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四章 行动催生黑马 (1)
以全新形象征服人心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黑人少年,在行为举止方面,我接受了大量的负面陈旧观念,并且和许多黑人小伙一样,走了不少弯路。能不能上哥伦比亚大学或哈佛大学,这不是命中注定的。我家中没有父亲,这意味着在言行举止等很多方面我都没有效仿的榜样。
——奥巴马
奥巴马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中,除了从名不见经传的参议员击败各路好手一跃成为美国总统,他小时的街头混混生涯,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奥巴马在自己的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酗酒、吸毒,街头游荡,像其他的黑人少年一样,肆无忌惮地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事。年轻的奥巴马还用情不专,17岁的时候和一位漂亮女孩相爱,女孩对他死心塌地,奥巴马却经常与其他女孩有来往。高中毕业前的舞会上,奥巴马竟然狠心地将交往一年的女友抛弃,并迅速与一位年纪更小的女孩打得火热。不久之后,这位女孩也同样遭遇分手的下场。
2008年,当奥巴马参加竞选的时候,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威胁奥巴马,让奥巴马给他一笔钱,否则就捏造关于奥巴马的丑闻,让他的竞选之路蒙羞。奥巴马对此哭笑不得,他对媒体感叹道,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跟他扯上关系,有丁点瓜葛,就会被无限放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而这就是奥巴马遇到的困境,他的竞争对手会抓住哪怕丁点的污点诋毁奥巴马,破坏他的形象,将他赶下竞选舞台。
但奥巴马是坚强的,就像面对强硬对手的攻击没有退缩一样。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他勇于改变。为了改变自己,奥巴马到洛杉矶西方学院读书,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用先进的思想熏陶自己,在这里,他埋头学习,努力工作。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一本校刊中,奥巴马这样回忆自己的哥大时光:“那是埋头苦读的日子,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没参加过什么交际活动,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改变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在无穷的书籍中,奥巴马渐渐领悟到应该为他人做点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自私、放荡,奥巴马渐渐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爱和关怀。他开始理解父亲,理解母亲,也理解那些曾经无意中伤害他的人。他想我应该做一些能使他人生活得更好的事。所以,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业,为资金短缺的社会机构筹款。他参加演讲,为众多曾经像他一样挣扎在痛苦的边缘的人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具体利益。
奥巴马就是这样慢慢地将自己曾经放荡的形象扭转。在他从政之后,人们看到的只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看到的是他的优秀和与众不同。当人们无意间知道了他曾经的不羁往事后,总会不断地赞叹,没想到他现在会这样优秀。一个年少时劣迹斑斑的黑人青年就是这样征服了人们的心。奥巴马的改头换面就是他推销自己的“法宝”。一个人的过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想让别人彻底改变对你的看法,建立对你的自信和喜爱之情,你就必须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和毅力。只有敢于正视自己,树立全新自我形象,才会给他人希望和信心,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和热爱,成功地推销自我。
唯有埋头,才能出头
我也曾在最艰苦的地方待过。
——奥巴马
1983年,年轻的奥巴马来到了芝加哥社区,正式进入这一领域,进入基层工作。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行,奥巴马说:“整个国家需要改变,而最初的改变应从基层开始。”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有效进展,他给自己认识的所有人写信,希望他们帮助社区工作,但每一封信都石沉大海。奥巴马没有灰心,他依然努力地寻找解决办法。在担任社区组织者的几年时间里,奥巴马开着他那辆破烂不堪的汽车穿梭于社区的各个组织之间,他想尽量为最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实事。
在一次演讲中他追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让我告诉你们我是如何到这里来的。正如你们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样,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伊利诺伊州公民。我是在20多年前搬到这里来居住的。那是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才一年。我在芝加哥一个人都不认识,既无经济来源,也举目无亲。但有几个教堂为我提供了一份社区组织者的工作,每年可以收入13000美元。我甚至先前都没有去看过一眼那些教堂就接受了那份工作。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去拜访了几个芝加哥最贫穷的社区。大量工厂的关闭给这些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我加入到牧师与普通教职人员的队伍中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发现人们遇到的并不只是地区性的问——关闭一家钢铁制造厂的决定来自遥远的行政主管;学校里书本和电脑的缺乏可以归咎于千里之外政治家们倾斜的工作重心;当一个孩子诉诸暴力时,他的心灵空洞,政府永远无法弥补。正是在这些社区里我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好的教育。”
奥巴马曾在一本书中描述了社区工作对他的影响,他说那种工作让他明白了,人们所寻求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他从前以为那些无聊的抱怨和琐碎的小事,而是他们想要自我表达的欲望以及展现真实生活的想法。明白了这些后,他就能够将自己更多地展现给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打破了他从前的故步自封的工作状态。奥巴马开始还担心人们对他独特的故事无法认同,但当人们知道了那些事后,他们做出了令人欣慰的反应,而这些,让奥巴马感到心满意足。社区工作让奥巴马找到了最初的归属感。
在社区大会上,奥巴马告诉他的成员们:“我不能说我们从来没犯过错误,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当我召集大家开会时,会没有一个人出现。有时候牧师对我说:‘我凭什么听你的?’有时候我们尽力让民众相信官员们是可信的,但他们却选择不出现,让所有人失望。我不敢说我离开这个社区后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我是在这个社区成长、成熟的。正是因为这个组织,在这个社区内工作,我才发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这里有很多比挣钱和获取高文凭更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奥巴马眼里的基层生活。没有任何抱怨和牢骚,反而充满无限感激,他知道艰难岁月对自己的价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蜕变;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这样的奥巴马让人看到他的谦逊与隐忍,看到他的底蕴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先前被沙尘遮住的光辉忽然在数年之后散发光芒,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是他在蛰伏许久之后脱颖而出的原因。
中国著名笑星赵本山的成名历程也异常艰难。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曾经在生产队待过,每天除去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就是进行体力劳动,那段时间他几乎干遍了所有的农活。后来,进入剧团学艺的日子也非常艰苦,每天都要进行二人转基本功的训练,他年龄最小,吃的苦也最多。赵本山在被全国观众熟知之前唱了20多年的二人转,经历过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但现在当他回想起以前的艰难岁月时,却把它们看成珍宝,看成是取得今天成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