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1700000005

第5章 成长期孩子常犯的毛病(4)

倔犟、固执、拒绝、压抑——一些逆反心理较强的孩子有时候甚至会想尽办法,让原本十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他们不是用蛮横霸道的方式处理身边的事情,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持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与这种倔犟、顽固同时存在的是,他们也有积极的一面。这些逆反心理强的孩子中有许多都是异常聪明的。他们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反驳父母、老师的教诲,而且思维敏捷、行为果断。这一切都不足为奇,可以说是青春期孩子必然会产生的心理现象。家长或老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渡过“多事之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孩子不但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反而会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是指孩子为了维护“自尊”,而对父母或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的一种心理状态。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阅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孩子中常会有“不听话”,与他人尤其是与父母和老师“较劲儿”、“对着干”的现象存在。这种与常理相悖,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如果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在表现形式上它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孩子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为寻求“科学”的根据。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是与创造性素质有着根本区别的,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不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逆反心理具有如下的特点:1.盲目性孩子因为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著。但他们又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儿无处使”的心理状态。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使劲儿”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社会性

现在的孩子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另外,一些不正之风,也给他们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孩子往往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3.感应性

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在校的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对之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风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4.自发性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是以某事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具体表现是,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痛快;有时看到别人那样干,也跟着干,这一从众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表现。

5.可变性

青春期阶段,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家长善于引导,可以对其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有的孩子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心理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逆反心理在孩子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的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而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法消极抵触、蔑视对抗等。

青春期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诱因。从主观上讲,与孩子青春期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的转变有关;从客观上讲,则与家庭和学校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极端的“逆反心理”,会导致孩子对人和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委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心理学家认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主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孩子到了青春期,思维方式由童年时的形象思维,渐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方式。伴随这些变化的一个特殊转变,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清晰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强烈。

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做小孩儿,要求以成人自居。但是,他们的世界观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他们会通过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示自己的“成人感”。

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都倾向于批判态度,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也是由于教育不当所造成的。具体表现在:(1)教育思想“僵化”。有的教师或家长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不研究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的修养贫乏:他们不了解受教育者,不能掌握教育规律,更没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育人。

(2)教育形式“封闭”。有的教师或家长坐而论道地进行说教,既无新鲜感,又无针对性,青春期孩子对此没有兴趣。千篇一律的报告,不着边际的谈话,对青春期孩子缺乏吸引力,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教育方法多用“注入式”。有的教师或家长习惯于把思想教育工作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从“管”字出发,置孩子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单方面地给孩子灌输道理,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孩子就范。有的定下许多禁令,要求孩子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安排和灌输。这是一种看管型的注入式思想教育,其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只会按教育者的眼色行事,离开了指示灯就不会走路;而另一部分主张自立、自理、自治的孩子则与家长、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情绪抵触,甚至对立。产生逆反心理。

(4)教育内容“单一化”。对不同层次青春期孩子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平、思想深度,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种思想教育内容的层次要求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低层次有待于向高层次发展,高层次中又含有低层次的内容,应该是有层次、分阶段、有机地对青春期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由低向高攀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目前的教育内容是简单划一的,用统一的模式把人框起来,从一个起点上进行教育,采用一般化的教育方法。这种“单一化”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收效甚微,十分不利于孩子个性、特长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应当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而这种按一个模式塑造人的思想教育的做法,则恰恰是违背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这不能不说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其实,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成长到十二三岁时,往往产生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不顺从”、“不耐烦”的情绪。

同类推荐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
  • 改变孩子一生的36堂人生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36堂人生课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把他推出门去历经风雨;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让他去错误中寻找真理;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放手让他自己学会为自已负责,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做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让他成为一个完整而健全的人。”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热门推荐
  • 裴伽纳的诸神·译言古登堡计划

