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200000002

第2章 中华姓氏的起源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埃及、印度、巴比伦由于种种原因,其文化在历史演进中或中断或衰弱。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绵不绝的古老文化。《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最早可以从这句话里找到,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祖先一向很重视文化。而中华姓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值得我们关注。

中华姓氏从上古延续至当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不同姓氏的宗族在中华大地上繁衍、交融的历史。中华姓氏是中华民族的血缘纽带、文化纽带和精神纽带,是传承文明、解读历史的独特视角和窗口。

中国姓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它仍然具有世代相承的延续性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它仍然是现实生活中人人必备的重要标记。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姓氏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的积淀,也是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文化瑰宝。因此普及姓氏知识是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姓的由来

中华民族的姓氏史源远流长,其中的故事、情节令人叹为观止。而人类刚出现时,并没有姓氏和名字。

“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都有族号、宗号的意思。在先秦以前,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姓的出现早于氏。

先来看看姓。据考证,“姓”在甲骨文中写成“生”,在金文中写成“人”加“生”,后来才渐渐写作“姓”。正像《国语·周语》里说:“姓者,生也。”也就是说,“姓”是表达人的出生来源的意思。

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由始祖赐姓,第二种是由图腾感生演化。

第一种是神话传说。在远古神话中,天地初开的时候,世界上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两个人生活在昆仑山上,为了使人类繁衍,他们只能结为夫妻。但是他们觉得这样是不道德的,有点羞愧,就通过占卜来看天的意思。他们在两个山头各自烧起火堆,并对上天祈祷:“如果上天同意让我们兄妹成婚,就让两股烟融合。如果反对我们结为夫妻,就让这烟消散。”说完,两股烟合为一体,冲上云霄。伏羲、女娲二人还是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结婚。于是二人又约定,各自从山头滚下一扇磨盘,要是石磨相合,就结为夫妻。非常凑巧,从山上滚下来的两扇磨盘居然真的合在一起,天衣无缝。于是伏羲、女娲认为他们二人的结合是上天安排的,所以他们就结为夫妻,生下了后代。他们根据后代的情况赐给他们不同的姓,而且规定同一个姓的男女不能结为夫妻。

这样的传说很普遍,在瑶族、壮族、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传说,比如在瑶族传说中伏羲、女娲也是兄妹,他们成婚后,女娲生下一个肉团,他们把肉团砍碎撒向大地,落到平地的成为汉族,落到森林山沟的就成为瑶山五族。还有一个普遍流传的女娲造人传说。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来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寂寞,就用黄泥造人,一吹仙气,人就活了。但一个一个地捏太费劲,于是她用草绳蘸着泥浆用力向四周甩出,这些泥浆也变成了人。溅到叶子上的姓叶,溅到花朵上的姓花,溅到河里的姓何……

后世人对这些传说很认同,把伏羲和女娲尊为创世始祖。伏羲、女娲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并不可信。但透过这些传说,可以看到历史事实中一些合理的部分。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可以看到在原始社会一个部落内血亲乱婚的情况,并透露出中华姓氏的起源的一些信息。

姓的起源的第二种说法是图腾感生演化,这是指古代姓氏是由各个部族的图腾演化来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低下,视野狭隘,人类不了解大自然,就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有灵魂的。他们觉得自己的部落与某些自然现象、生物、非生物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所以某个物象就成了自己部落特定的标志和族徽,是自己部落的崇拜物,这就叫做图腾。而且在部落间逐渐扩大的生产和交往中,出于区分自己部落和别的部落的目的,形成了族名,最初的族名也往往与部落的图腾有关。后来,族名逐渐演化为该氏族的姓。

中国有很多图腾产生的传说。比如夏朝开国者大禹的母亲梦见流星落地,变成神珠薏苡,于是她受感而孕,生下大禹,所以夏人以薏苡为图腾,以姒为姓(姒是由苡字演化而来);商朝的契的母亲简狄吞食了玄鸟的卵而生了契,所以商族的人以鸟为图腾,以子为姓(子就是卵);周人的始祖是踩了巨人的脚印(熊的脚印)而生后稷,所以周人以熊为图腾,以姬为姓(“巨”是熊的脚印的形状,“巨”字加上“女”字旁就与“姬”字形近)等等。

还有凤姓起源于凤鸟图腾;姜姓起源于羊图腾;扈姓起源于扈鸟图腾等等。在中国现在的姓氏中也保留了一些原始图腾的印记,比如马、牛、羊、猪、鸟、梅、李、桃、花、叶、林、河、山、水、云、沙、石、毛、皮、龙、蛇等等。

总之,中华古姓源于图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图腾转化为族号,标志着姓氏的萌芽和产生。

