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200000004

第4章 中华姓氏的郡望和堂号(1)

(一)名门望族

随着姓氏的逐步发展,拥有某些姓氏的宗族成为了名门望族。

名门望族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门”指家族,门阀。“望”指有声望、有名望。名门望族旧指有声望的官僚等显贵的家族。他们是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元代《鸳鸯被》第一折:“他是名门望族,现有百万家财。”清代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零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这些文学作品都提到了名门望族。

名门望族的形成起源于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

汉末建安时期,出身寒门的曹操为了改变东汉后期地方豪门把持推荐官员的权力格局,真正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在各个郡县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发现和考核人才,并把人才分为九品上报给朝廷。

这个制度的建立本来是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是魏晋南北朝时,豪门氏族逐渐取得了对朝廷的控制权,中正之职都由他们担当。这样九品中正制就成为了高门大族获取特权的工具。

朝廷专门汇集了各地的士族名录,作为选官任职时的资料。当时士家大族被称为“大姓”“高门”“著姓”“右姓”“士族”等,士族子弟凭借自己姓氏的高贵就可以做到高官,而不是“大姓”的人往往会被排斥在任职升迁之外。

选官专看姓氏重家世,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按门第、品位的高低,分享政治上、经济上种种特权,在这种制度下,家世成为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上有人做过大官,而且代代相继为大官的宗族,才被归为士族。

士族自认为具有与众不同的身份与地位,甚至不愿与身份不相称的人同坐交谈。当时有若干起自布衣的寒门,或是并非显赫高门的新士族,纵使凭其卓越才能而获得皇帝赏识,参与机要,或位高权重,但仍要去刻意巴结逢迎世家大族。然而世家大族则因门阀观念的谨严,往往拒之于千里之外。

其次,世家大族认为自己拥有高贵的门第,于是为了保持其世袭特权,尽量避免血缘的混杂,因而在婚姻制度上严守门当户对的原则,绝不轻易与寒族庶姓或门第不相称者谈论婚嫁。为保持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和优越的门第望族身份,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如有违犯,则要剔出士流,禁锢终身。

由于世家大族多认为门当户对的联姻方式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所以即使有意高攀门第,或是自动降格愿与门第较低的士族联姻,也都为世俗观念所不容。东晋时,官拜征西大将军、权倾一时的桓温向王坦之请求让王的女儿嫁给桓温的儿子,竟然遭到了王的婉言谢绝,原因是王的门第高于桓温,而桓温对此只能无可奈何。

门第高的士族不屑与比他们低的士族和庶族交往,盛气凌人,孤芳自赏,成为社会风气。

(二)姓氏的郡望

魏晋时代的门阀制度,促使中国姓氏学产生了一个专门名词——郡望。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无论是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寻根问祖,都离不开每个姓氏的郡望。

“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开始于先秦,盛于汉魏六朝时期,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不见郡的设置。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西汉继承秦制,又将全国分为一百零三个郡。

“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

所谓“郡望”,有两层含义。首先,郡望是一郡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人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宋代的地理学著作《太平寰宇记》中,也在每郡之下记录该郡的望族大姓。

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

郡望有两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

郡望之称,始于东汉末年,盛于魏晋隋唐时。各姓的郡望,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郡望的兴起阶段,也就是汉魏时期,一个姓氏大都只有很少几个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姓氏的郡望都有所增加。隋唐时期的郡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许多新的郡望兴起的同时,一些魏晋六朝时期的旧郡望渐渐被人抛弃不用。宋朝时期,各姓的郡望都迅速减少,其实是各个姓氏都在由许多分散的郡望逐渐统一到某一个著名的郡望上来。因此,宋代以后,中国绝大部分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此后近千年来,中国各姓的郡望情况就基本都没有变化了。

人们提起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在其姓氏前面冠以地名,如京兆段氏、博陵崔氏、颍川陈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琅玡王氏等,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地。郡望不是姓氏,但却与中国古代姓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来。

我们在论及姓、氏的功能时曾指出,在先秦时代,姓、氏二者有明确的区别,姓用以标血缘,而氏则用以辨贵贱,贵有氏而贱无氏。但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变封建制为郡县制,原来的世袭贵族烟消云散,氏也就不再是贵族的标志了,而与姓一样成了单纯的家族血缘标志。

秦始皇变封建制为郡县制,虽摧毁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秦代以后就不再存在等级制度了,而只是意味着旧的等级制度被新的等级制度所代替。于是,新的表示社会等级的符号手段也就应运而生,“郡望”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以标志社会地位、区分贵贱的手段。

秦汉之后,虽然已没有如先秦时代那样的世袭贵族,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家族由于世代居住于某地,人才辈出,或由于战功,而被加官封爵,荫及后世,从而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文化威望,于是成为一地的豪门大族。这种家族由于在当地为人所仰慕瞩望,故称为“郡望”。如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就是当时北方的四大望族。在姓氏面前标以家族居住地,也就是用郡名来表示自己是这个地的望族,“郡望”因此就成了用以区别贵贱的手段。

郡望既然是贵贱显著之标志,因此也就成了国家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依据。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种依赖郡望选拔人才的制度,因此,从魏晋直到隋唐,名门望族对自己在国家谱籍中的地位都十分在意,想方设法在其中占据显要位置。北魏时官方为汉姓定谱籍,欲列四个望族于一等,当时“陇西李氏”得到这一消息后,派人快马赶到京城洛阳,想打通关节进入一等四姓,但还是让山东大姓卢、崔、李、郑占了先,从而未能挤进前四姓。或许是由于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陇西李氏”的后代李渊创建唐朝后,唐太宗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打压卢、崔等传统士族,而将自家的“陇西李氏”列为第一。唐太宗李世民虽大开科举以打击旧的望族,但传统望族在政治上的势力仍不可低估,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以发现,唐代宰相多出自望族。

