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00000008

第8章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4)

故事恐怕大家都听过,但读来仍别有意味,真正参透梦境、参透人生之人又能有几个?说到“大梦谁先觉”,又想到了禅宗中著名的“桶底脱落”。某日,清了禅师在厨房看到一位弟子在倒水,忽然水桶的底掉了,整桶水全洒了。众人见状说:“好可惜啊!水全洒了!”可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扶持旧桶,桶底呼脱,桶底无水,水中无月。”

想想,桶底都掉了,桶中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而且东西再也装不进去,岂不是很好。“桶底脱落”是顿悟的境界,“大梦先觉”也是醒悟的表现,人生恍然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家中的庄子临死前弟子很悲伤,因为庄子比起颜回的贫穷也差不了多少。庄子看着那些哭泣的弟子们就说:“我要大地做我的棺,天空做我的椁!你们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你们怕我被乌鸦给吃了肉,难道就不怕我埋在地下被蝼蚁所啃掉吗?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偏心蝼蚁呢?”这是庄子式的洒脱与诙谐!但凡修养很高的人是不会介意自己死后的事情的——因为想管也管不了了。人的生命在走向尽头的时候,两手张开似乎是在昭示:“看,我什么也不能带走。人生真的就是一场梦啊。” 

人生的这场大梦,不知道能有几个人真的清醒。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完了,有的人等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生命之车已经快驶到了终点。

正是:锦样年华水样过,轮蹄风雨暗消磨。仓皇一枕黄粱梦,都付人间春梦婆。

人生本来是梦,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梦中之梦,都是妄执,都是假的。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空,既然是空,还要求个果位?还想得个道?所以,“空花哪得兼求果”。夏天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前面路上漂浮着水,这其实是阳焰。阳焰就是光影,这是假的光影幻境,怎么会是水呢?“摄动是禅禅是动”,把两条腿盘起来,把心里的念头拼命压下去,以为这就是学佛,以为这就是静,其实,这才动得厉害。不求清净不求空,“只缘无事可思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不禅不动即如如”。 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就会得道而逍遥。

世间难有真圆满,不对命运求全责备

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没有一个是圆满的。这就是佛学说的道理。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也在于任何事都很少有真正的圆满。

有时候,一时的丰功伟绩,从历史的角度看,却恰恰相反。乾陵有一块“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据说,“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武则天辉煌一时,临终前在经历了被逼退位之后,便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管成功与失败,做到没有后患的,只有最高道德、得道的人才能够做到,这就是人生在世的最高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打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因此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并不因为生活的不圆满而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经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事,偶然的失落与命运的错失本来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是因为命运之手的指点,结局反而会更加圆满。如果懂得了圆满的相对性,对生命的波折、对情爱的变迁,也就能云淡风轻处之泰然了。

人活在世,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其实,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放下心灵的重负

当一个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他自然能够逍遥自在,快乐无穷。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学会放下,就是佛的境界,就会无为无不为,就能够逍遥人间。

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要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而如果不丢掉,换句话说,就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才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但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为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

这时,一位过路的僧人得知这个情况,就决定点化一下他。

僧人来到他的床前,从怀中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

书生正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的丈夫掀起了盖头。书生不明就里,就问僧人。

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听后,豁然开朗,病也渐渐地好了。

书生为什么会病倒?就因为他太在乎、太执著,对自己的未婚妻始终放不下。当僧人帮他解释了未婚妻的情况后,他就能从心底将这件事放下了。放下了,病自然也就好了。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掉,万缘放下,才能够逍遥自在,万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

心空自然天地宽

放下一切,是开始处。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彻底,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完全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

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佛接着又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自己右手的那枝花。

佛接着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不解,对佛祖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说:“我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那些花,你应该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泥的六识啊。”

梵志当下大悟。

梵志仙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所以他才会像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痛苦,如果他真的能够按照佛祖的建议来做,他的未来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了。

有一个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父,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没有长进?”

