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2400000004

第4章 挹翠叠泉(4)

说是“秘宅”,当然也不是凭空杜撰。戴笠老宅从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前二后三,庭院狭小,但300多平方米的楼房,竟有122扇窗、85扇门,间间相通;楼内明梯暗道,环环相扣,体现了屋主机关算尽的职业特点。这是戴笠1943年自己设计并建造的,曾长期作为公社和乡政府的办公场所,因而得以保留,并终于向世人开放。江山人抓住机遇,敢打和巧打“戴笠牌”,这是需要智慧、需要胆识的。

江山市的地标江郎山,被誉为“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如今已是国家4A级景区。我到过不少丹霞地貌景点,江郎山的天生雄奇及其景区的精心打造,确有过人之处。

江郎山海拔824米,不算太高,但在众山之巅,三块巨石拔地而起,呈“川”字形排列,高369米,人称“三爿石”。这里自古游人不断。白居易《江郎山》诗云:“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开发者独具匠心,在景区入口处凿一水塘,一泓清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矗立天半的江郎山。塘边一樟,郁然深秀,冠如巨伞。我们到时,正是秋高气爽,阳光明丽,只见天半江郎,水中倒影,远山近水,如诗如画,一眼望去,这偌大的世界都浓缩在一方小小的水塘之中。这个精品细节正是画龙点睛之笔,虽着力不多,却成为遥看江郎山的最佳点。我想,游人即便是不想登山,在此遥望之后就打道回府,也会有不虚此行之感。

上车再行10来分钟,便可到达江郎山麓。在登山小路口,一幅石刻的登山线路图让你非看不可。这里标出的不是通常的一条华山道,而是提供了诸多登山线路供你选择。

在“三爿石”右侧有三座小山,其中为纪念徐霞客而建的霞客亭,就耸立在徐霞客曾三次登临过的地方。这里是江郎山的正面,是近距离观山的最佳位置。

从霞客亭下来,穿过“一线天”围绕“中爿石”行走一圈下山。这条线路不长,景色绝佳,成为众多游人的选择。

在“一线天”小道的顶端问天坪,即江郎山的背面,又有小道可抵“三爿石”中最大最高峰,上面建有问天亭。从这里登山虽然较为艰难,但“会当凌绝顶”,便可饱览江山如此多娇。

这三条游览线路都是1987年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的精品线路,游人可视体力和时间状况,自行选择。当年,徐霞客上不了“三爿石”,只得近距离观赏;戴笠曾约同学到此,仅爬过“一线天”,却无法零距离接触问天亭。如今,江郎山被彻底征服了。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一行先到霞客亭,再走“一线天”,环绕“中爿石”走了一圈,大约一个半小时。沿途,两石壁间,刀削一线,石阶小道,拾级而上,边走边歇,仿佛天山人间,难怪专家称此“一线天”为全国之最。我走过多处“一线天”,的确唯此为高,唯此为美,唯此为雄,唯此为奇。

各景点在出售门票的同时配发纪念票,又叫纪念券,纪念票不算精美,但很讲究。比如江郎山风景管理局印制的“纪念券”,就颇有导游和收藏价值:正面是从景区门口水塘处拍摄的江郎山全景照,蓝天、丹峰、碧水、倒影,风景如画;背面是两段文字说明和一幅风景名胜区交通示意图。其中,一段文字介绍江郎山,一段文字推介清漾村。清漾古村,距离江郎山只有4公里,1500年间出了8位尚书、83位进士,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和蒋经国母亲祖籍地,至今仍保留着一批珍贵的毛氏族谱和胡适题写的“清漾祖宅”匾额。清漾村近在咫尺,到了江郎山你还挡得住往游的诱惑吗?

仙霞关与戴笠故居糅为一体,江郎山与清漾村巧妙连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景区规划与景点开发齐头并进,这就是精明的江山人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和有效整合旅游资源,认真琢磨和奋力开拓旅游市场的手笔。成功属于江山人。

2009年11月

名校的风采

名校的风采从何而来?到过安徽桐城中学后,这个问题的结论就更清楚了。

桐城中学于1902年由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创办。吴汝纶先从政,后办教育,曾是曾国藩、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历官深、冀、寿州知州,但他不愿久宦,辞官后主讲保定莲花书院,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时人评价他: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之求;为文长于议论,说理周详,平质老练,不以文采气势取胜。吴汝纶于1902年赴日本考察教育3个月,回国后在故乡创办桐城学堂,翌年去世。

吴汝纶去世时,虽然桐城学堂才周岁,但这位创办人的办学理念,却如坐落在校园内的他的雕像,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桐城中学,成为影响长达百年并将继续影响桐城中学办学思想的灵魂。

