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9500000003

第3章 认识宇宙(3)

“黑洞”究竟存在不存在呢?这却仍然是一个谜!黑洞本身虽然不能直接观测到,其强大的引力场却可以影响附近天体的运动,于是人们可以由后者的行为推测前者的存在。另外,当物质落向黑洞,在接近而尚未抵达其视界时,将围绕着黑洞外围高速旋转,形成盘状或喇叭状,而且这些高速旋转的物质,因摩擦而产生高温,会释放出强大的高能X射线,而X射线人们用仪器是可以探测到的,所以这类高能辐射也是搜寻黑洞的重要线索。天文学家就根据这一点,在浩瀚的宇宙中“大海捞针”。例如,人们在天鹅座附近发现了奇特的强X射线源,称之为“天鹅X—1射线源”;它与一颗比太阳大20倍的亮星彼此围绕着旋转,估计这个黑洞具有8倍太阳的质量。在一个名叫M87的椭圆星系的核心,则很可能有一个质量高达90亿倍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

黑洞利用它巨大的引力将其他天体吸引到自己周围,然后将它们吞噬掉。

由此,某些科学家甚至作了更为大胆的设想,即在整个宇宙中,“黑洞”不仅普遍地存在,而且很可能是组成宇宙的关键天体。持有这种观点的天文学家推测,在我们的银河系的中心,很可能隐藏着一个质量是500万个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由于引力巨大,它将成千上万颗恒星吸引住,这些恒星和气体以极高的速度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整体,从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银河系。

那么,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认为是由于恒星在其晚年,因核燃料被全部耗尽,便在自身引力下开始坍缩。如果坍缩物质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3倍,则坍缩的产物便是黑洞。此类黑洞的质量一般不超过太阳质量的50倍。还有人认为,由于在星系或球状星团的中心部分恒星很密集,而星体之间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碰撞,由此产生的超大质量天体坍缩后就形成了质量超过太阳1亿倍的黑洞。也有人认为是在宇宙大爆炸时,大爆炸异乎寻常的力量,把一些物质挤压得非常紧密,于是形成了“原生黑洞”。

由此看来,对于“黑洞”的研究,就不单单是这个神秘的天体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宇宙的结构,天体的起源的大问题。

时至今日,虽然黑洞还没有被真正地捕捉到,但人们对黑洞的存在却是确信无疑的。也许一些星团的中心就是黑洞,大概银河系中心就是一个大质量的黑洞。除了大黑洞外,很可能还存在着比小行星还要小的黑洞。

甚至还有人认为,地球上也存在着黑洞。当然,这些还都属于假说。

当某些恒星走向衰老后,将会爆炸而形成黑洞。图为一颗恒星爆炸后留下的余光。

关于黑洞,最后可以总结如下:第一,天文学历史表明,正确的科学理论在天文发现上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在经过严肃周密的思考和计算后,并没有人否定黑洞的“理论存在”;人们已经提出许多黑洞的“候选天体”,设想出多种黑洞模型,经常用黑洞来解释各种难解的天文现象。第二,尽管理论研究一再指出,宇宙中应该存在这种奇异的天体,但由于它给出的信息如此之少,以至至今没有一个人敢于宣称,他已经确凿地找到一个黑洞。

第三,应该承认理论的指导意义,但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只要观测中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就不能过于匆忙地下结论。

既然很多人认为,找到和证实黑洞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能否问题,就让我们期待伟大的时间揭晓黑洞之谜吧。

宇宙中的白洞

宇宙空间存在黑洞,这是20世纪科学上最引人入胜的预言之一。

有正必有反。科学家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另一个预言——白洞。

白洞是一种致密天体,其性质与黑洞相反,它不是吸收外部物质,而是不断地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成为宇宙中的喷射源。

白洞也有一个封闭的世界,在其势力范围之内的物质只能由中心向外运动,而中心则是宇宙中的白洞具有和黑洞相反的特征:黑洞吸收天体,白洞吐出天体。正是由于黑洞和白洞同时的存在才使得宇宙能够平稳并和谐地发展下去。

一种超密态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流出边界。

那么,白洞从哪里获得如此多的物质和能量呢?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的呢?

