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400000003

第3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记戴乃迭生前二三事

乃迭与牛津中国学会

我初到英国是在一九三四年秋。到了伦敦,我的中学英国老师朗曼就给我找了两位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给我补习希腊文和拉丁文。这是因为我要去牛津大学念希腊和罗马文学,而在当时去牛津读这种文学的学生都是在中学已经学过一点这两种文字,我在中学读书时却没有这种机会。我在伦敦补习了几个月,一九三五年初,去牛津参加入学考试,通过了。在墨顿学院面试时,校方问我学了多久这两种文字,我回答五个月,校方却认为学的时间太短,要我再补习一年,才能入学。另一理由就是当时牛津每个学院收取亚洲国家的外籍学生都有名额限制,墨顿学院当年已录取了一名从香港去的中国学生,所以我只能等下一年才能入学。

到了一九三六年,我应该在秋季开学时才去墨顿学院,但我决定春天就去牛津住几个月,熟悉当地环境。我到牛津后,认识了在当地居住和学习的中国学生,了解到这里的中国同学已经有一个“中国学会”。当时不同国籍的牛津外籍学生有些成立了同学会,如“日本学会”“中国学会”,也有些英国学生因不同政见或主义而成立了“保守党学会”“自由党学会”“共产党学会”“工党学会”等等。那时在牛津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不到二十人,但牛津的英国教员职工学生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或到过中国的却不少,大概总有百八十人,所以他们就成立了一个“中国学会”,每一两星期聚会一次,邀请一两个人来谈中国问题然后大家讨论。

我到牛津时,正值那时日本侵略中国,所以这方面讨论十分热烈。我去了不久,就担任“中国学会”的秘书,第二年又担任该会主席。乃迭是一九三七年秋季到牛津读书的。她到了牛津不久,就参加了牛津大学的“中国学会”,这是因为她父母都在中国工作,自己又生在北京,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担任该会主席时,她自愿担任秘书。当然,那时牛津大学还是男女分校,她当时不是与我在同一学院,而是在另外一个女子学院读书。我读的是所谓荣誉学士学位,读期四年,包括一年多希腊和拉丁文;她读的是普通学位,只需要三年,所以她比我在牛津晚一年。她去牛津本来想读法文。我读完希腊文和拉丁文课程后,又去读法国文学,所以我们做了半年同学。读了半年后,我们都感觉我们的法文基础不够,太吃力,所以我改读英国文学,她也改学中国文学,总之我们也可算做过不到半年同学。

我在牛津“中国学会”担任主席,她担任秘书,大概是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以后快毕业了,国内的抗日战争也进入相持阶段,没有那么多的宣传工作要做,我们也就不太积极搞“中国学会”工作了。记得我初参加“中国学会”时,会员不过一二百人,后来因为我们积极鼓吹,会员升到两千人左右,这当然也是由于日本侵略我国初期,英国人民中很多人同情中国,后来第二次欧洲战争爆发,英国人民也就顾不得抗日宣传了。乃迭担任牛津中国学会秘书时,工作非常积极认真,我当时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秘书而自豪。

乃迭在中国

乃迭和我于一九四○年秋来中国。我们坐船先到香港,本想从香港经越南到内地,因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天津北平都早已沦陷,我们不想去那里,决定去重庆,然后去昆明教书。结果到了重庆,我母亲不愿我们离开,只好去重庆附近的一个名叫柏溪的小镇,那里有中央大学(即后来的南京大学)分校,在那里教英文。

