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900000007

第7章 你的名字,镌刻在心——萧军(2)

自小,萧红的生活就是暗淡无光的。她孤零无助,只有一个年迈的祖父疼爱着她。没有精神上的母爱与父爱,她就像光秃秃的山坡上唯一的一株小树。小树在慢慢生长时,有了自由的意志。尽管她弱小、孤单、无力,但她浑身上下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勇气,她拼了命,都要与一切腐朽的东西进行斗争。

可是,不管这株小树有着怎样的意志,她到底是需要阳光雨露。由于长久以来不得阳光、不得雨露,就令她在心底里更加渴望这些。

当萧红在电光石火中遇到了萧军,就情难自禁地爱上了这个看似能给她阳光雨露的男人。

尽管,到了最后,她还是所托非人。

不过,他们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温暖烂漫的日子。而在最初的日子里,萧军一心是为了她好,处处为她着想。他曾经感叹,是天赐良缘,才让他们俩能相遇相知,最后结合一起。这段姻缘,全在一个“偶然”。

“若你以前没有给《国际协报》投稿,你的一封求助信就不会引起主编的注意。若是,你没有写一封真情流露的求助信,我也不会来找你。你看,一切全在偶然。”

“这份偶然情缘,我可是心怀感激。”萧红低头说着。

她是怎样也忘不了,当日自己在萧军的照顾下,步履蹒跚地攀援着旅馆墙壁,小心翼翼地步步为营,爬到他带来的“一叶扁舟”上。

她还记得萧军在大雨中跟她说的话:“小心,看到前面的石墩没有,扶着它,对,一步步往下挪移,不要害怕,我就在这里,你一滑脚,我就拉着你……”他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有些全消融在了雨水中。

在此过程中,萧红没有说过一句害怕,而她的心却紧张得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不过,有萧军在,她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害怕。

他们稳稳当当地坐上了船,奋力地划着船。萧红看着越来越远的旅馆,看着模糊中那旅馆老板目瞪口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她笑了起来。

每次,萧红回想到这里,都会笑起来——那旅馆老板怎么也不会想到,松花江会决堤,而这个被软禁的房客,竟会坐着小船逃走。

这是多么惊险、多么值得玩味的一幕啊!

“有一天,我要把这些事情写下来。”萧红说。

困窘颠簸,却是最好的温暖

经历了雨中逃险后,萧红很快就住进了医院待产。

“你对这个孩儿有什么打算吗?”萧军轻声询问着她。此时,他们俩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

“我想留住小孩儿。”萧红悠悠地说着,没有看萧军。她知道萧军是不愿意的,他一直劝说着,说她年轻,不应这么快就被一个小孩儿所累。可是,天底下有哪个做妈妈的女人,不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妈妈?

“我是妈妈,一定是一个好妈妈!是比生母与继母好上一千万倍的好妈妈!”萧红每次都这么跟萧军说。

“我不是不欢喜这个孩儿,只是我们经济并不宽裕,现在兵荒马乱,生养一个小孩儿是件困难的事。”

这也是萧红知道的,她希望能做妈妈,可是她没有一双能给小孩带来安稳生活的双手。她不答话,头转向了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萧军悄悄地退了出去。等到萧红临盆的时候,她对赶过来的萧军喊叫道:“孩子,我还是不要了。”接着,是一声声的痛叫。过了大半天,萧红终于生下了小孩儿。医院里的护士问萧红要不要抱抱小孩儿,萧红咬着牙说:“不用了。”没过多久,小孩儿就送给了别人。据说,这是一个女娃娃。在这件事上,萧红一直冷静得出奇,没有哭喊,没有悲切。

等到该出院的时间,她收拾了一下自己,便默默地跟着萧军走了出去。她一直没有问小孩儿的下落,就像她这段时间不过是入院治疗了一场大病一样。

萧军见萧红不提,他也一字不提。他也尽量不让别人提起来,他怕这件事会成为萧红心头的一把刀子。在萧红出院后,俩人住进了《国际协报》主编裴馨园的家里,正式同居。

刚开始,老裴一家很是高兴。对于自己能帮上一对落难青年,他们感到很是欣慰。可是,俩人住久了,慢慢就会产生一些摩擦。再加上萧军是火爆脾气,忍让不了人,后来就跟老裴的妻子发生了激烈争吵。最后,俩人被赶出了裴家。

俩人本就是清贫之人,同居后的经济来源全靠萧军,萧军跟老裴一家闹翻后,不仅没了片瓦遮头的地方,还失去了《国际协报》的工作。“你倒该忍让一下的,毕竟人在屋檐下。”萧红说着。

“男子汉大丈夫怎能低头,你跟着我,还怕会饿着你吗?”

