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000000018

第18章 高端大气的书童

程老爷送人赔礼这一片好意,汪孚林固然领情,但更感谢对方的却是告知自己大宗师要启程回南京。否则,谢廷杰为他洗刷冤屈,人家走时他却大喇喇地不去送行,这才叫辛苦积攒的好名声全都毁了。就算他不想继续出风头,但对大宗师应有的尊敬还是要给足,人至少得到场刷个存在感。

于是,他立刻让金宝叫了马家客栈的掌柜过来,好好打探了一下歙县生员之中都有那些杰出人物。

这马家客栈毗邻歙县学宫,掌柜知道程公子和汪孚林交好,如今又见程老爷也分明很看重这位刚刚打赢功名官司的小秀才,自然殷勤巴结,细细历数了十数个风云人物,其中有老有少,在他口若悬河的介绍下,那些有名的人物汪孚林一个个都记在了心里。

可紧跟而来的问题又来了,掌柜本事就算再大,也不可能百多名生员全都知道个齐全,而那些应该记得的同年进学之生员,汪孚林除却程乃轩之外一个都认不得,这怎么办?他甚至不得不严肃考虑一件事,那就是难不成借着探伤为名去见程乃轩,然后借一下墨香应急?

可程老爷固然一口咬定程乃轩的性取向没有问题,只是在演戏胡闹,但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不得不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尤其是对墨香态度要谨慎,别到头来又惹一身骚。思来想去,他纠结得眉头都快打结了,却突然发觉有人走近了自己。抬头一看是秋枫,他登时有些不自在。

“小官人。”秋枫觑着金宝正好出去方才上前,见汪孚林没说话,他便鼓足勇气道,“小官人明日去给大宗师送行,可能带上小人?”

想想父亲辛苦操劳却连亲生孩子都养不活,更不要提让自己正经入学,长兄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跟人学做生意,长姐嫁给农人,他最后一次见的时候都认不出那苍老憔悴的人来,即便汪孚林依旧不置可否,秋枫还是竭力用最恭顺的态度自荐道:“小人曾经在歙县学宫里头打过三年杂,偷听紫阳书院里头的大儒,以及明伦堂里的学官讲课,颇识几个字,绝不会给小官人丢脸。”

程琥替程老爷送人时只说这秋枫认识几个字,眼下听到这个,汪孚林不禁挑了挑眉。金宝是在松明山私塾偷听两年,这才会背四书,会写字,这会儿又冒出个更高端大气的书童,借着在歙县学宫打杂,明目张胆在紫阳书院和明伦堂偷听,这样的人一个接一个都给他碰上了,他这是什么运气?

只不过,金宝当初讳莫如深,秋枫却毛遂自荐,这主观能动性有明显差别,两人的性格也自然南辕北辙。

这些细枝末节汪孚林本懒得理会,可是,看到秋枫那小心翼翼中带着渴盼的眼神,他想起自己迫在眉睫的麻烦,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在学宫打杂这么久,认得里头多少生员?”

秋枫发觉主人的口气终于有所松动,连忙答道:“百多个生员,只要常来学宫的,小人都能认得!”

那就够了!

汪孚林轻轻吁了一口气,这才点点头道:“那好,明天你就跟着吧!”

尽管只是这短短一句话,秋枫却高兴得无可不可。他不敢在汪孚林面前露出太浓重的喜色,赶紧磕头谢过,等到告退出了堂屋时,他方才捏紧拳头放在胸前,正要轻轻呢喃自语什么,却不防面前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秋枫,你怎么在堂屋门口发呆?”

“宝哥儿。”秋枫这才警醒过来,连忙弯下了腰道,“刚刚小官人吩咐我明日跟随出门,我想想该预备些什么。”

“哦,那你去吧。”金宝不以为意,当下打起门帘进门去了。

金宝这一进去,秋枫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门前侧耳倾听,隐约听到里头传来了父子俩交谈的声音,依稀是汪孚林吩咐金宝明日留下,他一时更加欣喜了起来。他不过是时运不济,没有金宝一步登天的机缘,但他比那傻乎乎的小家伙更肯用心,他一定能凭自己的力量打拼出一个将来!

他不会一辈子吃苦受穷,屈居人下!

