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4500000020

第20章 茶道(19)

衡山县,是以衡山得名的。衡山,古称南岳,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为著。石廪峰产石廪茶,唐代诗人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中说:

“客有衡岳隐,遗予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圭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一瓯拂昏昧,襟鬲开烦孥,顾渚与方山,诸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咏,摇膝空咨嗟。”

由于诗人在品尝了石廪茶之后,感到它能“拂昏昧”、“开烦擎(纷杂的意思)”,因而对当时很多人关于湖州颐渚茶和福州方山茶的过高评价,感到不平。

此外,据清·高自位等所著的《南岳志》(1753年)说:

“茶,岳产特丰……煮以峰泉,味甘香,不减顾渚。”衡山还有一种被称为“衡岳上品”的闯林茶,据清·刘献廷《广阳杂记》说:

“衡山水月林主僧静音,馈余阗林茶一包……此茶出石罅中,乃鸟衔茶子堕罅中而生者,极不易得,衡岳之上品也,最能消胀。”(阗,音zuan,钻俗字)(2)茶陵县5.金州

在唐代,金州是有所谓贡茶的一个州,据《新唐书·地理志》说:“金州汉阴郡土贡:茶牙”。

(1)西城县

在唐代,西城县附近的紫阳县(今陕西紫阳县),产有紫阳茶。据清道光《紫阳县志》(1843年)说:

“紫阳茶,每岁充贡,陈者最佳,醒酒消食,清心明目……”

这里所说的“陈者最佳”是不对的,绿茶一般是越新越好,否则,色、香、味都要减弱,特别是在包装或贮藏条件不良的时候,更是如此。紫阳现在生产的名茶是“紫阳毛尖”,它是条形绿茶,以焕古滩(原名宦姑滩)桂花庄所产的毛尖品质最为名贵。

(2)安康县

6.梁州

(1)襄城县

(2)金牛县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陕西茶叶生产,从唐代以迄现在,都仅限于汉水流域,其他地区是不产茶的。陆羽这里所说的金州、梁州,其辖境便都在汉水流域。

(二)淮南茶区

1.光州

光山,在唐代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地。据清乾隆《光山县志》(1786年)说:

“……宋时光州所产片茶,有东首、浅山、薄侧等名,又于光山、固始并置茶场,则昔时亦产茶处也……”同《县志》又说:

“今县境不甚产茶,惟连康山有之,然品味不及闽、吴产远甚。”

2.义阳郡

义阳县,在今河南信阳市南。据民国《信阳县志》(1934年)说:

“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义阳土贡品有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现信阳地区生产的针形绿茶信阳毛尖,仍是我国内销名茶之一,以信阳县东云山所产的品质最佳。

3.舒州

舒州,在今安徽舒城附近。舒城所产兰花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毛主席1955年曾亲自到该地视察,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

太湖县,相当今安徽太湖县地。北宋时代的舒州太湖茶场,是当时的十三茶场之一。到了清代,太湖县仍有产茶的记载,据清同治《太湖县志》(1872年)说:

“物产茶,饭茶多出上乡。”

潜山,是太湖县境内的一个山名,它和下面所说的又名为天柱山的潜山,并不是同一个山。这里的潜山,一名皖公山,又名皖山。据民国《潜山县志》(1920年)说:

“茶,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漫……故其气味,不待薰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潭雀舌也。”

4.寿州

关于寿州的茶产情况,据清道光《寿州志》(1829年)说: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沉疴……”

盛唐县,在今安徽六安县。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这里先简单谈一下六安茶当中的小岘春。

明·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曾列有六安州小岘春茶。后来,清雍正《六安州志》义赞赏地说六安州小岘春是“茶之极品”。六安州即今六安县,小岘,山名。所以名之为“小岘春”,当是取“六安茶起,小岘春至”之意。

又六安还产有提片、瓜片、梅片等片茶,驰名遐迩,松萝茶,也颇著名。

霍山,是指属于盛唐县的一个山名。霍山一名潜山,又名天柱山。

霍山黄芽是历史上名茶之一。据古代史书记载,“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这里所说的“寿春之山”,就指的是霍山,可以想见,霍山黄芽已久享盛名了。到了唐代,李肇所著的《国史补》,也把寿州“霍山之黄芽”列为唐代的名茶之一。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集解”里,当谈到唐代名茶时,也在“楚之茶”之中列有“寿州霍山之黄芽”。

霍山所产的天柱茶,在唐代是经常为诗人们所吟咏的,如唐薛能《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说天柱茶是: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又如唐秦韬玉《采茶歌》说: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获篾……老翠香尘下才热,搅时绕箸天云绿……”

