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00000006

第6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3)

第二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3)

“学术”不在国外,在人心

留洋镀金在近代就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尚,钱穆正赶上留洋的第一拨。他说:“今天有人说,我们要研究中国学问,怕要到外国去,如像美国日本,在他们那里,所藏中国书很多,但亦仅是一堆书而已。”学术未必就一定在西方的图书馆里,在这一点上,钱穆本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钱穆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线装书,他对历史的真诚和忠心受人嘲笑,但是他内心毫不怀疑,可以说是将毕生的信念都交给了书籍。而最终他也是倚靠着自己对历史的信念,成为一代宗师。

钱穆说学术不在国外,这里的“学术”指的是国学。不过钱穆又说国学这个词原来是没有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这种提法,国学才成为众多学问的一种。

比如类似胡佛研究所,海外各种各样具有优厚条件的学术机构,对于很多华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大批学者为了治学而远赴海外,这是革命初期一群有志青年力图改变旧中国的一条途径。但是最终成就一批大师的,不在于海外的学习环境,而在于个人学习的诚意。

傅斯年与钱穆是同时代的人,他曾邀请钱穆参加他主持的历史研究所。傅斯年从北大毕业后,考取了官费留学。1919年至1926年他先后留学英、德。当时的留学生大都“不务正业”,在众多学生当中,真正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心无旁骛的只有陈寅恪和傅斯年两人,有人把他俩比作“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有的人读书不行,但还是设法弄了一个博士学位风风光光地回家了,傅斯年连硕士学位也没拿到,但没有人不佩服他学问的渊博。任历史语言所所长二十三年间,他培养了大批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等学科的专门人才,在大学执教期间,傅斯年也深受学生的敬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老师。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公道自在人心”,同样,“学术自在人心”,“尊卑自在人心”。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人才是真正的主语”。钱穆相信,古人中有真名士,与国外任何一个思想家、金融家想必,都毫不逊色。我们能够学到古人中优秀者的精神,也就能够做好学术、建设好社会,不需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然而到了今天,我们除了知道历史是需要批判的,外国领先于我国,其他茫然无知。这样的状况,必然导致国民对国家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比如,去往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现在中国父母的一个共识:不能让孩子留在国内受应试教育的“摧残”,要让他们去先进国家感受最好的教育方式。然而,面对这样的情景,钱穆或许又会说:“学术也不在国外,教育也不在国外。”为什么这么说?

“有书无人,有文而献不足。诸位到日本到美国,也只是死读书,没有什么了不得。”一个人如果能力不够,没有意识到真正决定学问的东西是什么,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他以台湾为例,“犹如我们今天在台湾,论起书本来,也并不输于到美国日本去。小小的一个台北市,有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台大图书馆在那些处,除掉从前在北平,别处便不易找到这么许多书。我们要从许多书中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也该尽够了。但诸位要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先生。”

先生就是老师,是利用好这些材料的人,是一种面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思想。没有这样的主观思想,做学问、谈发展,光指望国外是不够的。

历史注脚:

美国胡佛研究所

美国胡佛研究所是一个资料丰富的学术研究机构,该所的研究和收藏主要围绕“战争、革命与和平”三个主题。在该所的收藏中,中国现代史档案馆颇为引人注目。这里直接涉及中国的文件有200多类,其中大部分是个人档案。这些档案通常是私人捐赠的,或者由家属委托代管,可以说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近年来,胡佛研究所将关于宋子文的3万多件文件,陆续开放给学者阅览。

文献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钱穆说“有文而献不足”,就是说我国如今懂得历史典章制度的贤人太少了。

耶稣教也没能挽救罗马

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宋代是一个极盛时期。上比唐,下比明,宋代的学术都有模有样。唐代与明代在经济上富盛,而宋代衰贫。从国势上来看,宋不如唐、明。但是学术恰恰不同,“唐朝只是佛学大盛的时代,宋不能及。若论文学,唐宋各有长处,唐诗并不一定就是在宋诗之上。如讲古文,虽然由唐代韩柳开始,可是宋代的古文胜过了唐代。经史各方面,唐朝都远不能与宋代比。明代也不能与宋代比。”

清代喜欢讲“宋学”,这种称法在古文献及相关领域还在一直使用。但是“宋学”这个称谓,在钱穆看来,有两种错误。一是清代人有门户之见,他们自称为“汉学”,以与宋学分立门户。尤其是乾嘉以后,对宋学的轻视贬低日益严重。

