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埋怨比较多,牢骚比较多,因而苦恼也就比较多的情况,魏书生提出了“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的思想,他说:“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潜能上。”他的这一思想同样发人深思,促人惊醒,也是给我们许多人指出了一条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成功,同时也是追求快乐的途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大如意的,有的甚至相当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态度可以是多种的,而我们许多人则是不自觉地采取了怨天尤人,埋怨抱怨的态度。然而,我们的埋怨几乎是不起任何作用,而且会把我们自己搞得很烦乱苦闷,这也是我们烦恼的一个根源。所以,魏书生奉劝我们,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他认为,一个人最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是改变自我,多学习,想办法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困境,做出成绩,走向成功,走向快乐。
人是生活在人群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和别人处关系的问题。人和人的关系应该处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照顾,这样,大家无疑心情愉快,其乐融融。然而,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并非都处得好,而是相当多的不好,或互相敌视,或互相冷漠,或互相指责抱怨,或互相争斗不休。这样的情况,大家的心情怎么能快乐呢?人和人的关系处不好,这也是许多人烦恼多、快乐少的一个根源。对此,魏书生提出“人和人应该是合作互助的。”“助人是快乐”他在一次报告中曾这样形象地说:“我们大家看这个人字,一撇一捺,互相支撑,谁也离不开谁。这不是很能说明人和人是要互助的吗?”他多次讲道:“我从来不想信与人奋斗是会其乐无穷的,那只能是其苦无穷。人和人是应该合作互助的。”
在处理好人与人关系问题上,魏书生又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不神化人,二不鬼化人。”他解释说:“对先贤先哲不神化,对英雄模范不神化,感到孔子、诸葛亮做点错事,说点错话很正常,才会觉得他们在那个时代做了那么多的好事,说了那么多的至理名言是多么伟大。对优秀教师、先进学生不神化,才感到老师们,学生们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断追真、向善、求美的品质是多么可贵。”“对小人、对坏人、对犯人都不鬼化,他们幼年、童年、少年原本心中都有善,是社会的恶先施加于他们,才诱发助长了他们的恶。既已成阶下囚,就该帮助他们心中善的种子再萌发再长大,以帮助他们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对后进的学生,我们更不该指责、数落、埋怨、强化他后进的一面,那只能使他更后进。”
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造神”的运动,曾经弄虚作假塑造了许多“高大全”式的人物,也曾经大肆地鬼化人,不仅是把许多善良的好人鬼化,而且也把许多伟大的领袖、为民族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革命家鬼化。这对我们国人思想的影响是很大很坏的。所以,魏书生提出的“不神化人,不鬼化人”的思想是有很强针对性和很大现实意义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别人和自己,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魏书生所说的,多互助,少互斗,不神化人,也不鬼化人,我们就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别人和自己,就能处理好和别人以及和我们自己的关系,我们就会减少许多的烦恼,就更多地感受到快乐,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地走向和谐。
人生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地生活?这无疑是一个很重大的,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在我们中国,在两千年以前,孔子、老子、墨子等先贤先哲们关于人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探讨,也都提出了他们的思想方案。孔子认为人们要生活得好,大家都要讲仁义道德,大家都要讲“礼”,于是他提出了仁治仁爱的思想,提出了许多要人们遵守的伦理道德。老子认为人世间的事情也和自然界的事情一样,是有规律的,人应该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主张人应该清静无为,应该去欲去私,应该知足,应该谨慎,明哲保身。墨子认为人世间应该和谐,主张人和人应该互相关爱,不要互相争斗,主张“兼爱”、“非攻”“交利”。古先贤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思想虽然还都不全面,但他们还是做了非常可贵的探讨,他们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对我们今天的人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然而,中国自汉代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大家就都按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儒家大师们说的一套办,也就很少有人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了,这不能不导致中国人的思想保守、封闭,不能不导致中国人的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和创造性,不能不导致中国人的生活单调、呆板、苦闷、缺少快乐。从历史的角度和中国人生存的现状看问题,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到,魏书生作为一位教育家,他能认真地关注、研究探讨普通大众的人生问题,提出了“快乐人生”、“合作互助人生”的系统思想主张,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精神楷模
2006年4月的一天,笔者在互联网上随意地点击浏览,当点击到魏书生专题的时候,一则消息令笔者不由得眼睛发亮,心情为之激动。这则短消息的内容是——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魏书生“精神楷模”荣誉称号。这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继授予魏书生“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功勋教师”“模范校长”等荣誉称号后的又一次授予他荣誉称号,而且,这一“精神楷模”的荣誉称号更高,高度地赞扬魏书生崇高的精神。这一崇高的荣誉称号可以说是代表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教师的心愿,笔者深感欣慰。
笔者也一直认为,魏书生只所以能够以一位普通教师起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立了令人仰慕的丰功伟绩,他之所以能够风靡中国教育界20余年,发挥着巨大的、愈来愈大的影响,这除了他超人的才华智慧之外,他崇高的精神也是铸就他非凡业绩的重要原因。
我们中华民族千百来的审美心理是非常注重精神的。我们崇拜一位伟大的人物,首先是崇拜他的精神。我们崇拜诸葛亮,不仅是崇拜他足智多谋,崇拜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我们更崇拜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我们崇拜鲁迅先生,不仅是崇拜他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我们更崇拜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伟大的人物,他们的业绩并不伟大,但他们的精神非常伟大,光照千秋,人民对他们也是无比地崇拜。如汉代的苏武,南宋的文天祥,清代的林则徐。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难,虽九死而未悔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魏书生是千千万万人崇拜的偶像,他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名人20余年了。20余年来,魏书生经受住了名利和时间的考验,他始终能够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平常的心,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奋斗、奉献,所以,人们对他崇拜的程度愈来愈高,对他的评价也愈来愈高。这在魏书生来说,没有一种广阔的胸怀,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没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万难做到的。
