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领导关心的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当怎样去解决,而是问题有没有解决,有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任务,就是创造了业绩,得到了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务只是结果的一个外在形式,它不仅不能代表结果,有时还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托词和障碍。
下面我们从一个正面的例子中去认识一下任务与结果的区别。
一位企业老总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卖完了,他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到反正鞋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出去。”售货员说。
显然,这个售货员是一个不把问题留给领导的员工,因为他不仅是在做领导“吩咐”他做的事,而且更懂得领导和企业吩咐他做事的结果:即把最满意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
那些心系责任,把业绩留给领导的人比较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企业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他们的视野开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领导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进一步地,他们还会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是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或顾客解决问题。
那些把业绩留给领导的员工会经常自我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掘自己具备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潜力。相反,那些把问题留给领导的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使命,只知道将任务完成就可以交差了。这种心态导致他们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很有可能把目标搞错,以至于南辕北辙。
也许,你初入职场时,会被安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许,此时的你仍在企业的最底层做着不被重视的工作,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心系责任;积聚能量,作出令领导满意的结果,你一定可以抓住机会实现梦想。
7.尽职尽责是敬业的土壤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因为尽职尽责正是培养敬业精神的土壤。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没有了责任和抱负,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羡慕的也好,都应该尽心尽责,在敬业的基础上求得不断地进步。
即使环境很困苦,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宽裕,而且还会有人格上自我的完善。
在德州一所学校演讲时,麦金莱总统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尽职尽责地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最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尽职尽责!无论做什么事,它对你日后事业上的成败都起着决定作用。
许多企业领导说,他们把任务交给员工的时候,他们总会提出一堆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具备尽职尽责的精神。很多人宁愿保持平庸的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在人类的历史上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很重要,有足够的条件,是第一流的人才,那你很快就会迈上成功之路。
8.责任的力量无比强大
责任能够让人战胜懦弱和恐惧,战胜死亡的威胁,因为在责任面前,人们变得勇敢而坚强。
将责任感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当我们的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时,我突然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了,我知道必须依靠我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它,因为在我的身后还有那么多人,可能就因为我,他们从此倒下。我不能让他们倒下,这是我的责任。所以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才变得异常勇敢。当我们走出困境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勇敢难以置信,我会这么勇敢吗?是的,那一次遭遇让我真正明白了,唯有责任,才会让你超越自身的懦弱,真正勇敢起来。”
有一个民间登山队,他们要向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发起进攻。虽然人类攀登珠峰已经不止一次了,但这是他们第一次攀登世界最高峰。队员们既激动又信心十足,他们有决心征服珠穆朗玛峰。经过考察后,他们选择自己状态很好、天气也很好的一天出发了。攀登一直很顺利,队员们彼此互相照应,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高原缺氧的情况也基本能够适应,在预定时间,他们到达了1号营地。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第二天,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风很大,还下着雪。登山队长征求大家的意见,要不要回去,因为要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生命只有一次,登山却还有机会。但是大家都建议继续攀登,登山本来就是对生命极限的一种挑战。
于是,登山队继续向上攀登。尽管环境很恶劣,但是队员们对征服自然、征服珠穆朗玛峰有着十足的信心,大家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队长,你看!”一个队员大喊,大家循声望去,在离他们很远的地方发生了雪崩。虽然很远,但雪崩的巨大冲击力波及到了登山队,一名队员突然滑向另一边的山崖,还好,在快落下山崖的那一刻,他的冰锥紧紧地插进了雪层里,他没有滑落下去。但他随时有可能被雪崩的冲击力推下去。
形势严峻,如果其他队员来营救山崖边的队员,有可能雪崩的冲击力会将别的队员冲下山崖。如果不救,这名队员将在生死边缘徘徊。
队长说:“还是我来吧,我有经验,你们帮我。大家把冰锥都死死地插进雪层里,然后用绳子绑住我。”“这很危险,队长。”队员们说。
“已经没有犹豫的时间了,快!”队长下了死命令。大家迅速动起手来,队长系着绳子滑向悬崖边,他死命地拉住了抱住冰锥的队员,其他队员使劲把他俩往上拉。就在下一轮雪崩冲击到来之前,队长救出了这名队员。
全队沸腾了,经过了生死的考验,大家变得更坚强了。
最终,登山队征服了珠峰。站在山峰上,他们把队旗插在山峰的那一刻,也把他们的荣誉和责任留在了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
后来,队长说:“当时我也非常恐惧,因为随时都可能尸骨无还,但我知道,我有责任去救他,我必须这么做。责任的力量太大了,它战胜了死亡和恐惧。”
责任不仅让人勇敢,它还能战胜死亡和恐惧。面对责任,我们无从逃避,只有勇敢地迎上前去。能够这样挑战生命及困难的人,他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9.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当你在为企业工作时,无论领导安排你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都要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埋怨环境,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的人,往往是职场上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他们不知道用奋斗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
2002年10月,一家企业的营销部经理带领一支队伍参加某国际产品展示会,在开展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展位设计和布置、产品组装、资料整理和分装等,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可营销部经理带去的那一帮安装工人中的大多数人,却和平日在企业时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溜回宾馆去了,或者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工作,他们竟然说:“没有加班费,凭什么干啊。”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何必那么卖命呢?”
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企业领导亲自来到展场,检查展场的准备情况。
到达展场,已经是凌晨一点,让领导感动的是,营销部经理和一个安装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细心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让领导吃惊的是,其他人一个也见不到。见到领导,营销部经理站起来对领导说:“我失职了,我没有能够让所有人都来参加工作。”领导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怪他,而指着那个工人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把情况说了一遍。这个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还一个劲地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领导不在这里,你累死领导也不会看到啊!还不如回宾馆美美地睡上一觉!”
领导听了叙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加入到工作中去。
当参展结束后,一回到企业,领导就开除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劳动的所有工人和工作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一同打扫卫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安装分厂的厂长。
那一帮被开除的人很不服气,来找人力资源总监理论。“我们不就是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吗,凭什么处罚这么重?而他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他们说的“他”就是那个被提拔的工人。
那位人力资源总监对他们说:“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懒觉,是你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人逼迫你们那么做,怪不得别人。而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平时的工作里也偷了很多懒。他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们考察,他一直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许多活,提拔他,是对他过去默默工作的回报!”
这是多么生动的事例啊!在这里,多一分的责任感,就多一分的回报,对于那个主动留下来的工人来说,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他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能力超群的表现。
10.职工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突出,你比他们更优秀,你更值得信赖。
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应该为你所承担的一切感到自豪。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承担责任,如果你能担当起来,那么祝贺你,因为你不仅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你还向社会证明你能行,你很出色。
如果你曾经为自己担当责任而感到沉重和压力重重,说明你还没有正确地理解责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