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300000010

第10章 人与姓名,一生相伴(3)

7.帝王——微号、庙号、年号

在封建社会,“九五至尊”的皇帝,不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还有着冠冕堂皇的徽号、庙号、年号,这些是封建皇帝的专利,成为皇权的象征。徽号是用以称颂帝王功德的。如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徽号是“太高祖皇帝”,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徽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庙号表示一位帝王在宗庙之名号,如高祖、太宗、玄宗,一般称呼是在庙号前加上朝代名,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

年号是纪年用的。古时每一个皇帝即位,从即位这一年起,都要立一个新号,如“嘉靖元年”,一直到他死去,然后另一位皇帝即位,又立一个新的年号。如果一个皇帝在位20年,则在这20年中,每一年都按他的年号纪年。如清圣祖的年号为“康熙”,在位61年,他在位期间,便有“康熙三年、康熙十八年”等。由于明代以前的皇帝常常于在位期间更改年号,所以史书上多以庙号称呼他们,如“唐玄宗”、“唐太宗”等。明代以后,实行一帝一号制,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故而史书上多以年号称呼他们,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

8.类群统称——群体之名

个体的人有独自的姓氏名号,群体的人也往往因为某一方面的特殊关系或者相同特性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代称。一般情况下,这种群体代称不可能自封,而是约定俗成,并且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才得以流行于世。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一类群体代称,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具体所指,就会陷入茫然与困惑之中,以致不知所云。

群体统称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数字总括

三皇: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

五帝:传说中的五位远古帝王。

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父子三人不仅政治地位显赫,而且在文学上均有精深的造诣。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合称。洵称“老苏”,轼称“大苏”,辙称“小苏”。

二程:北宋大儒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他们是理学的奠基人,因居洛阳,其学又称“洛学”。

(2)以姓氏联缀

孔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再传弟子、儒学重要传人孔丘及受业于其思想的教育家孟轲的合称。

老庄: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及其继承者庄子(名周,字子休)的合称。

高岑:中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合称,二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以边塞诗著称。

陆王:宋明之时心学家陆九渊、王阳明的合称。

(3)以年代统属

唐宋八大家:明朝初年,朱右选编唐宋两代8位散文大家的作品,成《八先生文集》。入选者有唐人韩愈、柳宗元,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后不久,茅坤又选辑8人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8人由此而被人们尊为“唐宋八大家”。

戊戌六君子: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推翻新政,严令搜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6人遇难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4)以身份归属

竹林七贤:魏晋时期,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名士,“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尚清谈,耻入仕,以避世放诞的行为,与司马氏政权相对抗,被称为“竹林七贤”。

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同出苏轼门下,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从以上各代的取名习俗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潮流对取名有巨大的影响。

古代取名的礼仪

在中国礼仪文化系统中,取名礼仪,是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王室贵族的命名格外注重等级、身分的区别。一般的老百姓,这方面的讲究就相对简单多了。但是在孩子出生满三个月时命名这一点上,则没有区别。“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为什么要等到“生子三月之末”命名?是因为这时的小孩已能左顾右盼,能发出笑声,能与人交流,“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

1.卜名

上古时代,王族生子,由卜官占卜吉凶,并以之命名,是为“卜名”。关于这方面情况的典籍记载有:“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太卜曰:‘命云某’,然后卜王太子名。”屈原的名,一说就由卜名而来。闻一多解释《离骚》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两句,认为其中的“肇”是“兆”的通假字,即根据占卜的兆象,给孩子命名。

2.抓周

与命名有相关的民间礼俗,还有“抓周”,也有的地方称“试周”、“试儿”——父母在儿女周岁时,陈列各种物品,任其抓取,以预测将来的志向、爱好。《颜氏家训·风操》记载: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于是,有的父母便以孩子抓周时的表现为根据,为孩子命名。儒雅渊博的学者钱钟书的名字,就是据此而来。“抓周”时,钱钟书别的一概不取,唯是把住书本不放。他的祖父、伯父和父亲十分高兴,于是,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3.偷名

