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800000001

第1章 什么是低碳建筑?(1)

一、高楼林立的“大烟囱”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梦里总会出现自己理想的小屋。一位着名建筑大师的理想小屋是:“她,静静地品尝甘露,聆听大地的心跳,与草儿一起成长,永远向着太阳。”是的,每时每刻我们在梦想,每时每刻人类在畅想,畅想属于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园…”

烟囱多了

有一天,当我们猛然发现,梦中的小屋越来越远,映入眼帘的总是装上烟囱的高楼大厦,不禁有些许压抑,些许伤感!

每一座高能耗、高排放的建筑都是一根大烟囱,每时每刻都在排放着废气。据统计,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中有40%是建筑能源消耗,如美国建筑的耗电量占美国总耗电量的79%。建筑排放了全球温室气体的约33%。在环境的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出垃圾总量的40%。人类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忽略自然的存在,肆意破坏原有自然的地形地貌,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价值。

目前,全球仅有不足1/4的人口居住在我们所定义的都市化现代建筑的空间内。按照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不到半个世纪将有4倍以上的人口成为高能耗建筑空间内的新增居民。如果不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这些高碳建筑的生产模式,推动现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那么,50年后4倍以上灾难性的碳排放将冲击着整个地球。

地球热了

人类建造现代建筑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可以防备极端气候条件的空间,但是迄今为止与现代建筑相关的产业模式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人们还在用制造极端气候的途径来抵御极端气候。其中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越来越热。同时,地球不断地向人类发出警告,飓风、洪水、干旱等灾害频发。

2005年8月,卡崔娜飓风横扫美国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飓风从大西洋进入墨西哥湾时,因为海洋水温升高,由一级飓风,增强变成五级飓风,淹没整个奥尔良市,造成数千人丧生。受害人数已经超过9·11恐怖攻击,成为美国近年来最大灾难之一。

意大利威尼斯着名的圣马可广场一度被称之为欧洲最漂亮的城市客厅,但是现在却经常被泡在水里。1900年圣马可广场每年被淹10次,如今每年至少被淹没100次,这个广场最近100年来已经下沉了24厘米。

在不到20年内全球将严重缺水,现在不用为水发愁的数亿非洲人和数千万拉丁美洲人将面临缺水的窘境。到2050年,亚洲有10多亿人将面临缺水。根据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到2080年,缺水将威胁11亿~32亿人的生命。

地球正在被高楼林立的大烟囱熏黑,地球在变热,地球在出汗!

二、什么是低碳建筑

21世纪是注重人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时代,而“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在21世纪,人类的建筑学观念进入到了生态建筑学阶段,因为人类的生存更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葱郁的绿树。的确,伴随着人类不断的反思,“低碳”建筑正向我们走来。

低碳建筑的核心价值在于既可以抵御极端气候又能节能减排。同时,建筑行业采取节能减排的收益远大于成本,效果最好。因此,推动现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将是最为切实、最有效率的温室气体减排之路。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建造、使用过程中,以人类健康舒适为基础,以保护全球气候为目标,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提倡重复循环利用,努力减少污染,保持能源消耗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建筑永续发展,以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低碳建筑的核心是开源、节流、循环、绿色、科技。

关于绿色建筑,大卫和鲁希尔·帕卡德基金会曾经给出过一个直白的定义:“任何一座建筑,如果其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小于传统的建筑”,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之为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昭示我们传统的“现代建筑”对于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已经造成过多的负担。以欧洲为例,欧盟各国一半的能源消费都与建筑有关,同时还造成农业用地损失,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问题。因而需要通过设计与建造的方式的改变,应对21世纪的环境问题。在《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中,绿色建筑被定义为:通过节约资源和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建筑,其特点是有舒适和优美的环境。

在我国原建设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常有“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等看似相通的概念出现。大体上,我们可以认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关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对资源的消耗和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建成环境。但细致考察的话,这些概念间也有区别。“生态建筑”试图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建筑中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生态建筑的概念跟生态系统相关,可以认为是一种参考生态系统的规律来进行设计的建筑。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观念就是一种自我循环的稳定状态,而生态建筑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能在小范围内达到自我循环,而不对环境造成负担。“低碳建筑”的概念较为宽泛,特别关注建筑的“环境”属性,利用一切可行措施来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不局限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更易为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只要是有环保效益,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建筑都可以称之为低碳建筑。各国现有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把低碳建筑分等级,也就是说,建筑有多“低碳”,并不是固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可将其理解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低碳建筑”都强调对建筑的“环境——生态——资源”问题的关注。“可持续建筑”不仅关注“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同时也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涉及了社会、经济、技术、人文等方方面面。“可持续建筑”其内涵和外延较“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要丰富深刻、宽广复杂得多。早期的生态建筑研究为可持续建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绿色建筑”的研究为可持续建筑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后在其思想原则指导下,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又都在不断扩展。可以说,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到“可持续建筑”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认识发展过程。也可以根据低碳的程度不同,把可持续建筑理解为低碳建筑的最高阶段。

