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5700000005

第5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4)

不管是友谊还是爱情,都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有的人可能会对这句话大加驳斥,认为它玷污了亲密关系的纯洁性。尤其是热恋中的情侣,大概都会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的确,热恋中的情侣通常都会不计代价地为对方付出。但是,这能够说明公平的原则在亲密关系中不存在吗?当然不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短期的亲密关系中,我们确实不大会去考虑付出和得到的比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想想看,假如你与一个收入和你差不多的朋友一起吃饭,第一次是你付钱,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以后都是这样,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想必大部分的人会和这样的朋友逐渐疏远。在亲密关系中,公平原则不一定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小心地避开它。比如在朋友之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自己人,客气啥”,可是对方如果总是对我们“不客气”,这样的友谊也很难长久了。

公平原则在婚姻关系中也同样重要。心理学家谢弗和基恩在1980年曾经对美国几百对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夫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导致伴侣间亲密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方感觉到不公平。感觉到不公平的一方通常会觉得另一方在做家务、照顾孩子方面的贡献太少,这经常成为伴侣间抱怨、争吵、产生分歧的原因。

亲密关系之所以和我们的其他人际关系有所不同,首先是因为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是亲密无间的。我们在伴侣和好朋友中更容易展现真实的自己,而不用担心自己的展现会被他人利用。心理学家将我们愿意在亲密关系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称做“自我表露”。一般情况下,我们和一个人的关系越密切,在对方面前自我表露的可能性就越大。生活中人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假如一个平时不喜欢对别人袒露心事的人向你说出了他心中的某个秘密,大部分人会感到十分高兴。被一个人选中做他的自我表露的对象会使得我们对他的好感增加。适度的自我表露,无论是在朋友之间还是在伴侣之间,都是增进亲密关系、带来快乐的催化剂之一。在亲密关系中是否能够自我表露,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从来不在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人,多少都存在亲密关系困难的问题,伴随着这种问题的出现,孤独的痛苦感受也会接踵而来。

当然,自我表露的程度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崇尚个人主义的一些西方国家,亲密关系里的自我表露更加容易。而在崇尚集体主义的东方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人们却总是对“深藏不露”的人怀有某种敬佩之意。所以,一些有过不同伴侣的人曾经反映,和东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伴侣相比,与西方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的质量更高,恐怕这中间也有西方人更重视自我表露的原因。

9.归因:我们是怎么看世界的

假如我们对人的一生中所说的频率最高的话做一个总结,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一生当中我们无法摆脱的一种本能就是喜欢寻求问题的答案。各种电视剧中常见的一个情节就是,主人公之一在临终之前,也要气若游丝地问一句:“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有的时候,我们在电视前苦守N个夜晚,等的就是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想一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啊!可是,为何我们那么喜欢问“为什么”?原因是人类天生就有追求事物发展精确性的需求,这是我们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摆脱。

在心理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听上去仿佛很简单,但实际上,归因的过程是很复杂的,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试想一下,在某一个交通拥堵的周一早上,当你手忙脚乱地收拾好自己的行装,将车驶上道路时,你却发现自己加入了茫茫的堵车大军中。但是,这一段路在平时的周一早上并不会形成拥堵。无论你怎样咒骂、按喇叭,在焦躁不安的30分钟之后,汽车长龙才开始缓缓移动。当你开车经过造成刚才拥堵的路口时,你发现有一辆小车停靠在路边,刚才正是因为这辆车停在了主路上,才造成了这30分钟异常的拥堵。这个时候,你通常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恐怕绝大部分的人此刻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少数脾气暴躁的人恐怕已经冲着那辆造成拥堵的车里的司机大骂几声。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人都会倾向于认为,是那辆小车中的人有问题,因为他的某种不恰当的行为,使得大家忍受着因上班迟到而被扣奖金的可能,这个人会在瞬间被我们定义成一个自私的、冷漠的、不为别人考虑的家伙。但真正的原因是不是这样呢?有可能这辆车里的人当时遇到了紧急情况,当他想把车拖离事故现场时,却发现路面的状况不允许他这么做,只好无奈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也许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充满着焦躁之气的周一早上,有多少人会对这一事件作出这种归因呢?估计没有多少人。实际上,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基本归因错误”。

我们有特定的归因倾向吗?

