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900000018

第18章 风中芦苇在思索

——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二十一)

对一个诗人来说,入夜,特别是风雨之夜,可能既是诗兴勃发的好时候,也是咏怀抒情的好题材。中国诗人对此似乎无不偏爱。无须追溯到“鸡鸣风雨”的《诗经》那样久远,即以盛唐以还的诗坛而论,此类名篇佳作就频频出现。王佐良先生在谈到冯至的这首十四行诗时,曾随手举出相近题材的诗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黄遵宪的《夜起》(“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斗空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谭嗣同的《夜成》(“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摊书兀兀了无睡,起听五更孤角沉”)。我们当然还可以补充一些,比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以及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等等。“风雨夜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或许可以说,在夜与思、激荡的风雨与澎湃的诗情之间已确立了一种仿佛必然的联系,这是每个诗歌爱好者都会有的一个基本的阅读经验。这样,当我们初读冯至的《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一诗时,一种亲近之感便油然而生,仿佛似曾相识似的。冯诗也是一首风雨夜咏之作,诗中那骤迫的风声雨势,使我们的记忆之门应声而开,上述那一丰富悠久的风雨夜咏传统便不请自来了。茅屋、铜炉、瓷壶这些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颇高的意象,更令我们感到只有自家人才会有的那种亲切之情,即使十四行这一外来的形式也不足以离间我们对这首诗的亲近之感,当我们读到如此对仗工整而又自然妥帖的诗句时——

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

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

我们惊喜地发现,冯至竟然在十四行这一洋诗体中保存了中国律诗特有的风韵(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杜甫著名的《登高》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很显然,在冯至的这首诗中回荡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旋律、意象和情调(虽然冯至并不一定完全自觉)。也许,正是这种似有若无、若隐若显的联系与联想,才使得我们毫不困难地进入了冯至所描绘的诗境中。

然而当我们愉快地进入其中之后,却不无吃惊地发现,我们事实上是面对着一个与上述古典诗歌完全不同的陌生境界。虽然都是风雨夜咏之作,而且意象颇为相近,但在起兴之后,杜、陆、辛、黄、谭诸作皆由自我而生发、推己而及人,关心着民族大众的安危,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崇高情怀;而冯至却由外返内,深为人的存在的根本困境而焦虑,表达了对人的存在的孤独感、无助感、软弱性和有限性的深刻反思。显然,这里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诚如王佐良先生所说,他们的主要差别在于:“黄遵宪、谭嗣同和他们的前辈杜甫都是在深夜忧国忧时,而冯至则关心人在一个有敌意的宇宙里的处境。前者叙写政治感,是属于公众的诗;后者吐露内心感,是属于个人的诗。”(《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这个判断非常精辟。的确,古典诗与现代诗的一个根本区别即在于前者是“属于公众的诗”,后者是“属于个人的诗”。而冯至的这首十四行诗显然属于现代的、个人的诗之列。

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同属现代的、个人的诗,那其间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这个差别,对于理解冯至的这首十四行诗,也许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进一步的比较是必要的。

