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600000004

第4章 浪漫预言(2)

杨宪益在墨顿学院前方院的宿舍里挂了一幅幅他亲手绘制的中国地图,地图展示着不同朝代各个诸侯国的疆域。正是从这些地图上,格莱迪斯看到了杨宪益的爱国情怀和丰厚的历史知识。同时,杨宪益爱好古代诗歌,常常出于兴趣翻译几首唐诗。他信手拈来的翻译往往令同学们钦佩不已。时任学生报编辑的邦尼就把杨宪益翻的唐代诗人李贺的几首诗刊登在了《察威尔报》上,并撰文介绍杨宪益,还配上了他身着长袍的儿时相片。邦尼这一不无幽默的版面设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让杨宪益小出风头。而杨宪益翻译的李贺的诗句,则再一次打动了格莱迪斯的心:“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童年的北京印象原本就让格莱迪斯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保有浓厚的兴趣,与杨宪益的相遇相知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她与逝去的童年和遥远的中国的距离。主修法文的格莱迪斯在杨宪益的影响下转了专业,改学中文。

当时在牛津教授中文的修中诚牧师(E. R. Hughes)很高兴门下收进一个主修中文荣誉学位的学生。修中诚早年在中国的福建一带传教,他的中文学识完全局限于四书五经及宗教典籍,而且口语颇具闽南风格。所以格莱迪斯对导师指导的阅读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杨宪益便给格莱迪斯推荐一些古典诗词、唐宋传奇以及更近代一些的散文作品。这些读物确实比导师修牧师的教材更有趣味,而且格莱迪斯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杨宪益。杨宪益已经在1938年春季通过了拉丁、希腊古典语文荣誉学位的资格考试,随后还需要再修一门人文课程才能完成荣誉学位的学业,杨宪益便选了法国文学。学习了一段中古法语之后,随着格莱迪斯放弃法文转修中文,杨宪益也从法语转修英国语言文学。虽然他只学了一两个学期的中古法语文学,但这一短暂的经历却在日后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可以想象这对风华正茂、彼此倾心的年轻人,分别学习对方祖国的语言文学,可以互帮互学,一定是其乐无穷,事半功倍吧。

他们互帮互学的结果之一,就是把屈原的《离骚》翻译成英语诗歌的英雄偶句体(Heroic Couplet,也译作英雄双韵体)。这是英国文学中的古典诗体,始于被誉为“英国文学之父”的乔叟(1341—1400);后为德莱顿(1631—1700)、蒲柏(1688—1744)发展完善,成为英语诗歌的重要体裁。它双行押韵,每行五个音步、十个音节;因为这种体裁常被用于英雄史诗或英雄剧,所以称作英雄偶句体。

把中国古代最早的伟大诗人的诗歌以英国古典诗歌的英雄偶句体译成英文,在形式上无疑是很贴切的;在语言上又是极具挑战的。而这样一项近乎不可能的诗歌翻译,竟是出自一对比翼展翅的年轻人之手,足见他们优势互补,潜力无穷。

20世纪50年代,杨宪益应邀到中南海接受伟大领袖接见时,周恩来总理介绍他为翻译家,已经把《离骚》译成英文,这使舞文弄墨、爱好诗词的最高领袖边握手边惊异地问道:“你觉得《离骚》也能翻译吗?”杨宪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主席,想必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吧?”领袖略显迟疑,似乎想继续探讨《离骚》究竟可翻不可翻,但下面还有列队等候接见的其他知识分子代表。伟大领袖后来微微一笑,再一次握了翻译家的手,便继续接见其他人了。

杨宪益晚年忆起这段往事,认为伟大领袖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他虽然年纪轻轻就把《离骚》译成了英语,而晚年却也怀疑诗歌是否是可以翻译的。

当然翻译有不同的标准。若要把诗歌的韵、律、意都原汁原味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无疑是不可能的;翻译只能是一种再创造——在信、达、雅三方面找到最佳平衡的再创造。

我们不妨看看年轻的杨宪益和格莱迪斯是如何把《离骚》转换成英语英雄偶句体的: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Dew from magnolia leaves I drank at dawn,

At eve for food were aster petals borne.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Long did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

To see my people bowed by griefs and fears.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he way was long,and wrapped in gloom did seem,

As I urged on to seek my vanished dream.