“归因”这个名词,听上去有点学术化,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对它却并不陌生。回答别人提出的“为什么”问题是生活中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其实是有特定的归因倾向的。

比如在那个周一早高峰堵车的例子中,作为旁观者,我们大多数人在第一时间会认为,那辆横在路中间的汽车之所以造成拥堵,肯定是司机的个人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对方的个人素质或者人品,很少会有人在第一时间里就考虑:他是不是遇到了特殊的情况而不得不把车停在路中间?真实的情况可能正是如此,但是我们却不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做这样的总结?这种情况是如此常见,以至于心理学家给它起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基本归因错误”。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常在犯这种“基本归因错误”?当你的孩子胆战心惊地拿着一张试卷来让你签字时,你一看到试卷的分数,顿时火冒三丈。这个时候,你最容易说出的话是什么呢?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可能是“你就考这么点儿分数?”“你的心思到底在学习上吗?”你怒气冲冲地指责孩子,但是没有意识到也许这个时候你已经在犯“基本归因错误”了。你可能忽略了孩子上几次考试的进步,其实他这次考试的失利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可能是那天老师对他的一个批评让他在整场考试中都心神不安,或者是教室外工地上的噪声让他分了神。但是,你第一时间里不会做这样的归因,你会直接把原因归结为孩子的不努力,其实这不能完全说是你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这种错误,这是我们思维的一种惯性模式。

当我们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归因时,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情况可能就恰恰相反了。刚刚在家里训斥完孩子,你接到了公司的一个电话,说因为经济不景气,你所在部门的员工会有不同程度的降薪,你被告知从下个月开始,会被降薪10%,可是你当天打听到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同事并没有被降薪。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恐怕你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公司“过河拆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先拿我这样的老员工开刀,那些年富力强的员工怎么没有被降薪呢?因为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这样的公司太险恶了!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真实的情况有可能是,你的业务能力一向就不是很强,即使降薪10%,与你的个人能力相比,也是很不错的待遇了。可是,你会对降薪做这样的归因吗?也许你在冷静思考后会这样归因,但是在第一时间,你的反应多半是将降薪归结为他人的原因,而不会马上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时候,刚刚被你训斥学习不努力的孩子,也许脸上的泪水还没干呢。

为什么当事情轮到我们自己头上时,我们不会拿教训孩子的那一套来对自己进行归因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公司“过河拆桥”。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的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假如电话里是通知你加薪10%,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更强。

同类推荐
  • 意念力练习题

    意念力练习题

    每个人其实都是天才,但是为什么你的天才特质得不到发挥呢?这是因为你没有挖掘出你的潜能量,更没有去操控它。只要我们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语来与潜意识交谈,潜意识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得以实现。本书指导我们运用自身的本能力量,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境况,可以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影响我们的生活。
  •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不仅从国内外生理心理学专著中,还从有关的临近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许多领域中吸取了最新研究成果,分别用以讨论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思维、本能动机、情绪情感、人格、运动与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并联系了失认症、失语症、遗忘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病理机制的新理论。书中还涉及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言语思维等有关的认知理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概念。在导论中,作者论述了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当代发展趋势,并概括地介绍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书后还列出了国内可得到的中外文最新参考书目。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神经生物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教科书。亦可作为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者的基础知识更新的参考书。
  •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本书以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索,以为什么要提出心学、什么是心学、什么是高层次的心学为辅线索,将王阳明一生行事与其弟子所著的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充分糅合,事迹为行,录为知,穿插来写,上行下知,逐篇解读。全面介绍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更解读出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同时又蕴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提出: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因此我们必将超越自卑。
  • 每天学点心理学

    每天学点心理学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实用性、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将心理学知识和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结合起来,同时书中介绍了一些使用的经典心理学定律,让你打破思维定式,走出竞争困境,学会利用心理力量赢得幸福与成功。
热门推荐
  • 折翼追日

