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600000009

第9章 一生勤俭的老舍

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叫作“小羊圈胡同”的老胡同里,住着都是穷苦的百姓。他们的房屋低矮,每逢刮风下雨都会漏水,胡同里低洼的地方也会积满雨水,变成小水塘。一到冬天,这个胡同里就寒冷无比。低得吓人的温度让缸里的水都变成了冰。而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们吃得十分节俭。夏天便盐拌小葱。冬天就是腌白菜,甚至有的人家常年拣菜市场里的烂菜叶吃。而老舍,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就出生在这个老胡同里面。老舍出生于1899年2月3日。那时候,老舍的妈妈靠给有钱人家洗衣服养活全家,因为长年洗衣服,老舍的妈妈的手经常泡在水里,所以她手总是鲜红微肿的。可是,妈妈白天洗衣服,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做缝纫活。生活非常拮据。

过年了,大街上随处都是新年的喜气。老舍喜欢跑到大街上看别人放烟火。但是,看到别的小孩,有新衣服新帽子自己却没有,谁家又杀猪宰鸡了,心情就会低落。妈妈便对老舍说:“我们家不富裕,但是我们家的饺子一定是全北京城最好吃的,你别去羡慕别人。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要穷得有志气。咱们的腰可不是泥做的!”

于是,“穷也要穷得有志气”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上。

后来,老舍上了小学。出嫁多年的姐姐居然给老舍做了一双新袜子作为礼物。老舍开心极了,穿着新袜子便蹦蹦跳跳的上学去了。可是,老舍回来的时候,脚上却空空的。姐姐不解,问他新袜子哪去了。

结果,老舍居然从书包里掏出了新袜子对姐姐说道:“我怕穿坏了,所以一出门就脱掉了放在书包里。以后我就在学校穿。姐姐,咱们上学比的是学习,不是比谁阔气!”

第二天去上学,老舍依然穿着以前的旧袜子。走着走着,老舍突然想,如果我把鞋子也脱下来,那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了吗?从此以后,大街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光脚走路的读书郎。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老舍看到妈妈在洗衣服,问道:“妈,有饭吗?”妈妈洗衣服洗得入神,头也没抬随口回应道:“没有,我还来不及做呢。”老舍听后什么也不说,又跑回了学校。此时别的孩子都在玩耍,或者在家里吃午饭。老舍却一个人坐在教室内认真地读书,写作业。他想通过努力地学习而忘记饥饿。

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为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培养了老舍勤俭节约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贫穷,他比别的孩子更加地努力和刻苦。后来,老舍成名了,但是他却没有因此变得阔气,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有一次,老舍的朋友邀请他参加舞会。舞会是个极其隆重的场合,理应在穿着上讲究些才是。可是老舍的衣柜里只有两套灰布制的中山装。因为洗了换,换了洗,已经旧了。可是老舍依然没有给自己买新衣服,穿着中山装就去了舞会。老舍穿着老旧的中山装就像个清洁工。所有人对他投来疑惑的目光。老舍只是笑了笑,抱歉地说道:“对不起了,但是,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从小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尽管后来他成了大文豪,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这个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习惯。而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大多数城市的孩子养尊处优惯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被忘却。其实,勤俭节约是一种不能抛却的美德。即便我们不需要像老舍一样的拮据,但是我们都该学会不浪费。

同类推荐
  •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书收录了窗台上的圣诞树、吃一只鸡有多难、拉面馆里的秘密、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雪在白菜心里起舞、美女不怕输到底、借钱等故事。
  •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本书汇集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卷主要收录有《俄罗斯问题》、《花园》、《列宁在十月》等9部作品。
  •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以个体记忆的方式,从人文的角度,对过去的四十年城市生活的变迁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记叙。不仅是记忆,更有对记忆的反思。以个人血肉丰满的“细节历史”见证了一代人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的得与失。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膺教授主编,精选由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杭州研究》2009年全年的理论文章中部分优秀论文汇编而成。内容涉及杭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服……
热门推荐
  • 至元嘉禾志

    至元嘉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溺爱逆天邪凤

    溺爱逆天邪凤

    她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天家公主,只是后宫争斗自来无情,公主自然比不得皇子,所以她是注定被遗弃的那一个:
  • 每天都在作死一万遍

    每天都在作死一万遍

    德维尔的兴趣是解剖各种各样的东西,被称为“变态医生”。直到有一天,他解剖了一个不正常的人,却不知道这人以后和他的纠葛。在相隔世纪的时光相遇,正巧你爱我我爱你,这样不是最美好的吗?
  • Going into Society

    Going into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子老公不给力

    太子老公不给力

    她,私生女,却以宫女的身份代替自己的亲姐姐嫁给邻国的太子。在皇宫中,她一直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可是,她不找麻烦麻烦却要找上她。本来,人不犯她她不犯人,但,人若犯了她,那么她定会三倍五倍的奉还给他。太子老公挑衅?皇妃中毒而亡?皇弟深深爱意?侧妃恶意挑拨?
  • House Divided (A Luke Stone Thriller—Book 7)

    House Divided (A Luke Stone Thriller—Book 7)

    “One of the best thrillers I have read this year. The plot is intelligent and will keep you hooke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author did a superb job creating a set of characters who are fully developed and very much enjoyable. I can hardly wait for the sequel.”--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e Any Means Necessary)HOUSE DIVIDED is book #7 in the USA Today bestselling Luke Stone thriller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ANY MEANS NECESSARY (Book #1), a free download with over 500 five star reviews!A passenger jet is attacked in northern Africa by terrorists wielding RPGs, resulting in an enormous loss of life. Yet U.S. intelligence reports this is merely a distraction, a prelude to a worse terror incident.
  •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然而极具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