低碳建筑并不是一种建筑的新风格,而是一种结合21世纪人类发展所面对的环境问题,由建筑专业作出的回应。我们可以说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扎哈·哈迪德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低碳建筑领域,不会有某个代表,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师,通过绿色设计,让他们的作品更好地与环境和谐共处。

比如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图书馆由MecanooArchitecten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设计师以景观设计的处理手法将图书馆的屋顶处理成一道大的缓坡,坡上覆盖草皮。图书馆主要空间均匀掩藏在草坡底下,草坡上仅露出一个显眼的圆锥体,使人一眼就看见图书馆的所在,草坡与校园环境串成一片,人们可以轻松自由地漫步或躺在草坡上享受阳光。

图书馆的玻璃外墙及处于馆内中心位置的透明圆锥体中空设计,不但引入天然光,节省能源,圆锥体顶部的天窗更能造成空气对流,将馆内的热气带走。圆锥体的天窗成了空间的重心,藏书置于四周;独立式阅读座位有的传统向壁,有的却朝向透射柔和日光的圆锥体,让读者选择个人喜爱的景观。另外,有开放式的讨论区和提供信息的电脑使用区,除了实际功用,各区台凳形状、用色不一,各具视觉美感。空间整洁、灵圣和恬静。

三、低碳建筑的“诞生”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也极为脆弱。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近几十年来国际上资源、环境危机频发,形势严峻,人们不得不努力从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寻求出路。尤其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也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提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其后,世界能源危机激发起全球性的“节能热”,建筑领域的各种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建筑节能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20世纪80年代,节能体系已逐步完善,并在英、法、德、日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世纪交替的近十年间,伴随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已可将建筑能耗在传统能耗基础上降低70%~80%;有些国家甚至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等建筑新理念。近年来,这些国家为发展低碳建筑还陆续开发出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通过具体的评估技术,可以定量客观地描述低碳建筑中节能效果、节水率以及减少CO2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评价“3R”材料的生态环境性能以及低碳建筑的经济性能等指标,从而可以指导设计,并为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标准。

就中国资源能源消费状况而言,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而目前中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就土地的消耗而言,中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m3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kg;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中国现有建筑的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大约每年新增18亿~20亿平方米。建筑需用大量土地,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加之建材的生产能耗16.7%,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7%。用水占城市用水量的47%,使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占25%。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垃圾总量的40%。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内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

中国现在城市的人均用地是133平方米,而且耕地面积这几年减少很快。建国初期我国人均耕地是2.75亩,现在只有1.4亩,而且我国的沙漠化面临不断增长趋势,这些问题实际上都牵扯到了城市建筑建设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工业能源已经逐渐下降,然而建筑、国民基本消费都在迅速攀升。因此,能源、土地、环境保护,这三大问题将一直伴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尤其是住宅建筑发展的规模、速度、控制结构以及民众的个人消费水平,影响更为巨大。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下,必须把绿色建筑研究与实施放在首要位置上。如果建筑领域不能够首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也就谈不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为什么要发展低碳节约型建筑

低碳节约,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集约型社会的重大课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在尊重生态规律、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源节约包含的范围很广,就建筑产业来说,其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能源、自然资源以及使用中的长期耗费,竟然达到国家总耗费量的40%~50%。因此,建造低碳节约型建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低碳节约型建筑的命题,在于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资源问题,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维系生态平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带来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人口激增、供应不足、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生态破坏是全球危机的五大因素。这五大因素多与各种建筑的建设、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屋建造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面影响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原料,有一半左右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和辅助设施,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占34%。因此,发展低碳节约型建筑,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环境

减碳节约关系到“建筑与生态”、“建筑与环境”的大事,是国内外最为关注的一个发展建设的大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理论,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于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此“低碳化”、“再利用”等一系列新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近年来,联合国多次召开“人类环境大会”,要求在住房问题上倡导节能设计和无害化设计,提出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重复使用建筑构件和建筑产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强老旧建筑的修复中某些构成材料的重复使用,以减少废弃物污染环境。我国向联合国提出的住区发展报告的规划中,要求在住房开发上,必须坚持减碳节约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在目标上,实现生产生活与建筑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研究上,不仅研究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也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在方法上,以生态环境为核心,设计追随自然、节约资源的建筑体系和结构;在技术上,加强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的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碳的排放量,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

减少资源浪费

同类推荐
  • 冰川:千万年厚厚积雪

    冰川:千万年厚厚积雪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本丛书的出发点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这本书对导弹武器的研制过程、结构原理、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浩瀚无垠的宇宙