我们同当地的同事和学生关系还好,但校方当局怀疑乃迭是共产党,所以只教了一年乃迭就没有被续聘,我们只好又转到贵阳新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做英语系教授。我们去贵阳前,因乃迭同我已经结婚,她本想申请中国国籍,同我一起做中国人,但重庆当局一再拖延批准,因为当时外国人申请中国国籍的还不多。我们后来觉得乃迭保留英国国籍也好,因为有英国护照,去外国也比较方便,因此我们就放弃了申请。那时英国方面又通知我们,要乃迭放弃英国护照,理由是战时英国女子同外国人结婚的,应该放弃英国国籍,由大使馆收回护照,除非对方是敌对国家,可以保留原有护照,这样乃迭就变成没有英国国籍的人。这种情况继续了好几年,直到日本鬼子投降,英国政府又改变了政策,由大使馆还给乃迭英国护照,重做英国公民。这一切我们都毫不在意,因为我们反正当时在中国内地,也没有出国的机会或要求。后来乃迭也没有再申请中国国籍。乃迭自己说,她认为中国是她的第二祖国。实际上,乃迭生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虽然后来回过英国好几次,所以不管护照国籍如何,她总可以算是大半个中国人。

解放后,她在名义上是外籍专家,外文出版社拿她当作外国人看待。她自己也从不干预中国政治。历届运动都不要她参加,她也从不过问。我记得“文革”初期,江青发表了一段关于过去各国文化传统的议论,否定在马克思以前的文化名人,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等在内,当时有编辑建议乃迭翻译介绍这一篇文章,乃迭婉言拒绝了。还有当“四人帮”刚刚垮台时,有人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登了一篇短文,把诗人艾青的名字同姚文元等一伙放在一起,那时艾青刚从新疆回到北京,我们同他很要好,常常去看他。这篇骂艾青的短文用的是笔名,不是真名字。我看了这篇文章,提请乃迭注意,乃迭就自己写了一封信,寄去质问《人民日报》副刊。不久《人民日报》副刊回了一个电话道歉,说这篇文章是错误的,作者是一个年轻人,这个人我也认识。这两件事都可以说明乃迭虽然平常对当时中国的“左倾”幼稚病是不干预的,但遇到与她有关的人和事,还是立场非常坚定鲜明的。

在那时候,也有人怀疑乃迭给英国朋友写信时说过不适当的话,泄露过一些政治上的事情,实际上这种猜疑是无中生有,我知道乃迭给家里人或朋友写信,从不散布什么小道消息,只谈些家常琐事。她的言论一直是非常慎重的,在这一点上,她比我要好得多。

乃迭的翻译工作

我原来并不想做一个翻译匠,小时候读书时也没有想过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但在天津读中学时已经有时把个别英美诗歌试译成中文旧体诗,这只是为了好玩。在牛津读英国文学时,也曾把《离骚》译成十八世纪的英文诗,给我的英国导师看,这只是因为他本人是个诗人。那时我才认识乃迭。乃迭在牛津是第一个选修中文的学生,我当时为了帮助乃迭学中文,也有时同乃迭合译过一些中文古今文学作品,如唐代的传奇小说、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艾青和田间的新诗等。回国后也是这样,记得当时两人就合译过小说《儒林外史》《老残游记》,鲁迅的《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等。一九四三年两人到了国立编译馆,同译《资治通鉴》,这是两人合作以翻译为职业的正式开始。

解放后,编译馆被取消,我们又一同参加了新成立的外文出版社,此后几十年间我们合译过的中译英文名著不下百余种。记得最初出版的有原来旧译的《儒林外史》,同冯雪峰商讨决定的《鲁迅选集》四卷本,由黄永玉画插图的白族长诗《阿诗玛》,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毛女》,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还有冯雪峰同志自撰的《雪峰寓言》。原来外文出版社社长刘尊棋同志与我一同计划出一套一百种古典文学名著和一百五十种当代文学作品,后来刘尊棋同志离开,这个大计划成为泡影。以后我们只好按照新来的领导旨意,有时为了配合京剧和地方戏出国,翻译一些戏剧剧本,如《白蛇传》《打渔杀家》《秦香莲》《拉郎配》等;有时为了宣传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与友谊,翻译法显的《佛国记》、北京大学金克木教授的《中印文化史话》等;有时为了宣传毛主席的“不怕鬼”思想,翻译一些《不怕鬼的故事》等。当时因为参加了《中国文学》期刊,所以在杂志上,每月都要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同时也还为外文出版社出几本书,后来又为《中国文学》编辑出版了一套《熊猫丛书》。