英语是严格的双行同韵,每行十个音节。这样的翻译前提是必须精通中文、英文,古文、今文的;这样的英语韵律也必是经过再三斟酌、反复推敲的。

杨宪益曾说,他们翻译《离骚》是翻着玩儿的。可以想象得到这一对年轻人在墨顿学院的花园里的身影:或在芳草如茵的绿地上,或在树荫下的长椅上,身边摊着书本,手里捧着词典,两人耳鬓厮磨,相互切磋。他们觉得好玩儿,因为他们不仅相互倾心,也热爱语言、热爱文学,喜欢挑战他们各自的双语能力。

当然,在他们切磋学习的同时,杨宪益也讲了不少“好玩儿”的故事。他曾经问过格莱迪斯是否见过醉酒的金鱼,格莱迪斯大睁着一双蓝眼睛,不知金鱼何以能够醉酒。杨宪益津津自得,讲他小时候如何把家里的洋酒偷偷倒进鱼缸,观察金鱼们如何高亢地上下翻滚,然后一一醉死。

“好玩儿”后来变成格莱迪斯形容杨宪益的常用语,“好玩儿”也成了他们做事情的口头禅。“好玩儿”的事情,他们一定乐此不疲。

杨宪益的另一个故事,也给格莱迪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宪益有一把玩具气枪,深受周边同学的喜爱,几个要好的男孩子经常聚在杨宪益的宿舍里比赛射靶。但没多久这一游戏就玩腻了。某天晚上,有人提议他们以杨宪益窗户对面的墨顿街街灯为靶子,看谁能最先射下街灯。于是四五个调皮的男孩子开始轮流对着街灯打靶。但灯罩的玻璃实在太结实,虽然几次中弹,仍然岿然不动。正当他们不依不饶,连续作战时,教务主任从窗前经过,一颗“流弹”嗖的一声擦着他的鼻尖飞驰而过,他本能地往后趔趄了一下,然后顺着开启的窗户往里窥探。虽然屋里一片黑暗,但借着街灯黄蒙蒙的光亮,他仍然可以辨认出几个匍匐在地面,不敢抬头的男孩子。

第二天,杨宪益被传唤到教务长办公室。不管如何追问,杨宪益只承认气枪是他的,主意也是他的,不肯出卖其他任何人。虽然教务长认为杨宪益还是个不错的学生,肯定不会是这件事情的主谋,但无奈,杨宪益全部揽在自己身上,最后也就只好没收了他的气枪,罚了他二十英镑。当然,事后他的“哥儿们”都认为他很仗义、够朋友,更喜欢与他交往。虽然这是杨宪益入学第一年发生的事情,那时格莱迪斯尚没有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但后来他的朋友们常常会对这件事津津乐道。

吸引格莱迪斯的很难说清是杨宪益在中国文化方面的博学多识,还是他的幽默风趣,或是他对朋友的仗义豪迈。对于坠入爱河的年轻人,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最初的相互吸引恐怕都是始于一点、两点。杨宪益的“好玩儿”,他的博学,他的值得信任,想必都是格莱迪斯看重的品质。而对于年轻的杨宪益,他承认一开始就为格莱迪斯的美貌所动。已经满头银发的杨宪益曾经笑语:男人嘛,肯定会被女人的美貌所吸引。但年轻的他也很快发现,格莱迪斯不仅仅是外貌美丽大方,她还喜欢读书、善于思考、性格独立,完全不像他以前接触过的一些中国小姐们那样爱慕虚荣,思想肤浅。正是格莱迪斯的内在品质,使得他们之间最初的相互吸引得以发展和强化。

聪明人大概都清醒地知道没有谁会青春永驻、美貌长存,徒有其表、缺乏内涵的美貌更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爱情的持久、婚姻的坚实绝不是美貌、金钱、权力、财富可以换来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像纸牌屋一样可以随风飘散。杨宪益曾说他和格莱迪斯有共同语言,“谈得来”;而正是他们的“共同语言”——共同的志趣、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他们坚不可摧的爱情之舟: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他们始终能不离不弃,共同驶向心灵的港湾。

与格莱迪斯相爱之后,杨宪益不免回忆起在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前,导游卢克曼的预言。虽然他并不相信任何占卜算命,但他确实遇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女郎并与之相爱。这是巧合还是命运?他无意深究,不过也偶尔会想想卢克曼所言在前方等待他的“探险、猎奇和一系列美妙之事”将会是什么。

1939年6月初的一天,杨宪益和格莱迪斯在墨顿学院的花园观看露天话剧。每到夏天,学校的学生剧社就会在校园的广场或草坪上演出一些经典剧目,这是许多英美大学的传统。这次上演的是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也译作《不可儿戏》《贵在真诚》等等),舞台就搭在枝叶繁茂、树冠如穹的大树下。

