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4100000037

第37章 春节序曲三

腊月二十九那天也很忙。

上午,从冯家升家借来一个大木甑,把已经泡了一夜的糯米放进去,大锅里烧了一锅水,上面铺上专用的木架,把木甑放在架子上,灶里烧大火蒸。

蒸熟了,把甑用绳子一系,冯振昌和冯东明抬着它往塆里公用的石臼那里走,冯家升拿着三根棍子等在那里,他们家的糍粑也才刚刚打完。

冯一平把糯米一勺勺的舀到石臼里,三个大人一棍一棍的捣了起来。打糍粑要有力气,也是个技术活,几个人也要有默契。

大概是这样的,轮流着,一个热棍子提起来,下一个接着落下去,此起彼伏,如果配合不好,两个人棍子同时提起,还没打熟的糍粑会被棍子带起来。

三个人喊着简单的号子,用棍子捣了快十分钟,头上都见汗了,一臼糍粑才打好,提起棍子,把糍粑撬起来,放在一旁已经撒好粉的木板上。冯振昌把手里的棍子交给东明,在旁边的盆里粘上一手冷水,再用手抓紧糍粑里的棍子,东明在那头用力,一点点的往外抽。

三个棍子都抽出去,冯一平托着木板就往家跑。家里已经准备好了大簸箕,梅秋萍翻看了一下,“今年的糯米好,这糍粑打的也好。”

她手上不停,趁热把这一臼糍粑揉成几个大饼,铺在簸箕里。等稍微晾干,再把这一个个大饼切成长条,然后用油煎或者下面的时候煮几条,是农村常见的吃法。

当然,这么多,正月是吃不完的,剩下的如果晾在那,会干裂散开。所以,正月吃不完的,都浸在井水里,这样哪怕到了夏天,也还是整条的,而且也不会变酸。

还可以把长条切成规则的薄片,放在热油里一炸,捞出来后和虾片差不多的样子,味道也很好。以前大家普遍都困难,没钱买什么零食的时候,家家过年都会炸一些。

有些人家,会专门在一臼的糯米里加上辣椒粉,那臼糍粑打出来,全面切片然后油炸,再撒上盐,还能当一盘菜。

中午的时候,当然要叫冯家升和东明吃饭,冯振昌到塆里又叫了一些人过来,最后,围坐的整整十个。

今年终于把欠债全部还清,冯振昌心情大好,桌上劝起酒来也格外卖力,一顿饭吃到下午两点多,瓶装的白酒喝了五瓶。这两天,每家的事都多,后来好几家的女人都上门来找自家男人,这才罢席。

等把桌子收拾干净,家里又忙起来。微醺的冯振昌用从省城带回来的卤料做几斤卤肉,冯一平和妈妈准备炸一种小吃。

这种东西商店里也有卖,叫猫耳朵,他们这里的称呼更雅一些,叫云彩果。

做起来也很简单,热水里加上红糖稀释,然后用来和面,讲究的还加上几个鸡蛋一起和。面和好了,放在热灶上醒个半个小时,再把面团擀成片,再卷起来,切成薄片,放进油锅里小火炸,等变色时就可以捞起来,香香甜甜的,来拜年的小朋友都喜欢。

炸完了云彩果,又炸糯米圆子,这应该是本地特有的一种小吃,不同于同名的徽菜名点糯米圆子。是用糯米粉加米粉和面粉一起和,最后擀成一个个茶盅口大小的小圆饼,大概一厘米厚,最后放到油锅里炸,变成金黄色的时候捞起来,就成了。每次烧菜,放在锅的最上面,在汤里一煮,冯一平很喜欢这一口。

炸了糯米圆子,再炸萝卜丸子,然后,还要蒸鱼糕,总之,事不少。

这几天,塆里家家户户都这样,灶里的火基本都不熄,都在准备过年时的吃食,平时油都省着吃的,现在则不一样,家家户户都在做这样那样油炸的东西,塆里满溢着各种香气。

做的各种菜,其实都说不上贵重,一个是要费些时间,第二油炸的多,所以平时做的机会多少,所以才显得隆重。

有录音机的人家,比如冯卫东家,声音开到最大,从早到晚,都放着喜庆的歌。

在家里做完了过年的各种准备工作,或者是不想帮着做这些事的年轻人,在打谷场上,山岗上,聚在一起,兴高采烈的聊这一年来的各种见闻。

小孩子们更享受这些日子,从塆前窜到塆后,手里拿着各色鞭炮,冷不丁就点一个,被吓到的大人也不生气。

过年的这些天,再苛责的大人对孩子也宽容了许多,很少骂,更不会打,大过年的如果孩子在家里哭哭啼啼的,兆头也不好是吧。所以这些天,真是孩子们的天堂,吃好喝好玩好,做了错事父母还不会责怪。