魏书生的精神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大课题。以笔者粗浅的研究分析,崇高的魏书生精神的重要方面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工作,忘我劳动的精神;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坚持真理的精神;科学民主的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魏书生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他爱学生,爱工作,爱教育事业,爱祖国,爱人民,爱普天下的芸芸众生。他是伟大的爱国者。
我们大家都非常惊异钦佩魏书生当年对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那种非常顽强执着的追求,他苦苦地申请了6年,总共写了150余次申请,达到了非常痴迷感人的程度,终于感动了“上帝”,夙愿终于得偿。我们大家评议这件事情的时候,议论感慨比较多的是,魏书生非常的执着,非常独特,他对教师工作、教育事业情有独钟,非常热爱。这样的评论是没有错的,魏书生的确是非常的执着,他对教育事业的确是非常热爱。他的这种精神已令我们常人望尘莫及,钦佩不已。然而,我们仅这样认识问题似乎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他的这种对教育事业非常执着热爱的深处,还潜藏着他炽热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当年那样顽强执着地追求一份普通教师的工作,立志要当教师,从根本上说,他是认为自己找到了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的最好途径。鲁迅先生当年为了有效地报效祖国,他毅然弃医从文,选择了文学的途径,但他同时也认识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他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选”魏书生也正是认识到了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并结合他自身的特点——他非常喜欢孩子,非常喜爱教师的工作,于是他才能下那样大的决心,非常执着地,不顾一切地要求去当教师。他也在日记中表达了他的心迹,他写道:
教育事业是祖国的明天,谁关心明天的祖国,就应该关心今天的孩子,谁对今天的社会民主不满,谁不希望再有整人的政客,损人的奸商,就应该努力从孩子们教育做起。我希望将来的孩子们不会有今天这些落后、腐朽、狭隘的东西,不再感受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感受过的愤懑,忧虑和遗憾。
从这一段话里,我们不是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当年执着选择教师工作的纯洁高尚的动机吗?他是把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我们才能认识理解魏书生那高山一样的精神境界和大海一样的情怀,我们对许多问题才能想得明白。否则,我们总是觉得还有许多问题像谜一样地解不开。
一切让我们无比崇拜的伟大人物,他们都是伟大的、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也是伟大的爱民者。他们能够胸怀祖国,胸怀天下,所以他们的胸怀无比广阔。他们能够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能够以天下为己任,能以爱祖国,服务于祖国,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生最高理想,为人生最高荣誉,为人生最大快乐,所以他们就能做到无私忘我,他们就能发挥出人生最大的聪明才智,他们就能建立起伟大的业绩,他们常常就能有惊世骇俗的举动,他们的精神境界就非常崇高而广阔。
林则徐因为深深地爱国,所以他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即使“禁烟”失败了,他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发配边疆,他也能坦然面对,不怨天尤人,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事做贡献。张学良将军因为深深地爱国,所以他能顶住巨大压力不做“东北王”,易帜归俯南京政府,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也是因为深深地爱国,他才和杨虎城将军一起果断发动“西安事变”,并于事变后不顾个人生死荣辱,送蒋介石回南京,受到蒋介石50余年的幽禁而坦然面对,无怨无悔。周恩来总理因为深深地爱国,所以他能够在许多国家民族重要的关头表现得大智大勇,无私无畏,奋不顾身。
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只要他深深地爱祖国,爱人民,只要他富有爱心,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高尚,品质就会变得优良,他就会有不同凡响的举动,他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雷锋是这方面的典范,魏书生也是这方面的典范。所以,我们研究魏书生的精神,首先应该深刻地感受他那颗博大的爱心,我们只有从爱国爱民的深处来研究魏书生,我们才能感受到他无比广阔的胸怀和无比崇高的精神。我们应该看到,魏书生所作的一切选择和努力,他都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考虑的,而不是从他个人的利益考虑的。譬如说他既当校长书记,又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又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40余项社会兼职,每年外出开会作报告140余天……他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是常人的十余倍甚至几十倍,我们称他为“奇人、超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不知道少负担一些事情轻松吗?可是,在他这位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的人心里是不会这么想的,他想的是要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情,做的越多他心里越快乐。这就是精神境界的不同,人的行为也就不同。他在《善于比》一文中说:“机遇要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要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
他说:“我崇敬雷锋,把为人民服务当做最大幸福,也崇敬马克思为全人类服务的开阔胸襟,更崇敬敬爱的周总理把最后一口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的伟大人格。尽管我经过毕生的努力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但朝着这种境界攀登,本身就是进步,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一种幸福感”。从这一段话里,我们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工作,为什么要那样忘我地工作。
再譬如说,魏书生已经很早出名了,很早已经名满天下了,已经得了很多很高的荣誉,他似乎已经走到了人生事业的峰巅,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他的年事也比较高了,按说他应该缓行了,应该放松一下了,但是他没有。他依然是像年轻时候一样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旺盛的精力,他始终是在忘我地、刻苦地工作。他当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已有十年了,十年来,他除了作好教育局长的工作,领导指导全盘锦市的教育工作外,他仍然有40余项社会兼职,仍然要经常外出开会。
除此之外,他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一直坚持到全国各地为教师们作报告,为家长们作报告,为社会各界人士作报告。他到全国各地作报告一般都是利用双休日,星期日晚上赶回盘锦,星期一照常到教育局上班。他这样做多辛苦啊!可他不认为这是苦,而是觉得这是快乐和幸福。他就是要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情,多做贡献。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没有强烈的爱国爱民之心,能作到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