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海内外的“深圳速度”,绝非仅仅表现在建筑业上。
深圳自创办经济特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每两年至两年半即翻一番;十二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45.36%;国民收入年平均递增44.03%;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61.65%。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起飞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深圳人从改革开放、革故鼎新的实践中,率先提出了极富于哲理意味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一口号很快又风靡全中国。
“深圳速度”给予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正如同一位外国元首所称道的:“中国不能没有深圳——深圳有希望,才能推动中国的成功!”
五
改革的期望值是什么?
从商品生产观念的确立到社会主义市场新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深圳特区的决策者们敢为天下先,实现了变政策优势为体制优势的跳跃。
每一步攀登都异常艰辛,每一次冲击都充满风险——而完成每一次拓展,又必然跃上一个新的高度,饱览无限风光,领略创造人生的辉煌壮美的情怀!
改革,是一项社会综合系统工程。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就是开创前辈人所没有干过的事业。
深圳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得以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大建设局面,国营、集体、个体、合资、独资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百万劳动大军有如一波波狂涛叠浪涌入深圳,逼出了一个“劳务市场”:用工制度的改革彻底砸碎了“铁饭碗”,合同工、季节工、临时工一齐上;实行双向选择,老板有权“炒”职工的“鱿鱼”,职工也可以“炒”老板的“鱿鱼”,一次分配定终身已成为明日黄花。
——建筑业的高速度和高效率,逼出了一个“原材料市场”;传统的天经地义的由国家调拨、建材部门经营的“一统江山”局面,理所当然地被打破了;在深圳,钢材、水泥、木材等原材料都可以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自由贸易、拍板成交。
——特区开发所必然出现的人口骤增,一度造成食品、副食品、日用品等供求关系失衡,逼出了一个“生活资料市场”:始于1984年11月的深圳物价改革,与劳动工资改革配套进行,稳步推进,逐一放开;迄至今日,市场调节价格比例已占到97.4%,没有引发人心浮动和社会动荡;在深圳,价格真正遵循价值规律,发挥着引导消费、启动市场、调节商品的杠杆作用。
这组镜头对于国人来说是陌生的。
1987年12月,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起来促使经济飞轮加速运转,而且勇敢地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固有观念。
毋庸置疑,深圳的股票市场还很年轻,管理机制和运作程序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股份制改革既充满风险又备尝艰辛——然而,它毕竟在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还有“金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深圳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全面发育与灵活运转,远远走在了全中国的前列。
在深圳,对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改革尝试,都敢于大开绿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圳人正是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认识这一真理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今天,当深圳在全国率先显示“小康”的雏形: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币;十二年累计直接或间接上缴国家财政和税收达200亿元人民币;同时,安排内地劳动力就业100多万人、向内地汇回劳务费达55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跃居全国首位,提前实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时,内地某些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大中型企业职工中间,却在流传着一首《新好了歌》:“企业亏损好/什么摊派都不要了/企业亏损好/各种检查组不来了/企业亏损好/优惠政策上门了。”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的这一席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不能不引起人们深长思之啊!
六
放眼世界,以“第三次浪潮”的勃兴为发端,科技革命席卷全球,先进科学技术有声有色地统领着全球经济舞台,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活跃和最强大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的巨大现实意义在于:把振兴教育、发展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一系列关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社会课题,摆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的战略位置上。
这一论断无疑又是对几十年来在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左”的流毒的最坚决和最彻底的拨乱反正!
深圳能否搏击太平洋风涛,问鼎世界市场?关键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大力发展自己的高精技术产业——这正是智者思虑目光之焦点。
深圳先科激光公司的创办,使我国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一跃成为第四个能够生产这种被西方人称作“魔镜”的激光视、唱盘的国家。
十二年风雨历程,深圳已发展成为拥有近百个科研机构、十余万名各类人才和数百家高科技企业、具有相当科技实力的现代化边境城市。
深圳创办特区的整个过程,也是延揽八方人才的过程。有胆识有才智的人,都可以来特区一试身手。
有一则传为佳话的故事——
创办特区之初,一群年轻大学生满怀希冀来到深圳人才招聘中心,问:“将分配我们干什么?”回答说:“这恰恰是我要问你们的问题。你们到底能干什么?深圳将给你们提供最宝贵的机遇,关键是看你们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型的用人观念。
中国有句古话:“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浪费莫过于人才的浪费了。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号的提出无疑表明了一种社会观念的进步。但至关重要的,还在于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环境;否则,再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流于空谈。
深圳特区形成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激励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在这里,所有人的聪明才智,都能通过社会大舞台激烈的竞争与角逐,最终充分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日前,深圳专门成立了“中国科技开发院”,旨在与密布于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新科技项目联网。
深圳经济特区正成为“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日益发挥着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
七
纵观一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始自20世纪40年代爱尔兰人创办香农特区;尔后,从欧洲到亚洲到大洋洲,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科技工业园区、自由港等名目繁多的各类经济特区已达600多个。然而,它们都与本国的经济几乎完全割断了联系,一般只是单一功能,仅限于区内贸易或加工,吸引外资开办实业激活区域经济而已。
中国创办深圳经济特区,旨在种一块试验田:对外,既可以走向世界;对内,又可以带动全国——而最终要让这颗种子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深圳——肩负着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的使命。
深圳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换型的。
客观而言,在一个相当封闭、落后的地区进行经济起飞前的积累,必然会首先选择“以贸为主”作为突破口。
然而,从“以贸为主”到“以工为主”,从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开发知识密集型产业,中间却要经历惊险的一跃。
值得庆幸的是:日本、香港等用了近百年时间才认识这一现代都市发展的规律;深圳人却只用了五年,便潇洒地走出了这片低谷。
1985年,深圳在全国最先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构想。确定发展“路向”是: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工农业产品以外销为主。大胆地走向世界,与国际市场相衔接。
然而,产品要打出去,要去搏击世界市场风云,必须具备雄厚实力,必须有资金,有销售渠道。否则,一切都将变成纸上谈兵。
深圳人还是靠一个“闯”字。
——眼睛向内,“内联”:依托内地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在深圳联合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