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2500000006

第6章 我叫棉花,我与绘画(5)

也许托尔斯泰关于“幸福”的论断是无比正确的(至少是在我看来),在我以画画为中心的生活中,其幸福中还存在着不幸。问题显然就摆在各位的面前,我无法画出一幅能以假乱真的描绘迷人风景或生活场景的画——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画家的画一样。这是我绘画技能的问题,在画画方面我没有任何基础,有时候我甚至不能画出一幅完整的画,我只是善于抓住脑中一闪而过的美丽如画的场景,然后再在纸上将这些思维碎片蹩脚地呈现出来,因此我可以在一天之内画出一百多幅“画”——似乎这就是孩童常干的无心的玩耍。但我明白,这根本不能同小孩子的玩耍划等号,因为我永远都不会厌倦画画,也许肯定有那么一天,我会跟爸爸一样,也会让世人都知道,绘画已经完全融入棉花的生命之中,成为了棉花生命的一部分。或许我已经对你讲过了一些原因,但是至今为止,我仍旧不知道我到底为什么爱上绘画。以往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爸爸瞧见了我的糟糕分数,总会忍不住大声问我为什么考这么差,我最开始的反应也如同听到上面所述的“为什么爱上画画”这个问题后一样,眼睛和脸上会流露出不知所措,但很快我便会从书包里抽出试卷,平静地给予回复:“因为分数就是这样,好像就只有这个原因。”现在,我也会这样对你说,我爱上绘画是因为我就是喜欢画画,我不认为这个理由会让人感到好笑,这个理由也不是为了给我自己进行一次高雅的包装,它的的确确就是那样。所以,无论我有多么不会画画,在我每天起床后,或是做完了家庭作业后,我还是会像前一天那样,整天与色彩为伴,同时——我知道自己无力画出一幅上乘之作——我还会不断在脑中以绘画的形式生成一处又一处迷人景观。我凭着小孩子似的热情——永不会消亡的小孩子似的热情,让自己在绘画中感到幸福,同时这种幸福又能奇迹般让我摆脱画画时的烦恼。

爸爸每天晚上也都会看我的“画”。他拿着一叠画着星星点点的景物的白纸,并把眼睛靠近了看的无奈画面,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在欣赏我的作品的时候,他常常会撇嘴,嘴里也会叼上一支烟——要知道,他基本不会抽烟。在我的小孩子时代,我见过太多大人抽烟了——就是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其中不乏一些抽烟高手,他们抽一口烟经常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因为期间他们会闭上眼睛享受那种“飘飘欲仙”的奇妙感觉。他们说,这才是抽烟的真谛,用这种方式抽烟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而爸爸的抽烟方式却与那些抽烟高手采用的方式截然不同,他最先把点燃的烟轻轻放入口中,停留一秒钟,又拿出来,过一两秒,又再轻轻放入口中,如此反反复复,就像交通高峰时间红绿灯那样进行无休止的循环。据我的观察,爸爸其实连一口烟也没有抽,他这么做只会让旁人更容易觉察到他心情的焦虑。或许爸爸的焦虑是我的作品造成的。有几天的晚上,爸爸最终还是骂了我,估计是他看到我平日的生活状态,感到了我对绘画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忍心用尖刻的语言骂我,所以才把心中的怒火压了那么久。我坦然接受爸爸对我的训斥,用全身心的认真关注他说出的每一句话,因为我喜欢画画,我需要得到任何方式的对我画画的帮助。爸爸没有说不让我画画之类的话,在训斥的最后,他还鼓励了我几句——这是十分少见的。

后来,我问过爸爸关于我绘画天赋的一些问题。不过,我被这些关于自己的东西弄晕了,然而我会选择将其写下来,告诉正在看我写下的这些文字的你,可能你会比我更明白其中所蕴涵的意义。

“你没有任何绘画天赋,但是我还是会让你画画,而且你会画得很好,”爸爸仿佛在向一名老友诉说他的心事,“你会观察,并且你会投入热情。这些我都比不上。而且,我注意到你曾经画过一只在天空翱翔的鸟,虽然线条不十分流畅,但是我看见纸上的那只鸟时,我就立刻感觉到那分明就是一只真实的鸟展翅飞翔时所有的神态。”