禅师笑着说:“先喝杯水吧!”于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满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注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倒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你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意味深长地答道:“人生也是这道理,要想装进去东西,就必须先把旧东西倒出来。”

一个人对外物的追求没有止境,他的生命已经满溢各种各样的人世知识,哪还有再追求的可能。因此,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智慧清明起来,必须先放下一切,使自己真正空起来,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

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看,那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就在它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内心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物质欲望,放下了世间的一切时,它就能逍遥自在了。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诗: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能够获得自由逍遥的心境,对于现实中的大事小事举重若轻。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在物质世界当中,会抱着一种超然物外、游戏人间的心理看待人生,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游戏人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让自己的心境轻松,守住做人的本分,从俗事中解脱,不被物质所累。

生而为人,便应遵循人生的价值,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乃至宗教所说的为了救人救世。明知道这条命要赔进去,也是十分坦然的,是“托不得已”的命之所在,义之所在。“以养中”这个“中”,即内心的道,自己修的道。诚心修道,掌握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真正的有道之士。

生活中,人们总是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情绪起伏。被负面人性牵着鼻子走的人,不可能活出洒脱的境界。

爱默生曾解释过什么是成功:“笑口常开;赢得智者的尊重和孩子的热爱;获得评论家真诚的赞赏,并容忍假朋友的出卖;欣赏美的事物,发掘别人的优点;留给世界一些美好,无论是一位健康的孩子,一个小园地或一个获得改善的社会现状都可以;知道至少一人因你的存在而过得更快乐自在,这就是成功。”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让世俗功利蒙蔽你的心灵,淡然面对得失,坦然接受成败,才能超脱物我,找到生命的真谛。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相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得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点评。生命是一个过程,让我们拥有玩味的心情对待身边所有的事情吧。

有时候,人们为了心中的妄念,做出违背自我的事情,因为手中拥有的东西比别人多,最终反而陷入人生的困境。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以恬淡的心境面对万事万物,反而能够“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章 克制自私,对人生有所担当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三界主宰

    三界主宰

    比武魂?我拥有逆天武魂!比功法?我拥有无上古法!比妖宠?我拥有最强神兽!比经验?我拥有两世记忆!秦帝重生,快意恩仇,镇杀皆敌,征服绝色,主宰三界!
  •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他们是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少男少少女们,帅气的乖乖仔韩洛偏偏遇上了标准的野蛮女友萧燕;专情的林子铭遇上了拜金女素云;多情却不留情的潘帅遇上了他的克星汤敏;男人婆王钰偏偏不爱痴情的衡伟,反而一心一意喜欢着潘帅……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送给每一个走在花季雨季中的少男少女们,愿大家的青春能想凤凰花一般灿烂。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明伦汇编家范典戚属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戚属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央金屋殇

    未央金屋殇

    看到她尸体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生命中唯一的光芒离他而去,直至暮年,他依旧悔不当初。上天给了他从新活过的机会,他发誓这一世定不会再让她离去。然而,当面对与前世一样毫无余地的选择时,他又该怎么办?是选择和当初一样,还是坚决保护她?他千算万算,却算不到她和他一样重走人生,他以为的命运规律,在他们不知道时已然改变。重生后,他依旧选择长门废后,可她却不再选择苦等十年。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从1912年开始在纽约基督教青年会讲授演说术,后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完成了此书。本书不是一本教您如何发出悦耳之声、如何说出优美之句的手册,而是教你如何建立自信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它将让你步入幸福的生活,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有效说话的基本要素;演讲、演说者与听众;有备演讲与即兴演讲;沟通的艺术;有效说话的挑战。
  • 我的鬼门老婆

    我的鬼门老婆

    我叫柳丁,出生于一个小山村,父母双亡,是村东宅心仁厚的猫婆子将我抚养长大,还给我娶了一个老婆,她叫刘霞,等到成亲的时候,我才发现她不是人……
  • 浮云半书.3

    浮云半书.3

    安史之乱爆发,为寻找象征天下太平的凤凰遗落的羽毛,也为寻回遗失的大唐盛世,裴将军和叶校尉再次踏上危险而有趣的旅途。华清宫、白帝城、雁门关、雎阳道……他们走过一座座城池,见证了波澜诡谲的命运、危机四伏的乱世,也见证了温暖纯粹的人性、男儿热血与忠魂。然而,旅途的尽头,他们却迎来一段令人意想不到命运往事,以及,一场他们之间的生死之战。
  • 佛说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星阴阳师

    七星阴阳师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我们的余光看到的东西,当我们正眼看的时候却又消失了,有谁想过这是为什么,仅仅是余光没有看清吗?你尝试过夜深人静自己走在路上弯腰从胯下向后看是什么样子吗?七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村子西边坟墓开了,有一只僵尸跑了出来,醒来后被老舅告知我的寿命只剩下了七年,从此怪事频发,半夜出租遇鬼,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中死去,而后又传说一般的靠七星灯为自己续命,莫名其妙变成了一位七星阴阳师,七颗星成了生死攸关的坎。真实的经历让我如梦初醒,彻底混乱了世界观。我是一个吃阳间饭,走阴间路的阴阳师,历经七世,命运有谁主宰,这一切都成了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