还在炸着糯米圆子,冯宏兵妈妈送过来一小簸箕他们家炸的馓子,他们家也炸了云彩果,但没炸圆子,就端了一碗圆子回去。

这样的情况,后来也见不到,大家手里都有些钱,街上货物的品种日益繁多,一家家的都懒得花这么些工夫,费这么些力气,直接花钱去买,过年的那几天就窝在家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出门的都少,串门的更少,并不比城里的热闹多少。

总算忙完了,又要忙着做晚饭。晚上,又叫了一大圈客人,二伯和冯明志也在。大家刚开始喝酒,冯振昌想起了什么,起身到厨房里把羊肉炖胡萝卜也端到了桌上,梅秋萍当时脸色就变了。

等到九点多,把客人都送走,梅秋萍和冯振昌又吵了起来,“我是炖着给一平吃的,你端出去干什么?有猪肉牛肉鸡肉还不够?那么贵的羊肉,你在哪一家吃饭他们有羊肉的?”

农村就是这样,一方面,都很大方,很有同情心。要是过年的时候有人家因为种种原因,连过年的肉都不够,那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好些人家抢着送。

另一方面,又斤斤计较的厉害。比如我家待客用的是三块钱的烟,你家是两块的,类似的鸡毛蒜皮事说不定会说上几年的闲话,什么抠啊,不懂事啊。

喝了酒的冯振昌也是不讲理的,“就一平吃,我吃不得?再说,人家桌上没有羊肉,是因为他们没买羊肉。”

梅秋萍反驳,“志成家就买了,你去他们家吃饭的时候吃到了吗?”

塆里的加工坊就是就是冯志成家开的,在塆里算的上殷实人家。

冯振昌脖子一梗,“你就在厨房里炖,人家都闻到味道了,不端上桌我好意思出去见人?”

梅秋萍一边哐哐的大动作洗碗,冯一平都担心她会把锅砸破,一边嘟嘟囔囔的,“你就是见不得手里有几个钱,有了几个钱你连自己是老几都不知道。”

见她话越说越过分,冯振昌越来越恼火的样子,冯一平真恨不得把那只惹是生非的羊腿丢出去喂狗,那样还省事。

冯一平知道,他们吵的时候,其实劝也是没什么用的,谁都劝不服。好像吵架是他们的常态,隔几天就吵上一架,冷战几天,然后和好如初,不计前嫌,在隔几天又来一次,他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的过下来的,估计他们自己都习惯了。

父母的世界,他还是有些不懂,不理解的。在一起,经常吵,分开了,又挂念的厉害。那年儿子出生,月子里,梅秋萍过去帮着照顾,把冯振昌一个人留在老家,两个人至少一天一个电话。虽然舍不得长途话费,每次都说不上几句话,说的也,没有什么新意,就是今天怎么样,累不累?吃了吗?吃的什么?昨天睡的好不好?翻来覆去就这样话,但是,那浓浓的牵挂,却溢于言表。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那句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

现在摊上这样不太省事的父母,有什么办法呢?冯一平只好大声的叫,“妈,算了,少说几句。”

看在他的面子上,梅秋萍总算住嘴。

冯一平又对冯振昌说,“爸,该煮肉了。”

早就听到有人在放鞭炮,按习俗,在煮过年吃的肉的时候,都要放一串鞭炮。还听的到不少人家传来“当当”,打纸的声音。

所谓打纸,就是在买来明天要烧给先人的的黄纸上,用模子密密麻麻的印上铜钱。

冯振昌虽然也满肚子的火,还是依言去缸里把准备好的那块肉拿出来,洗刷以后,放在锅里煮,然后点着烟,到外面去放了一串八百响的鞭炮。

冯一平和妈妈也没闲着,把明天要用到的菜择好,烧了些热水洗干净,放着备用。

等肉煮好,按惯例,冯振昌切下几块瘦肉,叫冯一平吃,自己和梅秋萍也吃了块连瘦带肥的。

趁大家还算好说话,冯一平说,“爸,妈,我们是不是定个规矩。以后要再买东西,你们先在家里先商量好,有争论的,就在家里争,把意见统一了,写在纸上,然后一项项的对着来,这样好吧!”

夫妻两个都有些愣住,也有些窘迫,倒是把之前的那些不愉快都抛在了脑后,互相看了一眼。看来不但是父亲有意见,儿子也有意见。我们是不是有些任性了?