    浩瀚无垠的宇宙

    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人类已不满足于地球上不同人种间的交流,人类对地外的文明充满了渴望,甚至已然接收到了来自外星的神秘信号。人类甚至不满足于现有的宇宙,我们还猜想宇宙之外还有宇宙。让我们通过本书详细为你解开宇宙之谜,让你尽览宇宙的神奇。
  •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你了解地球吗?你知道是谁给地球披上神秘外衣的吗?你见过神秘奇异的佛光吗?你听说过缥缈虚幻的海市蜃楼吗?你喜欢冬日里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吗?……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变化万千、妙趣横生的气象大世界。这里有你闻所未闻的虚幻意象,有奇妙无穷的风云世界,有奇光异彩的美丽天空,有妙趣万千的气象知识,让你领悟酷暑与严寒的交替,带你瞬间进入不同的国度。翻开这本书,你将站在神秘天空的巨大舞台上,亲眼目睹多姿多彩的云霞,亲手触摸漫天飞舞的雪花,亲密感受绽放异彩的极光暮光和曙光,还有那惊心动魄的雷电,狂暴肆虐的台风、声势浩荡的龙卷风……它们所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剧目,让你目不暇接。
热门推荐
  • 大主宰之柳阳的崛起

    大主宰之柳阳的崛起

    在这风云的大主宰世界中柳阳会怎么反击,以前击败他的牧尘
  • 琥珀之国

    琥珀之国

    一座传说中黄金玛瑙的城市,一个光怪陆离的大陆,一个浩荡的时代。
  • 界梦笔记

    界梦笔记

    一本可以穿梭两个世界的书,卷入一场庞大的计划。千年古庙里的佛究竟是什么?失去的记忆到底是真是假?时空穿越是否存在,百年前的国书是预言还是谎言……泥土之下掩盖着什么,又有谁知道?
  • 戈登医生

    戈登医生

    读你的两篇小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充实。充实是个常识性概念,完全谈不上高深,甚至还有点老生常谈,无非是言之有物、真情实感一类为某些“新锐”作家与批评家不屑的的说辞。认同文学常识有时恰如带着镣铐跳舞,远不如天马行空、凌空蹈虚来得容易,尤其是在文学空心化被消解意义、消解内容的口号包装成为时尚的今天,避实就虚故作高深的花活儿往往能更轻易地获得掌声与喝彩。媒体的竞相媚俗、作家的趋名趋利,已悄悄溶蚀了小说的诗意品格,没有浪漫,没有想象力,没有激情,越来越多的被称为小说的东西其实只是酒吧调情指南和商场黑厚学教材,欲望之外一片空白。
  • 黑魂时代

    黑魂时代

    作为一名宅到惊天动地,宅到海枯石烂的宅男……
  • 我的尊后大人

    我的尊后大人

    她离婚后遇到穿越的他,他爱上她,一颗珠子成了他不告而别的礼物,他失忆后她来到他的世界找他,他成亲当日,她取出他曾经放入她心脏的聚魂珠还给他,他亲眼看她消失在天地,记忆恢复时他便沉睡。千年后,魔羽几万年来唯一公主出世,胆大的公主尽然偷偷的跑去天殿偷看天机尊主洗澡,天机尊主竟然动手抢人,“老头,你把我撸来,我哥哥说正带着魔兵赶来和你一战”“虾兵蟹将不足为惧”我父皇说他要告去你”“这个世界本尊说的算”
  • 遵闻录

    遵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几小姐重生记

    茶几小姐重生记

    茶几就是一个上面摆满了杯具的玩意。原本家财万贯、父母疼爱、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千金小姐被杀之后重生了一个住在贫民区的黄毛丫头。不过好在,姐姐温柔、哥哥可爱。只是很快……她又被逆转了身份。上一辈子给她最大的教训就是要过平平淡淡地生活,嫁一个远离是非的男人。只是,来这里以后,怎么一个个全是是非。
  • 冷首席的温柔妻

    冷首席的温柔妻

    他从黑暗中走来,带着一身的孤寂和冷漠,她笑若雏菊,如冬日里的暖阳,一点一滴将冰山融化成娟娟流水。“今天是我的生日。”美目星星点点,娇唇含着迷人的浅笑,白皙的手掌在他面前摊开,如盛开的白莲。“我的生日礼物呢?”冷峻的脸愣了愣,尴尬的干咳了两声。“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都可以吗?”清丽的女声带着戏谑。“只要我能做得到。”谁叫他忘了准备生日礼物呢?可是也没有人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呀?“我要的生日礼物很简单。”“是什么?”他难得好奇。“你!”男人的冰山脸裂开了一条缝,从愕然到沉默再到高深莫测。“你确定?”“额,是。”轮到女人迟疑了。“羽儿,就算你想反悔也来不及了。”霸道的吻封住了女人的唇。他和她是命定的恋人,相遇在瓢泼大雨中,相恋在雪花绽放时,相守在一生一世里。
  • 君既倾心

    君既倾心

    两国交战,她是他手里的筹码,他从未在乎过她的生死。但她依旧一厢情愿,飞蛾扑火。“萧君淮,临死前,我问你,究竟有没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