我们合译中国文学名著时,一般是由我翻译初稿,然后由乃迭修改英文,成为定稿。我翻译初稿大致都是在打字机上译一遍,乃迭修改则常常要打两三遍,所以她用的时间一般都比我多。她翻译中文诗歌常常觉得没有把握,有时要改许多次。记得我们合译宋代范成大的田园诗时,她曾改了同我商量,又重新修改,一共改了七八次。后来翻译《红楼梦》,碰到书中的诗词时,也改过好几遍,所以我们合作时,她费的工夫总比我多得多。后来她翻译当代小说时,都是她自己译初稿,我只帮她校对一下,这样她的工作量就更多了。今天大家说起来,好像所有译文好坏,都归功于我们两人,其实她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她每天上班工作时,都非常认真,从来不同大家闲谈,浪费时间,同事们也都称赞她是我们翻译工作者的典范。

回忆乃迭生平,值得一提的事还有很多,但我只想写这几条。至于她晚年生活和工作情况,她自己没有写下去,我也可以理解,但我也不想写下去,留给朋友们补充好了。

同类推荐
  • 行脚八方

    行脚八方

    一段幸福大都市居民与自然的难舍情缘,访古迹、赏美景、品美食,郑培凯带您行脚八方。
  •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我要走了,前往成都,然后想办法走川藏线,去拉萨;三年前我去过西藏,8月末9月初,走的是青藏线,从西安乘火车到格尔木,再乘汽车去拉萨;还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住过一夜;那个时候,青藏铁路正在建设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修建铁路的机器和工人;在我的思维中,总想在青藏铁路贯通以前去西藏,以原始的方式转原始的八廓街;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知道西藏,就幻想什么时候亲身体验西藏;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应该是在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时候,或许在清清的豆苗地和红薯秧中间。
  •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是夏目漱石散文经典散文集。收录了夏目漱石的经典散文作品《永日小品》《回想录》等散文名篇。夏目漱石的散文深刻地描摹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种种众生相,折射了那个时代各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人物面影,为后人留下一面时代的镜子。思想深刻,语言生动,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素简清欢

    素简清欢

    《素简清欢》共收录了55篇散文,分四个部分,分别是“踪迹”“情感”“读人”“感悟”。
  • 山菊淡淡

    山菊淡淡

    收集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发表在报刊上的短篇小说、散文、杂谈、诗歌以及一部分政论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大致上勾勒出作家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秉烛夜读、伏案创作的生命风景。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些林林总总的作品织成的艺术长廊时,就从中把握了一条穿越岁月的红线,这就是一个作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
热门推荐
  • 更大的福利(节选)

    更大的福利(节选)

    “如果你要受苦,你应该为了国家利益而受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1948年向因建设希拉库德大坝而背井离乡的村民如是说。我站在小山上放声大笑。我坐船从Jalsindhi横渡纳尔默达河(Narmada),登上了对岸的一块狭长陆地,从那儿,在几个低矮、荒秃的小山顶之间,我可以看见部落Sikka,Surung,Neemgavan,Domkhedi的所在地。我可以看见它们敞亮通风又娇弱的家。我可以看见屋后的田地和森林。我可以看见小孩子赶着他们的小山羊一路小跑,就像装了马达的花生米。
  • 凤唳九天

    凤唳九天

    她看似痴傻,却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扮猪吃老虎!除了狠毒嫡母,宰了蛇蝎嫡姐,吓傻了无情父亲,气死了腹黑皇帝。终于可以逍遥离开,后面却跟了一堆痴痴追随的人,这么多尾巴,怎么甩掉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easts and Superbeasts

    Beasts and Superbea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气运剥夺系统

    快穿之气运剥夺系统

    冷君凌:“权限全开有什么用,难道可以血格全满,迎娶高富帅,出任鬼祖宗,从此走上鬼生巅峰么?”蛋才系统:“姐,死了就死了,当鬼也要有点节操,又不是十多岁儿中二期少女,乱七八糟滴就别学了!”冷君凌:“我现在还有个问题,你这么欠揍我能要求换个系统么?”蛋才系统:“哎呦不能奢望的就别痴心妄想了,你能从你娘的肚子里再重生一遍么?”麻蛋有冤除冤有渣灭渣,管你是虚伪入室狼还是黑心儿白莲花,看姐不把你们一个个全火化了!异世宫斗宅斗权谋黑道星际修仙,别着急,一个一个慢慢来,总有一个你喜欢!文文慢热求包养,书友群325296183古凌野小窝欢迎勾搭!
  • 非主流清穿

