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700000002

第2章 中兴之朝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个朝代分别代表了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朝代,不论其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民心始终是第一位的。

夏朝姒少康之所以能复国中兴;商朝的武丁之所以能够开创商朝盛世;西周的成王和康王之所以能使西周强盛,都是因为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就是说,朝代兴亡取决于民心的向背。

少康复国中兴

姒少康是我国夏朝第六代君主,是相的儿子,杼的父亲。姒少康的父亲夏后氏首领姒相被敌对的寒促派人杀死后,他凭借个人的魅力,广施德政,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积累了一定的实力。

同时,他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促,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这个时期被史家称为“少康中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以“中兴”两字命名的时代,对后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姒少康的父亲相在太康失国后被族人立为夏王,但相因为国家已经被后羿和寒浞占据,就逃往帝丘的同姓诸侯斟寻氏和斟灌氏处避难。寒浞为防止夏的势力复兴,就派人杀死了相。

在寒浞清剿夏的势力时,相的妻子后缗氏此时已经怀孕。她为了躲避寒浞的追杀,就逃到娘家有仍氏所在地,生下了遗腹子姒少康。后缗氏把眼泪咽到肚里,把仇恨埋到心底,她决心将姒少康抚养成人。

姒少康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极度悲愤,立志复仇兴国。外祖父见姒少康人小志大,满心欢喜,命他在有仍氏族中担任牧官。

他恪守本职,做好牧官工作。同时,他利用空闲时间向有智谋的人学习治国方略,向有军事才能的人学习排兵布阵、攻战野战,并积极纠集武人谋士,密切注视杀父仇人的举动。

不料,一年夏天,寒浞长子浇打听到了姒少康的下落,便派手下大将椒率兵搜捕姒少康。所幸姒少康事先得到了消息,提前逃离有仍氏住地,躲过了椒的搜捕。

姒少康逃至舜的后代有虞氏部落,被有虞氏任用为庖正,负责管理厨房膳食。有虞氏首领虞思见姒少康年轻有为,很具才干,十分欣赏,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与姒少康为妻,又将一处叫做纶的地区划给他做封地。

自此,姒少康拥有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和不少士兵,这些成为他复仇兴国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

姒少康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收抚斟灌氏和斟寻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族人,组建、发展武装办量,招揽昔日夏朝官吏旧部,广泛宣扬夏祖先的功德,揭露寒浞、浇等人篡权杀君暴虐天下百姓的罪行,积极争取邦国部落以及平民百姓的支持。

在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下,姒少康的势力更为壮大,开始寻机起兵复仇。

姒少康首先暗中派遣谍报人员女艾进入寒浞统治地区,刺探实情。寒浞此时已经死了,其长子浇继承寒浞的位置,把持国政,驻扎在夏朝故都安邑。此人身大力蛮,暴虐百姓,人民无不痛恨。

姒少康率领各邦国及部落的人马,浩浩荡荡杀奔夏朝故都安邑。此时,浇正在王宫中享受寻欢作乐,忽然听到姒少康大军兵临城下,非常震惊,依仗其蛮力负隅顽抗。但最终无力抵抗姒少康大军的进击,被姒少康消灭。

姒少康进入安邑后,在众人的拥护声中,重新登上王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姒少康重建夏王朝统治后,在夏朝的另一旧都阳翟重建都城,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史家称之为“姒少康复国中兴”,姒少康也被誉为一代中兴之主。

从“太康失国”到“姒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在这个过程中,斗争成败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太康失国,是因为他生活奢侈,导致国政荒疏;而姒少康能中兴,则在于他立足纶邑以后,在政治上重视人的因素,军事上重视谋略。

这是姒少康能以弱胜强,重建政权的主要原因。

拓展阅读

传说姒少康在梦中得到神人指点,在山中找到3滴不同的人血,将其滴入泉中,泉水立刻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9天时间又用了3滴血,姒少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因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3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3个程序进行:举杯互道贺词,好似秀才吟诗作对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

武丁振兴商朝

武丁是我国商朝第二十三位国王,著名的军事统帅。他也是商朝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王大帝,雄才大略,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武丁在位期间,在丞相傅说、将军妇好等人的共同辅佐下,对内大治,对外征伐。通过几十年的文治武功,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诸侯宾服,开创了商朝繁盛的局面。同时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扩张,使商朝成为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年少之时,父王小乙为了其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国王,就把他派到外地观省民风,增长见识,锻炼才能。于是,武丁来到黄河两岸,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接触大量的平民和奴隶。有时,武丁还和这些人一起做杂役,参加农业劳动。这些生活体验,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易。

