
美国在中国的扩张为什么没有采取军事进攻的方式而是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界和商界曾为扩张海外市场的手段和策略进行过辩论,即是通过占领别国土地并对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控制,还是通过寻求开放门户实现经济控制。辩论结果自由贸易政策获胜。这是因为门户开放、自由贸易政策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到19世纪末中国已被帝国主义列强分割将尽:中国东北被沙俄控制,山东成了德国势力范围,英国控制了长江流域及云南一部分,法国控制了广西及广东、云南一部分,日本控制了福建、台湾。这些国家皆是军事强国,美国虽然已跃升为经济强国,但仍是军事弱国,当时只有正规军10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无力用军事手段争夺势力范围。相反,如果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通过鼓吹门户开放自由贸易则可打入并逐渐占领中国市场,获得丰厚利润,同时也获得了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好名声。因此,正如有学者所言,“门户开放政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美国最聪明最有利可图的一种选择”。
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获取了巨大利益,它不仅为美国垄断资本打开了整个中国市场,也使其在“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原则下分享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正是由于这一利器的巨大效应,最初作为美国对华政策提出来的门户开放政策原则后来被美国推向全球,成为美国进行全球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
大发战争横财1914年6月28日,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德奥同盟与英法俄协约国为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对全人类而言是场灾难,对美国来说却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精明的美国政治家和垄断资本家自然不会错过,从而当战争结束之时,美国以一个新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首先,美国利用其远离欧洲战场的地理优势,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中立,和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等生意,从而大发战争横财,使其经济更为迅速地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如从1914年到1917年,美国军火出口从600万美元增加到8亿多美元,增加了130多倍;化学产品、染料、药材等产品的出口由2 200万美元增加到1.81亿美元,增加了近8倍;钢铁出口从2.51亿美元增加到11亿多美元,增加了近4倍。除了军火及相关物资外,粮食、肉类等生活必需品的出口也大量增加。到战争结束时,整个世界的国际贸易缩减到战前的60%,美国却一枝独秀,出口总值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了80%,出超额累计达116亿美元。美国垄断资本由此而大发横财,如摩根财团的钢铁公司仅1916年一年即获利2.715亿美元。
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了国内工农业生产,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战期间,美国加工工业生产约增加了32%,其中生铁产量增长了约70%,从2 333万吨增加到3 900万吨,钢产量增加了近90%,从2351万吨增加到4 446万吨,汽车产量增加一倍,从57万辆增加到117万辆。小麦产量1915年比1913年增加了1/3.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177亿美元。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其国民生产总值由1913年的390亿美元上升到1918年的771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到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已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达全世界产量的2/3.同时,战争期间美国乘交战国忙于战争,经济困难之机,不仅大量收回其在美国的有价证券,而且发放巨额外债,加速资本输出。到1919年,美国在国外的投资总额达70多亿美元,借给协约国的战债达100亿美元。全世界有20个国家变成了美国的债户,其中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欠美国的战债达41亿美元。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上升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也急剧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美元,把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与此同时,美国乘战争之机,加紧向拉丁美洲和东亚扩张。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战争开始时,美国在南美洲连一家银行也没有,但到1921年初,美国在南美已开设了约50家银行分行。1917年,美国和拉美20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超过了这些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半数,分别为54.8%和51.7%,这就是说美国已占领了拉美大部分市场。美国在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也显著增长,1913—191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了2倍多。
战争给美国垄断资本带来如此丰厚的意想不到的收益,使美国垄断资本欣喜若狂。美国总统威尔逊以按捺不住的兴奋之情说道:“美国现在在世界金融和商业上所占地位和必须占有的地位,其规模是过去所未曾梦想到的。”
其次,美国在战争中乘机发展军事实力,开始向军事强国迈进。
大战期间美国保持中立没有参战,除了上述要利用中立地位和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等生意以谋取高额利润的原因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美国自从建国以来便奉行孤立主义的对外政策,避免卷入欧洲的漩涡,以免惹火烧身,殃及自身利益。这是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执政时确立下来的政策,之后成为传统,为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直至一战。二是当时美国与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有矛盾,不愿参加任何一方。威尔逊总统的外交顾问爱德华·豪斯上校就明确对威尔逊总统说:“如果协约国战胜,这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俄国将主宰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就意味着在未来几代人的岁月里将盛行坏到无法形容的军国主义与专制统治。”这些结果都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但战事的发展出人意料。由于英国海军实力强大,德国展开疯狂的潜艇战,宣布自1915年2月18日起对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周围水域发现的任何敌国船只包括中立国船只不经警告尽行击毁。1915年5月,英国邮轮“鲁斯特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毁,船上1198名乘客罹难,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此事在美国激起轩然大波,反德情绪骤升,不少人主张美国对德开战。此事最终通过外交手段了结:美国提出抗议,德国向美国道歉并赔偿了死难者的损失。1917年2月3日,德国潜艇再次击沉美国商船“豪斯图尼克号”,美德矛盾加剧。3月1日,美国各大报纸又公布了一份被英国情报部门破译后交给美国政府的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一份密电,密电指示德国公使一旦德、美爆发战争,他应向墨西哥政府提议德、墨两国组成同盟,德国将为墨西哥提供财政援助,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国战争中失去的领土。