至今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学家们称为“凝固的音乐”的半山阁,是吴汝纶当年所建的桐城学堂藏书楼,其横额“勉成国器”和楹联“后十百年,人才兴奋,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系吴汝纶亲笔题写,表明了这位办学者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在半山阁西北侧,有几株吴汝纶手植的翠柏和藤萝,成为学校的一块圣地。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创意。翠柏与藤萝,一个挺拔向上,一个匍匐在地;一个四季常青,一个寒冷落叶;一个卓然成才,一个不能自立。这种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让人过目不忘,直击心扉,意在激励学子学习翠柏,勉成国器,为国效力,不学藤萝攀附随人。这是无声的语言,却是有形的思想;这是没有墙壁的教室,却是有效的育人课堂。正是老校长的匠心、气魄和卓识,铸造成桐城中学百年不变的自主自强自信的风气。近百年来,“胚胎于此”、“陶冶而成”的桐城中学学生勇当大任立志争先者层出不穷;桐中历代老师自觉践行校长办学理念,“合东西国,学问精粹”,教书育人,代有名师。

所以,名校的风采,首先在校长的办学思想,其次是校园的特有文化。

桐城中学位于城市中心,校园面积不大,没有超大规模的操场,没有宏伟的大楼,没有豪华的校门,更不去追求表面上的焕然一新,一切都显得素朴、典雅、严谨。但其文化超凡脱俗,内涵精深,品味高雅,极富特色,置身其中,令人肃然起敬。

左光斗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恩师,校园内的左忠毅公祠,透出左光斗识才育才爱才的先师风范。桐城派首领姚鼐旧居“惜抱轩”旁的百年银杏树,虽历经沧桑,依旧枝繁叶茂,耸立云天,使后学如睹前贤风采。一个形似方尖碑的石刻柱,用麻条石制成,高不过4.3米,边宽0.34米,实在貌不惊人,毫不起眼,然而刻于其上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为梁为柱罔不宜,志重远者,不师汝而师谁”等名句,却立意高远,引人入胜,让人读之咏之,不思移步。

位于校园左侧的一座四柱八角飞檐式“后乐亭”,系该校校友、著名红军外交家、画家黄镇将军题写,让人一看油然而生敬意。新中国建立后,黄镇三回母校,激励后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立志为民族效命,为国家服务。1949年4月19日至28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二野司令部进驻桐城中学,尽管只有短短10天时间,学校也将司令部旧址和刘邓旧居,作为革命文物加以保护。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影响人的一生。新近荣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教授,已是84岁高龄,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回忆说,是读小学时看到墙上孙中山关于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标语,使他立志做科学家、革命家;其母校温州中学90周年校庆时,他赋诗“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力量。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把桐城中学铸造成陶冶学子的巨大熔炉。水流云在,百年学统,造就名校风采。

当然,铸造名校风采,根本要素还是学生的质量,学生能否“勉成国器”,决定着学校声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桐城中学我没有看到校史馆,但校长领我看了一壁的著名校友简介。朱光潜、黄镇、章伯钧、方东美、马茂元、方令孺、舒芜、慈云桂、方正知、疏松桂、储波等,这些在中国现当代史上闪光的名字,都是“胚胎于此”,其中,中科院院士就有4位。

听说安庆有黄镇纪念馆,离开桐城中学后,我特地去参观。黄镇将军一生波澜壮阔,是著名红军画家和将军外交家,其中一个细节让人赞叹不已。黄镇奉命去印度尼西亚当大使时,夫人不愿同行,认为大使夫人是“资产阶级太太”。黄镇不愠不火,在家画了一幅夫人肖像,夫人惊问何故,将军答曰:“你不同往,我将把这幅油画带去,想你时就看。”此举感动了夫人,愉快地随其出国了。这一思想工作的经典绝招,只有出自桐城中学的“胚胎”才能“陶冶而成”啊!

“龙眼钟气,代起人毫”。历史上桐城曾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两千博士出桐城”之说。区区桐城,清代散文学派影响国内外,延及二百年,令桐城人自豪,也令世人刮目。由此我想到,学校张贴大科学家、大名人的肖像、语录固然有益,但宣传本校杰出校友,使之在师生中口耳相传,更具魅力。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创新成果,无论是“驰名品牌”还是“著名品牌”,都能随风入脑,育人无声。

2010年1月

品味“两世”

2010年的夏天,中国人同时享受着上海世博会和世界杯两场豪华盛宴,视觉的感受,心理的愉悦,思想的活跃,是超乎寻常的。

上海世博会与世界杯,这“两世”都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

历史上,世博会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专利。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两年后,郑观应就在《盛世危言》中,梦想能够在上海举办一次大型博览会。随后,梁启超、张元济等有识之士也先后提出过同样的设想。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举办世博会只能是萦绕在爱国志士心头的梦想。