武丁在体验生活时,认识了一个名叫傅说的杂役,二人极为投缘。武丁常常在他面前谈起对现实的不满及世道的黑暗,傅说往往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武丁发现傅说谈吐不凡,是一个经世济民的奇才。

武丁即位时,根基还不算稳固,但他不甘心让国家就此衰败下去,也不情愿让有识之士傅说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使了一计,假托在太华山接受天帝教诲,给他指点治国之道。

他对群臣说:“天帝告诉我,有一个圣人叫傅说,天帝为了磨炼他的意志,把他贬为奴隶,此人能助我兴国。你们速去把他请回。”然后,命人按照他描述的样子画了傅说的画像,又讲述了他所在的地方,限期寻找傅说。

由于武丁善于选拔人才,善于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边,就聚集了傅说、祖己等众多名臣。在这些人的共同辅佐下,武丁推行仁德政治,开始施展自己的才能。

武丁重新任命各级官员,将三年来尽忠职守的大臣提拔重用,将擅离职守的大臣贬职放逐,然后公布新的法制。消息传出,举国欢庆。

武丁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因此,很多聪明的大臣往往借自然的异变来劝谏君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之时,一只野鸡飞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的郊外,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是飞鸟经常栖息的地方。所以,一只野雉飞到太庙中来鸣叫,这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武丁却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害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祖己趁机劝谏武丁:“请大王不要担惊,不要害怕。现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一切不祥之兆自会烟消云散。”当时,武丁用来祭祀的祭品太过于丰盛,而祖己却担心他流于奢侈,便劝谏如此一番话。

武丁时期,对周围侵扰商朝的各诸侯国、方国,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展开了一系列的征讨。此举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等。

针对这种情况,傅说希望尽量减少杀伐,对已经征服的部族做好管理,并禁止屠杀奴隶。还提出了许多治国兴邦的建议。武丁一一应允。

武丁为了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就把功臣和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分封在外地,被分封者称为侯或伯,开了周代分封制的先河。其中周人的祖先就是在武丁时代被征服并接受了商的封号。

武丁施展治国才干,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农牧业产量大力提高。与此同时,他还严明法律,使一切都井然有序。商王朝人口得到增加,国力逐渐增强。

在武丁的治理下,商王朝自此兴盛起来。至武丁未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实际上奠定了秦始皇之前华夏族大体上的疆域。

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在武丁之前,商朝的王位继承以兄死弟继为主,从武丁开始,由他的儿子祖庚继位。此后逐渐确立了父死子继的制度。

武丁开拓了广大的疆域,而商代的科技成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丁时代的不世之功。这些成就有的可能不是武丁时代的成果,但武丁创造了商朝的盛世,这对于当时科技文化的发展,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在商朝时,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366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闺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3万的数字,确立了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商代掌握了许多光学方面知识并得到应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武丁的雄才大略和政治理想不仅体现在对外征伐、文明输出,而且还体现在殷商国内各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造就了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时代。

拓展阅读

武丁在体验生活时,有一天对傅说说:“假如有一天我能做国王,一定让你做我的近臣。”

傅说说:“我们这些奴隶连自由都不敢想,哪还谈得上当国王呢!”

武丁不再说话。

武丁即位后把傅说请来,傅说见国王竟是以前的杂役,不禁大吃一惊。武丁就向傅说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在出谋划策的同时,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便兴国富民。

傅说听了武丁一席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表示一生愿为武丁效犬马之劳。

成康强盛西周

我国西周时期,周成王和其子周康王继承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功业,励精图治,务从节俭,克制私欲,令周公制礼作乐,创立和推行王朝各种典章制度,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加强对周王朝的统治。

在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天下安宁,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是西周最为强盛的阶段。被史家称为“成康之治”。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去世后,太子姬诵继立,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就由曾经辅佐周武王的周公旦代行国政。

周公旦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西周原有的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便制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所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旦之礼”或“周典”。

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旦,并和以武庚为首的殷遗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武庚本人也认为有机可乘,便积极图谋复国。

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

周公旦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向周成王解释清楚后,毅然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3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旦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17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旦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遗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周公旦建议周成王实行分封制。

