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400000009

第9章 房地产税的经济效应(4)

米斯科夫斯基(Mieszkowski,1972)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地方房地产税的归宿,认为房地产税是对地方资本使用所征收的扭曲性税收。这种观点被称为房地产税归宿的资本税论(Capital Tax View)或新论(New View)。新论把房地产税的归宿分成两个部分:利润税和消费税。新论假定全国范围内资本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在整个经济中几乎所有的地方行政区都广泛使用房地产税,就相当于对所有资本征税,资本所有者作为一个团体担负了全国房地产税的平均负担。米斯科夫斯基把房地产税的这一特性称作房地产税归宿的“利润税效应”(profit tax effect)。房地产税税率高于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会导致“消费税效应”(excise tax effect),即在高税率的行政区域,房地产税使资本流出该地区,从而降低了当地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的生产力以及对这些要素的竞争性回报,提高了房屋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与此同时,资本流入低税率的行政区,使该地区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上升,并使房屋和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从全国范围来看,消费税效应趋向于在总量上相互抵消。因此,利润税效应是决定房地产税归宿的主要因素。

米斯科夫斯基是根据哈伯格关于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新论的,在模型中没有考虑地方公共支出水平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佐多和米斯科夫斯基(1986)在重构房地产税新论模型时假设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古诺-纳什竞争,在个人效用函数中明确包括了服务水平并允许存在个人对公共服务偏好的差异,还包括了土地利用分区的简单形式。新模型推导出房地产税归宿的利润税成分和消费税成分的明确表达式,证明了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地方政府提供越来越少的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证明了在标准的新论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各种蒂博类型的特征并不会改变初始的新论模型的基本结论。

考虑到房地产税的地方特性,Zodrow 和Mieszkowski分析了由单个独立行政区发起的税收变革的归宿问题。假设一个小行政区提高了对资本征收的房地产税,这一提高会驱使资本从该地区流向经济中的所有其他地区,使得整体的资本回报率稍微下降一点。全国资本收入的总体下降正好等于该税区得到的税收收入,也就是说,资本承担了全部的税收负担。这正是新论中的利润税效应被运用到解释单个小税区房地产税上升问题时可能产生的结果。从地方的角度来看,高税率导致的资本外流减少了该税区内流动性较低的要素(土地和劳动力)的回报率并(或)提高了地方消费者须承担的商品价格,尤其是在短期内,资本是无法流动的,地方消费者和要素所有者承担了为地方支出融资的房地产税负担。

新论认为,房地产税扭曲了资本(包括住房资本)的配置,还扭曲了地方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决策。由于地方政府担心房地产税税率太高会使资本流出该区域,倾向于选择较低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一般均衡分析表明,每个社区都对当地资产征税,平均税率可以看作全国统一对资产征税的税率,各个群体支付的平均房地产税率就是对所有资本征税的税率。因为高收入家庭的资产多,他们承担的税负也多,所以房地产税是累进的。从单个税区来看,征收房地产税会带来两重负担:全国范围内的负担,主要体现在整个经济范围内的总体资本回报率下降;地方负担,由地方劳动者和土地所有者以及本地消费者承担。因此,从全国来看,房地产税是累进的;从地方来看,房地产税是累退的。

三、房地产税归宿的受益税论

受益税论(Benefit Tax View)认为,房地产税是当地居民对所获得的公共服务的付费,充当了人头税的功能, 既是受益的也是有效的税种。受益税论是从蒂博(1956) 关于地方公共支出决定理论的模型中延伸而来的,汉密尔顿(1975)和费希尔(1975)首先提出,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作蒂博-汉密尔顿模型。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流动性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加上合理的投票行为和分区制,以及(或者)将地方财政差别体现在房屋价格中的资本化行为,能使地方房地产税变成受益税——为所获得的地方公共服务而支付的费用。

在蒂博模型中,个人考虑选择社区居住的一个要素就是社区中可供选择的税收和服务结构——居民将要承担的税负和居民将从公共服务中享受到的受益是否对称。如果有许多社区,每个社区的服务和税收组合互不相同,那么,人们将选择给予他们最大满足的社区。如果某个居民对某个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由此所应负担的税收不满意的话,那么他就会选择离开,到他所喜欢的地方居住,支付因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税收。这样,人们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解决了地方公共品的需求偏好揭示问题。根据这种观点,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和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消费者“用脚投票”共同作用,确保了在各个地方社区内个人对地方公共服务的需求水平趋同,在这些社区中,地方公共服务得以有效提供。

