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2800000008

第8章 这样的童年,你我都有(2)

7岁的我发育得比较好,个子高出同龄人不少,若说没超过5岁,估计还真没太多人相信。幸亏妈妈教我一个办法,若别人盯着我的身高看,我就假装蹲下点,估计“糊弄”一下就过去了。但这简单的“蹲”,对我来说真是遭罪了。一进火车站,我就开始偷偷练习“蹲功”,既得让自己看着不那么高,又得把腿拢起来,尽量不要那么显眼。

终于熬到了门口检票处,我记得检票的阿姨眼睛特别刁,犹如火眼金睛,一下子看到了我的畏畏缩缩。现在想起来,人家工作人员成天面对逃票,对我们这套“小儿科”的把戏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她粗鲁地问爸妈:“小孩买票了吗?”

爸妈赶紧说:“我家孩子没超过一米三,今年才不到5岁,不用买票……”

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少。那个检票阿姨听完根本不信,直接弯下腰来大声问我:

“小孩,你今年多大了?”

我当时就傻了,头脑一片空白,根本张不开嘴!

我停顿了大概10秒钟,只蹦出一句话:

“妈,咱们还是补票吧!”

再往后的情节就有些模糊了,只记得妈妈不停地数落:

“你这个孩子太傻了,说成5岁不就没事了,主动补票不等于咱们‘暴露’了嘛!你转过头来让我去买票,那不明摆着家长在欺骗事儿嘛!我这脸往哪儿搁啊……”

可当时我心里实在太别扭了,说成5岁,仿佛舌头上了锁,真就张不开嘴。

不知为何,这件事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现在想一想,确实印证了好多东西。

对于逃票这件事,在我成为父亲之后有一些深刻的感悟。我们常常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说谎是错的。但是我们自己在很多时候可能撒谎,会发脾气,会动手打人。在孩子看来就产生矛盾了:家长之前又说这个是不对的。家长有的时候还会狡辩“爸爸其实是怎么样……”

我觉得这样做十分不好,没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我们不应该“言传大于身教”,所以平时我基本上跟孩子是说到做到的,在我能够跟他说的这些话题里,我基本能做到80%以上。

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看,有时候你讲给他,他看到你这样做,有时候你没讲给他,他会自己悄悄发现。

发现了以后,他自己会总在心里琢磨:“哎?爸爸原来说的是那样,他现在怎么这样了呢?”有时候他会问,有时候他就存在心里了,这其实是挺可怕的事情。成人总是一边对孩子耳提面命灌输良好品行,一边自己却用行为展示错误。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从来都是行大于言。

很多时候,小石头跟当时的我几乎一模一样,若撒个小谎,逃个票,这一路比“逃难”还难受!

逃票风波过后,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一起回到了青海。

“北京小子”变成“西北娃”

青海生活是个全新的开始,对一个6岁的男孩来说,这里的一切都与北京迥然不同。

爸爸妈妈对我的宠爱有加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六七岁的小男孩好像都很招人嫌,就像现在的石头一样,有时候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到了青海以后,我做过一件很恶劣的事。

事情的起因就是我想回家,我跟爸爸妈妈说:“我要回家!”

爸妈说:“这不是你的家吗?”

我说:“不是,我要回我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那儿才是我真正的家,这里不是。”

然后妈妈就冲我发脾气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淘气啊,一点不听话。”

听妈妈这样说,我也发脾气,把鞋一扔,说来也寸,就把妈妈额头给打破了。之后我内疚了好久。

在青海时的总体家庭氛围还是欢乐和谐的,爸爸妈妈之间关系也还算融洽。可能是因为在一个边远地区,远在他乡,所以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而且因为工作上施展不开,所以他们更加关注家庭生活。那时候大家心里总想:“在这种地方待着,哪一天才是尽头啊?”在这种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状态不如意的境遇下,大家都没有安全感。

我妈妈的工作能力特别强,在上中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多喜剧天赋。她当时演了一部很经典的喜剧小品叫《两个心眼》,几乎家喻户晓。直到现在妈妈的那些中戏同学提起来,仍旧会说:“哎!你妈妈当年很厉害啊,她是生不逢时!”我想自己有喜剧天赋可能是继承了我妈妈的一些基因吧。

但他们也是有抱怨的,只不过大多的抱怨不是针对我。而是“文革”那个时代。妈妈更经常因为受人排挤而抱怨,所谓受人排挤就是在话剧团里,演一个剧一般分主角、二号人物、三号人物,他们会写成大字报公告出来。但私下里谁谁谁有什么关系,谁谁谁用了什么方法,可能不太光明,但是赢得了男主角或者女主角。