郡望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依据,一般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如东晋时的琅琊王氏与陈留谢氏就世代通婚。梁代河南王侯景想娶王、谢二姓的女子为妻,请梁武帝代为说和,梁武帝说:“王、谢的门第太高,与你不般配,你还是在朱、张以下的诸姓中找一个称意的吧。”可见当时名门望族的壁垒之森严。

唐代人标榜郡望,更多的是炫耀,表明自己的血统高贵,曾经是地方上的高门大族。上流社会的人几乎人人都给自己加一个郡望,有些人的郡望完全是生拉硬扯把历史上本姓氏的高门加在自己头上。比如姓卢必称范阳卢氏,姓王不是太原王氏就是琅玡王氏。

古代著名的十大郡望是:

1.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于李崇祖孙三代人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了。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李氏,有些也是附会。

2.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在今河北赵县,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赵郡李氏在北齐官位显赫,支派繁多,在唐朝有十七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

3.弘农杨氏

汉时之弘农郡治所位于今河南灵宝境内。秦汉初期,杨姓子孙分布以弘农最为集中,影响也最大,至今犹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四知”而著称的“关西孔子杨伯起”。据《后汉书》所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年),为当时之大儒,少时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曾隐居于湖州数十年,50岁才开始为官,后多次升迁,官至太尉。后来杨震因为官清廉,不接受馈赠,所以子孙过得很清贫,经常要以步代车,而且无肉可食。以前的朋友中有想为他们置些产业的,但杨震却不答应,说:“让我的后代被人称为‘清白吏’的子孙,把这个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杨震的子孙们受其言传身教,皆博学而清廉。

杨震的十四世孙杨坚建立了强盛一时的隋朝,更是把杨氏地位推到了巅峰。北宋杨家将也是杨震的后裔,精忠报国,抗辽卫国,一门五侯,名垂青史,可谓弘农杨氏的余晖。

4.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本姓姬。太子晋的儿子宗敬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王姓始祖。宗敬的后裔,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太原成为王氏二十一郡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

十八世孙王翦公及其子王贲、其孙王离,祖孙三代都是秦朝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贲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王氏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玡,是为“琅琊王氏”。

5.琅琊王氏

同类推荐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白话聊斋(上下卷)

    白话聊斋(上下卷)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徐悲鸿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却并不是一个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独特个性。他的随笔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乐的性情,还有他那立体的人格魅力。
  • 伟大航海之旅

    伟大航海之旅

    他本是乡村一个普通的少年,由于一场屠杀,让他与他居住的乡村说再见他从一个乡巴佬,在经历了一场大冒险之后,摇身变成世界顶点的霸王!作者粉丝群:316013299
  • 邪帝追妻:修罗狂妃要逆天

    邪帝追妻:修罗狂妃要逆天

    她原是现代古武世家少主,却被亲姐一剑致死!一朝穿越,成为凌云国废材暴君。说好的后宫三千美男如云?!那傲娇俊美后妃指着自己一脸愤恨:“我死也不会与你同寝!”修炼废材?万年红阶低级?!那一夜连晋两阶的妖孽是哪家暴君?!别人家的宠物都是萌萌软软易推到,为毛她家的就成为巨无霸!话说这厮半夜变身真的没问题么?!不就是比个赛么!一个两个三个都围在她身边不走了是肿么回事?!你家里人知道么?!同意么?!话说……那谁,放着自家帝位不待,整天偷窥她到底有完没完?!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本书群号:282062070;群名:九枯大群1
  • 虚空法师的奇幻之旅

    虚空法师的奇幻之旅

    新书《美漫世界的魔法师》已发,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给个收藏和推荐~乔希通宵打英雄联盟结果出门被土方给碾了,然后他穿越!意外成领主同时还是废材皇子的乔希,意外的发现自己好像能随机穿梭各个世界?在瓦罗兰,他继承了虚空之力同时带走了盖伦。在哈利波特他干掉了伏地魔还成了最伟大的教授!在漫威宇宙他揍趴了灭霸还成了隐秘世界的至高审判者!在魔戒世界.....在魔兽世界.....---------------简介略显无力,本书美漫无限流,作者有节操,放心入坑。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突然无敌了

    突然无敌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突然就无敌了……PS:读者大大群1:572671454读者大大群2:777626707新书发布《不可描述的无敌》
  • 吴梅村集

    吴梅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乐圣

    大唐乐圣

    老大: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一些人代表正义和光明,所以,我来了。老二:那么,每一个时代,也需要人代表邪恶和黑暗。老三:人就不可以太聪明,否则,烦恼的事情就越来越多。所以,我傻,我的欢乐多。李龟年:我只是带给这个世界欢乐,并不是让所有人变成傻冒,虽然,各位都是······已有完本作品《大唐农圣》,欢迎各位书友品鉴。
  • 朋友完全使用手册

    朋友完全使用手册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交到真朋友,如何在浮躁的今天让交情更稳固,如何运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事业添砖加瓦。本书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拓展朋友圈、维护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同时罗列了无数成功人士利用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小故事。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经营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以及在经营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操作细节,通过学习和锤炼,你一定能够成为交际场上的达人以及行业中的佼佼者。
  • 炮灰重生后想复仇

    炮灰重生后想复仇

    前世,她本是豪门千金,却被雀占鸠巢迫害致死!重生回来,她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只是这个男人,夜枭帝王,冷厉霸道,偏偏盯上了她。她避之不及,从国外逃回国内,可还是被他缠上!某女:“你能离我远点不?我的主业是报仇,对你没兴趣!”某男:“巧了,我的主业是追你,你报仇,我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