与借名的用意相同,但做法不同的,有所谓“偷名”。关于“偷名”有这样的记载:“先探之某家人丁兴旺,请人向某家偷一饭碗及筷。偷时如为其家所觉,则云不到,复更人去偷。偷名者返时,儿母抱小孩于门前迎接,称为接名。偷名者呼名,儿母即代儿应之,以为偷取名后,自此可无灾病矣。”

4.撞名

与上述体现主观意志较浓的卜名、借名、偷名不同,更体现客观性、随机性的是“撞名”。具体方法是:择黄道吉日,在大路旁陈列果品,焚香烧钱,等候行人路过。第一个路过的人,便被认为小孩的干爹或干妈,奉上果品,求其认继。这人无论如何不得推却,必须接受,并且同意小孩随己之姓,另换一名。周作人回忆鲁迅小时得名的情形,与这种“撞名”之法十分类似:鲁迅出生时,祖父正在作“京官”。接到家信的那一天,遇有客人来访,便用那客人的姓来做名字,“大概取个吉利的兆头,因为那些来客反正是什么官员,即使是穷翰林也罢,总是有功名的。”鲁迅小名“阿张”,就是因为那天来的正是张姓的客人。“然后再找同音异义的字取作‘书名’,乃是樟寿二字,号曰‘豫山’,取义于豫章。”

5.借名

孩童生命嫩弱,为了去病灾、保平安,民间有“借名”风俗。

广东曲江地区便是一例:曲江之北有大山二,一狮子山,一即象山。两山相接处有石门,乡人称为双石门,为曲江通海之道。一般乡愚呼之为石公。有时小儿啼哭不安,即选择黄道吉日,备乡糕、果品、素斋、纸钱、锡箔等等,至双石山借名。其名必嵌有石字。先用珠纸请道士书“双石成”或“石天保”等名字,至双石门,拈香祈祷后,将珠纸所书之名贴于石门上,沿路呼所取之名还家。俗传如此能使小儿强壮,易于长大。

借来的名,还要还回去。待小儿成年嫁娶后,带上香烛、糕果等,去双石门设祭,称为“还名”。

浙江南部地区,也有“借名”风俗。如拜山岩为干爹,“借名”中必有一“岩”字。清人石方洛作《且瓯歌》曰:“广岩亲爷,世灵钟。吾家生有人中龙,只恐造物忌人聪,愿把儿名附骥踪,儿复应呼岩亲翁。”

6.寄名

为了借助神佛僧道的法力来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民间还有“寄名”的仪俗。寄名的习俗兴起于何时,还没有定论。不过,在明、清两朝,“寄名”就已经流行于世了。

在《金瓶梅》第三十九回中,西门庆因为儿子官儿“有些病痛儿”,便给他“寄名”于玉皇庙吴道官处。正月初九日,东门外玉皇庙“结彩宝幡,过街榜棚”整饬一新。西门庆行礼叩坛,吴道官诵毕经,“又将官哥儿的生日八字,另具一文书,奏名于三宝面前,取名叫做吴应元,永保富贵遐昌。”吴应元,就是官儿的寄名。

近代以后,寄名的仪俗依然存在。江苏吴县更是“此风全境皆然”。小孩患病,其父母便到庙里烧香拜佛,“用红布制一袋,置小儿庚于其中,俗名过寄袋,悬佛橱上。”此后,每逢年终,寺僧都要送饭菜到孩子家中,名曰年夜饭。过寄时,“僧为小儿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取名金生、金寿等类。其亲并携小儿来庙拈香,呼神如寄爷。及至成年完婚后,乃将红布袋取回,名曰拔袋。”

同类推荐
  • 与伤痕干杯

    与伤痕干杯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项链,坠满了各色各式的珍珠。有明这的,有灰暗的,有圆润的,有怪异的,有我们自己抬起的,也人命运赐予的,有乐意接受的,也有无法拒绝的。每一颗都记满了喜怒哀乐,每一颗都有沉重的分量,同样,每一颗都附在生命的路上。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做人要小心(人一生必须避免的99个失误)