“你会比我更好。”爸爸接着说。

被爸爸骂了几次后,我每天还是照旧画画,技术依然不见长进,但是绘画的冲动感却日益强烈——在触碰到画笔和白纸的那一刹那,我就会无意识地倾泻出我头脑中一幅接一幅的画面,这种冲动往往会持续到我放下画笔的那一刻。

一天,趁着我翻阅绘画杂志,爸爸给我说了他的想法。他提议要让我去画室学习画画,因为他不懂怎样教别人画画。我当时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一味盯着杂志里面的一幅画看,那幅画我十分喜欢,是玛丽·卡萨特的《蓝色扶手椅中的小女孩》,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女孩懒散地躺在扶手椅上的模样,以及呈现在我眼前的她的孩童般的天真姿态和她旁边睡着的小狗。自那以后,我就常常把自己周围的一切想象成蓝色,静谧、干净的新蓝。随后爸爸说,画室里的老师很有经验,并且他认识他,然后便再次询问我的意见。我仍然没有给出答复。接着,爸爸有点不耐烦了,他说:“我认为你默认了。”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去画室学习对我到底有没有帮助,只是,凭着我对画画的热爱,我认为一切的徒劳都会对我有所帮助。我试着不去想遍布在大街小巷的狭小的专供绘画者应付过关的普通画室,在那些画室里学画的人都跟我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比我矮半个身子,但无论画室外艳阳高照还是阴云密布,他们学完画走出来时都摆出一副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像是刚经历了一场事先没有通知的随堂考试一样。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抵制在画室里学画,而且这种厌恶异常强烈。爸爸似乎没在去画室学画这个问题上做太多考虑,就将其径直告诉了我,就好像他知道我会答应似的。答应爸爸的这个看似无理却又在理的要求后,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我却不清楚什么时候正式进入画室学画,我也没有去问爸爸,而闲暇时我也会带着点担心,暗中揣测迟迟不让我去画室的原因:安排我和老师的见面,暗示我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心理准备),让我享受最后悠闲的时光,等等。一天夜晚,我倚靠在床边欣赏从中世纪流传到现在的极为精致的《威尔顿双连画》,据画册里的旁批所说,这幅不知道是谁创作的画作嵌满了黄金和天青石,我很快就陶醉在了画中人物精妙的动作中,这是伟大画作的共性。书本是双连画最为合适的载体,因此我对画册上的这张画作的照片没有任何怨言,我感到我的双眼从来没有被这样吸引过。印着小巧粉红玫瑰的床单在我的手掌下不断起伏,洁白的天花板也使床单扩散出的粉红光线浸满了整间屋子,我的周围笼罩着一种甜蜜而温馨的气息,这让我更加沉浸在《威尔顿双连画》之中了。卧室的门被打开了,爸爸走到了我的身边,“这幅画离你太远了。”他说。他身后的门被打开了一点,露出一段刚好可供幼小孩童蹒跚走过的空隙,客厅的电视机上正在播放的警匪片发出的闪烁的红绿光线渗入屋子里,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先不要看了”,爸爸说,脸上流露出疲惫和严肃的神情,“凡事需要现实一点。”他就像是即将要跟我进行一场争吵似的,满脸的不快和不耐烦,似乎也在向我抱怨他近来十分劳累。“明天你就要去画室了。不管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必须呆在那里,比现在更加认真地学画画。你必须尊敬你的老师,尊重那里的学生,爱惜画室里面的任何一样东西。”爸爸说完后如释重负般拍了拍我的肩膀。在听到爸爸说这句话之前,我满怀信心地进行我平常的生活:有时盯着油彩想象它们成为一幅画之后的样子,有时不厌其烦地触摸白纸,有时又对画作中的景物布局津津乐道。自从爸爸敲定了我要去画室学画之后,我就越来越淡化执画笔的实践,我只是在头脑中构建一幅幅的画,颇像一名郁郁不得志的醉酒画家。在常人看来,我总是那么碌碌无为,有人甚至建议我去当一名“幻想家”,我则充满信心地对他说:“我会是一名画家,也可以说是一名执画笔的幻想家。”画家会在画一幅画前感到措手不及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我将有愧于我曾说出的那句话。爸爸告知我再度过一个夜晚我就要去画室学画后,我才猛然发现我没有做好任何准备,那一切对我仍然是那么陌生。我脑中存有无数关于画画的比喻或隐喻,因为我喜欢画画填满精神世界的那种感受,这次前往画室理所当然成为我的材料,我也骄傲地认为它是我作过的最为完美的比喻:去画室学画,就好像是一次诸位画家的集体创作,画家包括了我,老师甚至我的所有同学,每位画家都必须做好准备,作画期间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否则这次创作便是失败的。