而我妈妈往往是女主角的二号人选,也就是B角,往往要等女主角身体不好了或者有事儿的时候,她这个备选才有机会上。当时妈妈的抱负和拳脚施展不开,就会有这方面的抱怨,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往后的日子里,中戏其他班的同学,留在北京的,都爆发了,也有了作品与展示,而她们在外地封闭的情况下,工作条件又差,所以在事业方面慢慢就走了下坡路。

其实在青海的物质条件挺好的,在北京爷爷奶奶家我一直住的是平房,但到了青海跟爸爸妈妈住的都是楼房。而且那个时候在青海物质条件比内地要好多了,因为当时支援边疆的人是有国家补贴的,什么高原补贴、支边补贴,加在一起大概有64块钱,我爸妈两个人加起来就是将近130块钱的生活费。在当时来讲,这个收入算非常高了。

当时,我们家地窖里,永远有从青海草原来的牛羊肉——整扇的羊和牛大腿啊!我印象特别深,大卡车运到家门口,卸几扇冻得硬邦邦的牛羊肉,放到地窖里。那个时候还没有冰箱,家家都有地窖,储存在地窖里可以保温和保湿。在青海,我没饿过,也没有因为缺钱怎么样过,跟小朋友天天玩儿沙包、三角、跳绳。爸爸手比较巧,会做饭,把我妈养得比较胖。妈妈从那时起就很富态,年轻时外号“王肉儿”。我妹妹营养也好,生下来胖得像洋娃娃似的。

但是青海自然条件很差,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馒头是蒸不熟的,水也烧不开,必须得用高压锅。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自己经常望向窗外,漫天都是黄沙,一片黄澄澄的映入眼帘。我从小就体验了沙尘暴,后来慢慢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慢慢从一个地道的北京口儿,变成了一个带有一点西北口音的小孩了。

初挑大梁

我人生的第一次表演就发生在青海,那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记得是在爸妈单位自己办的一场新年联欢晚会上,我演大春——舞剧《红色娘子军》里的角色,我跟院里一个学钢琴的一个小女孩合作,她弹琴,我跳舞。当时我完全是即兴模仿,没有专门排练过,刚开始跳得很兴奋,本以为跳两下可能就结束了,结果音乐没完没了,我一边跳舞一边想:这个音乐怎么那么长啊……边想边跳,越跳越乱,终于结束的一刻,我站在台上亮相,场下足足有30秒鸦雀无声。

不过爸爸还是给予了我肯定,他说:“儿子,你厉害啊!跳大春是挑大梁了!”

那时候整个生活都是乱七八糟的,但是热闹非凡。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很多展现老岁月的电影,比如说顾长卫和贾樟柯的,都觉得特别有感触,就跟我记忆中的小时候生活一样。

20世纪70年代末的人们,就像现在的小石头一样,用单纯、懵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单纯到人都傻乎乎的。孩子不知道的事,家长也不见得都懂,不像现在,我可以告诉石头,这个不能做,但那个很好,电视里这个是怎么回事,你那样思考是不是更有意思。我的那些父辈,就那样被历史的浪潮裹挟着前行,不知道也不敢想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在这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下,我开始了自己的成长。

大概在我快9岁的时候,我们家里发生了一家大事:我有了个妹妹,叫郭月。

我印象特别深,那是一个暑假,爸妈让我到他们在军区的好朋友——一个解放军叔叔家去住。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住?为什么不让我回家?爸爸妈妈后来哄我说,因为要给你添一个小妹妹或者是小弟弟,你要不要呀?我说不要!但还是被送走了。

半个月后我就回来了,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知道要有妹妹了。有妹妹的过程我觉得特别幸福、特别开心。我还记得当时的一些细节,在妈妈临产前的那个晚上,我准备睡觉了,她已经到医院等候生产,我爸过来跟我说:“今天晚上你好好睡,明天你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就出生了,你要乖一点,自己在家里睡觉。”那个时候我已经大了,也不需要人陪着睡觉,我说好。

第二天一大早,在我还迷迷糊糊的时候,爸爸满脸兴奋地回家叫我:“快起来!快起来穿衣服!换上这身新衣服,去医院看看妈妈去,你妈妈给你添了一个小妹妹,你高兴不高兴?”

我说:“高兴!”