失去了每月二十元的固定收入,俩人无家可归,又贫困潦倒,商量之后,决定不能意气用事,还是填饱肚子要紧。于是,萧军当起了家庭教师。学生家在商市街,同意给俩人提供住所。俩人就在学生家的阁楼处住了下来。

栖身之处不尽如人意,可也是有瓦遮头的地方,俩人也就欣慰了许多。

萧军工作的时候,萧红就在家煮饭。可她到底不是巧妇,一不小心就把饭煮焦了,火又烧熄了。这样还好,有时候她还要发愁,怎样能把一角钱掰成两半用,怎么能把一把小米煮够俩人吃。她也不讲面子了,跑去跟朋友借钱,“等到萧军出粮了,我再还你。”她借到的钱,也不是大钱,不过是三角五角,能借到一元,她就感恩戴德了。借来的要是五角钱,她总能想着法子掰开用。一次,萧红在朋友家,见到朋友家的用人拿着三角钱去买松子当零食,马上为这种奢侈感到痛惜不已。

这份操劳令萧红自觉老了不少。所住的学生家有一位姐姐,她是萧红的中学同学。她常穿着时髦的皮大衣,脚踏高跟鞋,红唇卷发打扮一番后,就摇曳着去看电影。萧红好生羡慕这别样风姿,说:“这是少女风度,”且自卑自来,“假若有镜子让我照一下,我一定惨败得比三十岁的人更老。”的确,为自由奋斗,为生活奔波,萧红早已衰老了;刚刚二十出头的她,头上已经长出了显眼的白发。而萧军呢,一份家教工作不能维持一个家,他就四处奔波谋职,教完这个小孩,就要匆匆跑去下一家。

尽管俩人过的是“只有饥寒,没有青春”的日子,可当时的他们也爱得激烈。萧红甚至觉得,“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他们吃的是黑面包加点盐,也不觉得难咽。你一口,我一口,吃下去的,就算是咸,也变了甜。俩人还互相开起了玩笑,说:“不是说蜜月是甜的吗,怎么我觉得是咸的?”另一位就哈哈大笑起来。真是有情饮水饱。

有时候,他们也觉得,无论怎样也该去一下小饭馆,滋润一下生活。于是,俩人硬是省吃俭用了很久,去了一趟小饭馆,点一些诸如馒头、丸子汤等之类的小菜,美滋滋地吃了起来。有一次,萧红擦完嘴巴,看着那碗底,露出了渴望的神情。萧军打趣地说:“怎么了,狮子大开口了,这一顿还吃得不够?”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萧军就提议再买两颗糖,一人一颗。

“饭后甜点,我们也有。”萧军开心地把糖放进了口里。

萧红含着糖,不舍得舔,就一直含着,让糖果的甜味包裹着舌蕾,慢慢渗入整个口腔,再到整个身心。

“日子虽然饥寒,可是比我过去的日子好上了一百倍。就算一辈子是这样,我也心甘情愿。”萧红轻轻地说。

在难得的空闲时光,萧军会带着萧红一起在公园里散步、游泳。萧红喜欢在水中慢慢游,享受着阳光;她喜欢慢慢划着自己的身体,尽管她游泳的姿势并不正确。萧军看到,往往会笑着说:“你看你游的样子,像旱鸭子学游泳。”他游起来,是用两手飞快地拨动水,姿势像专业游泳运动员,不过看起来很费力。

萧红不服气,便游过去,对着他洒着水花说:“你游起来,像要跟水打架似的。”

俩人你来我往,在水中玩起了水战。同行的朋友,有的也会加入到混战中,像群野孩子。

萧军后来回忆道,他们俩人性格虽然不同,但幸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着“流浪汉”般的洒脱,从来不为身外物伤心难过,也不愁苦,反而过得快活又诗意。就像萧军会拿着三角琴,让萧红梳着短短的辫子,俩人穿着简单随意的衣服,随便找一处街头就能自弹自唱起来。这种随性随心的生活,令俩人的朋友也羡慕过。