    裴伽纳的诸神·译言古登堡计划

    《裴伽纳的诸神》收录了爱尔兰奇幻小说家洛德·邓萨尼的两部作品。讲述了时间开始前,居住在裴伽纳的诸神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这是一本蕴含爱尔兰风情的神话故事,我们看到命运之神和机遇之神的博弈;早晨和夜晚相遇;瘟疫偷偷穿过人群;神明牵着雪崩坐在山上……在这些故事中又蕴含了生死、信仰等哲理。如此不同,如此美妙。
  •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在书中,作者带着成年的疑问去回忆自己童年的点滴故事,在家族、乡土、城镇、社会的广阔画幅中,描绘了时代的变迁,涉及了传统、亲情、教育、文化等诸多话题,是一部画面温暖而思考冷静之作。
  • 总裁太坏

    总裁太坏

    “叶落你个贱人!”那天,他把一叠照片用力的甩在她的脸上。“你不配做我郝家的女人,滚!”她被扫地出门。
  • 毒医杀手:倾落天下不负君

    毒医杀手:倾落天下不负君

    她是21世纪的毒医杀手,他是玄灵大陆的千面圣尊一场死亡的穿越,让他们的命运从此交错从开始的死缠烂打,避之不及;到后来的相忘江湖,苦苦追寻到底谁忘却,谁执念当魂雨化去,洗净所有气息是灰飞烟灭,还是再度重生当羽化之后,归于远古混沌是彻底放手,还是继续苦寻无数个日夜难眠,期盼你熟悉的怀抱入骨的相思,可否为你博得一线生机如果能再相见,不管你是否记得,我都要紧紧抓住这一世,哪怕以死为价,我也要同你一起逆转这天命
  • 农家小医妃

    农家小医妃

    民间传闻狐媚祸主,号称医毒天下第一的妖后孟长宁终于被陛下处死,大快人心!却不想孟长宁重生为农家女林长歌,还摊上了一家子奇葩,娘亲软弱无能,还有一个病秧子弟弟,在家地位堪忧。林长歌决定摆脱这种生活,重操旧业发家致富,然而她实在太穷了,连药材都买不起,林长歌抹了把辛酸泪,走上了漫漫筹钱路。赚钱打脸斗奇葩,调香致富好发家。村口住了个万人迷冰山少年,有钱有颜还有可能当官,迷倒姑娘一大片。钱串子林长歌道:我替你挡桃花,卖你的字画赚钱如何?协议达成!林长歌本以为自己扮猪吃老虎,却没想到最后被老虎惦记上了。
  • 空亡屋

    空亡屋

    世上有一种屋子,屋门永远开一半,关一半。开着的一半,代表活人进来。关着的一半,代表死人进来。这种屋子,叫做空亡屋。而我,正好是其中一间空亡屋的屋主。三年的时间,见识了缠人的恶鬼,也见识了缠鬼的恶人。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槐香

    槐香

    村里曲里拐弯的街道还是那个老样子。没有一点章法。多少年了,日复一日地被人踩着,谁也不会在意,只是那一座座老屋,在光阴的脚步中愈发显得老态龙钟。走过几条小巷,就是村头了,一处破破烂烂的院子突兀地立在小河边上,小院有几十年的时光了,院墙上方有些地方的石头已经塌陷了,村里人走过时,院里的景致会多多少少地收在眼底。那棵老槐树比小院还老,树身粗粗的,爬满了深深的褶皱。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比老槐树还老的女人槐花几乎天天就坐在这棵老槐树底下,嚼着一桩桩发了霉的往事。
  • 韶酒无华

    韶酒无华

    山城别离,放眼大洲,无处寄身。湘城云涌,山雨欲来,无奈离身。京都繁华,楼阁染冬,此情可寄。尹家长少,山城野子,性别,女。老母无金,老父无官。为活命而离开山城的她,今后漫道,必定命途多舛,毕路坎坷,且看她一介小人,如何以己之戟,破天之云。
  • 抗日之暴力军团

    抗日之暴力军团

    华夏闪电特种部队总教官雷战,重生抗日时期!他的到来,让小鬼子闻风丧胆!他的存在,让小鬼子寝食难安!他的名字,让小鬼子夜不能寐!他的队伍,杀小鬼子屠鸡宰狗!他,就是雷战,小鬼子眼中的恶魔!他,就是雷战,小鬼子眼中的杀神!“逆鳞——龙之逆鳞,触之必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