§§§第二部,绘画与她

画室的所在地是我的盲点。从“幸福之家”的阳台上俯视“欢乐大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汽车发出的嘈杂的喇叭声久久回荡在被几栋高楼包围的街道上空,这让我以为我眼下的“欢乐大街”就只有这么宽宽的一段路。第二天,爸爸带着我前往画室的时候,我才惊奇地发现“欢乐大街”的长度其实远远超过我以往认为的它的长度,它越到后面越显得狭窄,两旁被无数裂缝划过的暗灰色房屋也越发颤颤巍巍。风似乎也无比厌恶这个狭小的暗巷子,它经常飞快地从巷子里窜出去,不愿做过多停留。因此,在以后学画的日子里,我时常看见两三个人裹紧大衣,弯着腰紧靠破损房屋的斑驳墙壁缓慢行走在这条清冷的暗巷,没有人知道这些零星的独自行走的陌生路人要在黑暗中前往哪里。出于对巷子深处的恐惧,我的探索之路到了画室处就戛然而止,因为我的好奇心面对画室所在的那栋小楼前方永远覆盖着一层灰白雾霭的暗巷深处就立刻在我的内心疯狂逃窜,我不得不屈从我内心的恐惧。有一次我目睹了一块生了锈的蓝色指路牌掉了下来,它好像已经在露出杂乱的电线的路灯上方摇摇欲坠了很多年了,我立即认为这里的恐惧是一种极致的忧伤。这里的一切都能赐予我恐惧,极致的忧伤已经深入暗巷里每一样物件,地上的破瓦,灰尘滑过的建筑,贴在墙上的被戳破的乱糟糟的海报。

我第一次进入这条日后将与我日夜相伴的小巷所看到的景象我已经记不起了,但是小巷里特有的忧伤每时每刻都在浸染着我的身体,在我画画时,在我低头漫步于巷子时,甚至在我与其他人嬉戏打闹时。这种忧伤也因此融入了我的绘画,每次欣赏自己的作品,不管我画的是什么,我总会从中看到一丝暗巷的影子。也许,我的记忆始终为第一次所看到的景象留着一块空间,不然那些景色根本不能像现在如画一样一幅幅迅速地展现在我的脑海里。爸爸让我留意脚下的雨水,其实行走在宽阔的“欢乐大街”上时,透过车辆之间狭小的缝隙,我就注意到了暗巷的地上石油色的雨水。巷子里几乎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燥的,就连墙壁也散发着潮气,少数地方还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我毫不犹豫地踏着地上的雨前行,脏雨水不一会儿就把我的鞋子环抱起来,裤子上也沾满了长条状的雨迹,这引来了爸爸的骂声。我突然觉得这里的雨是几个星期之前残留下来的,雨不曾在这条暗巷中消失。两旁屋子的窗棂还在不停地流下成串的雨水,经过屋檐下的路灯杆滴到地上又会形成一摊石油色的雨。我的目光在两旁不断滴落雨水的透出暗光的潮湿环境中,落向身旁的整齐的早已损坏多年的一栋栋矮小屋子,它们全身上下处处都带给我一种寂寞气息。爸爸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我没有听这些令人厌恶的句子,只是被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感笼罩,我不知道自己心情是好是坏。这些煤炭色的旧房子至今仍有人居住,只不过它的作用仅仅是让人有一个地方度过冷风肆虐的夜晚,而不是生活。所以我仍然可以看见有人来往于小巷和外界之间,不过整个过程十分短,人数也十分少,一不小心我就会错过这次短暂的“繁荣”。我没指望这些房屋的居住者(普通上班族,流浪汉,自甘堕落的年轻男女,即将死去的老人,等等)能带给这条小巷多少生机,因为他们好像都互不相识,他们会刻意与同样行走在巷子里的人隔得远远的,于是更多的寂寥充满在整条暗巷中。同在巷子里飞速吹过的风一样,居住者们同样不愿在巷子里做过多停留,上班族在上下班时总是跑得飞快,流浪汉则耷拉着双眼,在不知不觉中加快步伐好迅速离开巷子,而年轻男女则在追逐打闹中逃离小巷,甚至连即将死去的老人也忙于在老人社区里闲扯一整天,没人肯施舍给这条暗巷一个眼神。