“你们看似生活得不如意,其实,过得比神仙潇洒快乐。”

萧红听到这样的评价,嘴角总会挂着一抹笑。她是欢喜别人这样认为的,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她拥有了自由,得到了爱情的快乐。

萧红像任何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样,依偎在恋人温暖的怀抱里,就觉得全世界都在爱着她。

对于这种热恋的感觉,萧红曾在她的《春曲》里记录过,写到恋人间情到浓时,那万般皆好的心理活动时,她说:

只有爱的踟蹰美丽,三郎,我并不是残忍,只喜欢看你立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立起,这其间,正有说不出的风月。

只是,热恋中的人,眼中全是欢喜,硬是看不到感情上存在的缺陷。就像萧军,他脾气火爆,情感丰富,对爱是“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了爱,能转身就走。可萧红不是,她内向而柔弱,因为太缺爱,在困厄中遇到一双强有力的手,就会误以为这就是情,容易对人产生依靠。可这也不能怪她,毕竟她生长于缺爱的环境里,到了长大成人,多少也想弥补感情的缺失。在爱中的萧红是彻底的无能为力:“当他爱我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力量,连眼睛都张不开。”

在世人看来,萧军之于萧红,是她一生中不可缺失的人,若是遇不上萧军,萧红如今可能还是那个叫着张乃莹的普通人。她也许能熬过那一刻,尔后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使得中国文坛失去一位天才式的人物,而她自己也不至于坎坷一生。

1932年的冬天,萧军朋友所在的报社要出一版《新年征文》特刊。萧军读过萧红的文章,一直欣赏她的才情,就和朋友一起鼓励她写一写。

“我平日写的东西,全是小打小闹,以前投的稿,也多是石沉大海,我怕我是不会写文章的,写了又浪费精力。”萧红犹豫着说。她既是谦虚,又是缺乏自信。

“不会的,这是熟人所编,文章不会落选,你只管好好写就是了。”

萧红听到这样的劝说,想着平日要是没事,也是可以试试,反正也有兴致。于是,她提起笔,写了名为“王阿嫂的死”的短篇。

文章被刊载后,朋友们都鼓励起萧红来:“这篇小说,我读得津津有味。你该多写一写的。”听到了鼓励,萧红就决定正式从事文学。

张乃莹也就正式成了萧红。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张牙舞爪地侵占了东北各省。幸好,他们首先忙于建设伪政权组织,放松了对文化的镇压与统治,令哈尔滨少有的几家私营报纸和印刷业得以残存。

也正是这样,萧红与萧军才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自由地发展文化事业。他们认识了好些来自不同派别的年轻人,尽管他们有着各自的体系与组织,但存在着共同的抗日目的。在这种氛围下,萧红更加踊跃地开始了创作,而她的文学作品,也渐渐有了更为博大的主题——关怀人性。

“我认为你写得很好,你应该多写。我们或许还能一起出一本短篇集。”有一次,萧军在看完萧红的小说后,若有所思地说。

萧红觉得这主意十分不错,她倒不是觉得自己能写得多好,而是认为能跟心上人一起出一本合集,这是件浪漫又值得纪念的事情。此后,她就更勤快地写了起来。

秋天是收成的季节,1933年的秋天,也是双萧二人收获文学创作成果的季节。那一年,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选了一些好文章,出了一本小说与散文的合集。这本名为“跋涉”的合集,共有萧军的六篇文章和萧红的五篇文章。

萧红拿着合订好的《跋涉》,心中藏不住喜悦。她像抱着孩子一样,捧着书,双手摩挲着封面,又拿到鼻子前,大力嗅着书上的油墨味道。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跋涉》,成为了双萧二人的“爱情结晶”。

身体安顿心却不宁

人们常期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不单单是针对友情,爱情也是如此。萧红曾无奈地感慨,自己和萧军的爱情就是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生活困苦时,两个人的心都抱成一团,共同抗争来自命运的打击,而每每境遇好转之时,两个敏感的文人之间又总会产生裂隙。

当萧红在文学创作路上渐入佳境时,她与萧军的感情却走进了死胡同。

萧红后于萧军从事文学。起初萧军是萧红的好老师与提拔人,后来开窍后,萧红比天高的才情一发不可收拾,而萧军只能看在眼里,默默地去追赶着萧红。不知是不是因为学生比先生聪明,令先生不好受,反正,俩人开始为一些琐事吵起了架。

吵架时,俩人会争着喝酒。萧军喝醉之后,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此时的萧红,就会心痛地自责:“他为了我们这个家受过不少苦,我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下呢?”