一般我们所谓的汉宋之争中,汉学注重对经典作实事求是的考据工作,更接近于科学; 宋学注重对经典作微言大义的发挥工作,更有哲学意味。两种学问本没有轻重是非,但是在清代,很多人对宋学的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没有学术价值。

民国以来,很多人接受了清人的这种看法,并且说“若是宋代学术好,为何不能救宋代的贫与弱。”

钱穆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有孔孟儒家、乃至先秦诸子百家,也并没有避免乱世。我们现在一心一意佩服的西方人,他们的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拯救希腊。又比如罗马帝国,后来遵奉了耶稣教,但耶稣教也并没有挽救罗马。可见我们不该用一种浅薄的实用主义来批评学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三位希腊的哲学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和政治见解,并成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但是希腊这个文明大国,最后却被罗马征服了。罗马对希腊的文化有所继承,这一点并非钱穆所说的全然是另一种文化的断代,从神话传说中就可以看到两种文明间的继承关系。罗马原本和希腊一样,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信奉了基督教,但是还是被北方蛮族的远征军消灭了。

钱穆的话一语中的。崇拜西方文化的人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其实西方文化也有“无用”的时候。孔孟之学和先秦诸子之学,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民族战争的问题,但也自有它的价值。就算它们不能挽救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乱,但这些思想为后来的中国学术史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基础。宋代的学术,也不能救宋代的衰亡,但也为宋代以下的中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这种形势下,五四运动爆发,实用主义在我国开始兴起,钱穆那一代人首先受到了实用主义的冲击。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来华讲学,也带来了他的实用主义思想。

据史料记载,杜威在华停留两年零二个月,足迹遍及北京、直隶、奉天、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作了一百多场讲座。他在讲演中传播实用主义哲学,宣传美国的文化、社会政治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在我国知识界中产生很大影响。传播与宣传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首推胡适,他不仅系统地介绍实用主义哲学,而且把杜威的方法论概括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具体运用到“朴学”与“红学”的研究中。教育家陶行知,也成为实用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与推行者。另外一个人物是时任《新教育》主编的蒋梦麟,在“杜威号”上发表《杜威之伦理学》、《杜威之道德教育》,对杜威伦理学的历史地位,杜威如何从社会与心理出发阐明道德教育原则等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

实用主义者只管结果,而不问方式是否合乎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只要是有用的即是真理,一时无用即为谬误。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东西,那些修身养性,中庸平和的思想,并不能马上将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改变,而西方的武器、科技可以。所以,人们得出传统无用的观点,要将传统抛弃得远远的。这种做法是“浅薄的”,因为钱穆坚信历史中的智慧绝非短期的得失可以衡量的。

正如他所说,西方的精神也没能挽救西方的苦难,我们的传统并非暂时无用就可以抛弃的。学术的价值在哪里?钱穆说学术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指导后人的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先理解到古人的用心。如果为了改善眼前的情况而忽略了古人的真实想法、功夫,这样的学术是不成熟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历史注脚:

宋学

宋学又称理学、道学、新儒学。由韩愈、李翱开启,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宋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和程颐、程颢,集大成者为朱熹。

实用主义

钱穆所说的“浅薄的实用主义”,其实讲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观点。胡适在美国的老师杜威就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实用主义认为,凡是有结果的才是好的,不能产生效果的所有一切都不值一文。实用主义在西方产生了广远的影响,但在我国主流社会,仍不接纳这种以结果衡量一切的思想,认为它有违人伦。

三 读史明智

亡文化便要亡天下

历史上,任何成功的入侵都是以文化上的入侵为标志的。

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后,要求东北的学校在教学中将日语作为母语,历史课上不仅美化侵略,而且只教授日本史和满族史,没有中国史;在语文教学中,把汉语当做少数民族语。很多小孩子从小说日语、穿日本校服、唱日本国歌,直到东北解放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中国人。

同类推荐
  • 狂秦

    狂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毕六王,一四海,逆古制,称皇帝,威震天下。废诸侯,立郡县,平百越,镇匈奴,功传万世。八荒之内,皇帝之土,六合之间,帝王之业。始皇帝如山巍峨,镇压这个时代。但人固有一死,帝陨之际,这个帝国将何去何从?当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出现在这个时代之后,帝国是分崩离析,还是万世绵延?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 织田家的临济僧

