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19年,阿富汗还是一个封建的半殖民地国家,是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青年阿富汗党人在穆罕默德·塔尔吉(1863—1933年)的领导下,重新活跃起来。1919年塔尔吉创办《光明报》,提倡科学和民主,宣传现代工业和教育的重要性,批评伊斯兰教的陈规陋俗和封建王室的腐败昏庸,主张完全摆脱英帝国主义对阿富汗的控制。1919年2月20日,哈比布拉国王在贾拉拉巴德的狩猎行宫被刺身亡。哈比布拉的第三个儿子阿马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于2月28日在喀布尔正式宣布即位。他宣布:“从现在起,阿富汗是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它不承认任何外国的统治权。”要求英国承认阿富汗的“主权完整、行动自由和完全独立”。但是,英国顽固地拒绝阿富汗的正义要求。1919年5月3日,英军向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发动进攻。5月7日,阿马努拉政府颁布动员令,向英国宣战,阿富汗抗英独立战争正式开始。战争在瓦西里斯坦和开伯尔山口激烈进行,阿富汗军民英勇抵抗。英帝国主义在阿富汗军民打击下,加上苏俄对阿富汗独立的承认和道义的声援,以及印度革命运动正在高涨,被迫同意停战谈判。1919年6月3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8月8日,在自沙瓦签订了双方暂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上是“自由的主权国家”。经过两年多的谈判斗争,1921年10月22日,英阿缔结了最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阿富汗抗英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
同类推荐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禁忌爱恋
【新书已发】 学霸cp和搞笑cp无用武之地就像配角?不不,在另外两个极端的人看来,他们是最宝贵的存在。无奈世态炎凉,总有人想破坏他们。某童气场全开,正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突然就被一个枕头砸了脑袋,“睡觉!” “好,”某童立马乖乖地把她抱在怀里。 另外的四个人看到这一幕甚是欣慰。 他们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啦!【本文纯属编造,不满意勿喷】海滨故人:庐隐小说集
庐隐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多取材于自身与朋友的经历,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之作相媲美。本书为庐隐小说精选集,包括著名的《海滨故人》《象牙戒指》《一个著作家》。这些经典篇目,弥漫着感伤的情绪,多用书信、日记来直抒人物情怀,真切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及思想变迁。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