    非主流清穿

    同样是穿越,别人就是宅斗宫斗各种与女人斗。而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她是伯爵父亲的嫡长女,还有亲娘亲哥哥撑腰,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在家里斗她。据说以她们家的规模,她出嫁的礼冠上少不了东珠,完全不需要为了嫁个体面的丈夫勾心斗角。等到嫁了,做为一个嫡妻,作为一个她公公千挑万选脱颖而出并且作为未来当家主母培养的儿媳妇,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该谢天谢地了。
  • 愿飞舞天涯任飘逸

    愿飞舞天涯任飘逸

    君与臣,兄弟情,相煎熬。难见你回眸一笑,难见君再把志气谈。缘何世道这般欺人,手足相残,君子志气竟化浮云。缘何世道太凄凉,父女情,难长久。女儿嫁国君,整日愁容强作欢颜。倾城相貌,公子无双。乱世中几人能遂愿。愿能飞舞于天涯,任我飘逸。
  • 命定皇妃爱出墙

    命定皇妃爱出墙

    不就是英勇的被一枪爆头了吗?怎么再次醒来竟然成了刚进宫就失宠的后妃?而那至高无上的皇帝龙蓝焰,居然就是将自己一枪毙命的罪魁祸首?虽然物是人非,虽然他是她的夫君。报复?那是一定的,不过是不是应该更猛烈一点?***************************************他是暗杀组织神羽阁阁主羽溪,身藏百宝,兵器秘笈,金山银山,应有尽有。他挑眉戏言,“徒儿,为师虽然天性风流,却只爱调戏于你。”他是权倾朝野漠战王龙溪漠,一张神武镇天弓,奉为龙凤国战神,威扬四国。他冷漠疏离,“本王忌女色,更忌有夫之妇!”他是痞子流气四王爷龙凌容,心狠手辣,放荡不拘,最喜爱玩弄人命如儿戏。他笑意盎然,“色女就是色女,果然好玩!”他是傲慢随性的御医水静潇,绝色倾城,一手医术无人能敌,性情随心所欲。他魅惑浅笑,“琉瑄,为你,我甘愿。”***************************************梧桐的完结文《媚女来袭:美男速速归降》http://wkkk.net/a/551559/凤凰仙子下界历劫与数位美男喜或悲的爱恨纠缠。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
  • 我真是龙套

    我真是龙套

    沈云自农村而来,没背景没势力,搞搞生意,做做房地产……,逐步走向人生巅峰,与世界顶级大佬平起平坐……………推一本书创世最火新书,爽文《仙帝归来之最强学生》强势来袭。仰天一啸风云聚,威震黄泉鬼神泣。史上第一仙帝陨落魂穿地球,开启了一段装逼打脸泡妞的逆袭之路。看不惯我的,我看不惯的,统统一拳轰爆!
  • 庄生旧梦
  • 出世(节选)

    出世(节选)

    灵童庙会,一群男女铺单子乱七八糟睡一起,说给女娲过会呢。还要唱戏,各地和尚凑热闹,在台阶放个神牌,说有庙呢。有神仙,游客变成施主,就得给烧香给钱。几天下来,和尚挣了不少。爸爸技术全面,培训过西医又学中医,杂成中西结合,也叫现代医学。他在外面江湖,中医说病,廉价便验西药,研成粉末治病,又开中药要钱,再开几味中药,说是,病人经验知道中药要,才能吸收。效果几味简便中药和西药粉,病人见效,立马相信遇好大夫,遇到了神神,病人对好大夫崇拜,像信徒对待耶稣,人民对待伟大领袖,天使对待上帝,和尚对待西天佛祖。里外透彻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