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的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展方向,突出提升文博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突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突出和催生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以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显然,已成为覆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会展的“龙头品牌”,为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树起了一面旗帜。
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从二○○四年举办首届深圳“文博会”,国内外参展企业六百多家,观众总人数四十七点七万人;二○○五年第二届“文博会”参展企业一千零七十一家,观众总人数九十点六三万人;到二○○七年第三届“文博会”观众总人数攀升至一百七十万人,合同成交额、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额分别达到二百零七亿元、一百五十一亿元和五十六亿元……规模越办越扩大,人气越办越红火,影响越来越深广,当之无愧地成了深圳鲜亮的城市文化符号,与“读书月”和“市民文化大讲堂”并列为深圳三大文化名片。
借助于“文博会”的强大驱动力,深圳正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深圳文化产业园区也在筹划打造全国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中心”、“动漫游戏开发中心”、“文化产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区域文化市场消费中心”,进而把深圳打造成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大市场。
激活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无疑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出了新路子
从创办经济特区之日起,“发展与和谐”始终是深圳无时无刻必须面对的社会大课题。
已拥有一千七百万人口,堪称国际大都市的深圳,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城市了。深圳的移民人口已占到百百分之九十以上,远远超出了美国纽约百分之四十七的移民比例。
深圳还容纳了七百万的外来劳务工,他们的背后站着七百万个家庭,同时辐射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的社会和谐,直接牵动着全国的社会神经。
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劳务工医疗保险体系的城市;第一个制定《献血法》的城市;第一个自己制作血源库、也是第一个血源不仅供应自己还输向全国的城市——“一夜城”的深圳二十多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把最大的移民城市(单留下须消化的城中村及违法建筑就达二百多处)建成了最具归属感的城市,同时也就升华为一个和谐的城市。
二○○七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称:追求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依据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选出深圳、东莞、北京为全国地级以上大城市中科学发展水平前三名的城市。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自降生之日起即置身于社会变革、社会转型之风暴中心,风云际会,风起云涌,风动中华——从摸着石头过河、一路突破禁区,到创立新经济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始终领跑于前沿。
今日之深圳,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调整路向,协调发展,尤以在大力开拓高科技产业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倾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创建国际大都市等方面,又闯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二○○五年八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出台《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调控指标体系》,四十一项考核指标向各级党政干部清晰表明了每个部门在每个时间段的工作要求。
二○○六年底,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通过《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涉及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等的二十一项指标,以民生为标尺对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向、官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效果进行严格考核。
以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考核政府工作,在全国尚属首次。
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科技深圳、人才深圳、生态深圳、文化深圳、和谐深圳……成为深圳经济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词。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时,曾特别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建设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
毫无疑问,深圳经济特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新世纪、新气象——珠三角大地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展现一派异彩纷呈的绚丽风光。
从一九九八年三月三十日启动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到后来CEPA的实施;从珠三角到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再到包括珠江流域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在内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俗称“9+2”战略),珠江掀起的改革开放大潮,正一浪高过一浪。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强劲发展,陆地面积只占全国百分之一点八五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七分之一的财税收入、四分之一的外资总额、三分之一的对外贸易金额。然而,在这一串闪亮的数据背后,广东也有很多难言之隐。作为移民大省,广东人口激增数十倍,人均可耕地面积急剧萎缩。包括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广东中心地带,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临界点。
德国学者康拉德·赛茨在他的新著《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二○○七年)中文版前言中以坚定的口吻预言:“中国由此之后走上了其重登世界经济之巅的道路,一条持续奔向前方之路。”康氏还分析说:邓小平几乎把经济增长的所有优势发挥至淋漓尽致,其时代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此刻面临的将是更为艰辛的任务,给予高速度发展的经济填充上社会保障的能量和环境保护政策,今天的新口号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发展”。
滚滚珠江,正承载着世人惊奇与赞叹的目光,以大气磅礴之势在南中国这片沃土上奔湍飞泻……
中国之路
深圳莲花山顶,七峰如莲,松柏苍翠,绿阴匝地。
邓小平全身塑像高高耸立于此:他老人家身披风衣,目光炯炯,上身前倾,脚步匆匆……似乎又一次巡视在珠江三角洲这一片热土上。
回首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六年,邓小平曾两度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榜,标题赫然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驻北京分社社长里查德·霍尔尼克曾由衷地充满敬意地说:邓小平“给世界带来了震撼”,“他所做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领导人能够望其项背。”
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江泽民专程前来为邓小平塑像揭幕,神色庄重。
二○○三年四月十二日,胡锦涛深情地瞻仰了这位世纪伟人,敬献花篮。
这是后继者对先驱者满怀敬仰的追思,同时又是后继者对先驱者庄严神圣的承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始于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探索,成功于邓小平高蹈宏阔的改革开放谋略与阔步前行的胆识,承传光大于后继者江泽民、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开拓与奋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将偌大的积贫积弱的中国推上了变革图强的征途。
欢歌庄严的历程——大风起于南海,席卷万里神州,中国人民正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豪迈与自信的身姿走入新世纪!