周成王听从周公旦的建议,把奄国封给周公的大儿子伯禽,让他做鲁侯,故都在今山东省曲阜;又封他的外祖父太公吕尚做齐侯,故都在今山东省临淄。这样一来,齐、鲁两大国代替了奄和蒲姑,商朝不能再反叛了。

周召公的儿子封在燕,故都在今河北省易县,后迁都今北京。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在唐,故都在今山西省太原县,后称晋国。当年周武王攻灭商朝时,纣王的庶兄微子启曾抬着棺材到周武王的军队前投降。

武庚死后,周成王把商朝旧都商丘封给微子启,爵位为“公”,国号为宋。宋国附近,实际上还有陈、杞和焦3个国家,这样分封是为了监视宋国。

周成王实行“封土建国”政策,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

通过分封,周天子从长远处着眼,利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形成一个统治网;同时,建立了自己的据点,用以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保护卫国和周国。而这些受封者又都是周朝最重要的贵族,足见周朝初年的大分封,确实有政治远见。

周公旦见西周政权得以巩固,便功成身退,还政于周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到周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周成王病故后,他的儿子姬钊继位,是为周康王。周康王在老臣召公、毕公陪同下,率领诸侯来到祖庙。两位把周文王、周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周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周康王一一记下,决心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好。

周康王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所有这些,跟周康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周康王在位时,西北方的犬戎兵经常对边境进行侵扰,给周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威胁。为了使国家长治久安,周康王果断做出了发动征伐鬼方战争的决定。

这次决定是经过一番谨慎的考量和充分的准备的。一方面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军队经过治理整顿,战斗力大大提高,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于是,周康王命得力将领率领大军进攻犬戎。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作战,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强的周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歼灭敌人4800多人,俘获1.3万多人,并缴获大量车马和牛羊等战利品,使边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安定。

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的不断融合,在这期间,逐步形成了华夏族,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在当时,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夷族、蛮族、越族、戎狄族、肃慎族、东胡族等,也都加入到融合的行列中。

周成王及其子周康王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下,将文王、武王时的一些好传统继承下来,西周的奴隶制进一步巩固,王权进一步加强。同时,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据说刑具40年间不曾用过。

拓展阅读

周成王小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与自己感情非常好的小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一块儿玩耍。

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风过后,地上留下了许多梧桐叶。

周成王一时兴起,便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像当时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所持的“圭”,并随手将它送给了叔虞,以玩笑的语气对他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喏,你先把这个拿去吧!”

周成王执政以后,实现了诺言,将叔虞册封于唐地。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权驭大明

    权驭大明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
  • 大明藩王

    大明藩王

    让魏忠贤抽筋,让万历皇帝上朝;让天启安心做木匠,让辽东疯狂建碉堡;让贪官污吏揪心,让黑心商人外逃;让武将不再憋屈,让文官不再狂傲;让黄台吉咬牙切齿,让白皮跳海求饶;让士绅主动上交,让大明百姓吃饱!我要做大明最富的藩王!
  • 这就是我李白

    这就是我李白

    这不是穿越文,穿越文单纯为了征稿而已。这就是李白的一生,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有据可考的。想看李白什么剑仙玄幻,出门右转。想了解一下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能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的人欢迎进来
  • 孟溪笔谈

    孟溪笔谈

    历史随笔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秦国的没落,南北朝的改革,楚汉争霸等重大事件,试图从中找出历史发展规律;文学评论部分,作者剖析了已故的多名伟大作家的作品,并结合电影影评等,讲述了自己对文学文艺创作手法的理解;行走篇,记录了作者游历世界的所思所想,文中充满了对异域风景的喜爱以及异域文化的钦羡;诗歌篇,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剧本篇,作者通过自己超凡的想象力,构思出一个精彩绝伦的轻喜剧,散发着人们心中美好的光芒。本书通过以上几个部分,展现了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创作才能。文章选摘于作者的公众号,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热门推荐
  •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中小学教师大有作勾。”这是温家宝总理对广大教师和免费师范生说的话。古今中外,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许多烛照千秋的杰出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颖超,科学家钱伟长,文学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曾在三尺讲台留下自己的身影。中小学教学经历能够成为奋发求索、拼搏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小学讲坛能够为有志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几的人生!
  • 绝世武圣

    绝世武圣

    谁说吊丝不能逆袭?沈涛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以凡人之躯行逆天之事,不论是绝世天才、跨阶强者还是超级家族上古门派,挡我路者,杀无赦……
  • 叶罗丽精灵梦之长生录