次日一早,恰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汪孚林一大早就起了床,换上了秀才的标准行头,青色圆领襕衫,皁绦软巾垂带,揽镜自照,动动嘴角挑挑眉毛,他对镜子里那张十四岁的脸还是很不习惯,但这种事没法去纠结。等到收拾停当的秋枫进屋来,他打量了一下其头戴小帽,身穿褐色贴里的穿戴,情知这一身行头也是程老爷准备的,没让他多操半点心。他微微颔首收回了目光,却对金宝吩咐道:“你留在客栈也别耽误功夫,练好的字回来给我看。”

“是,爹出门也小心些。”金宝一面说,一面本能地蹲下身去整理汪孚林那襕衫的下摆,直到被提溜了起来,他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憨笑道,“习惯了。”

“你呀!”汪孚林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这才站起身,笑眯眯地说道,“好好看家,回来爹给你买好吃的!”

“爹,不用了!我这几天都不知道吃多少零嘴了!”

金宝有些哭笑不得地抗议了一声,随即一直把汪孚林送到了客栈外。秋枫跟上前头的汪孚林时,却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发觉金宝站在那儿并未进门,脸上表情分明满是关切,秋枫不禁暗自感慨。

尽管他只跟了汪孚林一天,但平心而论,这个主人也确实待人不错。而若是不看年纪,汪孚林这个父亲也当得很不差。对比之下,自家宗族里的长辈大多自私自利,别提帮衬亲戚,不趁机坑你一把就已经很不错了,也难怪扎根歙县百多年来,就从没出过像样的人才,只能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

从县后横街到新安门,路途并不远,往北绕过朱家坞,汪家坞,再折向西北,通过接官亭,也就是歙县县城北门新安门了,安步当车也就是走路两刻钟时间。正因为如此,汪孚林才婉拒了坐滑竿,一路走走逛逛过来。此刻时辰还早,却已经颇有二三十个人聚集在这里,一见他来,几十道目光刷的聚焦过来,要不是汪孚林骨子里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小秀才,这会儿肯定打退堂鼓了。

来的路上汪孚林便对秋枫说过,自己从前闭门苦读,不太记人,更不了解这些生员履历,让其但凡见着认得出的人就提醒一声。此时此刻,见头前有四五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迎了上来,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秋枫的低声传话。

“小官人,最左边那个容长脸的是朱朝聘,字芝山,本来是山东人,寄籍歙县,如今在紫阳书院就读,今年十八。最右边那个是程奎,十六岁上得的案首,如今十七。中间两个姓吴,一个是西溪南人,一个是南溪南人,虽说同姓不同宗,但交情很好,又都是十六岁,对外常常以兄弟相称。”

仿佛生怕汪孚林不明白,秋枫更压低了声音说:“年纪超过二十五岁却还没考上举人的,常被人笑作老生员。虽则歙县学宫还有比他们更年轻的秀才,但科考名次都在他们后头,他们都是一等前几名,今年秋闱都要下场。”

汪孚林当然能够理解这话的意义。那就是说,这几个都是通过科考,拿到了秋闱去考举人的资格,而且把握很大。而且,程奎是程乃轩特意提过的。于是,他也少不得主动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最先说话的是朱朝聘。相比南直隶,山东的科举要容易一些,他却为了求学跑到紫阳书院来,自信非常。此时此刻,他仿佛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北方人的豪爽来:“前几日明伦堂上,汪贤弟侃侃而谈的风采,实在让人折服!之前大家被流言所惑,除了小程没人敢为你说话,说来我们心底有愧!”

“和你同年进学的几个人还说,你性子孤僻不太理人,只和我那族弟交好,可之前看你陈情时的慷慨激昂,传言大谬!还是相交太少,我们险些铸成大错啊!”程奎则笑着打趣了一句。

吴家兄弟只笑着打了个招呼,不像另两人一般自来熟。

这时候,汪孚林便拱手说道:“见过朱兄,程兄,二位吴兄。说来说去,此事只怪我这人从前不太通人情世故,实务经济,又哪里能怨别人?这次我历经大变,痛定思痛,这才决定好好改变一下自己。”

如此就算他言行举止都和从前不同,也就有足够的借口了!

他知道理由很牵强,好在人家和自己都不熟,连家里姐妹三个都没看出破绽,他现在已经不那么担心了。果然,对于他这样的回答,对面这四个生员当中的佼佼者并没有表示任何怀疑,而吴家兄弟之中年长的那个却很好奇地往汪孚林身后的秋枫瞅了瞅,发现其年纪不对,这才收回了目光。

“汪贤弟,令郎金宝呢?”