走到一间渗出昏黄光线的屋子时,嵌在墙壁里的被刮花的窗户颤抖了一下,从这间敞开大门的房屋里传出慈祥且苍老的声音,“孩子,你好!你是来学画的吧?你是第一个从这里走的学画的孩子,我真高兴!”老人把头探了出来,朝我挥了挥手。他跟我时常想念的家乡的老大爷长得很像,只是他要显得瘦一点,花白的胡须在潮湿的空气中略显苍白。老人对着我笑了一阵,不一会儿,凉飕飕的风又让老人把头缩回了看似温暖的散满橘黄的小屋子里。

同类推荐
  • 卧牛岗

    卧牛岗

    《卧牛岗》讲述了富家子北秦双喜探家途中误入匪窝,与匪首之女玉凤一见倾心,卧牛岗上情意绵绵。秦掌柜得罪恶绅,恶人勾结保安团,秦家惨遭灭门之灾,卧牛岗上血雨腥风,玉凤逃命途中又救双喜。两个失去亲人的孤男寡女三上臣牛岗,誓与恶势拼争到底……
  • 黑煤

    黑煤

    客车摇摇晃晃跑着,双塔矿到了,下来几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乘客,又上来几个人。接着,客车浑身抖了抖,摇摇晃晃起来。黑色的轮胎动了,带起一大片灰褐色的尘土,呜呜地开过去,扬起的尘土飘荡在了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下车的人中有一位年轻人,他身穿滑溜溜蓝色的T恤,迈着青春跳跃的步子,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好感。他迅速走到别人前面,叫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向着双塔矿的招待所驶去。前面一段路稍稍上坡,三轮摩托不慌不忙地嘟嘟爬着。
  • 赶仗佬

    赶仗佬

    雪是昨天晚上开始下的。它们似乎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等人们熟睡之后就开始行动。所以第二天,当人们打开大门的时候,满世界的皑皑白雪就给人们送上了无以言说的惊喜。“阿格咋呀,这么大的雪呀!”杰成一打开大门,就被白雪带给他的惊喜紧紧地抱住了。因为他是落雁山的赶仗佬,名气比那里的风还大,不仅吹遍了几条山谷,甚至吹到了更远的城市里。因为来了稀客的农户,城市里的野味餐馆,都常找他弄山里的野味。所以他最盼望的,就是下雪。只有下雪,他才能进山赶到更多的野物。所以满山的大雪,就是他的财富,就是从他心里涌出来的甜蜜微笑。
  • 一纸忘情歌

    一纸忘情歌

    相恋多年的男友贺思源意外身亡,叶承欢伤心欲绝,却在葬礼上遇到了贺思源的出轨的对象向晚晴,向晚晴以腹中的孩子逼迫叶承欢离开。叶承欢离职,临离开G市前在化妆舞会上邂逅一男子,并发生了一夜情。 在老家呆了两年的叶承欢在学长古沐霖的劝说下重回职场。在外市工作一年,古沐霖与叶承欢被调回G市。叶承欢撞见总经理古沐庭狼狈的一面,处处被古沐庭针对,甚至被古沐庭冷嘲热讽,最后更被古沐庭调到他的身边,当总经理助理。古沐庭早就认出了叶承欢是以前跟他发生一夜情的女子,却一直没有说破。种种巧合让古沐庭认定古沐霖与叶承欢一起设计了他。为夺得继承权,古沐庭用尽手段逼迫叶承欢与他结婚。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热门推荐
  • 安迪密恩的觉醒