六安茶是由明代才开始入贡的。据清康熙《六安州志》(1699年)说:

“茶……六安名亦最若。但自霍邑分治(霍山是自明弘洽七年即1494年由六安州境内分出来重新置县的)后,茶山数十处皆在霍。惟天竺山、齐头冲、杭石冲、源口四处为州境茶山,岁摘无几,较霍之男妇力作,歌声满谷……者,十不及一,乃人习而不察,尽目之为六安,殊不知霍享其实,六当其名耳。”

如上所说,六安茶之产于六安州的,还不及产于霍山县的十分之一。所以说是“霍享其实,六当其名”。但据清乾隆《霍山县志》(1749年)说:

“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茶以六安名。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故辖于州而名之。然亦纪实之词也。霍邑山多硗确,六安地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

这里说的和《州志》所说就有矛盾,可能是纂修《霍山县志》的人考虑:如茶生产得多,则所担负的税负和贡茶也要相应增多,所以说出“六安……产茶实浮于霍”的话,实际上,《州志》说的情况,还是符合实际的。

5.蕲州

蕲州,是唐代的名茶产地之一。唐李肇《国史补》说:“蕲州有蕲门团黄”。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集解”里,当谈到唐代“楚之茶”时,也举出蕲州蕲门之团黄,这就说明这种茶也是一种派传已久的名茶。

另据清咸丰《蕲州志》(1852年)说:

“土产云雾茶,出仙人台,味最佳,诸茶莫及。”

黄梅县,相当今湖北黄梅县地。据清顺治《黄梅县志》(1660年)说:

“……距县七十里,更上日紫云山……及造其巅,坦夷宽旷,东西环拱……峰顶僧人每年植茶,名紫云茶。”

6.黄州

黄州在唐代以前就是一个有名的茶产地,州属的黄冈,又是一个采造贡茶的地方。到了宋代,黄冈依旧有茶入贡,王禹僻的《茶园十二韵》便是吟咏黄冈园里的贡茶的。今节引该涛的一些诗句如下:

“勤王修岁贡,晚驾过郊原;蔽芾余千本,青葱共一园……舌小侔黄雀,毛狞摘绿猿……缄滕防远道,进献趁头番……”

州属麻城县,相当今湖北麻城县地。

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曾有麻城山原出茶的记载,北宋仁宗年间(1023年前后),在麻城一地所买的茶,竟达二十八万四千余斤。到了清代,麻城仍是一个产茶地方,据清光绪《麻城县志》(1876年)说:

“黄蘖山,在县东北九十五里,上产茶。”

又据民国《麻城县志续编》(1935年)说:

“……麻城产茶之山不一,以龟峰为最佳,山麓附近各地出产亦旺,而品稍逊……他如天台山、垒峰山,覆钟尖处所产均美……”

现已在麻城龟峰山海拔600—800米的东南沟、龟尾、柿坪山一带创制出特种绿茶——龟山岩绿。

(三)渐西茶区

1.湖州

湖州在唐代以前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名茶产地。据《七之事》引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说:“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上讲中曾谈到乌程县所出的御荈,甚至可以上溯到三国吴孙皓的时代,可见湖州产茶,是由来已久的。唐代湖州的顾渚紫笋茶,是最负盛名的贡茶之一。

(1)长城县

长城县,是唐乾元年间(758—759)湖州的属县之一。

顾渚,山名。陆羽有《顾渚山记》一卷(一说为二卷),是有关顾渚山的一般记事的专著,今已失传。

顾渚紫笋茶,是以其“色紫而似笋”得名的,也是符合陆羽所说的“紫者上”、“笋者上”的。唐代顾渚紫笋茶是作为贡茶的,宋嘉泰《吴兴志》(1201年)在叙述唐代义兴(今宜兴)的贡茶情况以后,曾说:

“顾渚与宜兴接,唐代宗以其(指义兴)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

长兴为了制造贡茶,曾设有贡茶院,据上引的《吴兴志》说:

“……旧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770)至贞元十六年(800)于此造茶……至贞元十七年(801),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引顾渚泉亘其间,烹蒸涤濯皆用之。”

北宋初年,据清康熙《长兴县志》(1673年)说是先“贡而后罢”,但在南宋时代,则又作为“贡品”入贡了,据上引的《吴兴志》说:

“顾渚……今崖谷之中,多生茶茗,以充岁贡。”