梅秋萍胡乱的回道,“你说的在理,我和你爸商量下。”

冯振昌则说,“不早了,明天要早起,睡吧。”

是不早,已经接近午夜,草草的洗簌后,一家人连忙上床睡觉。

非常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同类推荐
  • 最强黑客

    最强黑客

    一个超级黑客,重头再来,变成一个小黑客。曾经黑客界排行榜上的NO.1,重生成为大一新生。一个小黑客自由驰骋网络,成为真正网络之神。
  • 小人物崛起

    小人物崛起

    被人陷害臭名远扬,被逼回老家种田,却因祸得福获传承,且看李小宁如何一路逆袭,成就绝世医仙。
  •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励志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不安于现状,也不满足于父母安排的道路,因此奋起与命运进行抗争的主角来到了这个弹丸小国。在这里,他能够收获一些什么呢?事业?爱情?又或者是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呢?(本文主四代女团,二代三代也有,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不喜勿喷)
  • 奋斗在90年代

    奋斗在90年代

    杨砺回到1990年代,发扬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磨刀石精神,一不小心让他混成了一代传奇。
  • 元气少年

    元气少年

    平庸弱懦的学生宋保军,意外开启三十二重人格,成为全能少年,走向人生巅峰!
热门推荐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六道魔君

    六道魔君

    魔法、修真、蛮气、刺客横行的赤炎,演绎怎样的一段爱恨情仇!母亲还在通天铁柱上承受着痛苦!一个普通的少年该怎样迅速的成长?面对巅峰的对手,他能否横贯今古,捍卫一个男人的尊严!身怀两大古神的记忆!是否可以完成通天大业,恢复神界的安宁?九字真言诀,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
  • 有一间当铺

    有一间当铺

    一首诗,一颗珠子,一间当铺,由此引出一段数百年来最大的迷案,和璧隋珠、双鱼玉佩、十全老人,当这些错综复杂交接在一起的时候,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 寻芳记:少爷哪里逃

    寻芳记:少爷哪里逃

    一个是黑心的贵族少爷,一个是扮猪吃老虎的俏丽丫环。一对腹黑男女,一场风云变幻。但凡感情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少爷与丫环之间,大抵也是如此......
  • 器宗武神

    器宗武神

    炼器宗师叶寒重回少年时代,携带逆天至宝炼星塔,炼化天地,这一世要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守护自己的亲人,问道无尽星河,碾过无尽枯骨,炼化无尽星辰,凝练至尊神魂,掌控诸天万界。
  • 薄情系列:纵爱(全本)

    薄情系列:纵爱(全本)

    似乎倾尽所有的宠爱,似乎她就是他手中的那块瑰宝。原来,只是个替代原来,只是宠不是爱原来,这样的爱只如昙花一现原来,原来……原来,就像一场误会一样当丢了心,失了身后,她才知道,爱的太浓,失去的也就越快。他是她的爱,却不是她的真命天子。那每晚抱着她入睡的宠爱,也只不过是他的嗜好!只是,当他把另一个女人带进畅园的时候,她还能留在他的身边吗?这样的爱,好重!?某风先说声抱歉啊!最近发生了一些扰乱心情的事,加上工作忙,所以更新落下了。风保证,本文于明天(3月23号)开始,每天更新。某风承诺,一定保证每天更新。某风的全部文文列表:http://m.wkkk.net/a/89140/《薄情系列:黑豹的猎物》兰琪,阿哲的故事。残忍中的温柔……连载中http://m.wkkk.net/a/115057/《XX妖女系列:苍狼驯妻》狼与羊的捕捉和反扑……连载中http://m.wkkk.net/a/90864/《薄情系列:纵爱(全本)》季相宇,唐半若的故事。宠爱中的心痛……http://m.wkkk.net/a/91701/《薄情系列:薄情丈夫负罪妻(全本)》濮阳傲,仇忆筠的故事。深深的报复伤害,最终修成正果。http://m.wkkk.net/a/62556/《女儿=老婆(全本)》暮惜言,暮天霖的故事。风的第一本文。http://m.wkkk.net/a/73993/黎晏溪,靳寒的故事。温馨的宠物最终成为情人。真的粉温馨啊!http://m.wkkk.net/a/102490/《教父的小“暴”君(全本)》居贝贝,占如风的故事。看她如何挑逗意大利教父的心。嘻嘻……喜欢的请支持哦!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在此书中,我们为您精心选取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有的源自历史,有的来自现实生活,它们真实地、细致入微地为您解读为人处世所必须具备的一套生存规则,全面透彻地为您揭示出在复杂社会中欲获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另类规律。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 慕少今生只宠你

    慕少今生只宠你

    从天而降的一个男人,一醒来,一切都变了。“喂,你是谁啊!”“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老公啊!”“??”“我结婚了?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哦,这样啊!那你现在知道了!”我知道你个鬼!米米现在真想立刻就将眼前的这个男人给踢出去,谁知?“老婆,这是我的工资卡。”慕逸城递给米米,米米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么长时间来,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总归是拿回一点儿了。“老婆,这是我烧的菜,你尝尝看怎么样。”米米吃了一口,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到了晚上,“老婆,我帮你做马杀鸡。”米米欣然接受了,等着他给自己按摩。