这些与图腾有关的古姓大都起源于母系社会,一个部落是由一位为女性始祖及其繁衍的女性后代组成的。最早“出嫁”到一个部落的人,不是女子,而是男子。所以中华古姓多是从女姓,“姓”字本来是由“女”和“生”两个字组成,有强调女性的生育能力的意思。所以流传到现在的中华古姓有很多带有“女”字旁。比如通常说的上古八姓和上古十二姓便是例子。

姓的作用是可以区分部落,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族名——姓。姓是同一个部落人的标志,它起着区别血缘的作用。古代人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意思是同一血统的人互相婚配,不利于后代。班固《白虎通义》中有“同姓不得娶,皆为重人伦也”这个作用,是中华姓氏史上的一大发展。

(二)氏的出现

氏是姓的分支,它的出现晚于姓,于父系社会时期出现。

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部落的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对土地的要求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像早期小部落那样聚族而居了。所以不得不分出一些人口,给他们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让他们自立门户,开垦新的土地和疆域。他们另有新的族号,形成一个新的族系单位,但是他们仍然与原有的氏族维持联系。这样的分支被称为氏。

姓表示氏族的起源、出处,氏表示后起的、小支的族号。为什么把分出去的支系称为“氏”呢?历史学家认为,甲骨文中“氏”与“示”同形,示的解释是“木本”,也就是植物的根,所以“示”指代人的根本来源。同时“示”指的是供奉在祖庙里的神主牌位。所以说“示”既象征神又象征祖先,一个“氏”的人供奉相同的神灵和祖先。一个氏的人又可以称为一宗,“宗”从字形上看,指的在一个屋檐下供奉同样的祖先的人。

可以看出,“氏”是从大的部落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新的群体,它是姓的分支。远古社会的中国人既有姓,又有氏,姓表明他们的血缘关系,氏表明他身处哪个团体中。那时候家里孩子多,于是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嫡长子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他具有合法的继承权,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亲的大部分财产并留守在老宅里,仍然保留原来的姓。其他的儿子就被分到别的地方去另立门户,这些儿子成为新的氏族。这些氏族往往根据父辈祖辈的名字、官位和自己居住地等定下自己的氏名,也有根据创立这个氏的人的名字、封号、官位等确立自己氏名的。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新分出去的氏也就越来越多。一个氏人口繁衍,又分出许多新的氏。这些氏层层叠叠,一起存在于世上。由于古代的文字少,有些不同姓的氏族会有相同的氏名,但这些不同姓但同名的氏族是可以相互通婚的。

先秦时期,一个新氏的产生总是跟一定的土地数量、人口数量有关,只有占统治地位的家族、有战功或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有机会得到土地,建立新的氏族。所以氏不仅是部落的称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所以有氏的人是社会上地位高的贵族,比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称他们的氏号,是对他们的尊敬。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社会分工,比如冶铁、打鱼、制作工具、看守仓库、天文历法等。这些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事这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工作的人的技艺是世代相传的。人们用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来称呼他们,比如把冶铁的称为冶氏;把做陶器的称为陶氏;把看林子的称为林氏;把做弓箭的称为张氏。这一现象表明氏这一称呼不再是地位、财富的象征。

总之,氏的产生是我国姓氏制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在最初氏和姓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姓代表了人的血缘关系,用来辨别人们是否可以结婚;氏用来表示人们的社会地位,与人所占有的财产、政治权力等现实因素有关,用来区别贵贱。姓是不能改变的,是生来就具有的,氏却会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氏会分出新的氏,新的氏又会分出新的氏,氏族越来越多,所以先秦时期中国的疆域随着氏族的增加而不断地扩大、发展起来。

(三)姓氏合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确立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制度,还统一了度量衡,实行了郡县制等。但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对中华姓氏作出贡献就被陈胜吴广的起义给推翻了。经过楚汉之争,刘邦称帝,建立了汉朝。

秦朝统一全国打破了贵族的分封格局。直到汉朝的建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改变了原来姓氏的格局,姓氏的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姓氏合一,“姓氏”变成了一个词。

远古社会中国就产生了姓,但在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才有姓,奴隶是没有资格有姓的。后来氏出现了,但只有社会的上层人士才有氏。普通大众是没有氏的,比如《孟子》里提到的奕秋,就是一个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他没有自己的姓氏。“庖丁解牛”里的庖丁就是一个叫丁的厨师。

秦汉以来,表明社会地位、区分贵贱的分封制荡然无存,氏表明贵贱的功能也就消失了。“姓”“氏”都成为表明血缘的标记,所以“姓氏”逐渐合为一个词。姓氏合一是中国姓氏发展史上的重大演变。秦汉以来,姓氏不别,这样的结果使原来的氏融入姓中,扩大了姓的数量。还有姓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社会对姓氏的看法宽泛起来,普通民众的姓氏得到官方的认可。