话虽如此,可每次吵起架来,天性倔强的萧红是不会低头不语、任人指责的。每当萧军无理取闹、大发雷霆时,萧红就会据理力争。平日里,她的话不多,但在吵架中,她总能说得萧军哑口无言。

有时候,我们总是自恃相爱和熟悉而彼此伤害,说一些不该出口的伤人之言。为何人总是把笑容留给陌生人,而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却能狠下心去伤害?虽然有俗话说,夫妻之间越吵感情就越深,可萧红和萧军都不是无知的人,他们内心深处知道,俩人的这种相处状态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而曾经得之不易的爱情也在慢慢消逝。

俩人的感情裂缝,可能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在外人看来,他们俩人的结合,最大一个错误就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性格差异。萧军是东北男子,有着豪爽性格和火爆脾气,他不会柔情似水,也不懂关怀体贴,只管照着自己的想法行事,希望对方也能服服帖帖。若是对方“不听话”,他就有责任和义务去“管教管教”。萧红内心敏感、渴望关怀、寡言少语,为了爱能千里走单骑,偏偏她也不善于表达情感,只能闷在一边,默默忍受着苦楚,直到爆发为止。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对的人”?萧红百思不得其解。萧军曾如白马王子一般,降临到自己这个落难公主身前,他遇见了她,她抓住了他,二人都是彼此的唯一。为什么曾经对的那个人,如今会变成错的人?为什么曾经的唯一,会变得面目可憎?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勇进知退的一代“谋圣”:“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热门推荐
  •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他长得真不是一般的帅,金色的短发,棱角分明的俊脸,精致的锁骨,好像动漫里面的人物啊,不过搞笑的是,他竟然把歪歪遗失的裤子穿反了,还毫不留情的把她的上衣撕成条子,遮住了整个胸膛。他那双寒霜般的眸子递出探询的光芒。
  • 快穿逍遥:玩一下就好

    快穿逍遥:玩一下就好

    “二狗子,我以一个过来人的心态警告你,不要太过分。”“明白!”一觉醒来,连人带床一起换了个地方,还附带一只二狗子系统?这不是真的,我一定还没睡醒……
  • 唐代年间

    唐代年间

    唐代。一个和谐安宁,却又暗藏着矛盾,冲突与纠纷的时代。一个嘻嘻哈哈,却又阴冷森然的杀手,降临在了这个矛盾的时间点,恰好是那李世民发动完玄武门之变之时!李世民登基,杀手穿越到了其长子李承乾的身上,帝王,不?我的目标,是世界各地,星辰大海!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越吻越伤心

    越吻越伤心

    爱他八年,结婚一年,夏小婉却始终捂不热霍西城的心。逃婚的姐姐归来,她被扫地出门,不甘吼道:“霍西城,你会后悔的!”霍西城冷笑:“夏小婉,你恶心得令人发指!”离婚后,霍西城以为,自己彻底的摆脱了她,却没想到,她死后,他日日夜夜梦里都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系统之贵妻临门

    系统之贵妻临门

    贺青浣的爹天下第一好看!贺青浣的弟弟天下第二美!贺青浣的老公是天下第三美男子!至于贺青浣,她有败家系统就好啦。买买买,花花花,这就是贺青浣穿越到周朝后的日常生活。嗯,除此外,当然也有膜拜一下美男老爹,调教一下美男弟弟,调戏一下美男老公啦!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贺青浣表示,这样的人生,很幸福,很满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回天龙八部之我是段誉

    梦回天龙八部之我是段誉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16中篇小说卷》选取2016年的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重启飞扬年代

    重启飞扬年代

    人到中年的吴涛,常常想到,如果能够重新站在那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他一定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开启一段精彩飞扬的人生。这一天真的来了,一夜之间重生回到1995年,那年填报中考志愿的当口,面对那张笑靥如花的俏脸,他欣欣然地做出了梦寐以求的选择。未来究竟是坦途还是荆棘密布,只有走过才知道。让我们跟着吴涛一起上路,看看会经历怎样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