在蒂博模型的初始版本中假设所有的行政区域完全依赖于人头税融资。汉密尔顿(1975)将房地产税融资加入了蒂博模型,其结论是:在所有的社区内,不仅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趋同,而且人们在房屋的消费上也趋同,人们不会因为房地产税的征收或增加而调整他们的房屋消费,因此,房地产税被有效地转化为人头税。人们根据自己对房屋的偏好和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进行分类后进入相应的社区。此时,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因为房地产税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人们为享受地方公共服务所付的一次总赋税(lump-sum tax)。用于房屋消费的资源配置也是有效率的,而且不存在通过地方公共部门对家庭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情况。

奥茨(1969)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社区间地方房地产税和公共服务“资本化”为住房价格,能够很好地说明房地产税可以看作为地方公共服务支付的费用。汉密尔顿(1976)考察了社区内的财政资本化状况。在他提出的模型中,高度流动性的家庭对住房有不同的需求,并且房屋的供给是固定的,社区内的财政资本化还是使地方房地产税转变成一种纯粹的受益税,即使社区内房屋价值不同。在趋异社区(指社区内的房屋价值不同)内, 较昂贵的房屋不得不打折出售,其折扣等于其财政差额——将来所需缴付的所有房地产税与受益之间的差额的现值;同样,低价值的房屋则以较高的价格出售,溢价反映了未来所付的税收小于所获得的公共服务的差额的现值。结果,任何财政差别都被完全资本化了,资本化意味着在昂贵的社区购买低价值的房屋以便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当地公共服务的策略是无效的。所有的家庭都为他们所获得的公共服务付费,房地产税被有效地转化为一种人头税或受益税。

房地产税的受益论被费希尔 (1992)拓展。费希尔认为,分区(Zoning)法规已经足够严格了,完全可以将房地产税转化为一种受益税。他指出,分区法规并不限于规定一栋房屋所能占据的最小土地面积,还应当包括各种其他的法律规定,如对建筑缩进、高度限制,不同建筑标准的规定等。这些涉及广泛的分区工具已经非常灵活,足以使地方政府对资本存量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足以阻止“地方公共品搭便车问题的流行”。

受益税论认为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实际上不是一种税,而是一个人为能使用社团服务和设施而自愿缴纳的费用,税收起到价格的作用,引导个人做出经济效率最大化的决策。受益税论考虑了支出收益和税收负担,两者由同一方承担,税负和收益在边际上相互抵消。其净效应既不是累进的也不是累退的,而是分配中性的,不会造成任何行政区域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同类推荐
  • 中欧名师讲坛录

    中欧名师讲坛录

    本书辑录了一批中欧名师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前沿观点。值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本书的付梓可以让更多人分享中欧的学术和思想盛筵。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中,雷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晚清绅商的生存状况,结合当时的政治、外交,交代绅商的发展高潮与困境,窥探绅商的转型阵痛。你想知道的现代商业史,都在这里了。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热门推荐
  • 逆天狂妃之邪王轻追

    逆天狂妃之邪王轻追

    两人没相遇之前——玉子歌冷漠脸:“老子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杀手。”墨卿面无表情:挨劳资一下让你死!遇见了之后——“辣鸡。”“死狐狸。”两人相视,皆是看对方不顺眼。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伤害,互相挖坑。再后来,为了坑对方到底,他娶了她,她嫁了他。新婚之夜,她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对他说:“娶了我,坑你一辈子!”“不嫁我,赖你一辈子!”华丽又魅惑的声音带着霸道。于是就这么坑着坑着,两人都将彼此的一辈子给坑进去了。
  • 灾祸的降临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灾祸的降临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沧雪魔界

    沧雪魔界

    道无情,魔有义,这是一个凡人成魔的故事!热血拼搏、王者之路,自己加冕。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半面仙

    半面仙

    她说:我死后三年,你能不能不要娶其他女人?他答:我一辈子只娶你一人。她笑着离开,再次醒来,他已经娶亲,距离承诺不过才一年不到的时间,他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在他之前遇见你。她笑:命不由人,即使我先认识你,爱上的还会是他。他说:我会等你,哪怕是一辈子。她再笑:何苦将如梦年华浪费在我这样一个执迷不悟的人身上。
  •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所揭示的谶纬对东汉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帝国的日常运作及其意义、东晋南朝文化的特点和来源、十六国北朝的胡族政策、唐初对周边民族文化的整合、中晚唐对南朝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赵宋“祖宗之法”的基本精神、宋代士大夫对为政之道的探索和实践、元明政治的君主集权专制特征、宋明之际传统政治文化嬗变等,已大致显现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脉络,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所贡献。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归来

    嫡女归来

    杀我皇儿,弑我亲母,夺我后位,抢我荣华富贵,还将我活生生烧死。你可想过,我还能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搞垮了美国

    谁搞垮了美国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 剑君系统

    剑君系统

    古武家族天才少年徐楚,穿越至异世,拥有剑君系统,身负家族血海深仇,毅然踏上剑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