到西汉时,民众无论贵贱,基本上都已经有姓氏了。从此以后,姓氏不再有区分,不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大众,人人都拥有姓氏。每个宗族都有世代相传的固定的姓氏,子孙持续使用,百代不变。这样形成了稳定的姓氏系统,有利于中国人追祖寻根的观念,也有利于以姓氏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统治秩序。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热门推荐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萌宠倾城妃

    萌宠倾城妃

    他是元后嫡子,却身残面毁,活不过二十五岁。她是意外穿越而来的候府庶女,却因那张祸水脸,招惹是非无数。她在生死边缘逃亡,而他刚巧拿下面具。错乱时空的妖娆庶女,遇见冷血不喜见人的凶残王爷,是一场怎样的相爱相杀?乱入的空了大师:你俩跟谁在一块都是祸害,你俩天生是一对。**顾洛汐:王爷,你既夺了我的清白,便要对我负责!凤云战:我认你当妹妹吧顾洛汐……**小包子:妈妈,世人皆言父王不能人道,我的父亲到底是谁?顾洛汐:孩子,难道你不知道世人还皆言妈妈不孕不育吗?小包子惊恐脸:妈妈你要说什么?顾洛汐:孩子,所以你是捡来的啊!小包子哭晕在厕所!**我的爱情,从不将就!1V1,双处,宠文!
  • 最漫长的告白书

    最漫长的告白书

    那一年,她是静坐海边、孤单看书的小女孩。那一年,他是枕着浪花而来、碧眼栗发的小男生。那一年,她拉着他去海边看星星。那一年,她和他成了彼此唯一的玩伴。可是,转眼,他们之间就隔了十年的距离。十米,五米,两米……就算面对面擦肩而过,也无法抵挡时光带来的面目全非。在日落的海边,青春永远没有地平线,却是我们最美的乐园。
  • 端溪砚谱

    端溪砚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记忆的颜色

    记忆的颜色

    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和作家,彭小莲长期关注老一代学者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人际,并不断间断地为他们撰写文章、拍摄映像、进行专访,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友和同道。这既源自于彭小莲个人的家庭影响,也是她在多年留学、导演生涯后的选择与志趣。本书以非虚构的方式,分别以赵丹与黄宗英、贾植芳、家族亲人和上海街头按摩店老板四组人物,撰写了关于“记忆”的长文,其中既有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更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具体入微的言谈、选择、爱恨,整体上构成了一副关于记忆的长卷:既是彭小莲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的一份记忆。
  • 虐杀原型之天赐系统

    虐杀原型之天赐系统

    一个崩坏的末世,郑溪带着天赐的系统,走上了杀戮的道路。末世中,不断的战斗,让他变的越来越强,同时对于人类,他也距离他们越来越远。末世中,郑溪努力的活着,一次次的战败强大丧尸,吞噬它们,让郑溪的的能力不断解锁,不断的增加着各种各样强悍的力量,利爪,重拳,利刃...与此同时,人类也是不会容忍一种类似郑溪这样的强大未知存在,终于对郑溪张开了捕杀...
  • 仙阳行

    仙阳行

    天道有轮回,苍天绕过谁;女主不在多,笑问她是谁。意外重生的苏阳踏上修仙之路,且看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他如果去寻觅真爱,如何去灭敌!
  • 清君侧斩妖妃

    清君侧斩妖妃

    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东晋魏大业四一九年秦皇昏庸,为显千古逍遥帝、召天下女子入宫选妃,夜夜笙歌不理朝政。自此宦官当权,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割据一方,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群雄逐鹿中原!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佳人顶罪“后凉本王得不到你,那就毁了你““你这妖妃霍乱朝纲、迷惑君王,臣等起奏:处后凉妖女五马分尸之及刑”“通敌叛国,后凉、你可知罪”“你这妖妃还不束手就擒”“如今天下大乱都因你后凉而起,红颜祸水,死不足惜”“本王当真看错了你”看着眼前的千军万马,红衣女子笑的放肆狂妄,更多是不甘与绝望“一群老东西,你们都是本宫的陪葬品”(此文架空、魔幻、慎入)
  • 长梦新凉

    长梦新凉

    温新凉师承鬼谷子,以易容之术走遍天下,人称“千面郎君”。她因为敛财需要而兼职帮人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韦东时含着金汤匙出身,玉树临风压海棠,身为雪域山庄的少庄主非常抢手。初见时,他霸道,她气愤;再见时,他温柔,她不屑;然而,情愫暗生,有一种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富可敌国的雪域山庄里暗藏玄机,一夜暴富的秘密竟然是那朝廷的贡品。当一切真相大白,武功尽废的少庄主和武功飞速精进的千面郎君,又该何去何从?
  • 震惊!黑白无常都恋爱了!

    震惊!黑白无常都恋爱了!

    黑白无常的存在世人皆知,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彼岸花是怎么来到的阴间,而很白无常到底是谁,那孟婆这样美丽的女子最后怎么在地府煮起来孟婆汤,最后黑白无常是否能相认呢?故事就跟着我一起来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