有一种理论认为,白洞源于黑洞。根据量子力学理论,“虚无”的空间并不完全是空的,而是充满了大量的不断产生而又瞬时消亡的正、反粒子对。正反粒子对相遇会发生“湮灭”,放出大量的能量,而这一过程也是可逆的,即正反粒子能从能量中产生。

设想在黑洞以外,粒子对中的一个落入黑洞,另一粒子可能会逃离黑洞的引力场而成为真粒子,以黑洞辐射的粒子形式出现,这种辐射是有能量的。现在已经证明,能量是来源于黑洞质量。这个过程就是黑洞“蒸发”,这种蒸发如果越演越烈,最后以喷发形式结束,就可以认为是喷射物质的白洞了。

另一种看法是,宇宙是从爆炸开始的。如果原来爆炸时,致密得难以想像的爆炸“奇点”中的某一块因特殊原因而存留下来,那么,当它再度膨胀时,就具有白洞的全部特征了,这就是所谓的“迟核”理论。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不止一个宇宙的前提下,一颗在我们宇宙中形成黑洞的恒星将从另一个宇宙中以白洞的形式出现。这并不是空想,也有其理论基础。

由于白洞包含超高密度的物质并有巨大的能量,科学家常把它与宇宙射线爆发、类星体、超新星爆发等联系起来研究。当然,找到白洞的谜底尚须时日。

宇宙间的第五种力

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间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作用力和弱核作用力。这是主导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但是,有人却对此表示怀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第五种力,这种力的作用距离是几百米到几千米,比强核作用力和弱核作用力的半径大,但比牛顿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半径小。这种力的作用大小可能与质量无关,而依赖于物质所含的质子和中子的多少。

判定在宇宙间是否存在四种基本作用力之外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100多年以前,有科学家提出了七大宇宙之谜:

物质和力的本质、运动的起源、意志的自由问题、生命的起源、理性思维及语言的起源等。在七个谜中,物质和力的本质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看来,第五种力存在与否对人类探索宇宙之谜是非常有意义的。

宇宙间存在着4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如果没有这些力的相互作用,宇宙间的天体会偏离自己的运动轨道,相互碰撞导致宇宙灭亡。

第五种力的提出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想。在一些实验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支持第五种力的证据。在澳大利亚一口深1 000米的矿井里、在美国一座高600米的电视墙上、在格陵兰岛上深2 000米的冰洞中所做的引力实验探测到了反平方律的变化。

依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质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即反平方。但是,一旦第五种力的存在得到证实,那么在这种新型的力的作用距离内,牛顿的反平方律可能是不正确的,而且这种力的强弱将不由物质质量决定。

当然,还有许多科学家持不同意见。总而言之,现在肯定或否定宇宙间存在第五种力还为时过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实验结果确实显示了牛顿定律的异常,那么必然存在着第五种力。

中微子有质量吗

前面已提到过中微子,其实它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一种亚原子微粒。

在宇宙中,中微子是数量最多的亚原子微粒,但也是非常最难以被发现的。通常,科学家们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也很少与别的粒子起反应。

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微子可以分成三种,即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每一种中微子还有一种反物质配对物,也就是反中微子。

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粒子,而中微子又构成了宇宙间粒子的绝大部分,搞清中微子的性质和特点对了解宇宙的成分以及宇宙的演化过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研究在进一步深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美国科学家用洛斯阿拉莫斯国立实验室液态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记录下的实验资料表明,中微子并非没有质量,而是有质量的,虽然其质量非常非常小。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实验是将高能量的质子射到水靶上,产生叫做π介子的亚原子微粒,π介子衰变成μ子中微子和μ子,μ子又接着转变为正电子、电子中微子和μ子反中微子。一小部分中微子与附近探测器中的原子核(由排列在光电探测器周围的一大箱矿物油组成)发生冲撞,这些罕见的冲撞产生了电子及其他带电粒子,从而在液质中留下了一束束光迹。