    安迪密恩的觉醒

    统治全人类的教皇将号召教会的全部力量,展开以“圣战”为名的血腥屠杀,而伊妮娅,是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人。永生的代价是什么?残存的内核,又有什么样的险恶动机和秘密?移走地球的“神秘人”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伊妮娅知晓。而谜一般的伯劳——是怪兽、天使,还是杀人机器——也将最终显露出它身上悬而未决的两大谜题:它的起源和目的。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此版本《老人与海》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作序深度解读: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希望,不能失去斗志。”《老人与海》讲述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捕猎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鱼把老人和他的小船拖到了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将马林鱼捕获,却在返航途中遭遇鲨鱼群的围攻。他与鲨鱼缠斗一天一夜,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马林鱼被鲨鱼啃食,仅存骨架。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着大鱼骨架回到岸上。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 花开荼蘼

    花开荼蘼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四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欢笑、泪水、快乐、悲伤,漫漫人生路上斑驳着青春挣扎的痕迹。写不尽的人生百态,道不完的红尘故事。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这是一部洞悉世事、看透人生的小说。一部让你肆意欢笑、肆意流泪的小说。
  • 我在宋朝的日子

    我在宋朝的日子

    如果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宋朝,因为这里面的故事特别多,牛人特别多。那时的生活水平与现在最为接近。既有士大夫阶层的高雅精致,也有普通市井的光怪陆离。而且是古代女性地位最高,赋予权益最多的一个时代。
  • 宸妃

    宸妃

    从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一道宫墙锁住了多少女子的爱恨情仇。“宸”既是她的荣耀也是她的诅咒,等她站上那顶端的时候,回望往昔才发现从踏进宫门的那一刻她的一生就好像早已注定。
  • 顶尖狙击手

    顶尖狙击手

    黛黑色的山峦像巨鲸的大口,不知不觉地将落日吞食了。夜幕一点点来临,能见度变得越来越低,最佳的射击时机越来越远,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耐心,都知道第一个开枪的肯定会被其他的狙击手发现,就看谁忍不住开第一枪。“砰……”旋转地子弹在空气中前进……
  • 爱禁爱

    爱禁爱

    10月8日晴风,向北我们依然每周去看祈,因为担心她一个人会寂寞。叶子已能渐渐接受这穷极所有也扭转不回的事实,终于相信了那个躺在血泊中的孩子便是一直用塔罗给我们谏言的祈。宛如脱线人偶一般,她离开的那样潇洒。依藤从新加坡回来后,便安静了。未来,又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 穿越之成龙历险记

    穿越之成龙历险记

    成龙历险记同人作品,剧情中不合理处,会做出新的设定,副本设定为游戏古墓丽影9、10、11,仅有一位女主,暂定劳拉。
  •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的去世令全世界目光聚焦在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50年前,1965年8月9日上午10点,李光耀通过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但这独立却是被迫的。24年后,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依然将此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挫折。李光耀的独立宣言只有短短90个字:“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今日读来,依然悲壮而充满自信。今天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 康熙四十七年:鼎盛王朝的蚁穴之溃

    康熙四十七年:鼎盛王朝的蚁穴之溃

    2008年7月29日,沉寂了300余年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核心区域——九州景区,终于向世人展露出了它的神秘面目。曾经目睹这座园林之率雍容华贵的欧洲人,誉其为“万园之园”,称园中富丽堂皇的景象难以用语言描绘,匪夷所思。然而,148年前英法联军的肆意破坏,使得这座神话般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由此上溯160年——300年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那时的圆明园还在图纸上,康熙和大臣们正激烈地讨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终于在第二年达成共识,圆明园破土动工,历经六代帝王、150余年,才在北京城西北郊建成了这座占地350公顷、拥有160多处景点的皇家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