明洪武八年(1375),曾将元代改贡茶院为磨茶院的制造“贡茶”的处所,并规定每年只贡茶芽二斤。至永乐二年(1404),又增贡茶数为三十斤,这种“止贡南京”的贡茶,直到万历年间(1573—1619)还在继续入贡(以上据明万历《湖州府志》1576年和清康熙《长兴县志》1673年)。

顾渚山侧的明月峡,还产有被称为“绝品”的名茶,据上引的《吴兴志》说:

“明月峡,在长兴县顾渚侧,二山相对,壁立峻峭,大涧中巨石飞走,断崖乱石之间,茶茗丛生,最为绝品。张文规诗曰:明月峡中茶始生。”

明代的许次纾在《茶疏》里说:

“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名上乘。”

明月峡所产的茶,明代有的人称它为岕茶。据明汪道会《和茅孝若试岕茶歌,兼订分茶之约》说:

“……去年春尽客西泠,茅君遗我齐一器,更寄新篇赋齐歌,蝇头小书三百字;为言明月峡中生,洞山庙后皆其次……”

长兴不但有明月,峡的岕茶,而且还有罗岕茶。据明万历《湖州府志》(1576年)说:

“长兴又出罗岕茶,在乎辽三都,最为苏常所珍。”

虽然明屠隆《考槃余事》说“阳羡俗名罗岕”,而清康熙《长兴县志》(1673年)说:

“阅熊令明遇《罗岕茶疏》云:今人多以阳羡即罗岕,岕有茶不上百年,山不数陇,似于阳羡有名之时未合”(《罗岕茶疏》恐为《罗岕茶记》之误)按长兴、宜兴两地毗邻,自唐以来所产茶叶一般也都同名,如紫笋茶、罗岕茶等都是这样。

长兴还有次于罗岕茶的张坞茶,据上引的清康熙《长兴县志》说:“张坞,在县治西北四十五里平定一都,产茶,为罗岕之次。”

(2)山桑、儒师二寺

(3)白茅山悬脚岭

悬脚岭,据上引的清康熙《长兴县志》说:

“……去县治西北七十里,以其岭脚下垂,故名。唐时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太守分山造茶,宴会于此,有景会亭(当为境会亭之误),一名芳岩,以岭中为两州之界……”

(4)凤亭山伏翼阁

(5)飞云、曲水二寺

(6)啄木岭

唐代在顾渚贡茶院制造贡茶时,要用顾渚泉来“烹蒸涤濯”。所谓顾渚泉,就是源出于啄木岭的金沙泉,金沙泉在唐代也是作为“贡品”和顾渚紫笋茶同时入贡的。

(7)安吉县

(8)武康县

2.常州

常州在唐代是最有名的名茶产地之一。据明成化《毗陵志》(1483年)说:

“唐常州土贡……紫笋茶。”

(1)义兴县

义兴县,是唐乾元年间(758—759)常州的属县之一。君山,名唐贡山,是唐代贡茶——阳羡茶的产地。据明万历《宜兴县志》(1590年)说:

“唐贡山,即茶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均山乡,东临罨画溪,山产茶,唐时入贡,故名。”

又据明·周高起《洞山芥茶系》说:

“唐李栖筠守常州日,山僧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遂置茶舍于罨画溪,去湖汉一里,所供岁万两。许有谷诗云‘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是也。其山名茶山,亦曰贡山,东临器画溪,修贡时,山中涌出金沙泉。杜牧诗所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者是也。山在君山乡,县东南三十五里。”

这里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许有谷的诗句“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说明他对陆羽以阳羡茶入贡的倡议,表示出无限惋惜之意。如果确是因陆羽一言而使无数茶农“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唐袁高《修贡顾渚茶山》诗中语),那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很大的缺点。

另外,南岳山也是阳羡茶的另一产地。据上引的明万历《宜兴县志》说:

“南岳山,在县西南一十五里山亭乡,即君山之北麓……盖其地即古之阳羡产茶处,每岁季春……采以入贡。”

上引的《洞山齐茶系》也说:

“南岳产茶不绝,修贡迄今(指明代)……后来檄取(指朝中发檄文收取),山农苦之。”

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南岳茶”。

(2)圈岭善权寺,石亭山

圈岭即离墨山,据清嘉庆《宜兴县志》(1797年)说:

“……(离墨)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

下面简述一下罗芥茶。

罗岕茶是自明代起才闻名于世的。据明·许次纾《茶疏》说:

“介于山中谓之岕,然齐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

但据上引的《洞山岕茶系》所说的,则洞山开始产茶的年代,还可以上溯到唐代。《洞山界茶系》说:

“岕茶之尚于高流(意思是岕茶为名人高士所尚),虽近数十年中事,而厥产伊始,则自卢仝隐居洞山,种于阴岭,遂有茗岭之目。”

茗岭山,一名闽岭,在过去的宜兴县西南八十余里,山脊与长兴分界,是八十八处岕茶的产地。《洞山岕茶系》说:

“罗岕去宜兴而南蝓八九十里,浙宜分界,只一山冈,冈南即长兴山,两峰相阻,介就夷旷者,人呼为芥云。有八十八处,前横大涧,水泉清驶,漱润茶根,泄山土之肥泽,故洞山为诸齐之最。”

如上所述,产于江苏宜兴的罗岕茶,和产于浙江长兴的罗岕茶,实际上是同一产品。但对此也有加以评述的,如明许次纾《茶疏》说:

“近日所尚者,为长兴之罗芥。”

又如屠隆《考架余事》说:

“阳羡俗名罗齐,浙之长兴者佳,荆溪稍下。”

荆溪指的就是宜兴。可见人们对于茶的品评,是各有其鉴别标准的。

3.宣州

(1)宣城县

宣城雅山,一名鸦山。鸦山之所以得名,据宋梅尧臣的鸦山诗,说是:“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这就叫以看出,雅山茶在唐、宋两代是都被认为是名茶的。另据明王象晋《群芳谱》说:

“宣城县有丫山……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题日丫山阳坡横文茶。一名瑞草魁。”

(2)太平县

太平县,是有名的茶产地。现在的太平猴魁,仍属国内少数高贵名茶之一。

4.杭州

杭州在唐代是一个很有名的产茶地区,也是陆羽经常往来的地方。

(1)临安县

据清乾隆《临安县志》(1759年)说:物产有御茶,并据同《县志》说:

“(南宋)咸淳《临安志》:黄岭山佳茗。(明)万历旧志:

黄岭山岁贡御茶。(清)康熙旧志:黄岭山每年……贡御茶。”

黄岭山,据上述的咸淳《临安志》(1268年)说:在于潜县西二十里。

(2)于潜县

据清康熙《于潜县志》(1673年)说:

“邑之仰食于茶者十之七。”

又据清嘉庆《于潜县志》(1810年)说:

“邑中各山皆产茶,出米坞者亦清美。”

(3)天目山

天目山产有云雾茶,是浙江所产的名茶之一。据上引的《临安县志》说:

“(明)万历旧志;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惟天目山者最佳。”

又据民国《天目山名胜志》(1935年)说:

“天目多云雾,山势既高,茶为云雾笼罩,色、香、味三者俱胜,因之,云雾茶驰名中外。”

另据明·屠隆《考檠余事》说:

“天目,为天池、龙井之次,亦佳品也。《地志》云:山中寒气早严,山僧至九月即不敢出,冬来多雪,三月后方通行,茶之萌芽较晚。”

不过,天目山茶在唐代,从陆羽归入的等次来说,它的品质同于舒州的“次”。明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也说:

“鸿渐品茶又云:杭州下,而临安、于潜生于天目山,与舒州同,固次品也。”

径山,是天目山的支脉,也是去天目山的中途站,它所产的径山茶,据上引的《煮泉小品》的品评,是远不及天日山茶的。

(4)钱塘县

同类推荐
  •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新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UFO大揭秘

    UFO大揭秘

    UFO是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也没有任何公式可用,连确切的证据都没有。这正是它不为正统科学界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电子和光学等仪器验测数据,用公式演算分析去证实一个发现。但研究UFO,却没有任何仪器可使用,也无法重演,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UFO目击案。这是一本探索飞碟问题的内容丰富的著作。书中收有大量目击报告和调查报告,书中也谈到宇宙生命——外星人的情况。该书材料翔实,情节引人入胜,科学知识十分丰富,值得一读。
  • 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星河灿烂,深空路遥。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不久,人类向地外星球进军就提上了日程。现在,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 有趣的力学

    有趣的力学

    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力打交道。本文将通过讲述我们身边关于力的一系列故事,来加深我们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揭示人类文明之谜,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与缜密的思维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对科学一知半解就断然下结论,那将是幼稚可笑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种种神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理,查清真伪,破解宇宙间未知现象的真实本质。
热门推荐
  • 古剑奇谭之怦然星动

    古剑奇谭之怦然星动

    曾经的执念,如今的誓言。分分合合,却剪不断的情缘
  • 英雄联盟之虫族降临

    英雄联盟之虫族降临

    永远不要和德玛西亚人比刚;永远不要和诺克萨斯人比血;永远不要与艾欧尼亚人比秀;永远不要和约德尔人比阴。还有,请永远不要忘记——汝等为何而战!(前文很长,关于英雄联盟的到三十七章开始!抱歉!)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炼气丹帝