人们记忆犹新——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十二时,邓小平第一次南下巡视深圳。他老人家下车伊始即言明:“我这次来,主要是看,只看不说。要讲呢,我回北京再讲。”
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一回到北京,老人家即找来几位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兴致勃勃地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接着又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极严肃地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以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为核心内容的改革旋风迅速卷过大江南北……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至四月六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决定沿着中国一万八千公里大陆海岸线逶迤排开,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港口城市,从而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带——掀起了继创办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的第一波高潮。
一九八五年一月,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三角地区为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开发区,旨在带动内陆腹地的经济发展——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二波高潮。
一九八八年春,中央确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其后,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龙头激活长江流域一江春水,拉动中部腾飞;开发大西北地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圈——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三波高潮。
至此,由东向西,由南往北,以点及面,从沿海到沿边到内陆,中国基本实现了对五洲四洋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全面开放大格局。
中国改革开放掀起的三次浪潮:以深圳特区、珠江三角洲开放为发端的第一次浪潮,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开发大西北地区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以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环勃海经济圈崛起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中国改革开放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迅猛发展。
回望三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从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怎么样的党,再到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应该说,我们实实在在摸到了三块坚固的理论基石。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国家开辟的一条全新的战略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由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痛定思痛之后,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延揽八方的胸襟,开始面向世界拥抱世界!
人们记忆犹新——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九日九时,珠江奔腾,万木争荣,岁首春风催动南国荡漾的春意。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小平在时隔八年之后,伴随着火车车轮与铁轨撞击的巨大轰鸣声,第二次南下巡视深圳。
一路风尘仆仆的邓小平下榻深圳迎宾馆桂园,刚坐下来不到半小时,老人家又急切地站起来:“不行,我要出去走走……”
在深圳逗留的短短四天时间里,邓小平不顾旅途劳顿旋风似也参观了深圳市容、火车站、皇岗口岸、先科激光电视有限总公司、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并游览仙湖植物园与杨尚昆一道种下高山榕……老人家边走边看边说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九时四十分,邓小平一行从深圳蛇口港乘船前往珠海,他老人家已缓缓地朝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过身来,意味深长地对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圳特区报》头版隆重推出被后人称之为“历史关头一篇雄文”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素以抢抓新闻“快、准、狠”而闻名的《羊城晚报》,当日即果断调整已拼好的主要新闻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摘登。
三月二十八日,上海《文汇报》、北京《中华工商时报》全文转载。
三月三十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全文转发。当日夜,新华社即通过“嚓嚓嚓嚓”的电波机器声,正式向全世界播发了一万一千多字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电讯稿……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时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讲话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山川湖海、城镇乡村……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麦克·阿汉逊敏锐地指出:邓小平先生的第二次南方讲话,至关重要的是骤然重组了当时中国改革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到实践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被国人普遍称誉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邓小平第二次南方巡视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从理论上透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则理所当然地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
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汹涌澎湃迅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