当落日的余晖将西天染成玫瑰色,橙子般的太阳渐渐西沉时,一阵疾风突然而至,穿着蓝色碎花纱裙的格莱迪斯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尽管那一颤很轻很轻,站在一边的杨宪益却感知了。他脱下身上的西装外套披在了格莱迪斯身上。那还带着杨宪益体温的衣服迅速把一股暖流传遍了格莱迪斯的全身。她从西装的下摆伸出手来,抓住了杨宪益的手。两只手就这样紧紧地握在一起,直到演出结束。王尔德诙谐的妙语不时令他们开怀大笑,开心之处,他们会对望一眼,同时手捏得更紧。“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满种种可能”,王尔德的警句在他们的心里唤起了种种美好的憧憬。也许就是这次观看王尔德喜剧的经历让格莱迪斯深信,杨宪益不仅是个“好玩儿”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人。

不久后,杨宪益在自己墨顿学院前方院的宿舍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订婚派对,宣布了自己和格莱迪斯的恋爱,得到了朋友们的热情祝福。虽然杨宪益也邀请了邦尼,但他并没有出席。不难想象这一消息对于邦尼一定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从此疏远了好朋友杨宪益。至于邦尼是否把他失恋的苦痛迁怒于格莱迪斯,他们之间是否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

2008年夏,当我第一次在大英图书馆读到戴乃迭(格莱迪斯婚后的中文名字)致亲友的书信时,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关注。

抗日战争结束后,杨宪益一家随国立编译馆于1946年8月迁回南京。他们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女乘船从重庆沿江而下。途中险象环生,虽然他们搭乘的船最后有惊无险,终于到达南京,但载着他们行李和好几箱书籍的另一条船却沉入江底。到达南京后不久他们就收到了当时已在香港大学做教务主任的邦尼的来信,信中说香港大学的图书馆收到好几箱贴着日本人封条,写着杨宪益名字的书籍。原来这是杨宪益和格莱迪斯1940年回国时从牛津运回香港,被日本军队扣押的一批书。随着战争的结束、日本人的撤退,这一批书竟辗转到了香港大学,而且被熟知杨宪益的邦尼发现。邦尼在信中说,只需要杨宪益给香港大学写一封信,说明这些书是他的,香港大学就可以把这些书物归原主。“一共六百多本书,”戴乃迭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想我可以彻底原谅他了。”

为什么要“原谅”?为什么是“彻底”,或者是“诚心诚意”(原文whole heartedly)的原谅?难道失恋后的邦尼做过什么对不起格莱迪斯的事情吗?9月份回京后我便带着我的疑问去访问杨宪益。九旬老人对于六七十年前自己的未婚妻和情敌之间是否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毫无印象。他只记得自己和邦尼后来的握手言和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相互访问。

或许格莱迪斯独自承受了邦尼的怒气,甚至感情的伤害,杨宪益毫不知情;或许年轻时代的情感纠葛早已是过眼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也或许曾经的往事恰好印证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自从宣布订婚以后,杨宪益在与格莱迪斯的通信中总会以这样一句话结尾:上帝保佑你!但如果没有上帝,我会保佑你!那时的杨宪益可能万万不会想到,他们未来的生活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自己都自身难保,遑论保佑格莱迪斯和他的家庭。

同类推荐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正道直行:修涞贵自述创业心路和人生感悟

    正道直行:修涞贵自述创业心路和人生感悟

    修涞贵,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进入陌生的医药行业开始创业。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儒学理论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创立了“企业修正哲学”;他仅用22年的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了年销售收入626亿元的医药集团企业,并且以个人资产175亿元的身价荣登2016年《胡润百富榜》和吉林省首富,被尊为中国吉商领袖;他的创业案例被哈佛大学收录。本书既是修涞贵先生创业心路的真诚告白,也是他运用东方哲学素养(修正哲学)创造商界传奇的管理感悟。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名师风范:忆黄昆

    名师风范:忆黄昆

    《忆黄昆》生动具体地记录下了黄昆先生的点滴事件,以及作者亲身感受到的黄昆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并且附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娓娓道来,仿佛黄昆先生的音容笑貌又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而认识这一段历史,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黄昆院士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为世人所知,他对固体物理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宗师,殊不知,黄昆先生也是一位满怀热情、身体力行、卓有成效的优秀教育家,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用他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26年(32~58岁)在高等教育战线上为中国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研究方面的栋梁之材,使中国的半导体事业能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跟上国际迅猛前进的步伐,站在世界的前列。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热门推荐
  • 良辰讵可待