    织田家的临济僧

    日本天龟二年(西元1571)八月初,奉命兵临比叡山下,并第六次发出“避难劝告”的明智光秀,在比叡山下巡查时遇到了,自称来自明国的临济宗沙弥,于是不一样的战国绘卷就此展开。另有火影同人《火影之猿飞才藏》,感兴趣的童鞋请移步观赏,风波先谢为敬!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记录作者唐云,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她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中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东藏记

    东藏记

    《东藏记》系《云南文学丛书》之一种,选自宗璞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云南为背景,生动描述了这一艰苦卓绝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刻画了以明仑大学孟樾等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坚守信仰,关心国事,关注民生,为理想与追求敢冒风险与牺牲的高尚品格。小说张弛有度,疏密有序,从众多不同专业的人物塑造中体现了作者广博、深厚的学识,熟练使用的各地方言俚语及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的描摹,展示了作者的聪慧、天赋。该小说因其深刻的内涵、精准的刻画及散文诗般的语言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 冷君难缠:驭兽狂妃吻上瘾

    冷君难缠:驭兽狂妃吻上瘾

    【1v1男女双洁,女主成长型,男主超强!】她是华夏中级驭兽师,一朝醒来,成了被太子抛弃,赐婚给瞎子王爷的傻女。后来她才发现,那个传说中瞎眼禁欲信佛的王爷,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什么瞎、什么禁欲,全是狗屁,甚至还不是个人。【真身篇】顾倾城惊讶看着手中红色的鳞片。“蛇……一条大蛇?”“不是,不过你想骑,也可以!”某人声音邪魅。【吃肉篇】某人一定要吃肉,折腾到三更半夜,顾倾城怒了。“你不是信佛吗?吃什么肉!”“信佛的是我母妃,本王只是陪她信佛而已!”……妈的,这个假和尚!一番僵持,顾倾城妥协了。“好吧……清蒸?”“爆炒!”某人眸子灼灼盯着床上的人。“滚!”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技击余闻补

    技击余闻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华掠影:宫闱

    浮华掠影:宫闱

    宫闱内哪个女人不是修炼成精?正宫娘娘的死灰复燃,六宫粉黛的机关算尽,连内务府的奴婢们都是一流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她,不过是被孪生姐姐催眠误入这时空的女人,要怪就只能怨她生得花容月貌,仙姿国色。命运自她穿越就已经改变,大锦国运筹帷幄的帝王锦胜天恐怕自己也未料到会对她”仁慈”,更让他悔恨的是,自以为收服这个女人就换得大锦国天下太平。原来这个红颜祸水只是一枚棋子,宫闱内勾心斗角,宫闱外血雨腥风,可惜,穿越后的她不是那个胆怯的丞相庶女,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
  • 我家菜鸟又挂了

    我家菜鸟又挂了

    菜鸟奶妈桃小妖拼尽全力救了个男号,却不料因此被某位大神缠上。从此以后,大神被迫沦为桃小妖的贴身保镖……“大神,有刺客追杀我!”“大神,副帮主带人砍我!”“大神,我掉进吞噬沼泽粗不来了!”大神表示困惑:“我带你玩了几个月,你怎么级数越来越低了呢……”桃小妖:“少废话,赶快奶我一口!”大神:“……你才是奶妈吧!”(新书《快,穿吧!》已发,小天使们可移步去看看哟~)
  •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只手遮天的摄政王忽推新政某女为谋生计,混水摸鱼结果一入王府误了终身从此节操成了路人……
  • 穿越千年之倾君

    穿越千年之倾君

    佛前陈三愿:“一愿身体康健,二愿天伦永在,三愿觅得同心人,岁岁年年常相伴!”她只有这三个愿望,就像一个普通人。本以为这场穿越,自己早已拥有了一切。却不知,原来一切只是命运又给她开的一个玩笑。她发誓不管那个毁掉自己梦想的人是谁,不管他身居何位,她都要报仇,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做毁灭!他从小就以夺得皇位为目标,从来不曾改变过,因为他要所有亏待过他的人都付出代价!于是他答应了她的条件:她助他夺得皇位,他为她做一件事。本就只是一场交易,谁也不用太在意,直到他登上皇位,她飘然而去,他才知道,原来......=============================《倾君》是千梦构思中最喜欢的小说,里面的女主带着千梦很多的梦想,千梦很怕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也怕读者会不喜欢,压力好大啊!各位给个鼓励撒!大家一起加油吧!注:紫星王朝系列文《冷帝的刁蛮妃》已开,欢迎大家继续光临紫星王朝!
  • 通书述解

    通书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