我想,没有人能够否认郭沫若的《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是属于现代的、个人的诗,但它们与冯至的这首十四行的巨大差异又是多么鲜明啊。作为强有力的个人的象征,“天狗”表现出一种气吞日月、囊括宇宙般的自我扩张欲和征服欲;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也表达了一种与巨大的自然力同样巨大甚至过之的创造力。而且,郭沫若当时虽然也看到了人间的不公和宇宙的不和谐,可是他还是相信,不论是“身外的一切”,还是“身内的一切”,以至于“一切的一切”即整个世界,最终都将是“和谐”、“生动”和“自由”的(《凤凰涅槃》)。这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激情和浪漫主义理想,典型地反映了狂飚突进的五四时期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然而时隔20年后,当冯至创作《十四行集》时,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不错,冯至的这些诗的确是属于现代的、个人的诗,但它们不再是个人主义的自我夸张和浪漫颂歌了,而是一个现代人对人的存在的根本困境和有限性的深刻反思。《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以及《看这一队队的驮马》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后一首深沉地咏叹了人对其存在的不确定性、生命的虚无性的焦虑——尽管人“仿佛鸟飞翔在空中/它随时都管领太空/”,但他也“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因而“什么是我们的实在”,就从根本上得不到保证而成为问题了。那么现代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生命的虚无感呢?这正是《我们听着狂风的暴雨》的主题(应该说明的是,《十四行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而互文见义、相互发明的整体)。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人与身外的一切构成了对立和对照的两极,世界失去了统一性,人失去了可靠的存在根据,处于无由庇护、无家可归、孤独无助的境地。不但暴风雨这样巨大的自然力与人为敌,使人显得格外软弱、孤单和不堪一击,而且那些我们平常感到是属于人的、令人亲近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用具吧),也突然显示出非人的本相,与人“生了千里万里的距离”,甚至叛离了人——“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一切的一切都与人疏远和对立着(请对比一下古典诗人笔下那种人与外物亲密无间的情景及其浑然一体的和谐感:“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人痛切地发现,物尚能自保且各得其所,人自身却对其命运“不能自立”,而且从根本上处于一种无由庇护、无家可归的境地,并且与物的那种存在的永恒性相比,人的生命又是多么软弱、短暂和有限啊,就仿佛暴风雨之夜中那微弱的灯红一样,只要轻轻一口气,就会随风而熄。

这样看来,即使同属于现代的、个人的诗,也不可一概而论。郭沫若在为个性觉醒的个人唱着乐观的热情的颂歌,而冯至则对人的存在的根本困境和有限性作着冷静而深沉的反思。前者是浪漫主义的,后者则是现代主义的。

事实上,冯至在这首十四行中所表达的存在体验是现代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根本情绪。用西方学者的话来说,在这种情绪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是人对其存在之无由庇护和根本无着的恐惧和焦虑。在这种恐惧中人感到威胁的不是他的某一个方面或者他对世界的某些关系,而是感到他的整个存在连同他对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变得可疑而不可靠了,人丧失了存在的一切支点,理性和信仰都无济于事,人所熟悉的一切亲近之物都弃人而去,与人对立,留下的只有处于绝对孤独无助之中的自我。这样一个孤独无助的自我怎能不对其存在感到焦虑和迷惘呢?显然,这样一种自感孤独无助、自觉存在无据的自我,与浪漫主义者笔下的那种自我扩张、自我崇拜的自我,是截然不同的。顺便提一句,冯至在创作《十四行集》的时候,正是他深受现代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感染之时。

不过,我们切不可因此而认定冯至在宣扬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不错,冯至在这首诗中确实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的孤独性与有限性,但他敢于正视和反思人生的这一残酷的真实,不又显示了只有人才特有的勇敢与诚实么?从这个角度看,冯至笔下的那种在人生风雨中思索风雨人生的境界,又是何等庄严与崇高啊。这不禁令我想起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一段名言——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于他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思想录》)

我赞美这种优美而崇高的风度,它是只有人才具有的风度——风中芦苇在思索……

(解志熙)

同类推荐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该书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她的散文记事、怀人、写景、状物,清新、明快,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篇目、字数、规格均与我社该系列同类图书大致等同。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热门推荐
  • 绝仙武帝

    绝仙武帝

    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不负多年磨砺,终究一朝称帝!!仙又如何,我凌驾众仙之上,天亦如何,我独屹九天绝巅!看我一身傲骨,两袖杀气;见证三尺凌厉,四方莫敌;随意五指挥间,六界沉寂;只有七弦祀伊,八荒当泣;成就九五至尊,十分威武!
  • 阎典史传