    炼气丹帝

    比武被废丹田,心上人又被抢走,接下来的路该往何处走?!得天书,炼金丹,修正果,谁人敢挡我?!
  • 生死帝尊

    生死帝尊

    天雷劈歪,钉子户方岳横死街头,天庭敲诈,获得补偿,转世投胎,看方大魔王如何搅动乾坤,掀翻天下。
  • 青之幻君子

    青之幻君子

    一身高贵的华贵的衣服,身后麒麟爪一样的剑鞘卡着那把“正邪妖剑”站在曾经救过“墨”的那个山崖的云层上面,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杀气,他知道那家伙在朝他过来,不为别的,只为灵鸟的化身“蓝铃”心无气躁的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因为邱濯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铃儿,你就在这里等着我!我去去就来”高贵纱衣,被风吹的四散飘摆,站在原地望着准备去参战的“幻神”高贵而让人无法轻视的气场,让站旁边的铃儿只能深深的望着这个远去的背影,风轻柔的吹过铃儿的脸颊,那轻盈的铃铛细致的于那乌黑的长发混在一起,风的触摸让那原本安静的铃铛,发出一串清脆的铃铛声音缓慢的迈出一步“幻神!让我也跟你去吧!这一切原本就是因为我!”风将铃儿的头发用力的往前波动到胸前,用哪种坚定的眼神看着站在自己前面的准备参战的幻神,在轻柔风吹拂下,幻神转身,用她那副绝世带着没有任何表情,眼神透漏出担心“你不能跟我去!你先呆在这个里吧!”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本书的主人公叶藏是一个谨小慎微、害怕世间所有情感的人,他对人类复杂的思想一无所知,进而通过搞笑的方式,讨好别人,让别人开心,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躲避这个世界,他开始走向自我放逐的道路,整日饮酒作乐,通过酒精、女人和药物来让自己终日生活在浑浑噩噩中,并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爱,躲避爱,并希望自己得到爱,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最终他只能走向自我毁灭的终点。
  • 绘境

    绘境

    我是如何来的,记忆里有什么吗?不知道……现在已经习惯了,旅程……开始了吗?一起去吧。
  • 天裂大明

    天裂大明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大秦蒙古等豪强势力纷纷裂土封疆,逐鹿夺鼎,合纵连横,智勇兼斗,无所不用其极,上演了一幕人间江湖血斗大戏!
  •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风笑,一个绝色天颜的亡国公主,新婚当夜被夫君一杯合卺酒毒成痴傻,从此被搁置院内,下人都敢随意践踏。风夭夭,一个是风华无限,纤尘不染的远古上神。随性懒散,医术超群。嗜睡,嗜酒,缺心少肺的清庭药神。当她成了她,将引来多少英雄尽折腰?你若无情,我便休。走之前痴傻拂去,一支《九天玄舞》,倾煞世人凡尘眼。姐没别的,全身上下就都是骨气,傲气。从不管你服不服气。从此,江湖上风起一代药神,逍遥惬意。凡间女子穿越重生,据说弱能变强,庶比嫡宠。负心汉通通改吃回头草,悔得肠子都青了。风夭夭是九重天上四万多岁的远古上神,觉得单凭三点也该过得自在。一,以老卖老,可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二,容颜不老,装嫩也易,不会被人说成不知好歹。三,不瞒别人说,她上头有人。南宫荛:饮过合卺酒,不论轮回几生,你都是我的妻……少正商:可知,轮回几世,我都在等一个会跳《九天玄舞》,心口疼痛的女子。沈慕清:我是魔君两万年前集成的迷幻之姿,是他的心魔,依附他存在,却独立任何爱上你。顾锦枫:我可说过对你是一见钟情?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对你,却是如此。楚少: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怎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能将我的心也一并收了去。天末:我在他的心绪中看到你,他找了你几世,我便看了你几世,一直熟悉进骨子里。我看到你随性的去魔界找他拼酒,看到他与心口插了刀的你喝过合卺酒,看到他陪着你死去,流转人世万年天日……不想,我会爱上你。……来福好文:《母妃乖乖让我疼》他,中兴国摄政王侍妾所出的卑贱之子宗必行。她,摄政王最不得宠的第九妾欢颜。那一年,她冒死救下被兄弟姐妹们推下花池的他。他窝在她怀里笑着流泪:“如有一天我承父位,必娶你为妃。”为了得到她,他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