    良辰讵可待

    晴空蓝兮经典成名作,铭刻酸酸甜甜的青春岁月,写给所有曾经年少的人。离开后,我看过许多风景,见过许多人,却唯独对你一见钟情。每个女孩一生都会偶遇这样两个少年:一个是心头的刺,它要你痛你就得痛;而另一个,是胸口的朱砂痣,无法磨灭记忆深刻。苏良辰,她携有情郎即将择日待嫁。凌亦风,他成为传媒大亨衣锦荣归。五年前校内一对人见人羡的爱侣,却因为种种误会分道扬镳,五年后再见却处处感觉命运的讽刺与挑弄。原以为一切早成定局。只是当两人再度偶遇时,翻涌的记忆无力可挡。
  • 地铁歌手

    地铁歌手

    北京的各类酒吧营业时间通常是上午十点或十一点到凌晨三点。上午十点半,林振强不慌不忙地走进了位于后海酒吧一条街的尘缘酒吧。尘缘酒吧刚刚重新装修好,老板叫庄重,是个四十来岁的河北人。他不太喜欢酒吧原来的格调,重新装修了一番。几天前开张营业,目前酒吧还缺一名驻唱歌手。林振强运气还不错,进去时庄重正巧在酒吧。林振强直接说明了来意,庄重问林振强:“你以前唱过歌没有,有没有舞台经验?在酒吧唱歌,得会调动客人的情绪,把氛围搞热闹。”
  •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贯穿主线的是与魔族的战斗,就是勇者去打魔王,然后打更高等级的魔神。(故意这样写介绍的,其实还能看啦。)前期是情况好点的盾勇画风,中后期稍稍带点萌王的感觉,能力是幻想塑造。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狂追前妻

    狂追前妻

    她不过是去参加‘姐姐’的婚礼,怎么会遇见她的前夫?前夫不是别人,还是即将成为她姐夫的新郎?遇见就遇见了,他居然大发神经,从此粘着她!将她身边的男士全部列入头号威胁目标!不过她一向是向前看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回头!即使是他也一样!【片段一】苏珊妮:你想清楚了,她不过是三流大学毕业的私生女!华美婷:和她妈一样,就知道和别人私奔,这样的女人安氏能接受吗?安昊翔:小寒才是我的新娘!苏寒:“姐夫,你赶快结你的婚去,别在这里碍事!”【片段二】安博易:小寒,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吧?苏寒:我没空!笑笑:妈咪晚上要陪我!安博易:叔叔和妈咪一起陪你好不好?笑笑:不好!安博易:……秦浚川:小寒,晚上一起吃饭吧?苏寒:好!安博易:……笑笑:秦叔叔在我放心!笑笑看家!安博易:……【片段三】安昊翔:笑笑,告诉爹地你妈咪在哪里,爹地送你个游艇!笑笑:首先,安昊翔先生,你不是我爹地。然后,想贿赂我怎么可以这么抠门!安昊翔:……庄泓扬:笑笑,叔叔送把那个F—104送你,换你妈咪的消息!笑笑:庄叔叔,是A型的吗?庄泓扬笑着点了点头。笑笑:好!成交!安昊翔:……【片段四】安昊翔:小寒是我的!庄泓扬:那是曾经!安昊翔:未来也会是我的!秦浚川:现在她是单身!庄泓扬:是谁的还不一定!安博易:哥,我也有机会!安昊翔:……庄泓扬:个凭本事,公平竞争!声明:此文不是回头文的说!!!话说雪人建了一个读者群,大家有兴趣的就进来看看吧!!嘿嘿!欢迎大家都来哦!!
  •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锦绣夫人:侯府我做主

    数年经营,却因一朝穿越付之一炬。她咬牙重来,誓要在这古代,活出自己的姿态!侯爷:“女人,你别太猖狂。”她傲然一笑,“这府上,我说了算!”某男微微眯眼,“是么?”翻身,压倒之!某女掀桌!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象棋又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象棋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只是在华人居住的国度和地区才有,洋人也开始迷上了中国象棋。象棋作为开发智力、健康有益的活动,深得广大青少年儿童喜爱,他们已成长为繁荣棋坛的一支浩浩荡荡的生力军。放眼神州大地,不少大中城市已纷纷开设棋校,有的地方还将棋类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之中,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妻证道

    杀妻证道

    行走命运河流,手握诸天万界反本溯源,乱因果,夺本源;(“哎,诸天万界那么多妹子,你会不会吃醋啊”“哼,别拿我和那些妖艳货色比,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