    阎典史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后的空倚月,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个伟大且长远的目标:把付靳庭占为己有。理由是:他有钱有才还有貌。但似乎,事情有点不按计划走,比如:大三那年开始追某男不假,可是,毕业后也没能在一起啊!再比如:毕业两年后,他们也没能结婚啊!还比如:结婚两年后也没开始生孩子,因为,孩子已经出生了啊!
  •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真情永在。高纯,一个初踏社会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本着“办事不求人”的思想,踌躇满志。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美终究是想象,最冷最暖皆人心。 (作者另有《突出重维》,欢迎试读)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 末世之搜查官系统

    末世之搜查官系统

    一夜之间,世界崩坏半数人类突兀化作丧尸,城市之中,尽是烈火废墟仅存的人类以当权者军队为中心迅速集结,建立根据地,以清除丧尸收复城市为目的然而却因为丧尸不定期的攻击而应接不暇有灾难就必然有机遇,随着人类与丧尸的战斗,一些特殊的能力逐渐被人类所发掘人们称这种人为“能力者”……………这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成长为末世“最强搜查官”的故事
  • 一只小妖出墙来

    一只小妖出墙来

    【新书:《有病得治:迟迟来,药别停!》】“你是一只妖!”师公果断的指着某女。“那我为什么不会妖法呢?”某女反问。师公回答“因为你是人。”某女……“师公,我到底是人是妖?”师公呆住,陷入沉思中。“师傅,我是人是妖?”某女直接无视纠结中的师公,转头充满希望的看着自家师傅,师傅亲切地摸摸她的头,道:“你是人面兽心。”某女默了,她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师傅?师公,你那么呆萌为什么会教出毒舌腹黑、气死人不偿命的徒弟?
  • 医妃倾城:无赖王爷欺上身

    医妃倾城:无赖王爷欺上身

    “大夫。”他媚眼如丝,凤眼勾魂,脸色潮红。她轻瞟一眼:“这个问题好解决。”说完素手翻飞,几枚银针快速落下,“看,这不就焉了!”语毕,刚刚解决的问题却又瞬间支起,男人邪魅一笑,猛的往前一扑:“大夫医术有限,不如,咱们换个方式解。”nnd,还能不能好好看病了?她是造了什么虐?不就是因为一场意外两人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吗?她怎么感觉像是踩到了一颗超级无敌还会耍无赖的牛皮糖?怎么甩都甩不掉?传闻,他生性多情,逍遥不羁,女人来之不拒,后院却一直没有动静,导致世人传他不行。某女听闻大怒,不行?开什么国际玩笑,他要是不行,我肚子里的球哪来的?【本文1v1,绝宠文,喜欢的宝宝们欢迎入坑!!!】
  • 腹黑总裁请自重

    腹黑总裁请自重

    都说爱上一个人的感觉是痛彻心扉……以前她不信,遇到他后,她信了……**她跟他在一起三年,三年,他和她建立了最为亲密的关系,直至他心中痴恋的女友归来,一张五百万的支票丢出,一句“滚吧!”成为两人关系的最后语言!她以为,这一切都是结束,却不想,结束的期限仅是三天。**终于,她接受他的帮助准备出国留学深造,他告诉自己不可再对那个女人有丝毫留恋,他们都认为,这次真的是两个人的终结。出国前一小时,他给她一声珍重,她回她一句谢谢,她说外面的世界晴空万里,郎迪枫,我终于离开了你!然而,一张暧~昧照被曝光于天下,整个城市轰然嘈杂——**母亲曾经告诉她:清欢,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倘若能够遇见真正的爱情和爱你的人,千万别放弃,倾其所有,也要把握住他,红尘万里,遇一人不易……可是母亲,如果你遇上一个人,他让你从此坠入地狱不再明媚,他告诉你他爱你,却在你也爱上他的时候硬生生的从你身体里夺走你们爱情的延续,他以爱的名义绑住你,又以爱的名义推开你……这个样子,你还要倾其所有的去把握吗?**“你真的不爱我?”“不爱。”“可是你的手,为什么那么凉……”
  • 光中离歌

    光中离歌

    黑夜的世界,不一定都是寂静。光中的世界,不一定都是喧哗。一群人,一个城,风中见奇闻。我随心所欲,想写便写,不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