    做人要小心(人一生必须避免的99个失误)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当然,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我们相信,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能或多或少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助你在为人处世、职场应酬方面高人一筹。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也许你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但是你仍然觉得公司里有很多事情令人琢磨不透;也许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和职场潜规则还一知半解;也许你曾经不谙世事,被同事们排挤疏远;也许你现在正面临着被解雇的困境……其实,这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你不了解公司里的很多秘密。
热门推荐
  •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编著者于薇。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正是从沟通的细节和孩子说话入手,帮您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如微笑、拥抱、写博客等等。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孩子,家长怎样说,孩子才会听。通过这些分析和方法,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交流。
  • 盛山十二诗·桃坞

    盛山十二诗·桃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安本纪

    圣安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程浩的生命日记:这个少年,曾这样认真努力地活过……程浩去逝后,母亲给他整理的文字中,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日记写于2009年一次濒临死亡的状况后,记录了程浩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生命光影。日记中少有鸡毛蒜皮、人生琐事,多为对生命、对人世的反刍与思考,记录了无数让他内心激荡的段落和时光。之中有少年维特般的烦恼,有对人性的感慨,有对命运的嘲讽,有对自己严苛的鞭策……他在几年间,迅速成长成熟。本书几乎按照原貌收录了这部分内容,希望呈上一个完整的生命印迹。
  • 一剑娇仙

    一剑娇仙

    新书《喵喵欲仙》萌系来袭,欢迎收藏养肥! ———————————————————————— 上一世,沈辞死在替嫁后的第四年。死得凄惨又委屈。只因为正主回来,她这个冒牌货就要死无葬身之地!这一世,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沈辞只想离这些人都远远的,一心一意地修仙得道。某人却偏偏紧追不舍。沈辞:修仙已经这么难,别烦我!某人:双修不难啊!这是一篇前虐后虐,但还是甜甜甜的修仙文。书友群:27236360欢迎小可爱们来聊聊八卦谈谈人生~(?˙▽˙?) 新书:《喵喵欲仙》萌系来袭,欢迎收藏!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姑姑艳传(中篇小说)

    姑姑艳传(中篇小说)

    文清丽,女,陕西长武人,1986年加入陆军。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届、第二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深造班),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曾在《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出版有散文集《瞳孔湾湖》《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回望青春》。现供职于《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那天放学后,我远远看到三四个女人立在我家大门口交头接耳。黑漆木门严严实实地从里面关着,好几只耳朵贴着门缝,边吸溜着鼻子,边说,在吵呢,说不定马上就打起来了。
  • 上古幻想旅行师

    上古幻想旅行师

    他是个青年,神一般的青年,他掉落在了一个村落,村落里有他最爱的姑娘,这是一个小孩恋爱的内心纠纷,小故事。青涩的恋爱,我将他描绘成画卷。成长的爱情,飞翔的像云彩,这是瑛与凰的传说。
  • 灵英魔相

    灵英魔相

    天地万物,皆具灵气,修炼之人,乃是为夺天地之造化,通五行之根本。然而又有何人知道,这万物之始,究竟从何而来......
  • 俺村的学校

    俺村的学校

    送走李绪芳老师,我返回了原平市长途汽车站售票厅,买了16:40发往太原的车票。看看表,离开车还有20分钟的时间,我坐在那里,仔细盘点我这几天的行程。从3月11日10点进村到13日下午2点离开,我在上申村待了整整52个小时。这是我近20年来在村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些年回村里,大都是在清明节,回来后去坟头烧烧纸,祭奠祭奠便离开,很少在村里逗留。而这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写一篇文章:俺村的学校。年前,我去老乡家闲坐,在他家遇到了李绪芳老师。李老师是老乡的弟媳。问起她的情况,她说她现在在俺村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