    折翼追日

    年少轻狂只为追心中的梦想,错过了还能追回吗?
  • 我有一家炼金商店

    我有一家炼金商店

    一颗陨石砸在海洋上,散发大量的雾气。导致动物异变,人变丧尸。给了地球一场灭绝性的灾难,也带了一线生机。灵气复苏,人类掌握出风火雷电的控制方法。学会了金木水火土的技能.而他只是一家商店的“老板”。矿泉水瓶大小的瓶子,却写了一吨水的容量。看起来还没有9平方的外形,却写了房子面积200平方,自带300平方小型庭院。。。。。。。我就问这老板可以换我来当吗?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主要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本书作者认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儿歌,对品德修养无益。于是他编写新儿歌代替旧儿歌,即《小儿语》。《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同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民国时的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它进行了增补。这两本书对引导孩子们阅读,对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 待我迟暮之年

    待我迟暮之年

    唢呐刺耳干燥的声音突然停住,小锣砰砰敲响,一旁的黑衣道人面无表情地高喊:“孝子贤孙,拜!”周围的亲戚哗啦啦跪下了一片。舅舅和舅妈在我前面,恭恭敬敬两膝着地,头咚咚碰在水泥地上。我却需要使劲儿才能跪下去,腹部的肥肉压住大腿,头好不容易弯到能接触地面的程度,脖子却几乎要断掉了。时间瞬息凝滞,大脑一片空白,我忘记了为什么会在这里,只看见舅舅和舅妈白布孝衣上的汗渍不断扩发,渐渐形成了一幅印象派立体油画。“起!”道士终于给出指令。我立刻起身,大腿发抖,小腿抽筋,沉重的身躯不由得晃了晃。
  • 王妃嫁到,王爷的代嫁萌妻

    王妃嫁到,王爷的代嫁萌妻

    洛瑶瑶,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子,因一场意外穿越至古代当一个并不受宠爱的二小姐,还要替人嫁给瘸子王爷,可没想到王爷并不是真瘸,洛瑶瑶崩溃,说好的瘸子呢?那两个小妾算怎么回事。【小剧场一】“王爷,王妃到了”门外的一名小厮看到王妃怒气冲冲的走了过来,赶紧朝着屋里通报。“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话音刚落,“哐当”一声,门被撞的摇摇晃晃的。书房门口站着一个一个手掐着腰的女子,后面还带着一群丫鬟。【小剧场二】“王爷,本王妃想外出游玩,顺便带一个美男,至于你,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吧。”说完,就准备朝着外面走去,却被某王拉着手。“王妃,难道本王就不是美男了吗?嗯~”
  • 穿越王者:英雄出没请小心

    穿越王者:英雄出没请小心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唐豆:艾玛跳跳你别追我,我真没告诉庄周那鲲是你偷了准备下锅煮的!唐豆:老程你能把这身绿衣服给脱了么,实在是太辣眼睛了……唉别,我不是让你现在就脱给我看啊……唐豆:萌萌……狄狄狄大人救命啊啊啊啊啊!您的小相好要谋杀了啊!!!唐豆:妈卖批,人比人果然会气死人,明明都是一起穿越的,凭啥南宫那死女人能泡到XXX,宝宝不服!……南宫:好了妹砸,别蹦跶了,你回头看看先……
  • 高血脂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高血脂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物异

    物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悍妇

    重生悍妇

    本文爽文,重生,宅斗,绝对的宠文,欢迎入坑啊!前世,她是名门淑女,嫁入侯府十余载,虽无所出,却贤良淑德,亦是妇德典范。奈何早逝,原以为会风光大葬,却落得个草席裹尸,暴尸荒野,尸骨无存的下场。一朝惨死,得知真相,她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蓄谋已久,而她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她誓不做贤良妇,即使背上悍妇之名又如何?小剧场:某日,茶馆内。“听说了吗?王爷又被撵出府了,而且还鼻青脸肿的。”“听说又是王妃打的。”“又?”“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妇,偏偏王爷又是个惧内的。”“听说这次被揍,是因为王爷被个打更的看了一眼。”“……”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