这使美国人的反德情绪达到高潮。此时恰巧俄国又发生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美国和协约国的矛盾减弱,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又可戴上支持民主国家反对专制统治的光环。加之美国和协约国有着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如协约国战败,美国垄断资本家将蒙受巨大损失,几十亿美元的贷款也将付之东流。于是威尔逊总统于4月2日向国会提出对德宣战的决议,表示“为了美国的权利与荣誉”,必须对德宣战。4月4日和6日,参众两院分别通过参战宣言,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后,其军事力量随之膨胀。1900年时美国仅有武装部队13万人,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扩展到近500万人,成为最终击败德奥同盟的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是两洋国家,海军实力的大小是衡量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海军力量在20世纪之前非常薄弱,远远落后于英、法、德等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海外扩张的浪潮中开始大力发展,但和那几个老牌殖民主义大国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美国参战后海军力量迅速膨胀。1917年7月1日时美国海军只有7艘军舰和6艘货船,总吨位9.4万吨。但到1918年11月时已扩展到143艘,总吨位达325万吨。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共有2 000多艘舰船,53.3万名官兵,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这就为美国日后加紧海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奠定了海军实力基础。
再次,战争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契机。
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种充满宗教色彩的、根深蒂固的“使命观”,从欧洲移居北美的第一批清教徒便带来了这种使命观。在他们看来,“北美的发现和开拓是上帝的旨意,其目的就是想创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要使美国成为“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美国的未来不仅是其自身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甚至是宇宙的未来”;“美国人是特殊的上帝选民……我们驾驭着世界自由的方舟”;“上帝使美国人成为在混乱不宁的地方‘建立制度的统治者’,上帝赋予美国人‘压倒整个地球上反动力量的进步精神’,使美国人成为‘治世的能手’”,“‘美利坚民族是上帝选择出最终领导世界复兴的国家’”。简言之,就是美国肩负着上帝的使命,肩负着领导世界、使世界自由化的责任。这种观念已渗透进许多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的骨髓。
从美国立国到19世纪中后期,由于羽翼未丰,实力有限,美国自知尚不具备“领导世界”的条件,只能是致力于国内事务,同时默默吞食与消化身边的猎物。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不仅经济上已成为一个拥有庞大生产能力、金元缠身的超级富翁,军事上也拥有了影响战争胜负的实力。与此相反,欧洲列强则陷入互相嘶咬混战之中。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政治野心急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世界领袖的时机到来了,“除了美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领导这样一种新的时代”。决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主导结束战争以及战后事务的安排。
1914年8月初,大战刚刚爆发,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就写信给威尔逊总统,请他做好准备,“因为您将被要求出面平息这场大争吵”。此话其实多余,曾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威尔逊总统更清楚当时美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要扮演的角色。1915-1916年威尔逊总统派其外交顾问豪斯上校两次赴欧调停,试图在交战双方中间扮演一个最高仲裁者的角色。但由于交战双方互不妥协让步,调停以失败告终。其间威尔逊也曾试图召开一次和平会议,但为双方拒绝。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震惊世界的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颁布《和平法令》,要求各交战国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废除秘密外交,并宣布废除临时政府所批准和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此举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反响,英法等国的反战声浪日盛。为了回击苏俄的和平呼吁,宣示美国战争目标的正义性,煽动德奥同盟国内的反战情绪,修改协约国秘密条约中不利于美国的条款;为了在战争的结束和战后世界的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按美国的意图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经过精心准备,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总统在国会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公开外交,不得有任何秘密国际谅解;无论和平与战争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尽可能排除一切经济上的壁垒,国际贸易机会均等;充分地相互保证各国军备应缩减至足以维持国内安定的最低限度;解决一切殖民地纠纷时,须以诚相见,绝对公正,在解决一切有关主权的问题时,应兼顾各地居民的利益与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撤出全部俄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世界其他国家应该提供俄国以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不受阻碍的机会,对它的需求和希求的,给予一切帮助;必须根据存在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提供相互保证的专门盟约;等等。
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是在漂亮词藻掩盖下的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如其中关于公海航行绝对自由、消除一切贸易壁垒、限制军备、公正解决殖民地问题等建议,其潜台词便是排斥削弱英法等列强的势力,限制其军备,为美国打通海上通道和各国市场,使美国插手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分配;关于俄国的建议,其实质是要肢解苏维埃俄国,这在威尔逊政府所做的“官方注释”中暴露得十分清楚;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建议,便是要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主导世界事务。
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英法起初均表示反对,但美国以与德奥单独媾和相胁,英法不得不同意以此为停战基础。1918年11月11日,大势已去、败局已定的德国同协约国同盟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此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他的“十四点”在西方广为人知,抵达巴黎时受到热烈欢迎。在和会上他成为控制和会的“三巨头”之一,“十四点”成为和谈的基础,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建议最终被会议通过,写入了《凡尔赛和约》之中。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获利不可谓不丰:不仅发了经济财,也发了军事财、政治财。美国已由一个大洋彼岸的“大王”一跃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