    叶罗丽精灵梦之长生录

    何谓长生?天地长且久,以其不自生;又道: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一生求长生,转头一场空。少儿意外承长生意,与契灵相遇,夺天命、转涅槃、掌乾坤、窃生死……但为伊人笑颜,愿舍弃一切,只为换回她那抹笑颜!——————因高中学习,故半月刊,还望大家见谅!
  •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刘兴诗爷爷参加地质工作后,考察了一些沙漠。包括我国内蒙、新疆的沙漠,也包括境外的中亚沙漠的一角。沉默无语的沙漠,用它那特殊的方式,渐渐向读者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他作为大自然的观察者,把自己对沙漠的一些感受,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写进了这本“沙漠童话”。沙漠并不单调寂寞,茫茫大沙漠里,也有生命存在。在它的一些角落里,也孕育着蓬勃生机。
  • 神羽山战纪

    神羽山战纪

    飞升神界是修炼之人终身的梦想,但是又有几人能夸过这道门槛止于此消散在天地间。直到有一天,一位少年的出现改变的整个大陆的格局,在他修炼的路途中遇到了一个有可能会飞升至神界的老人,千石!突然有一天整个天空发生了奇怪的变化非常的美丽非常的壮观,人们都不知所措。有人说这是飞升之前的预兆,那么他是谁呢?是老人还是少年?
  • 缘聚陌上情

    缘聚陌上情

    风打残菊,窗骤开,疑是君又至。一袭嫁衣,两人情伤,负君相思意。念君难忘,音渺茫,天涯无处觅。曲阑深处,梦醒唯见残红舞,一纸红笺朝谁寄。辗转成灰,泪撒香尘,浮生瞬息,追忆当年景。原以为与爱情会永远绝缘,没想到意外穿越到初唐,却是桃花朵朵开。一个情深似海,一个生死相随,一个爱恨交织。
  • 重生之唐家病小姐

    重生之唐家病小姐

    尸横遍地,父兄惨死,万箭穿心,所谓的夫君掐着自己的脖子,逼死了新即位的国君。她是一颗棋子,微不足道的摆设。站在尸体间冷笑不止,心如死灰。她当真是红颜祸水,颠覆了天下,害了苍生。一朝重生,一心求死。唐家病小姐不寻常的求死之路。国色倾城,祸水红颜,玩转了天下,换了君王!
  •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集)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集)

    明代药王李时珍在巨著《本草纲目》冶医药于一炉,结合方药论医理,结合医诊论方药,谈医论药,发千古之奥秘,阐歧黄之精微,使之成为了无可争议的“中国第一药典”。实则《本草纲目》也成为中华医药史上的巨大宝藏,对后世影响深远,数百年来,医家识药用药,百姓日常食疗养生等无不受益于此。如此博大精深的国医经典,我们今人不仅要读,要懂,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这部《(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上千条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100种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100种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
  • 斗爱:难逃酷男偷心计(全本+番外)

    斗爱:难逃酷男偷心计(全本+番外)

    一个是“气质美女”,一个是“高干帅哥”年龄的差距,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一个赌局而“偶遇”若说是有“奇缘”,为何两人都偏要“斗过他(她)”一个善用“三十六计”,一个善长耍“太极”明争暗斗中爱情却让两人王八看绿豆“对了眼”当她准备为爱心甘情愿“握手言和”却发现原来一切的甜言蜜语不过是一个赌注从燃战火的她将计就计,要让他丢盔弃甲当理智回归,她决然离他而去……而他已经在“计中计”中,难以自拔~他不相信,她能逃得开他的天罗地网,三十六计,一切从头来过……~~~~~~~~~~~~~~~~~~~~~~~~~~~~~~~~~~~~~~~~~~·推荐自己的新文:《穿着泳衣去古代》地址:http://m.wkkk.net/a/247117/
  • 梦摹师之行无别语

    梦摹师之行无别语

    梦摹师是一个失传很久很久了的职业。少年伏生跟着师父学了六年制梦,师父待他如己出,未有私藏之心,伏生也聪颖过人,整套古法工艺已经熟稔于心,但一直未能有独立执业的机会。不料在师父出远门会友的第三天,一桩大生意主动找上门来。少年伏生的梦摹师生涯开端会如何发展?接下来他和丝绸庄老板娘玉姐、若木阁金老板女儿金小梅、还有北派梦摹师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纠葛?请看他梦摹师生涯的第一个故事《行无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