见秋枫竟然领受到了注目礼的待遇,汪孚林不禁庆幸今天没带金宝出来,否则万一遭到别有用心的考问,反而不利于那小家伙。于是,他只轻描淡写地说道:“金宝还留在客栈里练字。”

“果然是爱子莫若父。”

“汪贤弟年纪虽比我们小,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点,真比我们强多了。”

“令郎好福气啊,有这么一个为他着想的慈父。”

这四位歙县秀才之中的佼佼者中,没有一个认出秋枫便是在学宫呆过两年的杂役,反而打趣起了汪孚林,就连起初不擅长自来熟的吴家兄弟亦是如此。

就在这时候,却有更多秀才围拢过来,汪孚林吓了一跳,暗想这么多人秋枫根本提醒不过来,却不料这些秀才之中的一人出声大喊道:“芝山,书霖,刚听到有从新安门出来的乡民说,府学中其他五县生员联袂去学宫相送大宗师,请其从府城小北门镇安门离城!”

汪孚林正意外,耳畔便传来了程奎恼火的声音:“明明是他们派人来,和我们约好在县城新安门送大宗师,如今却闹这种名堂,分明居心叵测。欺我歙县学子太甚!这时候我们这会儿折回县城怕来不及了,干脆去府城小北门等他们!”

看到县学生员群情激愤,鼓噪阵阵,汪孚林想想这事蹊跷,突然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正好站在程奎身边的他连忙低声提醒道:“程兄还请暂且息怒,我多句嘴,这会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

同类推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本卷函盖先秦文明。
  • 一品侯爵

    一品侯爵

    大明末年,朝堂党同伐异,一片混乱。国家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李沐不过一介白身,姻缘巧合之下,有幸成为宁远伯李成梁的世孙,靠着祖上爵位混军功,居然已经官居一品,世袭侯爵了。可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我要改变民族气数,必须操文武大权与一身,武官,我做得,那文官,自然也做得。晚明图景,精彩绝伦,既有皇权阉党,亦有秦淮八艳。既乱世烽火,又风流如画。历史,是记在书本上的烟火。风云际会间,总有一个人,轻轻撞了一下它。从此,换了人间。。。
热门推荐
  • 浮云半书.3

    浮云半书.3

    安史之乱爆发,为寻找象征天下太平的凤凰遗落的羽毛,也为寻回遗失的大唐盛世,裴将军和叶校尉再次踏上危险而有趣的旅途。华清宫、白帝城、雁门关、雎阳道……他们走过一座座城池,见证了波澜诡谲的命运、危机四伏的乱世,也见证了温暖纯粹的人性、男儿热血与忠魂。然而,旅途的尽头,他们却迎来一段令人意想不到命运往事,以及,一场他们之间的生死之战。
  •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 命运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命运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命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算命”是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研究命理的学术叫“易学”或“术数”。它之所以成为学问,是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经为支撑的,其理论系统复杂深奥,诸多研究学家都无法尽得其精髓。狭义的命理学即是对人生辰八字的预测,广义的命理学包含紫微斗数、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门遁甲、地理风水,等等。
  • 全能火神

    全能火神

    古炎,因为救了一个人而加入了八大公会之一的风影公会。随之人生的道路在此改变,在无尽的战斗中不断的提升,为了找寻父母的踪迹踏遍了众多凶险之地,广阔的天空在眼前展开,一些传说中的存在一个个的出现了……
  • 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

    为什么李咏的身价那么贵,高达四亿人民币?为什么“唱的不是最好”、“长得不是最靓”的刘德华是演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为什么新新人类的李宇春在年轻人中有那么大的号召力?……那是因为——他们都能成就个人品牌。如何成就个人品牌?答案尽在本书。
  •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皇权之争,处处险恶。太子给人下了药,又丢给他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他忍着屈辱,却发现那女的不但长得丑,还有花柳病,他杀了她逃出别宛,却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子……三天后,发现女子是太子妃,他开始宠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令人发指!
  • 开店赚钱步步诀

    开店赚钱步步诀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开店过程中的调研、选址、促销、人员管理等各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侧重于创业及操作性实务,不故作高深,和读者娓娓道来。
  • 没有不带伤的船(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没有不带伤的船(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大道玉清经

    太上大道玉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