说完赶紧穿上新衣服,跟爸爸去医院找妈妈了。

去医院的路上,爸爸嘱咐我:“到医院床前跟你妈多说点儿好听的。”

“行!”我答应道。到了妈妈床前,我一下子扑上去,趴在妈妈耳边上说:“妈妈,你给我添了一个小妹妹,我特别高兴,谢谢你!”我妈当时听完,热泪盈眶。

那一瞬间,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很幸福。

回家的道路充满了曲折

1979年政府要落实政策了,我们家也准备回到内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调回内地会多么不易。要找领导,找各种关系,批条子,写调回内地的流程,然后同意文件落实以后,才能把户口关系转回内地。那时候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一家人要回北京。我记得那时一问我妈妈干吗去了,都说跑调动去了。但是到了1979年,因为各种原因,组织上不批准回北京。

我父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爸爸肯定是希望回北京的;妈妈呢,不是不想来北京,而是不敢来北京。她想到我亲奶奶脾气不好,怕到北京婆媳关系不好处。而且又觉得老郭家整体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背景,脾气相对暴躁,对她有所嫌弃。而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文艺女青年,对这样的家庭也有一种排斥。另外,她本能地感觉到,现在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她能调回娘家西安,有我姥姥、姥爷还有她的弟弟妹妹撑腰,外人就不敢再欺负她。

站在一个家庭女性保护自己的角度,她觉得比起北京,西安会是更好的选择。我爸爸则希望回北京,他觉得北京多好,毕竟是首都啊!首善之都,各方面条件肯定比西安和青海好很多,另外落叶归根嘛!

每个人的愿望都很美好,但当愿望与愿望冲突时,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解决方式。

据爸爸说,妈妈为了回到西安,曾经跟西安的朋友说:“你们不要让老郭回去,他要是回北京,我就跟他离婚。”我无法揣测父亲听说母亲如此阻挠时的心情,只是当时落实政策回到北京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后来有些落实工作突破不了的时候,爸爸也就顺其自然了,或者按照他的话来说,委曲求全地放弃回北京。

几经周折,一家人定下回西安。最先调回的是爸爸和我,爸爸把关系落到了西安市话剧院,之后到了1980年,妈妈和妹妹才落过来。一家人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内地,说起来,应该是件高兴事。然而从那以后,我感觉连在青海的那点相依为命都没有了,这个家剩下的仿佛更多的是争吵、压抑、摔摔打打、相互埋怨。一开始还少,渐渐地,低气压和吵闹就变成了家常便饭。

父母给了我太多的负能量

爸爸在西安的日子,父母陷入彼此的矛盾,我和妹妹常躲在一旁,不知所措。有时候吵不过想躲一躲,对我们的关注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生闷气,一个人关在屋里也不吭声。

妈妈觉得,两个孩子还这么小,自己很受拖累,夫妻之间感情又不和谐,所以更是一肚子怨气。我跟妹妹年龄差距大,又是男孩,所以他们争吵后的怒火怨气更多是附着在了我的身上,我被当作了一个出气筒。我们家庭比较奇怪,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们家却是重女轻男的。为什么呢?

因为郭家上下三辈没有女孩,到我这一辈,更只我一棵独苗。妹妹出生的那一天,爸爸特地给在北京的爷爷发了一封电报:母女平安,女儿取名郭月。老爷子收到电报一看,是女儿,一高兴,当天晚上脑溢血,就过去了。

对当时的老郭家来讲,女孩子是掌上明珠,妹妹比较可心,跟我差距又大,所以对我就比较忽视,常让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好像我是后娘养的,或者是被领养的。那种感觉,到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越来越强烈。

而在小学毕业前,我在很多方面是非常优秀的。我从小身体就好,个子高,从小学就一直当班长,也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小学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和班里一名矮个子的小朋友一起说了一段双口相声,叫《取长补短》。演出很成功,台下反响热烈,我当时站在台上,感觉很自豪、很骄傲,笑容阳光灿烂,心态开朗积极,总有一股想往前奔的冲劲。

同类推荐
  • 这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这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良好的记忆力对于孩子来说极其重要,一个孩子若记忆力不佳,他的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古往今来,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头脑清晰、记忆力超群的人。有科学家断言,如果没有记忆力,整个智力构架都要坍塌。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关键在于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记忆方法训练。在《这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中,编者根据孩子大脑的特性,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通俗易懂地告诉你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希望这本书能给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带来“福音”。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天降小宝

    天降小宝

    2位妈妈,2种国籍,2类育儿理念,2个可爱宝宝,这些是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到的全部。对中西育儿教育深有感触的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以及美国、韩国朋友们对各自国家幼儿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总结比较中西育儿方法。书中通过两位年轻妈妈——中国妈妈小宋和美国妈妈艾伦及他们的家庭的育儿故事,展现了中西育儿方法的不同,内容涉及0~5岁宝宝的喂养、性格及品质培养等很多方面。让年轻父母在乐呵中轻松学到最精华的育儿方法。
  • 孕产妇健康生活指南