如今,百年圆一梦,梦起世博,风来东方。世博大旗终于第一次飘扬在发展中国家的上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表明,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志气有能力办好世博会。

自5月开园以来,浦江两岸花如海,人如潮,“地球村”内人流涌动。世博园区的天才选址和宏观布局,精彩纷呈的展馆外观设计、内部布展和主题演绎,夺人眼球的“中国红”和演艺中心,精妙灵动的科技世博等等,无不展示着创新与成功,给中外参观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兴奋和记忆。

6月,当上海世博会方兴未艾之时,32支足球劲旅挺进南非,国际单项体育规模最大、最扣人心弦的赛事开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无数球迷蜂拥而去,更多的人则目光贪婪地盯着电视屏幕,夜以继日地与现场球迷共享快乐。

品味“两世”,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正确面向未来。

眼下,中国虽然还没有提出承办世界杯的申请,没有取得进入世界杯的“球籍”,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对足球的喜爱,不妨碍中国元素绽放于南非世界杯。早在4600年前,中国就有了足球,叫“蹴鞠”或“踏鞠”;秦汉之际,“蹴鞠之戏”就从军营走向民间,并出现了职业的“鞠客”和理论专著《蹴鞠二十五篇》;唐代以后,足球的群众基础就更广泛了。国际足联官员说,“足球发源于中国”,中国确有足球的传统。

中国企业家率先进入南非世界杯。资料显示,99%的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来自江西九江恩麦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90%的“嗡嗡祖拉”,产自浙江宁海吉盈塑料文具厂;曼德拉湾球场的4万张坐椅,出自浙江余姚大丰实业公司;球迷头上的假发,手里的旗子,身上的衣服、围巾、墨镜、望远镜等大小玩意儿,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此外,还有部分中央空调设备、大屏幕制造、应急通讯系统等中高端产品和赛事赞助商来自中国。这不能不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同类推荐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热门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0年短篇小书卷。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
  • Lorna Doonel

    Lorna Doo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手空间右手幸福

    左手空间右手幸福

    一场梦醒,让她认识到社会的残酷是与金钱和地位分不开的;一场夏雨的洗礼,让她得到一个梦想成真的媒介,有了改变生活和命运的资本和动力;一次小小的易容拍卖,让她的家庭生活连迈几个台阶,也埋下了隐患;一场美丽的邂逅,让她得到了幸福的跨国姻缘;一次惊心的噩梦,让她进一步了解了生命和幸福的真谛。真心的付出,诚心的奉献,真挚的感恩,让她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成就了美满的人生,收获了亲情、爱情、友情的所有幸福,让她做到了左手空间,右手幸福!
  • The Fizzy Whiz Kid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一播三折

    一播三折

    "为了圆梦,夏伊柔毅然在最尴尬的年龄辞去高新职位,只为了实现心中的渴望。本以为网络主播这个行业即使再困难,只要坚持就会有回报,只要真诚待人,即使再怎么不堪,未来也不会太差。却没想到现实比想象中还要黑暗,害得她差点就被.......好在她的身边总有一个土豪大少在,才没至于她深陷黑暗。夏伊柔:土豪,土豪,我们做个朋友吧!土豪大少:我只想当你的老公。"
  • 武器中的王者:陆地武器

    武器中的王者:陆地武器

    在人类的整个战争史中,地面武器一直独领风骚,从古代的刀枪剑戟,到近代的枪炮子弹,直到现在的原子弹、激光武器等等。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变迁之后,地面武器也彻底改变了形态,尤其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间,地面武器的变化之快让人眼花缭乱,手枪、冲锋枪、火箭炮、迫击炮、坦克、装甲车,甚至激光武器……本书以浅显平易的笔触,对热兵器时代最经典的武器、最先进的武器、最常见的武器、威力最猛的武器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可以使青少年朋友对武器以及战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她是飞扬跋扈有名的女纨绔,明明是将军府之女,却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他是刑部尚书之子,天生的天才贵公子,偏偏却因为一片薄荷叶费尽心机谋划。“姑娘原来喜欢这种梁上公子之乐。”“那也要公子花容月貌,才色双全呀。”
  •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新书:【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已发布。另有完结文【快穿之首席大佬】 苏柒柒很悲催!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一朝醒来魂穿了,穿到一个被诅咒的星球!这里有山,没有神仙。这里有海,没有美人鱼。这里....有块石头它吃玉石!这里荒年瘟疫战乱频发……苏柒柒小手一挥;不怕,我带你们寻世外桃源!一路摸爬滚打,坑蒙拐骗,造出一条神路。对以上恶行苏柒柒表示:我是无辜的...我是被逼的!我本将心做良民,哪知刁民要害我!苏柒柒日常;我穿上霓裳,坐等人来抢。咦~今日怎无人来抢我? 此文金手指粗壮且迷幻!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极为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