科学家对3年的实验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后,发现出现电子反中微子的束体有22次。通过理论家们称做中微子振荡的假设过程,μ子反中微子可以转变为电子中微子。而根据理论,只有当中微子具有质量,这样的转变才会发生。

科学家根据实验间接地进行推算,μ子反中微子和电子反中微子的质量很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还要小很多很多,但是,中微子的数量太大,所以宇宙中中微子的总质量还是大得惊人。

同类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天性好学,对化学、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有广泛涉猎。后潜心研究昆虫的习性和生活特征,写成十卷本观察手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飞碟档案解密》将为你破解其中奥秘,书中讲述了神秘不明飞行物、飞碟现身空军基地、宇航员遇到的飞碟、科技人员目睹的飞碟、飞碟闯入新墨西哥州、飞行员遇到的是飞碟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本书运用支点成功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原创创新,深刻揭示了原创技术发明方法。作者在深入研究西方科学技术发明历史的过程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突破西方专利壁垒的高度,提出了支点创新力理论和方法;它以苏格拉底“转动自己”和阿基米德支点“尤里卡”内涵为源,从科学技术发明史上众多经典案例中,总结了顿悟——发现科学规律——产出原创技术原理——原理转化原创技术原型——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原创成为一切创新的源泉。本书为广大读者掌握技术跨越发展之道,提升个人发展竞争能力,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壁垒,展开了独到的路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创新思维方法。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读王志艳编著的《秘境追踪》,您将目睹传说中外星人创造的奇迹,也将看到人类对自身起源探寻的困惑;您不仅可以领略到大千世界中蕴藏的美妙与诡异,而且还会在思考之余,从心底升起探求世界真谛的渴望。
  •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洪水灾害是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和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会造成淹没灾害。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的形成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成是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五种类型。
热门推荐
  •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二十岁了,愿望啊!快点实现吧!我要去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生活!!当她对着天空大喊时,她真的花了双眸!自己掉在了什么地方了,为什么这里的人都男不男女不女的,那个……那个男人竟然长着三只眼,拍西游记吗?!!还强迫性的推给自己男人,还说什么必须要生孩子!男人也会生孩子?那不是高科技吗?兴奋!!这些男人都想生孩子,当我是种马吗?这里怎么都是帅得让人流口水的男人啊?都去一边等着,姑奶奶我今天心情不好,没心情理会你们!是男人就不许哭!你们还哭,我还想哭呢!从她真的穿越开始,过着让众女羡慕的生活了!!天马行空,女权至上,不喜者甚入!!!
  • 何而安

    何而安

    一壶酒,一条路,一段往事流云。所有的悲欢离合最后不过赋予说书人……
  • 超能探案

    超能探案

    “维护正义找出真相吗?为什么不直接说拯救宇宙呢?小鬼就是天真。。。”他手臂一伸直接接住了要扑桌的她。“小心点。。。你这么扑上去。。。”“我没事,不会磕到的”她红着脸松了一口气“我是说,你这么扑上去,文案桌上刚刚拼好的线索都要乱了”他彻底无视了她的自作多情。
  •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本书共分为追求圆融、杂感随笔、世事评说、师范终身、似水流年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境界——追求圆融;贵在通识;史学的品格;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走进历史原生态;因诗悟史等。
  • 快穿系统之携你归来

    快穿系统之携你归来

    顾欣恨自己的无知,恨自己的错爱,恨自己害死了爱自己的家人,恨自己成就了那一对贱人。当她成为一缕幽魂,看尽世间百态,无意中与系统绑定,决定虐尽渣男,伪白莲。为爱自己的家人报仇。只是,你一路的陪伴,让我很慌,很慌,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隐身侧写师

    隐身侧写师

    当人以自己的身份说话的时候,便越不是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
  • 论凤青的各种穿

    论凤青的各种穿

    一手银针从古到今,能千年屹立不倒的就是凤家家族。重要的事情作者要上说三遍!———————————
  • Lay Morals

    Lay Mor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