    孕产妇健康生活指南

    从优生学和生物学最新观念来讲,“座上喜”不利于优生。因为新婚蜜月期间,夫妻为筹备婚礼疲劳不堪,新婚佳期少不了陪酒吸烟,酒中乙醇、烟中尼古丁等都可间接或直接使发育中的精子和卵子受损害。加之蜜月期间性生活频繁,精子和卵子质量下降。这种受毒害而质量又不高的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容易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后果。因此,新婚夫妇不宜在蜜月期间怀孕。
  •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的小男孩就像一粒神奇的种子有一句众人皆知的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了幼儿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3岁左右的男孩。这个年龄段养成的一些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决定了他们将来能做成一番什么样的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人。
热门推荐
  • 皇后太欺人

    皇后太欺人

    21世纪少女陈若希无意之间穿越,这就算了!她居然结识了公主,这就算了!她居然成为了公主的好姐妹!陈若希以为,这应该算是她在这个时代最为尊贵的身份了吧,公主的结拜姐妹,多好啊!但是!一切可没有就这样结束,皇帝才不会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所谓妹妹轻易放过,放在宫里当个什么公主结拜姐妹的似乎有些浪费,还不如来当当皇后,帮他管理管理后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神学院之我是三太子

    超神学院之我是三太子

    不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超神学院,吾爱……
  • 血族亲王:鸢尾未落

    血族亲王:鸢尾未落

    她是血族世界年龄最小的亲王,但不过二十岁就遇上了血族世界最强大腹黑的私生子。他们隔了一千多岁的代沟,压力空前巨大。他大骂她是骗子,浪荡成性,却又爱她入骨丝丝入扣天下无双。他翻遍世界去找她,她走在他面前,却说她死了。她说,我不相信神灵却祈祷此刻和你在一起。他说,我从不相信人类这些无聊的传说,但遇见你我无比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她因为家族一次又一次放弃他,他却可以为了他什么都不要。她是自私渣女他是腹黑暖男,一生只爱她一个。不过她真的好喜欢他,喜欢到每次看见都忍不住笑出声。我是不是很笨啊。是。那怎么办?某女抓狂中。你有我。
  •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给心灵洗个澡,留一份清澄在心间,一如人类亘古不变的希望,你终会发现,没有月亮的夜晚,还是会有星星伴你走过漫漫长夜。那深埋于心的往事,也许平时从没有想起翻开来晾晒,可就在把整个身心浸入清澄的瞬间,全都涌进了记忆的屏幕上。尽管闪现的时间极短,或许只有零点几秒,可这也如一道闪电,给黑夜的心空带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照耀。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世间有你如此美丽

    世间有你如此美丽

    【不定时更新】在学校有段日子很忙,脑子装的事情太杂,总是忘东西。一位好朋友觉得我俩很久没一起吃午饭了,就跟我提了一嘴。我又怕自己忘记,连忙说:“好的好的,我先写个备忘录。”备忘录——中午跟某某某吃饭。班主任白了我一眼,“要不要再给你定个闹钟?咦……好像可行?[一个逗比扑街,心血来潮的日常随笔。因为世间有你,才显得如此美丽。]
  • 女配系统:男主女主靠边站

    女配系统:男主女主靠边站

    我是一个体重260斤的女胖子。今年已经28岁了,却连距离男人十米的距离都是一种奢侈,所以至今还是一只单身肥狗。吃了一颗天猫买的减肥药,从此踏上减肥兼职拯救女配的不归路!“不要再送我去任务了!我只是想减肥而已……“这声咆哮淹没在时空穿梭中。女主一开始没给智商,看不了就不要点进来,砸怎闹心呢?此文是逗逼文,非要我写在简介上!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上一世,楚衣歌识人不清,最终落得惨死下场。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她最痛恨的人为什么跟着她一起跳海了??有机会重活一世,楚衣歌只有两个心愿:将恶毒继母和虚伪妹妹扫地出门,活的潇洒恣意……顺带再了解一下那个追着她不放的男人好了……*顾北爵看着眼前突然转变态度的小妻子,表示很不习惯,表示你说你的,我是不会相信的。事实嘛……脸好疼。楚衣歌一手拿着红本本,勾唇,“不是不结婚?”某人笑的一脸宠溺,“谁说的……”1V1,双洁+双向救赎。楚衣歌,“如果有来生,我愿成为你的太阳,驱散你心间所有阴霾。”推荐新书:《爱你是我的处心积虑》
  • 随便婚姻

    随便婚姻

    一年前,荣嘉实和唐之桥结婚;一年后,他们离婚。在他们以为天下太平,终于恢复自由身的时候,唐之桥的父母要来督查他们的婚姻生活。怎么办?他们打算演戏装恩爱。岂料荣嘉实的老妈也来参一脚,她要他们怀孕!等等,介个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